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

近十几年来,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支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我国也曾引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由于利润操纵等原因,公允价值的应用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是其中最大的亮点,特别是随着2007年新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实施,对于公允价值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的内涵和理论基础,指明公允价值在理论上的先进性,然后对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公允价值在国际应用的广泛性,公允价值成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将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简要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实证数据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并找出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上述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制定符合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框架,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充分发挥公允价值的优势,使公允价值在我国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会计准则

Abstract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fair value of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been a hot issue.FASB and IASB, support to use fair value, and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 exploration and study.In china, fair value has been introduced as one of the measurement attribute,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profits manipul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ated standards has not reached satisfactory results. 2006,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of China issued a set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which adopted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i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Especially along with new standards implemented in the quoted companies on 2007, it is important to reinforce theories and actual problems studying.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under this background of above. This paper applies norm studies mainly, through analysis fair value of content and theories foundation, demonstrating that fair value has superiority in theory. Then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international,demonstrating that fair value has extensive in international, Fair value become the ma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ancy development. Secondly, it reviews three phases of fair value applications briefly in China. Then on the basis of using normative research, it analyses the difficulty and obstacl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China via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find out the problems which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our country.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using of fair value,including establishment a frame of fair value which apply to our country; perfect the outside guarantee; strengthen the inside construction. This is the main point of the dissert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applying fair value in China.

Key words: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accounting standar

目录

第一章 公允价值概述 . .................................................................................................................... 1

1.1公允价值的内涵 . ................................................................................................................ 1

1.1.1公允价值的定义 . ..................................................................................................... 1

1.1.2公允价值的特征 . ..................................................................................................... 2

1.1.3公允价值满足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 2

第二章 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应用 . ................................................................................................ 3

2.1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 3

2.2 公允价值在未来的应用 . ................................................................................................... 3

第三章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 . .................................................................................... 4

3.1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的应用 . ........................................................................................ 4

3.2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分析 . .................................................................................... 5

3.2.1 2008 年度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揽 . ....................................................................... 5

3.2.2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分析 ...................................................... 6

3.2.3 公允价值对利润影响的对比分析 . ........................................................................ 6

3.3 我国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制约因素 . ............................................................................... 7

第四章 结论 . ....................................................................................................................................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 公允价值概述

1.1公允价值的内涵

1.1.1公允价值的定义

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也使得人们对于公允价值展开了新一轮的研究。而公允价值的定义又是研究公允价值的起点,所以说分析公允价值的定义也是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的基础和关键。

美国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在其发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辑给公允价值下了定义,这是会计界对于公允价值概念最早的描述,与现在的定义相比,当时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还略显片面。直到2000年发布的第七号概念公告(SFAC7)才明确界定了公

允价值的概念。此后,随着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在个准则应用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FASB 从全局考虑制定了统一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美国对于分散在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应用的一个总结,该准则对于公允价值做出了最为准确的描述,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

价格或为转移债务所支付的价格。”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巧合的是,我国的准则与IAS39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基本一致,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目标,也反映出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理解上与国际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1.1.2公允价值的特征

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而确定的,特别是 FASB 和 IASC 提出计量日的概念,说明了公允价值应是现行的市场价格。而且由于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确定的结果,所以同一交易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其价格可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交易是在在同一时间进行,但由于交易地点不同,其价格也会不同,这就体现了公允价值的动态性,相比于历史成本能够更好的体现会计的反映职能,所以说公允价值具有动态反映观。

从决策的角度看,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通过公允价值的动态计量,既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决策信息,又可以全面反映管理层的决策水平,这也符合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

1.1.3公允价值满足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要实现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使财务报告对投资者决策有用,会计信息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和相关性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相关,是否有助于做出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而言,公允价值只是根据企业经营

状况和市场价格的变化真实客观的反映会计要素特有的利得和损失,并对此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没有否认历史成本会计下初始交易所形成的账面价值,所以说该计量是符合可靠性原则的。

第二章 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应用

2.1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在从 1975 年至 2009 年的 30 多年来共发布了 165 份财务会计准则,其中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有 70 多个。70 年代 FASB 发布准则 34 个,涉及公允价值的占 17.6%,80 年代 FASB 发布准则 69 个,涉及公允价值的占 23.1%,90 年代 FASB 发布准则 32 个,涉及公允价值的占 71.8%。新世纪 FASB 共发布 30 个准则,而且越是新近发布的准则,运用公允价值的比重越大。共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理论探讨阶段,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发布了第43号会计研究公告ARB43,该公告应该是会计第一次上正式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研究中。2 初步应用阶段,70年代美国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股票投资、租赁资产、应收应付账款、非货币性交易涉以及资产和油气行业保留产量支付权益等。3拓展应用阶段,这一阶段,FASB 对公允价值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了有关投资、索赔过程中获得的不动产以及其他不动产项目、养老金计划等的公允价值估价方法。4 全面推行阶段,进入21世纪,美国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更加广泛,进一步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到了金融工具以外的其他项目。

2.2 公允价值在未来的应用

由于美国从90年代初就开始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进行计量,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现在更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计量模式,成为金融机构进行交易与核算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应坚定的支持公允价值的应用。但不可否认,公允价值本身也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特别是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的应用,使其更加符合会计界与金融界的要求;另一

方面也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从美国和国际准则的的修订中也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仍将继续它不会因为一场危机的爆发而被全盘否定,只是应该在应用中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可以相信,随着的资本市场不断成熟与发展,以及当今对信息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公允价值的作用越来越会被人所认识,公允价值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泛。

第三章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

3.1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的应用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绝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或现值计量,许多准则都对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计量及披露做了规范。在《基本准则》中,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其他四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列,由此可见,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应用的比例是很高的,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公允价值的准则有:1.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要求,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通常为公允价值。2. 《企业合并》准则要求,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3.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要求,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新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因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我国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公允价值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帮助,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的趋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这也考虑到我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的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

靠,甚至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

3.2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分析

3.2.1 2008 年度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揽

上表分析表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了明显的冲击,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主要是营业总成本增幅超出了营业总收入增幅5.05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度高于2007年,呈现出了增收不增利的显著特征,令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在2005年小幅回落后首次出现显著下降。

3.2.2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分析

由于市场因素的变化或商品自身价值的变化而导致买卖双方对价格的重新评估就会产生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损益包括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在新准则中,涉及到公允价值的应用的准则很多,包括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和非货币性交易等,但主要是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两个准则要求期末按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因此,从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资本公积”科目入手,就可以分析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整体来看,随着去年股市大跌行情的出现,多数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出现损失,并直接影响了公司净利润水平。

3.2.3 公允价值对利润影响的对比分析

截至09年8月31日,除*ST 本实B 以外,沪深股市163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度业绩。163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48.66亿元,同比下降12.75%;实现净利润4826.92亿元,同比下降14.7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27元,同比下降18.1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5%。数据显示,二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环比增长37.36%。与此同时,高达70%以上的公司实现环比增长。盈利能力方面,可比公司二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3.38%,而一季度为12%;可比公司二季度销售毛利率大于一季度的有910家,占比达59.9%。在1637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长两倍以上的有94家,增长10倍以上有20家。其中ST 有色业绩增长1105.91倍,ST 东航业绩增长901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同比增幅排名居前的上市公司主业盈利状况并未大幅改善,而是由于主业变动、公允价值变动等原因所致。如ST 有色业绩变动的原因是主营产品由原聚酯切片及化纤等化工产品转为稀土、乌精矿等有色金属产品。ST 东航业绩变动

的原因是航油期权合约形成的账面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净收益27.9亿元。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加上股市持续大幅下跌,上市 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较大,严重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09年以来,股市节节上升,比去年底上涨了近62%,股市的上涨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从负值转向了正值。统计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全部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值约为-2亿元,而2008年第四季大幅降至-252亿元,但到09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则由负转正为108亿元,这一正一负就减亏或增利达到360亿元,09年中期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净收益达到近660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指标由于上证综指下跌了48%降为-247亿元。从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情况来看,损失最大的是中国平安(601318)和中国人寿(601628), 分别损失了176.68亿元和83.16亿元。09年一季度,保险股的转变也是最大的,中国平安已经变成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金额最高的一家,达34.57亿元,中国人寿也达8.41亿元。由此可见,09年中期公允价值这一因素不会再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而且还会对业绩有所贡献。

3.3 我国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制约因素

1. 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法规对会计监管尚不完善,对会计舞弊尚行为的处理没有统一规定,使得那些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者留下了操纵的空间,而对其的惩罚却难以进行,这也不利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因此,目前适宜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和环境尚不成熟,这也造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困难。

2 信息成本问题

为了提高信息的用途和价值,我们必须关注信息的质量,信息应该完整、准确、相关,这样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但是,增加会计信息的质量既会带来信息收益,也要付出相应的信息成本。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当所选用的某种公允价值确定方法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可取的方法。相反,若所选取的方法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成本,这种方法就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3 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比较复杂,这就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来完成。从我国现状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尚难以完全适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会计人员不但是报表的编制者,而且在采用现值估价时还应是资产评估师。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会计人员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需要会计人员正确理解、计量和估价,但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合理估计和判断能力较差,也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第四章 结论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从开始引入到现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国际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引起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宜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已经形成。通过对公允价值的理论与应用进行分析,吸取国外的实践经验,促进公允价值在我国更好的应用,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一种具有复合性的计量属性,它符合现代会计目标和经济收益的要求,体现了由信息观向计量观的转变,满足信息相关性的需求。

第二,我国目前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公允价值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现行会计理论的缺陷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也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再加上我国准则对公允价值规定的不完善,使得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是较为谨慎和严格的。

第三,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国内企业的认可,但大部分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些企业还是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为了更好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针对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的现状,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包括构建符合我国的公允价值体系框架,完善市场环境,加强审计监督,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 公允价值: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 年第 12 期:1-4

[2] 卢永华, 杨晓军.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 年第 4 期:60-62

[3] 葛家澍. 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 年第 1 期:3-6

[4] 黄学敏. 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应用[J].会计研究,2004 年第 6 期:17-21

[5] 谢诗芬. 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6] 张学谦. 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常勋.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 年第 1 期:3-4

[8] 陈炳辉, 任世驰. 关于公允价值计价基础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 年第 11 期:6-7

[9] 邵天营.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当代经济管理,2007 年第 6 期:123-126

[10] 王乐锦.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 年第 5 期:31-35

[11] 路晓燕.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 年第 4 期:81-85

摘要

近十几年来,公允价值一直是国际会计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支持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我国也曾引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由于利润操纵等原因,公允价值的应用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是其中最大的亮点,特别是随着2007年新准则在上市公司的实施,对于公允价值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的内涵和理论基础,指明公允价值在理论上的先进性,然后对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公允价值在国际应用的广泛性,公允价值成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将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简要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实证数据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并找出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上述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制定符合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框架,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充分发挥公允价值的优势,使公允价值在我国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会计准则

Abstract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fair value of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profession has been a hot issue.FASB and IASB, support to use fair value, and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 exploration and study.In china, fair value has been introduced as one of the measurement attribute, however, due to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profits manipul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ated standards has not reached satisfactory results. 2006,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of China issued a set of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which adopted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is the obvious characteristic. Especially along with new standards implemented in the quoted companies on 2007, it is important to reinforce theories and actual problems studying.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under this background of above. This paper applies norm studies mainly, through analysis fair value of content and theories foundation, demonstrating that fair value has superiority in theory. Then analysis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international,demonstrating that fair value has extensive in international, Fair value become the ma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 i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accountancy development. Secondly, it reviews three phases of fair value applications briefly in China. Then on the basis of using normative research, it analyses the difficulty and obstacl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China via a series of case studies, find out the problems which the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in our country.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using of fair value,including establishment a frame of fair value which apply to our country; perfect the outside guarantee; strengthen the inside construction. This is the main point of the dissert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applying fair value in China.

Key words: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accounting standar

目录

第一章 公允价值概述 . .................................................................................................................... 1

1.1公允价值的内涵 . ................................................................................................................ 1

1.1.1公允价值的定义 . ..................................................................................................... 1

1.1.2公允价值的特征 . ..................................................................................................... 2

1.1.3公允价值满足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 2

第二章 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应用 . ................................................................................................ 3

2.1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 ............................................................................... 3

2.2 公允价值在未来的应用 . ................................................................................................... 3

第三章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 . .................................................................................... 4

3.1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的应用 . ........................................................................................ 4

3.2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分析 . .................................................................................... 5

3.2.1 2008 年度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揽 . ....................................................................... 5

3.2.2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分析 ...................................................... 6

3.2.3 公允价值对利润影响的对比分析 . ........................................................................ 6

3.3 我国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制约因素 . ............................................................................... 7

第四章 结论 . .................................................................................................................................... 8

参考文献........................................................................................................................................... 9

第一章 公允价值概述

1.1公允价值的内涵

1.1.1公允价值的定义

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也使得人们对于公允价值展开了新一轮的研究。而公允价值的定义又是研究公允价值的起点,所以说分析公允价值的定义也是进一步研究公允价值的基础和关键。

美国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197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就在其发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报告书第4辑给公允价值下了定义,这是会计界对于公允价值概念最早的描述,与现在的定义相比,当时对公允价值的理解还略显片面。直到2000年发布的第七号概念公告(SFAC7)才明确界定了公

允价值的概念。此后,随着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在个准则应用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FASB 从全局考虑制定了统一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这是美国对于分散在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应用的一个总结,该准则对于公允价值做出了最为准确的描述,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在报告主体交易的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为某项资产所能接受的

价格或为转移债务所支付的价格。”

我国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巧合的是,我国的准则与IAS39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基本一致,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的目标,也反映出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理解上与国际上的认识是一致的。

1.1.2公允价值的特征

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而确定的,特别是 FASB 和 IASC 提出计量日的概念,说明了公允价值应是现行的市场价格。而且由于公允价值是交易双方确定的结果,所以同一交易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其价格可能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交易是在在同一时间进行,但由于交易地点不同,其价格也会不同,这就体现了公允价值的动态性,相比于历史成本能够更好的体现会计的反映职能,所以说公允价值具有动态反映观。

从决策的角度看,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通过公允价值的动态计量,既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决策信息,又可以全面反映管理层的决策水平,这也符合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

1.1.3公允价值满足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要实现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使财务报告对投资者决策有用,会计信息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和相关性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关键是看其与使用者的决策需求相关,是否有助于做出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而言,公允价值只是根据企业经营

状况和市场价格的变化真实客观的反映会计要素特有的利得和损失,并对此进行确认和计量,并没有否认历史成本会计下初始交易所形成的账面价值,所以说该计量是符合可靠性原则的。

第二章 公允价值在国际上的应用

2.1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在从 1975 年至 2009 年的 30 多年来共发布了 165 份财务会计准则,其中与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有 70 多个。70 年代 FASB 发布准则 34 个,涉及公允价值的占 17.6%,80 年代 FASB 发布准则 69 个,涉及公允价值的占 23.1%,90 年代 FASB 发布准则 32 个,涉及公允价值的占 71.8%。新世纪 FASB 共发布 30 个准则,而且越是新近发布的准则,运用公允价值的比重越大。共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理论探讨阶段,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53年发布了第43号会计研究公告ARB43,该公告应该是会计第一次上正式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研究中。2 初步应用阶段,70年代美国开始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股票投资、租赁资产、应收应付账款、非货币性交易涉以及资产和油气行业保留产量支付权益等。3拓展应用阶段,这一阶段,FASB 对公允价值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了有关投资、索赔过程中获得的不动产以及其他不动产项目、养老金计划等的公允价值估价方法。4 全面推行阶段,进入21世纪,美国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更加广泛,进一步将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到了金融工具以外的其他项目。

2.2 公允价值在未来的应用

由于美国从90年代初就开始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进行计量,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现在更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计量模式,成为金融机构进行交易与核算的基本方法,所以我们应坚定的支持公允价值的应用。但不可否认,公允价值本身也存在不足,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特别是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的应用,使其更加符合会计界与金融界的要求;另一

方面也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从美国和国际准则的的修订中也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仍将继续它不会因为一场危机的爆发而被全盘否定,只是应该在应用中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可以相信,随着的资本市场不断成熟与发展,以及当今对信息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公允价值的作用越来越会被人所认识,公允价值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泛。

第三章 公允价值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

3.1公允价值在我国新准则的应用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绝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或现值计量,许多准则都对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计量及披露做了规范。在《基本准则》中,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其他四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列,由此可见,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应用的比例是很高的,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公允价值的准则有:1. 《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准则要求,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从购买方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通常为公允价值。2. 《企业合并》准则要求,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之和。在购买日,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确认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3.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要求,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新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因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我国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公允价值更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帮助,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的趋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这也考虑到我国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的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

靠,甚至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

3.2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应用分析

3.2.1 2008 年度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总揽

上表分析表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上市公司业绩带来了明显的冲击,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主要是营业总成本增幅超出了营业总收入增幅5.05个百分点,其中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度高于2007年,呈现出了增收不增利的显著特征,令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在2005年小幅回落后首次出现显著下降。

3.2.2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分析

由于市场因素的变化或商品自身价值的变化而导致买卖双方对价格的重新评估就会产生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损益包括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资本公积。在新准则中,涉及到公允价值的应用的准则很多,包括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和非货币性交易等,但主要是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两个准则要求期末按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本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因此,从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资本公积”科目入手,就可以分析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整体来看,随着去年股市大跌行情的出现,多数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出现损失,并直接影响了公司净利润水平。

3.2.3 公允价值对利润影响的对比分析

截至09年8月31日,除*ST 本实B 以外,沪深股市163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度业绩。163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48.66亿元,同比下降12.75%;实现净利润4826.92亿元,同比下降14.76%;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27元,同比下降18.1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5%。数据显示,二季度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环比增长37.36%。与此同时,高达70%以上的公司实现环比增长。盈利能力方面,可比公司二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3.38%,而一季度为12%;可比公司二季度销售毛利率大于一季度的有910家,占比达59.9%。在1637家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长两倍以上的有94家,增长10倍以上有20家。其中ST 有色业绩增长1105.91倍,ST 东航业绩增长901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净利润同比增幅排名居前的上市公司主业盈利状况并未大幅改善,而是由于主业变动、公允价值变动等原因所致。如ST 有色业绩变动的原因是主营产品由原聚酯切片及化纤等化工产品转为稀土、乌精矿等有色金属产品。ST 东航业绩变动

的原因是航油期权合约形成的账面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净收益27.9亿元。与2009年上半年相比,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再加上股市持续大幅下跌,上市 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较大,严重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09年以来,股市节节上升,比去年底上涨了近62%,股市的上涨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从负值转向了正值。统计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全部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值约为-2亿元,而2008年第四季大幅降至-252亿元,但到09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则由负转正为108亿元,这一正一负就减亏或增利达到360亿元,09年中期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净收益达到近660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指标由于上证综指下跌了48%降为-247亿元。从2008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情况来看,损失最大的是中国平安(601318)和中国人寿(601628), 分别损失了176.68亿元和83.16亿元。09年一季度,保险股的转变也是最大的,中国平安已经变成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金额最高的一家,达34.57亿元,中国人寿也达8.41亿元。由此可见,09年中期公允价值这一因素不会再拖累上市公司的业绩,而且还会对业绩有所贡献。

3.3 我国合理应用公允价值的制约因素

1. 缺乏成熟有效的市场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法规对会计监管尚不完善,对会计舞弊尚行为的处理没有统一规定,使得那些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舞弊者留下了操纵的空间,而对其的惩罚却难以进行,这也不利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因此,目前适宜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和环境尚不成熟,这也造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困难。

2 信息成本问题

为了提高信息的用途和价值,我们必须关注信息的质量,信息应该完整、准确、相关,这样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但是,增加会计信息的质量既会带来信息收益,也要付出相应的信息成本。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当所选用的某种公允价值确定方法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这种方法就是一种可取的方法。相反,若所选取的方法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成本,这种方法就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3 缺乏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公允价值的计量与核算比较复杂,这就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处理来完成。从我国现状看,评估人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都不容乐观,大多数从业人员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尚难以完全适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会计人员不但是报表的编制者,而且在采用现值估价时还应是资产评估师。公允价值的应用需要会计人员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需要会计人员正确理解、计量和估价,但会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合理估计和判断能力较差,也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第四章 结论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从开始引入到现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国际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引起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适宜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已经形成。通过对公允价值的理论与应用进行分析,吸取国外的实践经验,促进公允价值在我国更好的应用,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分析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其本质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是一种具有复合性的计量属性,它符合现代会计目标和经济收益的要求,体现了由信息观向计量观的转变,满足信息相关性的需求。

第二,我国目前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公允价值缺乏活跃的市场,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现行会计理论的缺陷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也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再加上我国准则对公允价值规定的不完善,使得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是较为谨慎和严格的。

第三,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国内企业的认可,但大部分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未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些企业还是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为了更好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针对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的现状,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包括构建符合我国的公允价值体系框架,完善市场环境,加强审计监督,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 公允价值: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 年第 12 期:1-4

[2] 卢永华, 杨晓军.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 年第 4 期:60-62

[3] 葛家澍. 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 年第 1 期:3-6

[4] 黄学敏. 公允价值:理论内涵与准则应用[J].会计研究,2004 年第 6 期:17-21

[5] 谢诗芬. 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6] 张学谦. 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常勋. 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 年第 1 期:3-4

[8] 陈炳辉, 任世驰. 关于公允价值计价基础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 年第 11 期:6-7

[9] 邵天营. 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J].当代经济管理,2007 年第 6 期:123-126

[10] 王乐锦.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 年第 5 期:31-35

[11] 路晓燕. 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应用[J].会计研究,2006 年第 4 期:81-85


相关文章

  • 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 内容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不断变化,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如何具体使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我国,理论界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实务界对如何具体使用公允价值会计更处于迷 ...查看


  • 公允价值概念
  • 一 公允价值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1 概念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利率.汇率的开放,金融业的竞争加剧,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衍生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的特点是在签订合同之后.履约之前,其市场价值常常会有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损失 ...查看


  •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2010-12-9 [摘要]本文从分析公允价值运用情况入手,指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对策.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体系中部分采用了公允价值 ...查看


  • 正文及参考文献格式模版
  •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应用条件 经过漫长的争议和尝试,"公允价值"获得了多个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承认,而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适当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公允机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 ...查看


  • 论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
  • 论文摘要 2006年是我国的会计改革年,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较之以前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变化之一是重新提出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新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 ...查看


  • 浅析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 财会研究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浅析公允价值 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郑 颖 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财务科 355000 [内容摘要] 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对照以上对于公本文从公允价值的定义着手,对公允 ...查看


  •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研究
  •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研究 [摘 要] 价格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应用后提高了净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降低了净收益的价值相关性: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的调整额对净资产和净收益不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应用公允价值后,四个行业的价值相关性表现 ...查看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研究
  •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历史成本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再次审慎地引入 ...查看


  • 会计准则论文公允价值计量论文
  • 会计准则论文公允价值计量论文: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探讨 摘要: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后,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资产.负债和损益的计量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