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学生思维中的稀有元素
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 沈东 联系电话[1**********]
当今的教育,似乎仍就陷入在一种这样的怪圈中:教育改革口号、文件等轰轰烈烈,传统教育扎扎实实。教改现状步履维艰,传统教学的思想、方式方法、评价方式一如既往占据大遍河山。教改的火花犹如点点火星,忽隐忽灭。不少富裕阶层,弃国内低成本教育不顾,纷纷不惜血本,让子女去国外留学。究其原因,不仅与中国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太深有关,更与国内教育现状有直接关系。
一个灵气的孩童,随着年级的递升,好奇心、想像力、创造力在逐步萎缩,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越来越差。年级越高,对权威、书本的依赖、盲从程度越来越严重。获取的知识与生活工作实际脱节,思维被固化在一种与社会现实脱离的状态,表现为按老师的要求做,象一架吸收知识的智能机器。批判性思维意识差,常常是人云亦云、书云亦云、师云亦云,辨别、判断对错能力较弱。他们对外部世界的飞速发展不能作出即时反应,不能及时对信息收集、批判和评价,创新意识能力差。个人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中国访问时曾说,中国的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教师从自己的教学方面来分析,当今的学校,就象一个教育工厂一样,尽可能地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标准的产品。教师主要是在进行课本知识传授,重点是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与信息时代对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严重背离。
在大声责怪现有教育的这种现象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传统教育,实际上忽视了学生思维中的稀有元素——批判性思维及求异思维的大力培养。
苏格拉底认为,人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和挑战的。批判错误是对美好的追求。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及求异思维的大力培养,实际上是在打造未来人类美好生活的思想基础。
在我国教育界,曾长时间地讨论研讨批判性思维及求异思维在教育教学中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感到还是做得很不够的。我认为应该还要从下面几方面加强努力。
一、要大力塑造一个民主自强的学科学习环境
许多人认为,当今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对人才的摧残,但我们如果脱离了这种制度,又无法搞出一套让大家信服的高考制度。现有高考体制下,给了学子一定的公平公正。说趄的,我们无法摒弃当今高考人才选拔的机制。然而我们可以更加大胆地进行改革。特别是进一步地限制考试学科的数量,设置好考试学科的考核内容难度。让更多的学科,脱离应试模
式,改为学生活动与实践的阵地,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思维发展活动的理想殿堂。
叶澜教授在《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写道,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让课堂成为理想课堂的第一要素,是彻底摒弃原有的考试评价制度。让更多的非考试学科成为师生智慧碰撞,学生探索学习的乐园。师生在新的评价方式下,构建平等开放的评价制度。用民主的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真正地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如《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吗? 》、中国小孩在美国做《中国的今天和昨天》的作业,再一次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求异思维才能得到发展。网上有关南京著名的拉萨路小学的暴力教育,再一次印证了目前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不可原谅的伤害。
二、加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建构的本质就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将原有经验与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并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关于自主教育有许多精采的评述。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中国古代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子们想要不得提点石成金之术,而不是几块金子。然而,我们的教育总是放不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体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让他们主动地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己适应的方法。我们的教师,不停地使用“灌术”。从思想、方法,从人工到现代化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信息爆炸,无所适从。从最初的喜爱到最终的厌学。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最好的开发。完全违背了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从教材,从师者,更需要学生间,多种思维活动的相互撞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批判性、求异思维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教育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积极交流的个体习惯;可以让学生装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在思维发展方面,通过小组学习,通过交流辩论,学生学会了
质疑、反驳、更正、补充、修改、完善。发展了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品质,开放了学生的心态。肖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相互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引导
课堂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重要阵地。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对学生的思维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学生的批判思维与求异思维,对课堂教学预设的作用经常是消极的。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在课堂上也经常被教师所抑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更高的思维角度来看待这些思维稀有元素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既要体现求同,又要体现求异,在学习评价上,应该将学生的思维发展列入评价体系。从而鼓励学生标新列异,引导他们塑造更积极的批判性思维与态度。我校生物组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讲解酵母菌作用的时候,讲到了酒的制作原理。学生生物小组教师进行了《江阴老白酒》的项目研究,通过对不同质材的粮食的发酵酿酒实验,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撰写了论文,获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二期)2010年度创新教师竞赛评选活动三等奖”。通过活动,学生的批判思维与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
我校坚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以省编教材作为“通用课程”,以校本教材作为“专题课程”,开设了“创新与发明”思维训练课。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两大板块,“课堂教学、小组研究、创新发明、专利申请”4个系列,并由多元活动支撑、各学科联动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我校常建强老师潜心研究,总结提炼了多年来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学发明法及其应用”、“依托项目进行发明创意活动技巧”等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发明思维培养,通过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生活用品等存在的功能缺陷等的批判性思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功能强化或改造,产生了众多的发明创意。学校有上千项小发明小创造,学校在2009年底荣获“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单位”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又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技教育、科技特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四、在教学评价中注意适当地促进
所谓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然而,在教学评价方面,由于应试教育习惯
思维的影响,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过于程式化。要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应该在评价方面把握好“尺度”。注意运用现代教学平台评价工具,设计好评价内容,注意小组协作评价,个人自评等,利用计算机评价系统快速高效地进行评价。重视语言即时评价,给学生的奇特设想、大胆创新性回答以及时肯定的评价,并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多样的手势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相机点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辨析、表达能力,真正实现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把即时评价和延迟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让评价促进学生的有益发展与有效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曾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在教学评价中,我们如果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理性,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我们的教育就一事实上会培养更多具有思维稀有元素中的学生,未来的社会大厦就会建设得更美更好!
参考文献:
[1].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9-01
[2].高文,徐斌艳,吴刚 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1
[3].万伟,秦德林,吴永军 主编《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4-1
呵护学生思维中的稀有元素
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 沈东 联系电话[1**********]
当今的教育,似乎仍就陷入在一种这样的怪圈中:教育改革口号、文件等轰轰烈烈,传统教育扎扎实实。教改现状步履维艰,传统教学的思想、方式方法、评价方式一如既往占据大遍河山。教改的火花犹如点点火星,忽隐忽灭。不少富裕阶层,弃国内低成本教育不顾,纷纷不惜血本,让子女去国外留学。究其原因,不仅与中国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太深有关,更与国内教育现状有直接关系。
一个灵气的孩童,随着年级的递升,好奇心、想像力、创造力在逐步萎缩,问题意识、批判意识越来越差。年级越高,对权威、书本的依赖、盲从程度越来越严重。获取的知识与生活工作实际脱节,思维被固化在一种与社会现实脱离的状态,表现为按老师的要求做,象一架吸收知识的智能机器。批判性思维意识差,常常是人云亦云、书云亦云、师云亦云,辨别、判断对错能力较弱。他们对外部世界的飞速发展不能作出即时反应,不能及时对信息收集、批判和评价,创新意识能力差。个人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中国访问时曾说,中国的教育缺乏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就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第二,就是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教师从自己的教学方面来分析,当今的学校,就象一个教育工厂一样,尽可能地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标准的产品。教师主要是在进行课本知识传授,重点是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这与信息时代对中学学生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严重背离。
在大声责怪现有教育的这种现象同时,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传统教育,实际上忽视了学生思维中的稀有元素——批判性思维及求异思维的大力培养。
苏格拉底认为,人间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和挑战的。批判错误是对美好的追求。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及求异思维的大力培养,实际上是在打造未来人类美好生活的思想基础。
在我国教育界,曾长时间地讨论研讨批判性思维及求异思维在教育教学中的培养。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感到还是做得很不够的。我认为应该还要从下面几方面加强努力。
一、要大力塑造一个民主自强的学科学习环境
许多人认为,当今的高考制度,实际上是对人才的摧残,但我们如果脱离了这种制度,又无法搞出一套让大家信服的高考制度。现有高考体制下,给了学子一定的公平公正。说趄的,我们无法摒弃当今高考人才选拔的机制。然而我们可以更加大胆地进行改革。特别是进一步地限制考试学科的数量,设置好考试学科的考核内容难度。让更多的学科,脱离应试模
式,改为学生活动与实践的阵地,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思维发展活动的理想殿堂。
叶澜教授在《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写道,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让课堂成为理想课堂的第一要素,是彻底摒弃原有的考试评价制度。让更多的非考试学科成为师生智慧碰撞,学生探索学习的乐园。师生在新的评价方式下,构建平等开放的评价制度。用民主的思想来指导课堂教学,真正地实施新课程的理念。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如《我们的生活需要广告吗? 》、中国小孩在美国做《中国的今天和昨天》的作业,再一次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求异思维才能得到发展。网上有关南京著名的拉萨路小学的暴力教育,再一次印证了目前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不可原谅的伤害。
二、加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建构的本质就是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地将原有经验与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并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关于自主教育有许多精采的评述。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中国古代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子们想要不得提点石成金之术,而不是几块金子。然而,我们的教育总是放不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体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让他们主动地热爱自己的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己适应的方法。我们的教师,不停地使用“灌术”。从思想、方法,从人工到现代化手段。让学生感受到信息爆炸,无所适从。从最初的喜爱到最终的厌学。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最好的开发。完全违背了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从教材,从师者,更需要学生间,多种思维活动的相互撞击。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批判性、求异思维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教育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积极交流的个体习惯;可以让学生装学会认真倾听别人意见,从别人的发言中得到启发,收获更多的知识、方法。在思维发展方面,通过小组学习,通过交流辩论,学生学会了
质疑、反驳、更正、补充、修改、完善。发展了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品质,开放了学生的心态。肖伯纳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相互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苹果。但是,假如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引导
课堂教学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重要阵地。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对学生的思维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学生的批判思维与求异思维,对课堂教学预设的作用经常是消极的。具有这种思维的学生,在课堂上也经常被教师所抑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更高的思维角度来看待这些思维稀有元素的培养。在教学设计上,既要体现求同,又要体现求异,在学习评价上,应该将学生的思维发展列入评价体系。从而鼓励学生标新列异,引导他们塑造更积极的批判性思维与态度。我校生物组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讲解酵母菌作用的时候,讲到了酒的制作原理。学生生物小组教师进行了《江阴老白酒》的项目研究,通过对不同质材的粮食的发酵酿酒实验,得到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撰写了论文,获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二期)2010年度创新教师竞赛评选活动三等奖”。通过活动,学生的批判思维与求异思维得到了发展。
我校坚持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以省编教材作为“通用课程”,以校本教材作为“专题课程”,开设了“创新与发明”思维训练课。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两大板块,“课堂教学、小组研究、创新发明、专利申请”4个系列,并由多元活动支撑、各学科联动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我校常建强老师潜心研究,总结提炼了多年来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创造性地提出了“数学发明法及其应用”、“依托项目进行发明创意活动技巧”等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发明思维培养,通过对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日常生活用品等存在的功能缺陷等的批判性思考,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功能强化或改造,产生了众多的发明创意。学校有上千项小发明小创造,学校在2009年底荣获“全国科普教育示范单位”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又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技教育、科技特色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四、在教学评价中注意适当地促进
所谓教学评价,主要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系统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然而,在教学评价方面,由于应试教育习惯
思维的影响,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过于程式化。要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应该在评价方面把握好“尺度”。注意运用现代教学平台评价工具,设计好评价内容,注意小组协作评价,个人自评等,利用计算机评价系统快速高效地进行评价。重视语言即时评价,给学生的奇特设想、大胆创新性回答以及时肯定的评价,并辅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多样的手势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相机点评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提高辨析、表达能力,真正实现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把即时评价和延迟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让评价促进学生的有益发展与有效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曾说:“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在教学评价中,我们如果少一点功利,多一点理性,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我们的教育就一事实上会培养更多具有思维稀有元素中的学生,未来的社会大厦就会建设得更美更好!
参考文献:
[1].叶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9-01
[2].高文,徐斌艳,吴刚 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1
[3].万伟,秦德林,吴永军 主编《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