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 作者单位:252100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人民医院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该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对患者的护理,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3~64岁,平均(25.6±1.9)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4年,平均(1.8±0.4)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护理[1,2]:①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当温度、湿度;②急性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选置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疲劳;且应注意防止受凉、感冒,加重病情;③饮食宜清淡可口、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多进水;④哮喘缓解后,嘱患者继续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恢复体力,防止呼吸道感染;⑤观察发病的症兆,如胸部发紧、喉部发痒、干咳、胸闷、呼吸不畅、精神紧张等,应立即给缓解支气管痉挛的药物,以制止哮喘的发作。但注意在使用舒喘灵类气雾剂时,要控制用量,不能因不见效而在短时间内反复喷吸,以免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等副作用;⑥加强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哮喘患者常有过分依赖性、幼稚、希望别人特殊照顾、情绪模棱两可等性格缺陷。每当情绪激动、紧张或不愉快时引起哮喘发作;⑦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是哮喘持续状态;严重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嗜睡、呼吸音极微弱者,应积极救治。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3,4]:①向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发病机制及哮喘的发病因素,使患者在了解疾病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预防;②告知患者坚持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所用的每一种药,牢记药名、用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定期按时用药,应成为患者日常生活的常规内容;③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可适当进行冷水浴,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④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加相关疾病知识讲座等活动,为患者提供躯体、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控制哮喘。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疗效判定采用以下标准[5],治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者;显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者;有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者;无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者。治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3,P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3618133294.5�★ 对照组36139597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满意不满意 观察组3635(97.2)�★1(2.8)�★ 对照组3630(83.3)6(1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78,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易在春秋季或遇寒时发作,哮喘发作时来去较快,且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哮喘停止后如同正常人一样,但如反复发作,不能缓解,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其常见发病原因有吸入物(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食物(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气候改变,精神因素(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运动以及药物[6]。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其具有可逆性、突发性、反复性等特点,故应积极治疗,正确护理。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综合以上论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的恢复,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 参 考 文 献 [1] 岑婉华.支气管哮喘病人心理分析及干预.全科护理,2009,7(1):74. [2] 丛竹凤,张红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职业与健康,2006,22(2):157. [3] 田忠耀,董健.4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04,7(13):23. [4] 王俊平.教育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111. [5] 谢帮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35. [6] 屈姣华,屈丽华,龙勤.支气管哮喘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5):725. [7] 赵秀荣,高桂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5,19(20):1809. [8] 何文艳,吴军勇,张江平,等.健康教育有效干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6):104.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常规护理;健康教育 � 作者单位:252100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人民医院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该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对患者的护理,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3~64岁,平均(25.6±1.9)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4年,平均(1.8±0.4)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支气管哮喘常规护理[1,2]:①保持室内通风和适当温度、湿度;②急性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协助患者选置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以减少疲劳;且应注意防止受凉、感冒,加重病情;③饮食宜清淡可口、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多进水;④哮喘缓解后,嘱患者继续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恢复体力,防止呼吸道感染;⑤观察发病的症兆,如胸部发紧、喉部发痒、干咳、胸闷、呼吸不畅、精神紧张等,应立即给缓解支气管痉挛的药物,以制止哮喘的发作。但注意在使用舒喘灵类气雾剂时,要控制用量,不能因不见效而在短时间内反复喷吸,以免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等副作用;⑥加强心理护理。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哮喘患者常有过分依赖性、幼稚、希望别人特殊照顾、情绪模棱两可等性格缺陷。每当情绪激动、紧张或不愉快时引起哮喘发作;⑦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是哮喘持续状态;严重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嗜睡、呼吸音极微弱者,应积极救治。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3,4]:①向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发病机制及哮喘的发病因素,使患者在了解疾病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预防;②告知患者坚持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所用的每一种药,牢记药名、用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定期按时用药,应成为患者日常生活的常规内容;③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可适当进行冷水浴,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④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加相关疾病知识讲座等活动,为患者提供躯体、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控制哮喘。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疗效判定采用以下标准[5],治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者;显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者;有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者;无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者。治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3,P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观察组3618133294.5�★ 对照组36139597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满意不满意 观察组3635(97.2)�★1(2.8)�★ 对照组3630(83.3)6(16.7)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78,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易在春秋季或遇寒时发作,哮喘发作时来去较快,且以呼气性困难为特点;哮喘停止后如同正常人一样,但如反复发作,不能缓解,可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其常见发病原因有吸入物(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食物(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气候改变,精神因素(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运动以及药物[6]。支气管哮喘是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其具有可逆性、突发性、反复性等特点,故应积极治疗,正确护理。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综合以上论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的恢复,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 参 考 文 献 [1] 岑婉华.支气管哮喘病人心理分析及干预.全科护理,2009,7(1):74. [2] 丛竹凤,张红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职业与健康,2006,22(2):157. [3] 田忠耀,董健.4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04,7(13):23. [4] 王俊平.教育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111. [5] 谢帮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35. [6] 屈姣华,屈丽华,龙勤.支气管哮喘诱因调查及护理对策.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6(5):725. [7] 赵秀荣,高桂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5,19(20):1809. [8] 何文艳,吴军勇,张江平,等.健康教育有效干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