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李霞1,李海平2,李婧3

(1.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2.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3.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7)

摘要:新自由制度主义将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引入国际关系领域,主张在国际层面建立广泛的机制和制度实现国“和谐世界”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天下观”与“和谐观”共同构成了“和谐世界”理念的际社会的长久稳定。

主要内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认定国家间利益存在和谐性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同时,“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一致性及对世界政治最优状态的设想两个方面做出了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不同的判断,为当前世界秩序的调整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和谐世界;新自由制度主义;天下观;和谐观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1)07-0034-0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的整体性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都表现得日益明显。国际政治,或者说,世界政治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增长。同时,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迅速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近年来我国领导层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以阐明中国对于世界的观点和采取的国际战略,同时在国际环境重塑的过程中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声音,形成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话语。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际机制在减少国际体系内在冲突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国家追求长期相互获益要比追求自身短期获益最大化更为理性。本文试图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作一比较分析,以指出“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共通之处、“和谐世界”理念独特的优越性和有待进一步发展之处。

一、新自由制度主义概述

新自由制度主义是行为主义浪潮推动下的产物。其代表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人物和代表作品为基欧汉的《

及奥伊主编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新自由合作与纷争》

制度主义秉承了自由主义对于合作与国际和平的乐观思想,但是不同于此前诉诸于人性良善与教育的理想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在接受结构现实主义基本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得出

了与其截然不同的结论。

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中接受了国家是单一、理性和国际社会中最主要行为体,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状体,这两个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之上,新自由制度主义借鉴了理性选择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制度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国家的基本需求是生存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由于国际体系是无政府性的,所以国家间在无序状况下的争斗妨碍了国家利益的实现,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国家寻求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其典型案例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在这个案例中,两个理性的行为者由于不能进行Dilemma)

有效的沟通、无法充分了解所处的环境,导致无法得到最佳的结果。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间的合作可以给国家带来更高的收益,妨碍国家间合作的主要障碍是相互间的欺骗。而通过制度可以提高欺诈的成本、将各个领域的合作联系起来、增加可靠的交易信息、提高长期预期和促进相互间的信任。“总的来说,国际机制通过降低被欺骗的可无论我们通过博弈论还是能性,使合作成为更加明智的选择。通过市场失灵理论来看这个问题,我们的中心结论都是一样。[2](p118)的:国际机制可以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合作”

因此,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除了结构现实主义所说的基于权力分配的体系结构之外,还包

作者简介:李霞(,女,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李海平(,男,山东经济学院教师,博士。1973—)1973—)李婧(,女,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硕士。1977—)

·34·

括属于国际体系进程的国际制度。由于国际体系结构的改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当今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密切的国际社会中,国际制度成为了影响国家行为的极其重要的自变量,在某些时候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世界政治中,不但权力,而且信息也是一项重要的体系变量。即使在每一体系中基本国家利益和权力分配都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一种国际体系包含的制度能产生大量高质量的信息,并且关键的行为者能在合理平等的基础上利用这种制度,那么它就可能比没

[3](p292)有包含这些制度的那种体系产生更多的合作”。简言之,

把世界看作是分裂的观点不同,这种关于世界的看法不会导致西方那种试图将自身意志上升为整个世界意志以实现世相反,由于先验的完整世界的存在,因此政治界统一的冲动。

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其存在本身,即维持一种良好的政治存在状态。这种天下观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战略文化,突出表现在它强调自身的调整、对他文明的尊重,亦即中国传统思想强以德怀远”。“和谐世界”理念这一“天下无外”的世界视调的“

角与当前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背景十分吻合。“在当今时代,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重视全球化。中国人一方面发现全球化与儒家的普世说有共同之处,另一方面也发现全球化与—‘天下’传他们的存在等级但却是开放的国家间体系——统———有共同之处”。[8]

与天下观紧密相连的就是和谐观。由于“天下”的先验完整性,政治的目的就由卡尔·施米特所说的“区分敌友”进而消灭敌人转变为寻求整体的一种良好运转状态,这种状态,和谐”。在古汉语中,“和”与“谐”在中国传统思想看来就是“

的本意都是表示声音的协调和配合,即不同的音调相互调和、相互兼容,进而组合成动听的音乐。在“和谐”一词中,“和”表示“配合”之意,“谐”表示“和”的结果是事物处于“协和“适当的”状态。“和谐”从其字面意义而言,就是指配调的”

合得适当、匀称和协调。和谐哲学指出,和谐是指“事物自身构成要素之间或此物与彼物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称平衡、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状态;作为事物的本性,指一切事物总会相宜相生和衷自发地使自己或使自己与环境达成对称平衡、

共济状态的必然性”。[9](p42)“和谐”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与“同一”的区别,“和谐”指的是一个系统中多样的事物共生共同一”则指的是“共同的一个或一长共同繁荣的状况,而“种”。[10](p1265)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只有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才是可取的,而单调的同一只能导致系统的无法延续及崩溃,如《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

[11](p298)

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谐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命题是,国际制度影响(或决定)国家的国际行为,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国际制度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二、“和谐世界”理念概述

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会,在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从政治、

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提出: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

[4](p47)

园。中国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

强调:“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做和平的大国、

[5]谐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作为中国对外战略的新理念开

协和万邦”。《尚书·尧思想在社会理想上的集中体现,就是“典》中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12](p3)“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和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谐观强调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和谐,正如赵汀阳先生所表述的,“和谐”即是“(对于任意两个博弈方X,和谐是一个1)Y,互惠均衡,它使得,当且仅当,X能够获得属于X的利益x,Y能够获得属于Y的利益y,同时,X如果受损,当且仅当,Y也受损。并且(当且仅当,2)X获得利益改进x+,Y获得利益改进y+,反之亦然。于是,促成x+就成为Y的优选策略,因为Y为了达到y+就不得不承认并促成x+,反之亦然。(在3)‘和策略’的互惠中所能达到的各方利益改进均优于各自独立所能达到的利益改进”。[13](p119-120)这又被赵汀阳先生称为“孔子改进”。由此,“和谐”所具有的特点可归纳为:(要求1)多样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对方的系统内要素的多样性;(2)发展;(这种促进是长期的、可持续的。3)

综上所述,“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以“天下—世界”为整体的视野下(以天下观天下)追求整个世界内

始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

“和谐世界”理念关注世界,这种世界性的尺度的理念核心可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谐世界”中的和谐观也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中。天下观,又称天下主义,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看法。“天下”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传统概念,这一概念的含义十分丰富。首先,“天下”指“普天之下”,即“天空之下的所有土地”,包含着整个人类居住的地方。其次,“天下”还可以指该土地之上的所有人。如,《荀子·王霸篇》:“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6](p314)再次,也是最为重要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7](p41)的,“天下”指向“一种世界一家的理想”,这个世界是一种

天下无外”的已经具备整体性和先验完整性的世界,也就是“世界。由此看来,天下观与西方的“异教徒”观念迥异,与西方

·35·

部各要素在多样性基础上可持续的共存与相互促进,以及整“和谐世界”理念既有以天下观个世界的一种良好运转状态。

天下无外”视角,又有尊天下,对全球化进程持开放态度的“重民族主义多样性的内涵。

三、“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比较分析以下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共通之处进行比较,并从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逻辑的一致性及世界政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治的最优状态两个维度对“义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一)“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共通之处。“和谐世界”理念所包含的天下观与和谐观反映在国际互利、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新关系中即追求互信、

秩序观;互利共赢的新发展观与尊重多样性、相互尊重的新文明观。[14]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以绝对收益的提高为依归,行为体之间的合作因而是可能的,主张通过国际制度安排来实现国际合作与国际和平。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主张内含着国际行为体之间关系的和谐性,在这和谐世界”理念所倡导的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存在一点上与“

着一致性。另外,“和谐世界”的建设有赖于成熟的、多样的国

[15]际机制,有赖于多边主义的理念得到更普遍的认同与落实。

系统一样,建立制度从而促进内部行为体合作竞争的可能性,但是仍然摆脱不了以国家尺度的视野去讨论世界尺度的“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政治系统和国际政治系统上所问题。

坚持的逻辑一致性以及其世界主义的理论视域使得其在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迅猛发展、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人类整体利益不断凸显的现状时有相当巨大的理论潜力与政策意义。

(三)“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世界政治的最优状态维度上的不同之处。

新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国际社会最优状态的设想是在国家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一定的国际机制/国际制度抑制(如果不是消除的话)国家进行合作的障碍(如博弈效用结构、未来预期不足和单方面合作),限制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突出国家之间的利益趋同,使得理性的国家能够放弃各自的占优战略去追求集体最优,以在国际关系的相互其实质是在制度约束下的有序的无博弈中实现帕累托最优。

政府状态。但是,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制度”事实上是为维持某种特定的国际社会体系服务的。当前的国际社会中的主要制度是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建立的,美国作为世界霸权国,在制度的创建中因此制度的创立者往往是制度的最大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受益方,当前的国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向其利益倾斜的,并不完全具有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设想的中立的国际社会公共产品的性质。维护这样的国际制度在理论上缺乏政治合法性,在现实中也备受争议。[16]

“和谐世界”理念所设想的国际社会的最优状态则是在相互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整个世界的各行为体之间相互促进、包容、共同繁荣的一种“协和万邦”的状态。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状态,需要在整个世界形成“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尺度的政治哲学理念,需要各行为体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兼顾世界的共同利益。在这样的世界中,各个行为体的利益不但没有被否定,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依存并共同促进整个世界的公共利益;各个行为体的发展和繁荣在根本上都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和繁荣。

在世界政治的最优状态这一维度上,“和谐世界”理论较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具有合法性基础。新自由制度主义将系统进程因素引入国际政治领域,把行为体的互动与学习考虑在行为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中。通过使用博弈论这一数学工具以及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论证了国际制度建立和维持的原理与可能性,更多地强调绝对收益在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功利主义的方式论证制度的合法性。这实际上与研究国内政治的供求学派和功能主义理论的观点有着极大的类似之处。但新自由制度主义所存在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于,国际制度并不如其所设想的那样仅仅是单纯的各个国家都可自由使用的国际公共产品。二战后建立的诸多国际制度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及世界银行等大多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建立的,很多制度与其说是“国际公共产品”不如

新自由制度主义正是强调各种国际机制在汇聚各行为体的行为预期、减少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不确定性因素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说,新自由制度主义所突出的“国际制度”是实和谐世界”的路径选择之一。现“

(二)“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逻辑的一致性维度上的不同之处。

新自由制度主义接受了现实主义关于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的假定,但认为无政府并不等于完全的无序。虽然在国际社会中不存在国内政治中对武力使用具有合法垄断权的最高政府,从而不存在国内政治中的政府治理结构;但由于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在无序状态下的竞争事实上并不利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国家会寻求建立某种秩序以减少国家互动中的欺骗行为和由于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的政治市场失灵现象,这种秩序就是国际制度。由于制度的存在满足了国家行为体的利益需求,因此制度也被国家赋予了一定的权威性、制约性和关联性,因而成为体系层面上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新自由制度主义看来,国际政治系统与国内政治系统存在着区别,但是都存在建立制度进而促进内部行为体有序合作竞争的可能。

“和谐世界”理念内在包含“世界/天下”的概念,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独立而分裂的国家的集合体。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整个政治系统可以分成三个相嵌套的级别,且排序为“天下、国、家”。由这个理念视之,天下的和谐与一国、一家的和谐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因而实现天下、国、家的和谐的方法在本质上也不应有任何差别。

由此可见,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逻辑的一致性这一维“和谐世界”理念比新自由制度主义更积极。新自由制度上,

度主义尽管看到了在国际政治系统中也可以与在国内政治

·36·

说是“俱乐部产品”(只有在其国家集团内部的国家才能享受。此外,即使是具有广泛性的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其好处)

,往往也是为维护西方大国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尤其是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和领导地位而服务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维持已有的国际制度并不能得到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对于促进整个世界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也是很有限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试图获得的国际合法性并不充分。“和谐世界”理念的关键就在于其世界性的视野。与西方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起点的传统不同,“和谐世理念秉承了中国传统“天下主义”的理念,“以天下观天界”

下”,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这种世界尺度的理论视角可以避免由国家出发而导致的片面的政治观点。此外,这种把世界先验地视为一个整体的做法直接促成了该理论的和平主义因为不再需要通过武力征服或制度输出的方式一统世色彩。

自者”对“他者”的征服转界,理论关注的要点自然就从实现“向实现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良好运转。这种良好的状态就是“和谐”。所以,“和谐世界”理念对于国际社会最佳状态的设想就是和谐的世界,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多样性基础上,各行为体以及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共同可持续发展、共就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同繁荣发展的状态。具体说来,

协商”;“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因为其理论关注点是世界公共利益,同时“和谐”鼓励多样性的特征使得该理念并不具有西方传统的“教师爷”的调门,所以具有充分的政治合法性。由此观之,“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论优势主要在于其完整的政治世界观和鼓励多样性与利益依存的和谐观,在处理当前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背景下的世界政治问题方面具有十分巨大的理论潜力。

四、结论

新自由制度主义发掘了国际关系中进程因素的重要性,集中论述了“制度/机制”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新自由制度主义试图用“制度”削色以及其产生发展的原理。

弱现实主义所展现的国际社会的无序性,并在国际合作方面有非常杰出的理论成果。但是,由于其行为主体主要仍然局限在国家之上,因此对于国际社会存在的巨大分歧往往比较无力。况且,制度本身并非价值中立,构建制度的国家利用制度将自身利益合法化的行为使得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和谐世界’理念以“天下/世界”的概念为其思考起点,以整个人类世界为观察尺度,在价值观上易于保持不偏不倚的位置,以其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具有较为完备的政治合法性”。[17]和谐的状态需要一种根据天下定义的世界政治哲学。[18]同时,“和谐世界”理念以“和谐”作为其最终目标。“和谐”作为一种关系状态,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相应的量化同时,“和谐”作为一种状态,其实现形式既不固定测量指标。

也不单一,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也看到“和谐世界”理念作为新近提出的理论思想还存在欠缺之处,比如,在理论架构上还不够完整,并未提出一套完整的概念

体系;“和谐”仅仅是一个目标,但是如何实现“和谐”、哪种“和谐”形式在当前比较适宜等问题并没有形成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上的不完善之处与“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论与研究。

优势一同构成未来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点,以天下视角和和谐理想为基础,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关系理论,为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更有稳定与发展提效地发挥作用,推动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国GDP确定第二世界为何心情复杂[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2/17/c_121082510.htm

·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2][3]罗伯特

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与纷争[M].苏长和,2001.

为夺取全[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温家宝.2009年2月3日在剑桥大学的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

10753213.htm

中华书局,1988.[6]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

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7]赵汀阳.天下体系:教育出版社,2005.

从“天下”到国际秩序[J].[8]郑永年.国家间关系的构建:当代亚太,(2009,5).

重庆大学出版社,[9]易超.和谐哲学原理[M].重庆:2007.[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吉林人民出版社,[11]史延庭.国语[M].长春:1996.岳麓书社,1984.[12]周秉钧.尚书易解[M].长沙:

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13]赵汀阳.坏世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等.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思考[J].国际问题[14]徐坚,(研究,2007,1).

[15]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

[16]E.Atvater,SomeProblemsofStateInterventionism[J].Kapitalistate,1and2,1973;D.Yaffe,TheMarxianTheoryofCrisis,Capital,andtheState[J].EconomyandsocietyVol.ii,1973

张凌峰.“和谐世界”理念与温和建构主义比[17]李霞,

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18]ZhaoTingyang.APoliticalWorldPhilosophyinterms(ofAll-under-heaven(Tian-xia)[J].Diogenes,2009,2).

责任编辑申华-02/03/content_

·37·

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

“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李霞1,李海平2,李婧3

(1.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22;2.山东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3.山东协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107)

摘要:新自由制度主义将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引入国际关系领域,主张在国际层面建立广泛的机制和制度实现国“和谐世界”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天下观”与“和谐观”共同构成了“和谐世界”理念的际社会的长久稳定。

主要内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认定国家间利益存在和谐性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同时,“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一致性及对世界政治最优状态的设想两个方面做出了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不同的判断,为当前世界秩序的调整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和谐世界;新自由制度主义;天下观;和谐观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1)07-0034-0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的整体性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都表现得日益明显。国际政治,或者说,世界政治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增长。同时,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建设,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迅速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近年来我国领导层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以阐明中国对于世界的观点和采取的国际战略,同时在国际环境重塑的过程中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声音,形成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话语。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际机制在减少国际体系内在冲突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国家追求长期相互获益要比追求自身短期获益最大化更为理性。本文试图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作一比较分析,以指出“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共通之处、“和谐世界”理念独特的优越性和有待进一步发展之处。

一、新自由制度主义概述

新自由制度主义是行为主义浪潮推动下的产物。其代表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人物和代表作品为基欧汉的《

及奥伊主编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新自由合作与纷争》

制度主义秉承了自由主义对于合作与国际和平的乐观思想,但是不同于此前诉诸于人性良善与教育的理想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在接受结构现实主义基本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得出

了与其截然不同的结论。

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中接受了国家是单一、理性和国际社会中最主要行为体,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状体,这两个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之上,新自由制度主义借鉴了理性选择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阐释了制度之所以可能的原因: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国家的基本需求是生存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由于国际体系是无政府性的,所以国家间在无序状况下的争斗妨碍了国家利益的实现,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国家寻求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其典型案例就是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在这个案例中,两个理性的行为者由于不能进行Dilemma)

有效的沟通、无法充分了解所处的环境,导致无法得到最佳的结果。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间的合作可以给国家带来更高的收益,妨碍国家间合作的主要障碍是相互间的欺骗。而通过制度可以提高欺诈的成本、将各个领域的合作联系起来、增加可靠的交易信息、提高长期预期和促进相互间的信任。“总的来说,国际机制通过降低被欺骗的可无论我们通过博弈论还是能性,使合作成为更加明智的选择。通过市场失灵理论来看这个问题,我们的中心结论都是一样。[2](p118)的:国际机制可以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合作”

因此,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除了结构现实主义所说的基于权力分配的体系结构之外,还包

作者简介:李霞(,女,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李海平(,男,山东经济学院教师,博士。1973—)1973—)李婧(,女,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硕士。1977—)

·34·

括属于国际体系进程的国际制度。由于国际体系结构的改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当今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密切的国际社会中,国际制度成为了影响国家行为的极其重要的自变量,在某些时候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在世界政治中,不但权力,而且信息也是一项重要的体系变量。即使在每一体系中基本国家利益和权力分配都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一种国际体系包含的制度能产生大量高质量的信息,并且关键的行为者能在合理平等的基础上利用这种制度,那么它就可能比没

[3](p292)有包含这些制度的那种体系产生更多的合作”。简言之,

把世界看作是分裂的观点不同,这种关于世界的看法不会导致西方那种试图将自身意志上升为整个世界意志以实现世相反,由于先验的完整世界的存在,因此政治界统一的冲动。

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其存在本身,即维持一种良好的政治存在状态。这种天下观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战略文化,突出表现在它强调自身的调整、对他文明的尊重,亦即中国传统思想强以德怀远”。“和谐世界”理念这一“天下无外”的世界视调的“

角与当前不断深化的全球化背景十分吻合。“在当今时代,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加重视全球化。中国人一方面发现全球化与儒家的普世说有共同之处,另一方面也发现全球化与—‘天下’传他们的存在等级但却是开放的国家间体系——统———有共同之处”。[8]

与天下观紧密相连的就是和谐观。由于“天下”的先验完整性,政治的目的就由卡尔·施米特所说的“区分敌友”进而消灭敌人转变为寻求整体的一种良好运转状态,这种状态,和谐”。在古汉语中,“和”与“谐”在中国传统思想看来就是“

的本意都是表示声音的协调和配合,即不同的音调相互调和、相互兼容,进而组合成动听的音乐。在“和谐”一词中,“和”表示“配合”之意,“谐”表示“和”的结果是事物处于“协和“适当的”状态。“和谐”从其字面意义而言,就是指配调的”

合得适当、匀称和协调。和谐哲学指出,和谐是指“事物自身构成要素之间或此物与彼物之间的关系,处于对称平衡、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状态;作为事物的本性,指一切事物总会相宜相生和衷自发地使自己或使自己与环境达成对称平衡、

共济状态的必然性”。[9](p42)“和谐”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与“同一”的区别,“和谐”指的是一个系统中多样的事物共生共同一”则指的是“共同的一个或一长共同繁荣的状况,而“种”。[10](p1265)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只有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和谐才是可取的,而单调的同一只能导致系统的无法延续及崩溃,如《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

[11](p298)

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和谐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命题是,国际制度影响(或决定)国家的国际行为,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国际制度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二、“和谐世界”理念概述

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会,在讲话中提出,亚非国家应“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从政治、

阐述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提出: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

[4](p47)

园。中国总理温家宝2009年2月在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

强调:“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要学习的大国、合作的大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做和平的大国、

[5]谐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作为中国对外战略的新理念开

协和万邦”。《尚书·尧思想在社会理想上的集中体现,就是“典》中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12](p3)“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和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谐观强调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和谐,正如赵汀阳先生所表述的,“和谐”即是“(对于任意两个博弈方X,和谐是一个1)Y,互惠均衡,它使得,当且仅当,X能够获得属于X的利益x,Y能够获得属于Y的利益y,同时,X如果受损,当且仅当,Y也受损。并且(当且仅当,2)X获得利益改进x+,Y获得利益改进y+,反之亦然。于是,促成x+就成为Y的优选策略,因为Y为了达到y+就不得不承认并促成x+,反之亦然。(在3)‘和策略’的互惠中所能达到的各方利益改进均优于各自独立所能达到的利益改进”。[13](p119-120)这又被赵汀阳先生称为“孔子改进”。由此,“和谐”所具有的特点可归纳为:(要求1)多样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对方的系统内要素的多样性;(2)发展;(这种促进是长期的、可持续的。3)

综上所述,“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思想就是在以“天下—世界”为整体的视野下(以天下观天下)追求整个世界内

始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

“和谐世界”理念关注世界,这种世界性的尺度的理念核心可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和谐世界”中的和谐观也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中。天下观,又称天下主义,是中国几千年以来所形成的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看法。“天下”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传统概念,这一概念的含义十分丰富。首先,“天下”指“普天之下”,即“天空之下的所有土地”,包含着整个人类居住的地方。其次,“天下”还可以指该土地之上的所有人。如,《荀子·王霸篇》:“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6](p314)再次,也是最为重要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7](p41)的,“天下”指向“一种世界一家的理想”,这个世界是一种

天下无外”的已经具备整体性和先验完整性的世界,也就是“世界。由此看来,天下观与西方的“异教徒”观念迥异,与西方

·35·

部各要素在多样性基础上可持续的共存与相互促进,以及整“和谐世界”理念既有以天下观个世界的一种良好运转状态。

天下无外”视角,又有尊天下,对全球化进程持开放态度的“重民族主义多样性的内涵。

三、“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比较分析以下对“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共通之处进行比较,并从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逻辑的一致性及世界政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治的最优状态两个维度对“义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

(一)“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共通之处。“和谐世界”理念所包含的天下观与和谐观反映在国际互利、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新关系中即追求互信、

秩序观;互利共赢的新发展观与尊重多样性、相互尊重的新文明观。[14]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际关系中的行为体以绝对收益的提高为依归,行为体之间的合作因而是可能的,主张通过国际制度安排来实现国际合作与国际和平。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主张内含着国际行为体之间关系的和谐性,在这和谐世界”理念所倡导的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存在一点上与“

着一致性。另外,“和谐世界”的建设有赖于成熟的、多样的国

[15]际机制,有赖于多边主义的理念得到更普遍的认同与落实。

系统一样,建立制度从而促进内部行为体合作竞争的可能性,但是仍然摆脱不了以国家尺度的视野去讨论世界尺度的“和谐世界”理念在国内政治系统和国际政治系统上所问题。

坚持的逻辑一致性以及其世界主义的理论视域使得其在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迅猛发展、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人类整体利益不断凸显的现状时有相当巨大的理论潜力与政策意义。

(三)“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世界政治的最优状态维度上的不同之处。

新自由制度主义对于国际社会最优状态的设想是在国家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建立一定的国际机制/国际制度抑制(如果不是消除的话)国家进行合作的障碍(如博弈效用结构、未来预期不足和单方面合作),限制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突出国家之间的利益趋同,使得理性的国家能够放弃各自的占优战略去追求集体最优,以在国际关系的相互其实质是在制度约束下的有序的无博弈中实现帕累托最优。

政府状态。但是,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制度”事实上是为维持某种特定的国际社会体系服务的。当前的国际社会中的主要制度是由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建立的,美国作为世界霸权国,在制度的创建中因此制度的创立者往往是制度的最大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

受益方,当前的国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向其利益倾斜的,并不完全具有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设想的中立的国际社会公共产品的性质。维护这样的国际制度在理论上缺乏政治合法性,在现实中也备受争议。[16]

“和谐世界”理念所设想的国际社会的最优状态则是在相互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整个世界的各行为体之间相互促进、包容、共同繁荣的一种“协和万邦”的状态。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状态,需要在整个世界形成“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尺度的政治哲学理念,需要各行为体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兼顾世界的共同利益。在这样的世界中,各个行为体的利益不但没有被否定,而且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依存并共同促进整个世界的公共利益;各个行为体的发展和繁荣在根本上都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和繁荣。

在世界政治的最优状态这一维度上,“和谐世界”理论较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具有合法性基础。新自由制度主义将系统进程因素引入国际政治领域,把行为体的互动与学习考虑在行为体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中。通过使用博弈论这一数学工具以及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论证了国际制度建立和维持的原理与可能性,更多地强调绝对收益在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功利主义的方式论证制度的合法性。这实际上与研究国内政治的供求学派和功能主义理论的观点有着极大的类似之处。但新自由制度主义所存在的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于,国际制度并不如其所设想的那样仅仅是单纯的各个国家都可自由使用的国际公共产品。二战后建立的诸多国际制度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及世界银行等大多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建立的,很多制度与其说是“国际公共产品”不如

新自由制度主义正是强调各种国际机制在汇聚各行为体的行为预期、减少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不确定性因素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说,新自由制度主义所突出的“国际制度”是实和谐世界”的路径选择之一。现“

(二)“和谐世界”理念与新自由制度主义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逻辑的一致性维度上的不同之处。

新自由制度主义接受了现实主义关于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的假定,但认为无政府并不等于完全的无序。虽然在国际社会中不存在国内政治中对武力使用具有合法垄断权的最高政府,从而不存在国内政治中的政府治理结构;但由于国家是单一理性的行为体,在无序状态下的竞争事实上并不利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国家会寻求建立某种秩序以减少国家互动中的欺骗行为和由于政治不确定性导致的政治市场失灵现象,这种秩序就是国际制度。由于制度的存在满足了国家行为体的利益需求,因此制度也被国家赋予了一定的权威性、制约性和关联性,因而成为体系层面上影响国家行为的重要因素。在新自由制度主义看来,国际政治系统与国内政治系统存在着区别,但是都存在建立制度进而促进内部行为体有序合作竞争的可能。

“和谐世界”理念内在包含“世界/天下”的概念,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各自独立而分裂的国家的集合体。根据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整个政治系统可以分成三个相嵌套的级别,且排序为“天下、国、家”。由这个理念视之,天下的和谐与一国、一家的和谐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因而实现天下、国、家的和谐的方法在本质上也不应有任何差别。

由此可见,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逻辑的一致性这一维“和谐世界”理念比新自由制度主义更积极。新自由制度上,

度主义尽管看到了在国际政治系统中也可以与在国内政治

·36·

说是“俱乐部产品”(只有在其国家集团内部的国家才能享受。此外,即使是具有广泛性的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其好处)

,往往也是为维护西方大国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尤其是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和领导地位而服务的。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维持已有的国际制度并不能得到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对于促进整个世界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也是很有限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所试图获得的国际合法性并不充分。“和谐世界”理念的关键就在于其世界性的视野。与西方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起点的传统不同,“和谐世理念秉承了中国传统“天下主义”的理念,“以天下观天界”

下”,把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这种世界尺度的理论视角可以避免由国家出发而导致的片面的政治观点。此外,这种把世界先验地视为一个整体的做法直接促成了该理论的和平主义因为不再需要通过武力征服或制度输出的方式一统世色彩。

自者”对“他者”的征服转界,理论关注的要点自然就从实现“向实现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良好运转。这种良好的状态就是“和谐”。所以,“和谐世界”理念对于国际社会最佳状态的设想就是和谐的世界,是一种建立在相互尊重多样性基础上,各行为体以及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共同可持续发展、共就是“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同繁荣发展的状态。具体说来,

协商”;“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因为其理论关注点是世界公共利益,同时“和谐”鼓励多样性的特征使得该理念并不具有西方传统的“教师爷”的调门,所以具有充分的政治合法性。由此观之,“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论优势主要在于其完整的政治世界观和鼓励多样性与利益依存的和谐观,在处理当前全球化成为大势所趋背景下的世界政治问题方面具有十分巨大的理论潜力。

四、结论

新自由制度主义发掘了国际关系中进程因素的重要性,集中论述了“制度/机制”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新自由制度主义试图用“制度”削色以及其产生发展的原理。

弱现实主义所展现的国际社会的无序性,并在国际合作方面有非常杰出的理论成果。但是,由于其行为主体主要仍然局限在国家之上,因此对于国际社会存在的巨大分歧往往比较无力。况且,制度本身并非价值中立,构建制度的国家利用制度将自身利益合法化的行为使得制度本身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和谐世界’理念以“天下/世界”的概念为其思考起点,以整个人类世界为观察尺度,在价值观上易于保持不偏不倚的位置,以其为基础构建的理论具有较为完备的政治合法性”。[17]和谐的状态需要一种根据天下定义的世界政治哲学。[18]同时,“和谐世界”理念以“和谐”作为其最终目标。“和谐”作为一种关系状态,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相应的量化同时,“和谐”作为一种状态,其实现形式既不固定测量指标。

也不单一,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也看到“和谐世界”理念作为新近提出的理论思想还存在欠缺之处,比如,在理论架构上还不够完整,并未提出一套完整的概念

体系;“和谐”仅仅是一个目标,但是如何实现“和谐”、哪种“和谐”形式在当前比较适宜等问题并没有形成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上的不完善之处与“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论与研究。

优势一同构成未来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点,以天下视角和和谐理想为基础,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国际关系理论,为中国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更有稳定与发展提效地发挥作用,推动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国GDP确定第二世界为何心情复杂[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2/17/c_121082510.htm

·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2][3]罗伯特

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与纷争[M].苏长和,2001.

为夺取全[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温家宝.2009年2月3日在剑桥大学的演讲[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9

10753213.htm

中华书局,1988.[6]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

世界制度哲学导论[M].南京:江苏[7]赵汀阳.天下体系:教育出版社,2005.

从“天下”到国际秩序[J].[8]郑永年.国家间关系的构建:当代亚太,(2009,5).

重庆大学出版社,[9]易超.和谐哲学原理[M].重庆:2007.[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吉林人民出版社,[11]史延庭.国语[M].长春:1996.岳麓书社,1984.[12]周秉钧.尚书易解[M].长沙:

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M].[13]赵汀阳.坏世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等.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思考[J].国际问题[14]徐坚,(研究,2007,1).

[15]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

[16]E.Atvater,SomeProblemsofStateInterventionism[J].Kapitalistate,1and2,1973;D.Yaffe,TheMarxianTheoryofCrisis,Capital,andtheState[J].EconomyandsocietyVol.ii,1973

张凌峰.“和谐世界”理念与温和建构主义比[17]李霞,

较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18]ZhaoTingyang.APoliticalWorldPhilosophyinterms(ofAll-under-heaven(Tian-xia)[J].Diogenes,2009,2).

责任编辑申华-02/03/content_

·37·


相关文章

  • 中特题目及答案
  • 中特题目及答案 16级题目: 1.为什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谈谈你的理解) 十九大同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查看


  • 中美核心价值观比较
  • 中美核心价值观比较 童海玲 [**************]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经济核心价值观.政治核心价值观.文化核心价值观.生态核心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人本核心价值观.美国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包括经济价值观.政 ...查看


  • 树立执法理念规范行政执法
  • 树立执法理念 规范行政执法 单位: 姓名: 论文摘要:行政执法是行政法治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实施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是贯彻依法行政原则,落实执政为民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和 ...查看


  • 公布核心价值观吹响中华文明崛起冲锋号
  • 中国在崛起,这是一个不容争议的大趋势.但是,中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崛起,还是崛起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不仅经济上还处于发展中,军事上也还处于发展中.而且上述还都属于硬实力.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强大,也就是说恒量中国是否实现崛起,不仅要看硬实力,还 ...查看


  • 论公民社会价值理念对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有限意义
  • [关键词]公民社会:社会管理:社会整体三分法:价值理念 [摘要]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西方现代化之重要成果的狭义的"公民社会",在实践范围上与我国社会管理所说的"社会& ...查看


  • 近两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
  • 作者:张书林 理论建设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767(2013)01-20-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 ...查看


  • 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 怎样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切身感受.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广泛,中国人的全球意识日益增强,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深入.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地感受到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 ...查看


  • 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
  • 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中西方学校教育的差异 刘丽珠刘 (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湖北 松 襄樊441000)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日新月异,教育已日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形 ...查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的新成果
  • 中国共产党新闻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优秀成果选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研究的新成果 2012年09月05日15:03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吉林师范大学卓越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