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右边空白处画等效电路: 、
2. 分别画出AD 接电源和AB 接电源时的等效电路图:
7. 画出电键断开和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
三、含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的复杂电路:
画等效电路时,可以注意以下原则:
①电流表视为导线,电容器、电压表视为断路(若考虑内阻,则将其视为一个大电阻),与电容器、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视为短路即可。
②画等效电路图的同时,根据图中电流方向将电流表接入电路;根据图中所标节点数字,将电压表和电容器接入电路。
③无电流的支路删去即可。
1,如图14-4所示,电容器C 1=6 μF ,C 2=3 μF ,电阻R 1=6 Ω,R 2=3 Ω,当电键K 断开时,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当K
闭合时,
电容器
C
1
的电量改
变了多少? (设电压U =18 V)
图14-4
2、在如图电路中,电键S 1、S 2、S 3、S 4均闭合.C 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 ,断开哪一个电键后P 会向下运动( )
A. S 1 B. S 2 C. S 3 D. S 4
2、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 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
A. 电阻R 中没有电流 B. 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 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 D. 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
3、如图14-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恒定,要想使灯泡变暗,可以( )
A. 增大R 1 B. 减小R 1 C. 增大R 2 D. 减小R 2
4、一平行板电容器C ,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联接成如图14-6所示的电路. 今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 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增大R 1 B. 增大R 2 C. 增大R 3 D. 减小R 2
5、如图所示,E =10 V,R 1=4 Ω,R 2=6 Ω,C =30 μF ,电池内阻可忽略. (1)闭合开关K ,求稳定后通过R 1的电流;
(2)然后将开关K 断开,求这以后通过R 1的总电量.
6、如图所示,在A 、B 两点间接一电动势为4 V,内电阻为1 Ω的直流电源,电阻R 1、R 2、R 3的阻值为4 Ω,电容器的电容为30 μF,电流表的内阻不计,求:
(1)电流表的读数. (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3)断开电源后,通过R 2的电荷量.
图
14-5
图
14-6
1. 在右边空白处画等效电路: 、
2. 分别画出AD 接电源和AB 接电源时的等效电路图:
7. 画出电键断开和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
三、含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的复杂电路:
画等效电路时,可以注意以下原则:
①电流表视为导线,电容器、电压表视为断路(若考虑内阻,则将其视为一个大电阻),与电容器、电压表串联的用电器视为短路即可。
②画等效电路图的同时,根据图中电流方向将电流表接入电路;根据图中所标节点数字,将电压表和电容器接入电路。
③无电流的支路删去即可。
1,如图14-4所示,电容器C 1=6 μF ,C 2=3 μF ,电阻R 1=6 Ω,R 2=3 Ω,当电键K 断开时,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当K
闭合时,
电容器
C
1
的电量改
变了多少? (设电压U =18 V)
图14-4
2、在如图电路中,电键S 1、S 2、S 3、S 4均闭合.C 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 ,断开哪一个电键后P 会向下运动( )
A. S 1 B. S 2 C. S 3 D. S 4
2、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 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
A. 电阻R 中没有电流 B. 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C. 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 D. 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
3、如图14-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恒定,要想使灯泡变暗,可以( )
A. 增大R 1 B. 减小R 1 C. 增大R 2 D. 减小R 2
4、一平行板电容器C ,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及电源联接成如图14-6所示的电路. 今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 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增大R 1 B. 增大R 2 C. 增大R 3 D. 减小R 2
5、如图所示,E =10 V,R 1=4 Ω,R 2=6 Ω,C =30 μF ,电池内阻可忽略. (1)闭合开关K ,求稳定后通过R 1的电流;
(2)然后将开关K 断开,求这以后通过R 1的总电量.
6、如图所示,在A 、B 两点间接一电动势为4 V,内电阻为1 Ω的直流电源,电阻R 1、R 2、R 3的阻值为4 Ω,电容器的电容为30 μF,电流表的内阻不计,求:
(1)电流表的读数. (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3)断开电源后,通过R 2的电荷量.
图
14-5
图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