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犹太妈妈学习,如何爱孩子
我相信,中国妈妈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即使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3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地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做春卷、卖春卷。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自己想怎么溺爱就怎么溺爱。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后来沙拉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于是,沙拉诚恳地接受了这位邻居大婶的意见。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卖掉一个春卷可以提成200-/0,而孩子们正是在卖春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沙拉还画了一张值日表,挂在家里的墙上,值日表上规定了谁哪天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经过“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设立“值班家长”,并且规定了“值班家长”的任务。沙拉的大儿子担任“值班家长”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并就近买来了面包当早餐,还宣布当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一个煲汤。因为3个孩子轮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个懒觉,而当天负责值日的孩子会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面包,再煎个鸡蛋,然后把早餐摆好。
宠爱孩子人人都会,甚至连母鸡也会,可是,学会这样“狠心”地去爱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
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
不久前有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吉林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在得知自己患骨癌后,竟忍着巨大的伤痛,为年仅9岁的儿子织完了他25岁前所需的所有毛裤。
看完这条消息,我最直接的感受,不是感动,而是悲愤。该报道为了突出母爱的伟大,列举了许多细节,比如,“由于左腿曾做过手术,张宇的妈妈每天只能坐在床上编织,因为身体虚弱,每织5分钟,就得躺下来休息20分钟”。当家人劝她别织时,她说:“我一旦走了,小儿子只有9岁,没有人照顾,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为小儿子多织些毛裤留着以后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的形象——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过度的关爱,尤其是像这位母亲那样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可怕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看似爱孩子,其实是以母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独立性的塑造与养成。
就拿上面那位患骨癌的妈妈来说,像很多中国母亲一样,她认为孩子尚小,自己能为他多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这位可敬的母亲,你能为你9岁的儿子织完他25岁前的所有毛裤,但你能为他织完一辈子的毛裤吗?除了毛裤,还有毛衣、外套呢?还有,他以后上学怎么办?娶媳妇怎么办?而且,我在想,当她的儿子穿着母亲用生命为他编织的毛裤时,他一定有种深深的负罪感!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个沉重的阴影!
所以我认为,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每一位母亲,真的都应当沉下心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帮孩子帮到什么时候?
向犹太妈妈学习,如何爱孩子
我相信,中国妈妈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即使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育有两子一女。后来,沙拉离婚了,带着3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
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地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做春卷、卖春卷。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
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自己想怎么溺爱就怎么溺爱。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后来沙拉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于是,沙拉诚恳地接受了这位邻居大婶的意见。
为了培养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偿的方式让孩子们帮忙卖春卷,卖掉一个春卷可以提成200-/0,而孩子们正是在卖春卷的过程中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沙拉还画了一张值日表,挂在家里的墙上,值日表上规定了谁哪天洗衣服、做饭、打扫房间。经过“家庭会议”,大家一致决定设立“值班家长”,并且规定了“值班家长”的任务。沙拉的大儿子担任“值班家长”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并就近买来了面包当早餐,还宣布当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一个煲汤。因为3个孩子轮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个懒觉,而当天负责值日的孩子会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面包,再煎个鸡蛋,然后把早餐摆好。
宠爱孩子人人都会,甚至连母鸡也会,可是,学会这样“狠心”地去爱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如今,沙拉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成功的钻石经销商。
沙拉在她写的一本书里这样总结犹太妈妈教育孩子的秘诀:“心软是害,狠心是爱。谁溺爱孩子,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
不久前有一条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吉林一位家境贫寒的母亲在得知自己患骨癌后,竟忍着巨大的伤痛,为年仅9岁的儿子织完了他25岁前所需的所有毛裤。
看完这条消息,我最直接的感受,不是感动,而是悲愤。该报道为了突出母爱的伟大,列举了许多细节,比如,“由于左腿曾做过手术,张宇的妈妈每天只能坐在床上编织,因为身体虚弱,每织5分钟,就得躺下来休息20分钟”。当家人劝她别织时,她说:“我一旦走了,小儿子只有9岁,没有人照顾,一定要趁着自己还有口气,为小儿子多织些毛裤留着以后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母亲的形象——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不顾一切、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过度的关爱,尤其是像这位母亲那样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可怕的,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看似爱孩子,其实是以母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独立性的塑造与养成。
就拿上面那位患骨癌的妈妈来说,像很多中国母亲一样,她认为孩子尚小,自己能为他多做一点是一点,哪怕只剩下一口气。但是,这位可敬的母亲,你能为你9岁的儿子织完他25岁前的所有毛裤,但你能为他织完一辈子的毛裤吗?除了毛裤,还有毛衣、外套呢?还有,他以后上学怎么办?娶媳妇怎么办?而且,我在想,当她的儿子穿着母亲用生命为他编织的毛裤时,他一定有种深深的负罪感!在这个孩子的心里,永远都会有个沉重的阴影!
所以我认为,如此“中国式母爱”该休矣!每一位母亲,真的都应当沉下心来想一想:我到底要帮孩子帮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