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作者:杜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0-01 一,导: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 (板书标题)
这是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知道阅读欣赏这类文章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就在两个字上:(板书:景 情)。
古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二,读:
[教师范读课文]
三,析:
(一)情
师:听读完文章之后,大家考虑,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热爱,眷恋。(板书)
师:大家是从哪个段落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的热爱、眷恋之情的呢?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师:好!这就叫作:宁肯折寿也留秋!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除此之外,还有哪个段落比较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生: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和词语,突出强调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师: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作者这样热爱和眷恋呢?
生:清,静,悲凉。
师:(板书)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讨论,研究,明确)
生:作者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比,衬托强调北国之秋的与众不同,从而突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南国之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板书:慢,润,淡)
师:另外作者在结尾再次提到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南北再次对比,抑南扬北,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情深意厚。
(二)景
导入: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北国之秋的特色,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秋景的呢?速读课文3—11自然段,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生:作者分别描写了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天的果树等事物,一共有五幅秋景图。
1,[研究第一幅画面]
师:总结得非常好。我们来赏析第一幅画面,大家轻声诵读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很高很高的天空,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儿等。
生:这些景物的特点是: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从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空气没有混杂物;再看牵牛花的颜色:蓝,给人感觉清透,没有灰尘。这些景物都共同突出了一个“清”字。
师:“清”字已有,那么“静”在何处呢?
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有声衬无声。即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好!清,静皆着,“悲凉”何在?
生:一椽破屋,破壁腰中,蓝白最佳,尖长秋草。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调衬托凉意,秋草枯衰添悲凉。
师:这幅画可以概括为——破院观秋。(板书)
正是:破屋残垣观蓝朵,浓茶树底听鸽声。
2,[研究第二幅画面]
师:作为秋的点缀的槐树以及槐树的落蕊,是怎样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生: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
生: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
生: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师:一叶知秋,岁之将暮,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这幅画概括为——落蕊感秋。(板书)
叫作:槐树影下感秋至,落蕊花上寂寞人。
3,[研究第三幅画面]
师:有个成语叫“噤若寒蝉”,说的是蝉因天冷而闭嘴不叫的生理现象。那么,故都的秋天来后,处处的秋蝉有什么表现呢?
生:衰弱的残声。啼唱。嘶叫。
师: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师:这幅画概括为——蝉鸣听秋。(板书)
叫作:故都处处听嘶叫,秋蝉寒里作残鸣。
4,[研究第四幅画面]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学生分析总结,明确)
a,“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伙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上,更凉在心里。
b,“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这幅画概括为——雨后话秋。(板书)
叫作:云散雨霁桥影里,都市闲人话秋凉。
5,[研读第五幅画面]
师:第五幅画面主要是写北国清秋如黄金般珍贵,写胜日的枣树,枣子呈现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方最常见的奇景,恰好可以一睹清秋景,感受胸中情。
这幅画概括为——胜日赏秋。(板书)
(三)议
师:以上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都属于记叙描写性文字,接下来作者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大家考虑有什么作用呢?
生:(讨论,明确)写景抒情类散文加入议论性文字,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文章主题,通过议论指出:“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使文章的意境拓广加深。它的作用在于“喻理”“明旨”。(板书) 纵观全文,文章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楚,作者运用了“总起—分说—总括”的形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这里不作过多探讨。
四,结:
师: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分析,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
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正是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作者:杜富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0-01 一,导: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 (板书标题)
这是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知道阅读欣赏这类文章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就在两个字上:(板书:景 情)。
古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二,读:
[教师范读课文]
三,析:
(一)情
师:听读完文章之后,大家考虑,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热爱,眷恋。(板书)
师:大家是从哪个段落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的热爱、眷恋之情的呢?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师:好!这就叫作:宁肯折寿也留秋!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除此之外,还有哪个段落比较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生: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和词语,突出强调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师: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作者这样热爱和眷恋呢?
生:清,静,悲凉。
师:(板书)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讨论,研究,明确)
生:作者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比,衬托强调北国之秋的与众不同,从而突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南国之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板书:慢,润,淡)
师:另外作者在结尾再次提到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南北再次对比,抑南扬北,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情深意厚。
(二)景
导入: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北国之秋的特色,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秋景的呢?速读课文3—11自然段,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生:作者分别描写了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天的果树等事物,一共有五幅秋景图。
1,[研究第一幅画面]
师:总结得非常好。我们来赏析第一幅画面,大家轻声诵读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很高很高的天空,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儿等。
生:这些景物的特点是: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从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空气没有混杂物;再看牵牛花的颜色:蓝,给人感觉清透,没有灰尘。这些景物都共同突出了一个“清”字。
师:“清”字已有,那么“静”在何处呢?
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有声衬无声。即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好!清,静皆着,“悲凉”何在?
生:一椽破屋,破壁腰中,蓝白最佳,尖长秋草。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调衬托凉意,秋草枯衰添悲凉。
师:这幅画可以概括为——破院观秋。(板书)
正是:破屋残垣观蓝朵,浓茶树底听鸽声。
2,[研究第二幅画面]
师:作为秋的点缀的槐树以及槐树的落蕊,是怎样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生: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
生: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
生: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师:一叶知秋,岁之将暮,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这幅画概括为——落蕊感秋。(板书)
叫作:槐树影下感秋至,落蕊花上寂寞人。
3,[研究第三幅画面]
师:有个成语叫“噤若寒蝉”,说的是蝉因天冷而闭嘴不叫的生理现象。那么,故都的秋天来后,处处的秋蝉有什么表现呢?
生:衰弱的残声。啼唱。嘶叫。
师: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师:这幅画概括为——蝉鸣听秋。(板书)
叫作:故都处处听嘶叫,秋蝉寒里作残鸣。
4,[研究第四幅画面]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学生分析总结,明确)
a,“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伙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上,更凉在心里。
b,“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这幅画概括为——雨后话秋。(板书)
叫作:云散雨霁桥影里,都市闲人话秋凉。
5,[研读第五幅画面]
师:第五幅画面主要是写北国清秋如黄金般珍贵,写胜日的枣树,枣子呈现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方最常见的奇景,恰好可以一睹清秋景,感受胸中情。
这幅画概括为——胜日赏秋。(板书)
(三)议
师:以上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都属于记叙描写性文字,接下来作者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大家考虑有什么作用呢?
生:(讨论,明确)写景抒情类散文加入议论性文字,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文章主题,通过议论指出:“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使文章的意境拓广加深。它的作用在于“喻理”“明旨”。(板书) 纵观全文,文章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楚,作者运用了“总起—分说—总括”的形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这里不作过多探讨。
四,结:
师: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分析,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
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正是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