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作者:杜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0-01 一,导: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 (板书标题)

这是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知道阅读欣赏这类文章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就在两个字上:(板书:景 情)。

古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二,读:

[教师范读课文]

三,析:

(一)情

师:听读完文章之后,大家考虑,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热爱,眷恋。(板书)

师:大家是从哪个段落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的热爱、眷恋之情的呢?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师:好!这就叫作:宁肯折寿也留秋!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除此之外,还有哪个段落比较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生: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和词语,突出强调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师: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作者这样热爱和眷恋呢?

生:清,静,悲凉。

师:(板书)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讨论,研究,明确)

生:作者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比,衬托强调北国之秋的与众不同,从而突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南国之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板书:慢,润,淡)

师:另外作者在结尾再次提到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南北再次对比,抑南扬北,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情深意厚。

(二)景

导入: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北国之秋的特色,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秋景的呢?速读课文3—11自然段,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生:作者分别描写了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天的果树等事物,一共有五幅秋景图。

1,[研究第一幅画面]

师:总结得非常好。我们来赏析第一幅画面,大家轻声诵读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很高很高的天空,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儿等。

生:这些景物的特点是: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从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空气没有混杂物;再看牵牛花的颜色:蓝,给人感觉清透,没有灰尘。这些景物都共同突出了一个“清”字。

师:“清”字已有,那么“静”在何处呢?

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有声衬无声。即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好!清,静皆着,“悲凉”何在?

生:一椽破屋,破壁腰中,蓝白最佳,尖长秋草。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调衬托凉意,秋草枯衰添悲凉。

师:这幅画可以概括为——破院观秋。(板书)

正是:破屋残垣观蓝朵,浓茶树底听鸽声。

2,[研究第二幅画面]

师:作为秋的点缀的槐树以及槐树的落蕊,是怎样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生: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

生: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

生: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师:一叶知秋,岁之将暮,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这幅画概括为——落蕊感秋。(板书)

叫作:槐树影下感秋至,落蕊花上寂寞人。

3,[研究第三幅画面]

师:有个成语叫“噤若寒蝉”,说的是蝉因天冷而闭嘴不叫的生理现象。那么,故都的秋天来后,处处的秋蝉有什么表现呢?

生:衰弱的残声。啼唱。嘶叫。

师: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师:这幅画概括为——蝉鸣听秋。(板书)

叫作:故都处处听嘶叫,秋蝉寒里作残鸣。

4,[研究第四幅画面]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学生分析总结,明确)

a,“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伙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上,更凉在心里。

b,“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这幅画概括为——雨后话秋。(板书)

叫作:云散雨霁桥影里,都市闲人话秋凉。

5,[研读第五幅画面]

师:第五幅画面主要是写北国清秋如黄金般珍贵,写胜日的枣树,枣子呈现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方最常见的奇景,恰好可以一睹清秋景,感受胸中情。

这幅画概括为——胜日赏秋。(板书)

(三)议

师:以上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都属于记叙描写性文字,接下来作者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大家考虑有什么作用呢?

生:(讨论,明确)写景抒情类散文加入议论性文字,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文章主题,通过议论指出:“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使文章的意境拓广加深。它的作用在于“喻理”“明旨”。(板书) 纵观全文,文章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楚,作者运用了“总起—分说—总括”的形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这里不作过多探讨。

四,结:

师: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分析,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

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正是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作者:杜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0-01 一,导: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 (板书标题)

这是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知道阅读欣赏这类文章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就在两个字上:(板书:景 情)。

古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二,读:

[教师范读课文]

三,析:

(一)情

师:听读完文章之后,大家考虑,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热爱,眷恋。(板书)

师:大家是从哪个段落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的热爱、眷恋之情的呢?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师:好!这就叫作:宁肯折寿也留秋!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除此之外,还有哪个段落比较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生: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和词语,突出强调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师: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作者这样热爱和眷恋呢?

生:清,静,悲凉。

师:(板书)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讨论,研究,明确)

生:作者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比,衬托强调北国之秋的与众不同,从而突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南国之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板书:慢,润,淡)

师:另外作者在结尾再次提到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南北再次对比,抑南扬北,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情深意厚。

(二)景

导入: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北国之秋的特色,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秋景的呢?速读课文3—11自然段,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生:作者分别描写了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天的果树等事物,一共有五幅秋景图。

1,[研究第一幅画面]

师:总结得非常好。我们来赏析第一幅画面,大家轻声诵读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很高很高的天空,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儿等。

生:这些景物的特点是: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从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空气没有混杂物;再看牵牛花的颜色:蓝,给人感觉清透,没有灰尘。这些景物都共同突出了一个“清”字。

师:“清”字已有,那么“静”在何处呢?

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有声衬无声。即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好!清,静皆着,“悲凉”何在?

生:一椽破屋,破壁腰中,蓝白最佳,尖长秋草。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调衬托凉意,秋草枯衰添悲凉。

师:这幅画可以概括为——破院观秋。(板书)

正是:破屋残垣观蓝朵,浓茶树底听鸽声。

2,[研究第二幅画面]

师:作为秋的点缀的槐树以及槐树的落蕊,是怎样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生: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

生: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

生: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师:一叶知秋,岁之将暮,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这幅画概括为——落蕊感秋。(板书)

叫作:槐树影下感秋至,落蕊花上寂寞人。

3,[研究第三幅画面]

师:有个成语叫“噤若寒蝉”,说的是蝉因天冷而闭嘴不叫的生理现象。那么,故都的秋天来后,处处的秋蝉有什么表现呢?

生:衰弱的残声。啼唱。嘶叫。

师: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师:这幅画概括为——蝉鸣听秋。(板书)

叫作:故都处处听嘶叫,秋蝉寒里作残鸣。

4,[研究第四幅画面]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学生分析总结,明确)

a,“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伙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上,更凉在心里。

b,“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这幅画概括为——雨后话秋。(板书)

叫作:云散雨霁桥影里,都市闲人话秋凉。

5,[研读第五幅画面]

师:第五幅画面主要是写北国清秋如黄金般珍贵,写胜日的枣树,枣子呈现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方最常见的奇景,恰好可以一睹清秋景,感受胸中情。

这幅画概括为——胜日赏秋。(板书)

(三)议

师:以上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都属于记叙描写性文字,接下来作者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大家考虑有什么作用呢?

生:(讨论,明确)写景抒情类散文加入议论性文字,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文章主题,通过议论指出:“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使文章的意境拓广加深。它的作用在于“喻理”“明旨”。(板书) 纵观全文,文章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楚,作者运用了“总起—分说—总括”的形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这里不作过多探讨。

四,结:

师: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分析,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

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正是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相关文章

  •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艺术--以辽宁省张宏强老师教学实录为例
  • 2014年第11期 教材教法 Teaching methods [课外语文编辑部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性艺术 --以辽宁省张宏强老师教学实录为例 李意萍 (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查看


  • _故都的秋_教学实录及反思_王针桂
  • 实用案例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 思 王针桂 92 综合天地2009.05 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往往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所能概括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某种特定性和模糊性,是允许读者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正所谓&q ...查看


  • 故都的秋教学视频的课堂实录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作者:党红英 地点:四川成都(第二届"中华杯" 全国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教育课堂大赛) 师: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 ...查看


  •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
  • <沁园春·长沙> 教学实录 一.导入课文 上课前我先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请举手--多得很: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少得可怜.很多同学不喜欢读诗歌,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11年第6期目录
  • 2011年第6期 ---------------------------------------------------------------------------- 卷首语 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不是培养天才 陶东风 1 理念·观点 深度 ...查看


  • 初中语文案例:[秋天]课堂实录
  • <秋天>课堂实录-- 展现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生态观 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其答案是:一门知识对"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尽责程度作为衡量课 ...查看


  •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 <夜书所见>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激发学习古诗兴趣. 4.懂得 ...查看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绝对实用(1)
  • < 故都的秋 > 郁达夫 一年四季,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天有冬天的庄重,而秋天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自古至今啊无数的文人墨客对他的诠释又赋予了秋的特殊情感,所以有"悲秋""恋秋" ...查看


  • [动人的北平]典型教学设计案例
  • <动人的北平>典型教学设计案例 作者:张霖炜 来源:<大观>2015年第03期 摘要:本案例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对林语堂名作<动人的 北平>进行典型教学设计并实施,效果较好. 关键词:动人的北平:典型教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