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示例
1. 概况
洁净手术部除手术室外通常还包括预麻室、麻醉恢复及ICU (重症监护)等功能用房。手术室设置8种医用气体系统: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笑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麻醉废气排放系统。预麻室设置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和笑气4种医用气体。麻醉恢复和ICU 设置氧气、负压吸引和压缩空气3种医气体。
2. 系统说明
2.1 洁净手术部所用氧气由医院集中氧气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6MPa ,经手术层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 ,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2 洁净手术部所用负压吸引由医院集中吸引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03~-0.07MPa 。
2.3 洁净手术部所用压缩空气由医院集中压缩空气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60MPa ,经手术室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 ,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4 笑气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笑气减压至0.45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5 氮气采用5×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氮气减压至0.95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6 二氧化碳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二氧化碳减压至0.4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7 氩气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氩气减压至0.4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8 麻醉废气排放采用射流原理(或气环泵),射流原理以压缩空气作动力源,通过射流技术的废气终端收集气体,管道汇总后排至室外安全处(气环泵抽吸收集麻醉废气,排至室外安全处)。
3. 技术参数表
4. 用气点末端支线管径表
5.施工说明
5.1 真空吸引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或非金属管,进入室内支管采用紫铜管。 5.2 紫铜管的连接除阀门附件外均采用银基钎焊,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PVC 管采用专用胶粘结。
5.3 所有医用气体管道(负压吸引、麻醉废气除外)、阀门附件和仪表安装前必须清洗内部并进行脱脂处理,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除干净,封堵两端备用,禁止存放在油污场所。
5.4 凡进入功能房间的医疗气体管道必须做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汇流排间的高压汇流管、切换装置、减压出口、低压输送管路和二级减压出口处都应做导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接地做法由电气专业设计并施工。
5.5 超压排放:所有正压系统均设超压排放安全阀,开启压力为高于最高工作压力0.02MPa ,关闭压力为低于最高工作压力0.05MPa 。
5.6 报警与显示:在手术部控制室设置各种医用气体超压欠压报警装置,在每间手术室终端面板上设各种气体压力状态显示。
5.7 医气管道安装应单独做支架,不允许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其与燃气管、腐蚀性气体管的距离应大于1.5m 且有隔离措施;其与电线管平行距离应大于0.5m ,交叉距离应大于0.3m ,如空间无法保证,应做绝缘防护处理。
O 2------氧气 支管:φ10*1紫铜管 AIR-----压缩空气 支管:φ10*1紫铜管 VAC-----负压吸引 支管:φ16*1紫铜管 CO 2------二氧化碳 支管:φ8*1紫铜管 N 2O------笑气 支管:φ8*1紫铜管 N 2------氮气 支管:φ10*1紫铜管 Ar------氩气 支管:φ8*1紫铜管 AGSS----废气排放 支管:DN20 PVC管
医用气体设计施工说明
1. 医院医用气体总体要求
1.1 医用气源,不论气态或液态,都应按照用量要求贮备足够的备用量,一般不少于3d 。由机组供应气源的站房,必须装备用机组。
1.2 医院供氧系统,通过管道将气态氧气送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氧气使用部门使用。供气压力0.5~0.55MPa ,使用压力0.4~0.45MPa 。
1.3 医院负压吸引系统,由真空泵房通过管道接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负压吸引使用部门。吸引系统负压在大气环境下在0.02MPa (150mmHg )(绝对压力)~0.07MPa (525mmHg )(绝对压力)范围内,其中牙科门诊应根据所选用的牙椅单独配置真空泵房或对医院总的负压系统调压后共用医院总的负压吸引系统。
1.4 医院压缩空气系统,由医院空气压缩站通过管道将压缩空气送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压缩空气使用部门使用。供气压力0.8MPa ,并通过减压稳定后治疗使用压缩空气压力0.4~0.45MPa ,或者根据其他的用户要求减至不同压力。
1.5 为保证医院供气的可靠性,在医用气体管井处设有报警装置。当系统压力低于报警压力时,应有声、光同时报警。报警压力误差不大于3%。声报警要求在55dB(A)噪声环境下,在距1.5m 范围内可以听到。光报警为红色指标灯。供氧欠压报警装置,必须采用本质安全型电路并应符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4的要求。
1.6 氧气管道必修接地,可与楼房接地网相连接,接地电阻小于10Ω。吸引系统应有可靠的接地,可与楼房接地网相连,接地电阻小于10Ω。
1.7 除吸引管道外,其他医用气体管道及附件安装前必须全部脱脂,并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干净,封堵两端,不得放置在油污场所。 1.8 管道穿墙和楼板均设套管。套管大小见下表。
管道穿墙时钢套管尺寸表(mm )
1.9 氧气管道敷设
1.9.1 氧气是乙类助燃气体,管道经过的建筑部分应有良好通风,并且在氧气管道入户处应设置能紧急切断总供氧干管的阀门。
1.9.2 氧气管道不允许和燃气、燃油管共架敷设,必须共架时要保持大于0.5m 的管距,共架部分不得有阀门及连接接头。
1.9.3 为防止漏电火花击穿管道造成事故,氧气管道不允许和导电线路、电缆共架敷设,也不允许与导电线路、电缆交叉接触。 1.9.4 氧气管道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
1.9.5 氧气管道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在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焊缝及连接接头。
1.9.6 氧气管道不宜穿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当必须通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时,则在该房间的管道上不应有法兰或螺纹连接接口。
1.9.7 氧气管道脱油。凡是用氧气的管道、管件、仪表、阀门和其他一切接触氧气的附件,都必须事先进行脱脂,脱脂后管道不含油空气或氧气吹净。 1.10 管道的连接除阀门附件外均采用焊接连接,阀门附件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不锈钢管采用氩弧焊接,铜管采用银基钎焊。 1.11 医疗气体管道支吊架的间距见下表。 1.12 负压吸引管宜采用镀锌钢管,坡向总管和缓冲真空罐的坡度不应小于3‰。 1.13 医用气体管道与电线管平行距离应大于0.5m ,交叉距离应大于0.3m ;如空间无法保证,可用PVC 绝缘管包起来,以防静电击穿。管道的支吊架固定卡应做
绝缘处理,以防静电腐蚀而击穿管道。
1.14 管道压力试验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管道检验、检查和试验执行,压力试验除真空管道外如试验压力大于0.6MPa 时应采用液体为试验介质。对采用液体为试验介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排水装置,并在试验完成后必须将系统的水排净。
1.15 管道吹扫与清洗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管道的吹扫与清洗执行,管道的施工与验收应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执行。
1.16 氧气及吸引系统应按《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6-94和《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94通用技术条件执行。 1.17 医用气体管道验收时应做错接测试,特别是在手术部、重症监护、抢救等区域的医用气体管道。
1.18 一般医用气体的氧气、氮气、笑气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压缩空气宜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负压吸引宜采用镀锌钢管输送。管材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18033-2000。
2. 洁净手术部医用气体要求
手术部医用气体处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1 凡进入洁净手术室的各种医用气体管道必须做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2 洁净手术部壁上终端装置应暗装,面板与墙面应齐平严密,装置底边距地1.0~1.2m ,终端装置内部应干净且密封。
2.3 设在手术部区域内的手术部专用医用气体汇流排间应设在手术部非洁净区,并应设机械通风,正常通风为6次/h;事故排风为12次/h。
2.4 洁净手术部用气应从医院中心供给站单独接入,中心站气源必须设双路供给,并具备人工自动切换功能。
3. 氧气站要求
氧气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3.1 氧气站可以单独设置在屋顶上或庭院里,并远离明火和不受太阳直接辐射。
3.2 液氧站气源应设超压排放安全阀,开启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0.02MPa ,关闭压力应低于最高工作压力0.05MPa ,气体排至室外安全地点,并应设超压欠压报警装置。 3.3 分子筛制氧站
3.3.1 制氧站的取风口宜布置在室外的洁净区,以保证空压机进气及制取氧气的质量。
3.3.2 医院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制氧作为医院中心供养站时,供氧应符合医用氧气标准,且氧气的浓度应大于等于90%。
3.3.3 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的医院中心供养站内设氧气汇流排时,氧气汇流排间与机器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隔开。
3.3.4 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的医院中心供养站内,氧气储罐与机器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隔开。
4. 负压吸引站及配管系统设计要求
负压吸引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4.1 设在病房楼内的负压吸引泵房,当采用机械送、排风时,宜保持负压吸引泵房负压状态,排风大于送风,泵房内外压差维持在5Pa 。
4.2 负压吸引泵站排放的气体应增加后处理设备,对排放气体进行过滤盒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大气。排放的气体中细菌数量不得超过500个/m3。 4.3 吸引气流方向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
4.4 储气罐的总出口与负压泵之间,应设置气体过滤器。
5. 空气压缩站要求
空气压缩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5.1 空气压缩站的取风口宜布置在室外的洁净区,以保证空压机进气的质量。 5.2 医院使用压缩空气的品质应符合下列指标: 相对湿度:20% 含油量:
CO2的含量:
5.3 设在病房楼内地下室的空气压缩站,当采用机械送、排风时,宜保持空气压缩站正压状态,排风小于送风,站房内外压差维持5Pa 。
(一)、氧气管计算列表
1. 氧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
(1)手术室:15(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5(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3)苏醒:10(l/min)
(4)抢救室:15(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5)婴儿室:3(l/min) (6)分娩室:7(l/min) (7)恢复室:5(l/min) (8)诊室及治疗室:5(l/min) (9)一般病床:10(l/min)
2. 氧气输出口个数及同时使用率
(1)手术室:100%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00% (3)苏醒:100% (4)抢救室:100% (5)婴儿室:20% (6)分娩室:50% (7)恢复室:50% (8)诊室及治疗室:25% (9)一般病床:
注:本表的推荐用气量仅作为医院总用气量的计算依据。
3. 供氧压力0.50~0.55MPa ;使用压力0.40~0.45 MPa。 4. 氧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1)一般病床支干管
注:每床配1个氧气输出口。
(2)手术室支干管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氧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3)重症监护、抢救室支干管
注:重症监护每床配2个以上氧气输出口。
(二)、压缩空气管计算列表
1. 压缩空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
(1)手术室:6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6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3)苏醒:60(l/min)
(4)抢救室:6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5)婴儿室:20(l/min) (6)分娩室:-(l/min) (7)恢复室:20(l/min) (8)诊室及治疗室:20(l/min) (9)一般病床:2(l/min)
2. 压缩空气输出口个数及同时使用率
(1)手术室:100%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00% (3)苏醒:100% (4)抢救室:100% (5)婴儿室:20% (6)分娩室:50% (7)恢复室:50% (8)诊室及治疗室:25% (9)一般病床:
注:本表的推荐用气量仅作为医院总用气量的计算依据。
3. 压缩空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进行脱脂处理)
(1)一般病床支干管
注:每床配1个压缩空气输出口。
(2)手术室支干管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压缩空气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3)重症监护、苏醒、抢救室支干管
注:每床配2个压缩空气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三)、负压吸引管计算列表
1. 负压吸引每个输出口供气量
(1)手术室:3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3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3)苏醒:
30(l/min)
(4)抢救室:3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5)婴儿室:10(l/min) (6)分娩室:30(l/min) (7)恢复室:15(l/min) (8)诊室及治疗室:15(l/min) (9)一般病床:15(l/min) (10)口腔:根据用气设备的实际要求确定。
2. 负压吸引输出口个数及同时使用率
(1)手术室:100%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00% (3)苏醒:100% (4)抢救室:100% (5)婴儿室:20% (6)分娩室:50% (7)恢复室:50% (8)诊室及治疗室:25% (9)一般病床:
注:本表的推荐用气量仅作为医院总用气量的计算依据。
3. 负压吸引支干管管径(采用热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
(1)一般病床支干管
注:每床配1
个负压吸引输出口。
(2)手术室支干管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负压吸引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
3)重症监护、苏醒、抢救室支干管
注:重症监护每床配2个负压吸引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四)、笑气管计算列表
1、笑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4(l/min) 2
、笑气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100%。
3、笑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笑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11
(五)、二氧化碳管计算列表
1、二氧化碳: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10(l/min) 2、二氧化碳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30%。
3、二氧化碳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二氧化碳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六)、氮气管计算列表
1、氮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230(l/min) 2、氮气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60%。
3、氮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氮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七)、氩气管计算列表
1、氩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15(l/min) 2、氩气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80%。
3、氩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氩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12
氧气不同用气量推荐配管表
压缩空气不同用气量推荐配管表
负压吸引不同用气量推荐配管表
13
手术部医用气体设计示例
1. 概况
洁净手术部除手术室外通常还包括预麻室、麻醉恢复及ICU (重症监护)等功能用房。手术室设置8种医用气体系统:氧气、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笑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和麻醉废气排放系统。预麻室设置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和笑气4种医用气体。麻醉恢复和ICU 设置氧气、负压吸引和压缩空气3种医气体。
2. 系统说明
2.1 洁净手术部所用氧气由医院集中氧气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6MPa ,经手术层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 ,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2 洁净手术部所用负压吸引由医院集中吸引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03~-0.07MPa 。
2.3 洁净手术部所用压缩空气由医院集中压缩空气站单独供给。要求供气压力0.60MPa ,经手术室的二级减压箱减压至0.45MPa ,再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4 笑气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笑气减压至0.45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5 氮气采用5×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氮气减压至0.95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6 二氧化碳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二氧化碳减压至0.4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7 氩气采用2×2瓶组自动切换汇流排供气。氩气减压至0.4MPa ,送往手术室及其他功能用房。
2.8 麻醉废气排放采用射流原理(或气环泵),射流原理以压缩空气作动力源,通过射流技术的废气终端收集气体,管道汇总后排至室外安全处(气环泵抽吸收集麻醉废气,排至室外安全处)。
3. 技术参数表
4. 用气点末端支线管径表
5.施工说明
5.1 真空吸引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或非金属管,进入室内支管采用紫铜管。 5.2 紫铜管的连接除阀门附件外均采用银基钎焊,热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PVC 管采用专用胶粘结。
5.3 所有医用气体管道(负压吸引、麻醉废气除外)、阀门附件和仪表安装前必须清洗内部并进行脱脂处理,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除干净,封堵两端备用,禁止存放在油污场所。
5.4 凡进入功能房间的医疗气体管道必须做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汇流排间的高压汇流管、切换装置、减压出口、低压输送管路和二级减压出口处都应做导静电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接地做法由电气专业设计并施工。
5.5 超压排放:所有正压系统均设超压排放安全阀,开启压力为高于最高工作压力0.02MPa ,关闭压力为低于最高工作压力0.05MPa 。
5.6 报警与显示:在手术部控制室设置各种医用气体超压欠压报警装置,在每间手术室终端面板上设各种气体压力状态显示。
5.7 医气管道安装应单独做支架,不允许与其他管道共架敷设;其与燃气管、腐蚀性气体管的距离应大于1.5m 且有隔离措施;其与电线管平行距离应大于0.5m ,交叉距离应大于0.3m ,如空间无法保证,应做绝缘防护处理。
O 2------氧气 支管:φ10*1紫铜管 AIR-----压缩空气 支管:φ10*1紫铜管 VAC-----负压吸引 支管:φ16*1紫铜管 CO 2------二氧化碳 支管:φ8*1紫铜管 N 2O------笑气 支管:φ8*1紫铜管 N 2------氮气 支管:φ10*1紫铜管 Ar------氩气 支管:φ8*1紫铜管 AGSS----废气排放 支管:DN20 PVC管
医用气体设计施工说明
1. 医院医用气体总体要求
1.1 医用气源,不论气态或液态,都应按照用量要求贮备足够的备用量,一般不少于3d 。由机组供应气源的站房,必须装备用机组。
1.2 医院供氧系统,通过管道将气态氧气送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氧气使用部门使用。供气压力0.5~0.55MPa ,使用压力0.4~0.45MPa 。
1.3 医院负压吸引系统,由真空泵房通过管道接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负压吸引使用部门。吸引系统负压在大气环境下在0.02MPa (150mmHg )(绝对压力)~0.07MPa (525mmHg )(绝对压力)范围内,其中牙科门诊应根据所选用的牙椅单独配置真空泵房或对医院总的负压系统调压后共用医院总的负压吸引系统。
1.4 医院压缩空气系统,由医院空气压缩站通过管道将压缩空气送至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部、重症治疗部以及医院有关的压缩空气使用部门使用。供气压力0.8MPa ,并通过减压稳定后治疗使用压缩空气压力0.4~0.45MPa ,或者根据其他的用户要求减至不同压力。
1.5 为保证医院供气的可靠性,在医用气体管井处设有报警装置。当系统压力低于报警压力时,应有声、光同时报警。报警压力误差不大于3%。声报警要求在55dB(A)噪声环境下,在距1.5m 范围内可以听到。光报警为红色指标灯。供氧欠压报警装置,必须采用本质安全型电路并应符合《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4的要求。
1.6 氧气管道必修接地,可与楼房接地网相连接,接地电阻小于10Ω。吸引系统应有可靠的接地,可与楼房接地网相连,接地电阻小于10Ω。
1.7 除吸引管道外,其他医用气体管道及附件安装前必须全部脱脂,并用无油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干净,封堵两端,不得放置在油污场所。 1.8 管道穿墙和楼板均设套管。套管大小见下表。
管道穿墙时钢套管尺寸表(mm )
1.9 氧气管道敷设
1.9.1 氧气是乙类助燃气体,管道经过的建筑部分应有良好通风,并且在氧气管道入户处应设置能紧急切断总供氧干管的阀门。
1.9.2 氧气管道不允许和燃气、燃油管共架敷设,必须共架时要保持大于0.5m 的管距,共架部分不得有阀门及连接接头。
1.9.3 为防止漏电火花击穿管道造成事故,氧气管道不允许和导电线路、电缆共架敷设,也不允许与导电线路、电缆交叉接触。 1.9.4 氧气管道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Ω。
1.9.5 氧气管道穿过墙壁或地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在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焊缝及连接接头。
1.9.6 氧气管道不宜穿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当必须通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时,则在该房间的管道上不应有法兰或螺纹连接接口。
1.9.7 氧气管道脱油。凡是用氧气的管道、管件、仪表、阀门和其他一切接触氧气的附件,都必须事先进行脱脂,脱脂后管道不含油空气或氧气吹净。 1.10 管道的连接除阀门附件外均采用焊接连接,阀门附件采用法兰或丝扣连接,不锈钢管采用氩弧焊接,铜管采用银基钎焊。 1.11 医疗气体管道支吊架的间距见下表。 1.12 负压吸引管宜采用镀锌钢管,坡向总管和缓冲真空罐的坡度不应小于3‰。 1.13 医用气体管道与电线管平行距离应大于0.5m ,交叉距离应大于0.3m ;如空间无法保证,可用PVC 绝缘管包起来,以防静电击穿。管道的支吊架固定卡应做
绝缘处理,以防静电腐蚀而击穿管道。
1.14 管道压力试验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管道检验、检查和试验执行,压力试验除真空管道外如试验压力大于0.6MPa 时应采用液体为试验介质。对采用液体为试验介质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排水装置,并在试验完成后必须将系统的水排净。
1.15 管道吹扫与清洗根据《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管道的吹扫与清洗执行,管道的施工与验收应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执行。
1.16 氧气及吸引系统应按《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6-94和《医用中心吸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YY/T0187-94通用技术条件执行。 1.17 医用气体管道验收时应做错接测试,特别是在手术部、重症监护、抢救等区域的医用气体管道。
1.18 一般医用气体的氧气、氮气、笑气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压缩空气宜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负压吸引宜采用镀锌钢管输送。管材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18033-2000。
2. 洁净手术部医用气体要求
手术部医用气体处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2.1 凡进入洁净手术室的各种医用气体管道必须做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2.2 洁净手术部壁上终端装置应暗装,面板与墙面应齐平严密,装置底边距地1.0~1.2m ,终端装置内部应干净且密封。
2.3 设在手术部区域内的手术部专用医用气体汇流排间应设在手术部非洁净区,并应设机械通风,正常通风为6次/h;事故排风为12次/h。
2.4 洁净手术部用气应从医院中心供给站单独接入,中心站气源必须设双路供给,并具备人工自动切换功能。
3. 氧气站要求
氧气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3.1 氧气站可以单独设置在屋顶上或庭院里,并远离明火和不受太阳直接辐射。
3.2 液氧站气源应设超压排放安全阀,开启压力应高于最高工作压力0.02MPa ,关闭压力应低于最高工作压力0.05MPa ,气体排至室外安全地点,并应设超压欠压报警装置。 3.3 分子筛制氧站
3.3.1 制氧站的取风口宜布置在室外的洁净区,以保证空压机进气及制取氧气的质量。
3.3.2 医院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制氧作为医院中心供养站时,供氧应符合医用氧气标准,且氧气的浓度应大于等于90%。
3.3.3 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的医院中心供养站内设氧气汇流排时,氧气汇流排间与机器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隔开。
3.3.4 采用分子筛制氧机组的医院中心供养站内,氧气储罐与机器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隔开。
4. 负压吸引站及配管系统设计要求
负压吸引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4.1 设在病房楼内的负压吸引泵房,当采用机械送、排风时,宜保持负压吸引泵房负压状态,排风大于送风,泵房内外压差维持在5Pa 。
4.2 负压吸引泵站排放的气体应增加后处理设备,对排放气体进行过滤盒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大气。排放的气体中细菌数量不得超过500个/m3。 4.3 吸引气流方向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
4.4 储气罐的总出口与负压泵之间,应设置气体过滤器。
5. 空气压缩站要求
空气压缩站医用气体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5.1 空气压缩站的取风口宜布置在室外的洁净区,以保证空压机进气的质量。 5.2 医院使用压缩空气的品质应符合下列指标: 相对湿度:20% 含油量:
CO2的含量:
5.3 设在病房楼内地下室的空气压缩站,当采用机械送、排风时,宜保持空气压缩站正压状态,排风小于送风,站房内外压差维持5Pa 。
(一)、氧气管计算列表
1. 氧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
(1)手术室:15(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5(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3)苏醒:10(l/min)
(4)抢救室:15(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5)婴儿室:3(l/min) (6)分娩室:7(l/min) (7)恢复室:5(l/min) (8)诊室及治疗室:5(l/min) (9)一般病床:10(l/min)
2. 氧气输出口个数及同时使用率
(1)手术室:100%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00% (3)苏醒:100% (4)抢救室:100% (5)婴儿室:20% (6)分娩室:50% (7)恢复室:50% (8)诊室及治疗室:25% (9)一般病床:
注:本表的推荐用气量仅作为医院总用气量的计算依据。
3. 供氧压力0.50~0.55MPa ;使用压力0.40~0.45 MPa。 4. 氧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1)一般病床支干管
注:每床配1个氧气输出口。
(2)手术室支干管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氧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3)重症监护、抢救室支干管
注:重症监护每床配2个以上氧气输出口。
(二)、压缩空气管计算列表
1. 压缩空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
(1)手术室:6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6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3)苏醒:60(l/min)
(4)抢救室:6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5)婴儿室:20(l/min) (6)分娩室:-(l/min) (7)恢复室:20(l/min) (8)诊室及治疗室:20(l/min) (9)一般病床:2(l/min)
2. 压缩空气输出口个数及同时使用率
(1)手术室:100%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00% (3)苏醒:100% (4)抢救室:100% (5)婴儿室:20% (6)分娩室:50% (7)恢复室:50% (8)诊室及治疗室:25% (9)一般病床:
注:本表的推荐用气量仅作为医院总用气量的计算依据。
3. 压缩空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进行脱脂处理)
(1)一般病床支干管
注:每床配1个压缩空气输出口。
(2)手术室支干管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压缩空气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3)重症监护、苏醒、抢救室支干管
注:每床配2个压缩空气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三)、负压吸引管计算列表
1. 负压吸引每个输出口供气量
(1)手术室:3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3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3)苏醒:
30(l/min)
(4)抢救室:30(l/min)(如有特殊设备,需另行计算)
(5)婴儿室:10(l/min) (6)分娩室:30(l/min) (7)恢复室:15(l/min) (8)诊室及治疗室:15(l/min) (9)一般病床:15(l/min) (10)口腔:根据用气设备的实际要求确定。
2. 负压吸引输出口个数及同时使用率
(1)手术室:100% (2)重症监护(ICU 、CCU 、DSA ):100% (3)苏醒:100% (4)抢救室:100% (5)婴儿室:20% (6)分娩室:50% (7)恢复室:50% (8)诊室及治疗室:25% (9)一般病床:
注:本表的推荐用气量仅作为医院总用气量的计算依据。
3. 负压吸引支干管管径(采用热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
(1)一般病床支干管
注:每床配1
个负压吸引输出口。
(2)手术室支干管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负压吸引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
3)重症监护、苏醒、抢救室支干管
注:重症监护每床配2个负压吸引输出口,用量按2个输出口计算。
(四)、笑气管计算列表
1、笑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4(l/min) 2
、笑气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100%。
3、笑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笑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11
(五)、二氧化碳管计算列表
1、二氧化碳: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10(l/min) 2、二氧化碳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30%。
3、二氧化碳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二氧化碳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六)、氮气管计算列表
1、氮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230(l/min) 2、氮气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60%。
3、氮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氮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七)、氩气管计算列表
1、氩气:每个输出口供气量:手术室:15(l/min) 2、氩气输出口同时使用系数:手术室:80%。
3、氩气支干管管径(采用医用紫铜管或不锈钢管并进行脱脂处理)
注:每间手术室配2个氩气输出口,用量按1个输出口计算。
12
氧气不同用气量推荐配管表
压缩空气不同用气量推荐配管表
负压吸引不同用气量推荐配管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