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特殊问题的处理
导游中的特殊问题指的是不常出现、或很少发性的事故;包括旅游者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故、业务事故等。任何事故一旦发生,都是不幸的。所以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事故。而当事故一旦发生,导游人员必须站在处理问题的第一线,尽力使损失降到最低点。
第一节 处理问题的一般原则
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原则主要有四项:宾客至上原则、服务至上原则、AIDA 的原则、合理而可能的原则。这四项原则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规范性。这四项原则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它既是导游人员的服务原则,又是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宾客至上”原则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服务行业的座右铭都是“宾客至上”。这不单单是一句号,更是导游服务的宗旨,是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范例】
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天台宗信徒前来参拜。某天,导游员小郑带着一批日本天台宗的信徒从杭州乘大巴前往国清寺。当车子驶入天台境内时,因发大水,前面较长一段地势低洼的路面都被水淹没了。一开始,司机还小心翼翼地往前开,可没过多久,车就熄火了,抛锚在水中,任凭司机如何努力,车还是一动也不能动。见此情景,小郑和日本随员商量后,决定随员和司机留在车上照顾旅游者,自己则涉水去前面的村庄找小木船。他租了几条木船,先把旅游者和行李运到没水的路段,再让几个渔民帮忙把车子推出了水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旅游者们终于又坐上了汽车,而这时,小郑已浑身湿透,精疲力竭了。
[点评:小郑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是旅游者的利益,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也正因为他本着宾客至上的原则,才能如此果断地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赢得了旅游者的赞誉。]
二、“服务至上”原则
这是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又一个出发点。坚持服务至上原则,就是要时时、处处关心旅游
者,向旅游者提供完美的生活和导游服务。在坚持这一原则时导游人员首先要考虑的是旅游者的权力和利益,而不能过多强调自己的困难。
【范例】
小蔡做全陪带团到达C 市。当飞机抵达后,他就带着旅游团到机场出口处。不一会儿,别的旅游团都被各自的地方陪同导游员接走了,到最后只剩小蔡这个团。小蔡想,接待计划是早就制定好的,并已传给地接社,地接社也有回执,行程也没有更改,地方陪同导游员怎会不来接呢?而和地接社联系,也因是周末,只有值班人员,给他的回答是:“今天是有这个团。”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蔡在和领队沟通后,到机场停车场找来了一辆大客车,把旅游者送往饭店,在途中,小蔡还承担起地陪的讲解任务。
[点评:在这个实例中,小蔡作为导游人员没有因为这是地方陪同导游员的失误,而采取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他本着服务至上的原则,把旅游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当机立断地拿出解决的办法,没有使矛盾激化。]
三、“AIDA ”原则
AIDA原则是则attraction (吸引力)、interest (兴趣)、desire to act (行动的愿望)、action (行为)四组单词组成。这四个单词表示四个环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你在处理旅游者的要求和投诉时,首先要注意倾听,这可使旅游者觉得你比较重视他,从而赢得他的理解与认同,在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时,也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并产生协助你的愿望,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范例】
1998年7月,导游人员小池任一个台湾团的全陪,该团的浏览线路是杭州——武汉——三峡——重庆。到达杭州的第二天,小池就接到旅行社发来的传真急件,因长江发大水,游船一律停开,该团的行程必须更改。面对这样的情况,小池没有慌乱,他首先和领队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决定改走杭州——绍兴——宁波——上海——黄山线。然后和领队一起列出该团的重点团员的名单,由领队召集这些人开会。会议开始时,小池首先介绍了团队目前遇到的困难,并希望各位团员谅解,同时他提出了更改旅游线路这一办法。紧接着,领队在再三感谢团员
的理解后,提出了杭州——绍兴——宁波——上海——黄山线。小池接着用半是“恭维”、半是“强制”的方法,介绍了选择新线路的原因及新行程的诱人之处。推荐新行程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点评:此实例中的小池和领队正是遵照AIDA 原则,两人配合默契,使这一难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四、“合理而可能”原则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一般都有求全心理,都希望自己的旅游既圆满又愉快,所以会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碰到这种情况,导游人员首先要冷静仔细地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然后考虑哪些要求是合理而要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满足的。对合理而可能的要求要尽可能地满足,对不可能满足的要求也要一一向旅游者解释清楚。
【范例】
1996年的国庆节,正值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在美丽如画的西子湖上举行,地方陪同导游员小张接待了一个美国旅游团。当旅游团到达杭州得知有这一赛事后,纷纷要求去观看比赛。为此,小张颇感为难,因为如果满足旅游者要求,就得为他们去忙碌,同时也要影响整个浏览计划。小张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拒绝了旅游者的要求。为此,旅游者都流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点评:在这则实例中,旅游者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理而可能”的导游人员应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建议,尽量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因为旅游活动本来就是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安排的。]
第六章 特殊问题的处理
导游中的特殊问题指的是不常出现、或很少发性的事故;包括旅游者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事故、业务事故等。任何事故一旦发生,都是不幸的。所以导游人员在带团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事故。而当事故一旦发生,导游人员必须站在处理问题的第一线,尽力使损失降到最低点。
第一节 处理问题的一般原则
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原则主要有四项:宾客至上原则、服务至上原则、AIDA 的原则、合理而可能的原则。这四项原则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规范性。这四项原则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它既是导游人员的服务原则,又是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宾客至上”原则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服务行业的座右铭都是“宾客至上”。这不单单是一句号,更是导游服务的宗旨,是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范例】
浙江天台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的日本天台宗信徒前来参拜。某天,导游员小郑带着一批日本天台宗的信徒从杭州乘大巴前往国清寺。当车子驶入天台境内时,因发大水,前面较长一段地势低洼的路面都被水淹没了。一开始,司机还小心翼翼地往前开,可没过多久,车就熄火了,抛锚在水中,任凭司机如何努力,车还是一动也不能动。见此情景,小郑和日本随员商量后,决定随员和司机留在车上照顾旅游者,自己则涉水去前面的村庄找小木船。他租了几条木船,先把旅游者和行李运到没水的路段,再让几个渔民帮忙把车子推出了水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旅游者们终于又坐上了汽车,而这时,小郑已浑身湿透,精疲力竭了。
[点评:小郑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是旅游者的利益,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得失。也正因为他本着宾客至上的原则,才能如此果断地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赢得了旅游者的赞誉。]
二、“服务至上”原则
这是导游人员处理问题的又一个出发点。坚持服务至上原则,就是要时时、处处关心旅游
者,向旅游者提供完美的生活和导游服务。在坚持这一原则时导游人员首先要考虑的是旅游者的权力和利益,而不能过多强调自己的困难。
【范例】
小蔡做全陪带团到达C 市。当飞机抵达后,他就带着旅游团到机场出口处。不一会儿,别的旅游团都被各自的地方陪同导游员接走了,到最后只剩小蔡这个团。小蔡想,接待计划是早就制定好的,并已传给地接社,地接社也有回执,行程也没有更改,地方陪同导游员怎会不来接呢?而和地接社联系,也因是周末,只有值班人员,给他的回答是:“今天是有这个团。”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蔡在和领队沟通后,到机场停车场找来了一辆大客车,把旅游者送往饭店,在途中,小蔡还承担起地陪的讲解任务。
[点评:在这个实例中,小蔡作为导游人员没有因为这是地方陪同导游员的失误,而采取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他本着服务至上的原则,把旅游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当机立断地拿出解决的办法,没有使矛盾激化。]
三、“AIDA ”原则
AIDA原则是则attraction (吸引力)、interest (兴趣)、desire to act (行动的愿望)、action (行为)四组单词组成。这四个单词表示四个环节,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你在处理旅游者的要求和投诉时,首先要注意倾听,这可使旅游者觉得你比较重视他,从而赢得他的理解与认同,在你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时,也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并产生协助你的愿望,这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范例】
1998年7月,导游人员小池任一个台湾团的全陪,该团的浏览线路是杭州——武汉——三峡——重庆。到达杭州的第二天,小池就接到旅行社发来的传真急件,因长江发大水,游船一律停开,该团的行程必须更改。面对这样的情况,小池没有慌乱,他首先和领队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决定改走杭州——绍兴——宁波——上海——黄山线。然后和领队一起列出该团的重点团员的名单,由领队召集这些人开会。会议开始时,小池首先介绍了团队目前遇到的困难,并希望各位团员谅解,同时他提出了更改旅游线路这一办法。紧接着,领队在再三感谢团员
的理解后,提出了杭州——绍兴——宁波——上海——黄山线。小池接着用半是“恭维”、半是“强制”的方法,介绍了选择新线路的原因及新行程的诱人之处。推荐新行程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点评:此实例中的小池和领队正是遵照AIDA 原则,两人配合默契,使这一难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
四、“合理而可能”原则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一般都有求全心理,都希望自己的旅游既圆满又愉快,所以会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碰到这种情况,导游人员首先要冷静仔细地分析,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然后考虑哪些要求是合理而要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满足的。对合理而可能的要求要尽可能地满足,对不可能满足的要求也要一一向旅游者解释清楚。
【范例】
1996年的国庆节,正值世界F1摩托艇锦标赛在美丽如画的西子湖上举行,地方陪同导游员小张接待了一个美国旅游团。当旅游团到达杭州得知有这一赛事后,纷纷要求去观看比赛。为此,小张颇感为难,因为如果满足旅游者要求,就得为他们去忙碌,同时也要影响整个浏览计划。小张想来想去,最后还是拒绝了旅游者的要求。为此,旅游者都流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点评:在这则实例中,旅游者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合理而可能”的导游人员应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建议,尽量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因为旅游活动本来就是从旅游者需求的角度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