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长宁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长宁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刘禹锡《陋室铭》)

2、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

3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吾视其辙乱 (《左传》)

5、孤村落日残霞,,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2分)

7、本诗颔联通过“明月、青松、泉声、泉流”描绘了一幅月夜图”。(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2分)

9、翻译句子(3分)

苟富贵,无相忘。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吾①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②,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③,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④败, 召忽死之⑤,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①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 ②贾:gǔ 做买卖 ③穷困:困厄,窘迫 ④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后文的“召忽”同为其辅臣 ⑤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1、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⑴鲍叔不以我为贪( ) ⑵ 三战三走 ( ) ..

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B.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D. 我尝试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13、管仲早年的所作作为,在别人看来是“贪”、“ ”、“不肖”、“ ”和“ ”, 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3分)

14、鲍叔是一个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

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

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5、第⑤段加点词“鲜”读(填字母) (A. xiān B. xiǎn),意思是 (2分)

16、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7、从第③段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可能有的“常态”是? (5分)

18、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的作用是:运用 的论证方法,既证明了 ,也证明了“中国学者”缺

失 。(5分)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3分)

A. 学者应有的态度和精神。

B. 学者的态度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C.学者的精神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D. 学者应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22分)

无声的尊重

①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候车的有五六个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我见那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见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后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却被他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

⑦“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⑧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它也摇头晃脑地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专注。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我旁边那位刚刚让座的小男孩,慢慢举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面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妈妈及时制止并悄声耳语:“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职责,不要打扰它。”听到“工作”一词,小朋友立刻缩手退了回来。

⑨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跟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⑩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20、“陌生的人们”为盲人男子做了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1)中年男子:为了让盲人男子先下车,带头站在盲人身后。

(2)朋克女孩:

(3)公交车司机:

(4)小男孩:先是给盲人让座,后来

21、第⑤段划线句“他礼貌地回绝了”,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4分)

22、文章多处使用“无声”、“默契”、“沉默”、“静静”等词语,其目的是 (4分)

23、试分析文章第⑩段的妙处(8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4、文学创作中最为常见、最为基本的四种文学体裁通常是指:、散文、小说和戏剧(2分)

A. 记叙文 B. 说明文 C. 议论文 D. 诗歌

25、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集文学、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门类。我国的戏剧主要包括戏曲、话剧和歌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3分)

你了解的剧种有:昆曲、

你了解的剧目有《

26、长宁区文化局准备在全区初级中学开展以“魅力戏曲“为主题的活动。如果该活动请你担任策划,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活动项目?请写出项目名称、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二个主要环节并陈述理由。(6分)

项目名称:

主要环节:

设计理由:

四、写作(60分)

27、题目:跟你说说另一个我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长宁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刘禹锡《陋室铭》)

2、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

3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吾视其辙乱 (《左传》)

5、孤村落日残霞,,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2分)

7、本诗颔联通过“明月、青松、泉声、泉流”描绘了一幅月夜图”。(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陈涉世家(节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史学家2分)

9、翻译句子(3分)

苟富贵,无相忘。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吾①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②,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③,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④败, 召忽死之⑤,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①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 ②贾:gǔ 做买卖 ③穷困:困厄,窘迫 ④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后文的“召忽”同为其辅臣 ⑤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1、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⑴鲍叔不以我为贪( ) ⑵ 三战三走 ( ) ..

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B.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D. 我尝试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13、管仲早年的所作作为,在别人看来是“贪”、“ ”、“不肖”、“ ”和“ ”, 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3分)

14、鲍叔是一个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宗白华

①我向来最佩服的,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最景仰的,是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

②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怎么样?他们的态度就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③古印度学说的派别将近百种,他们互相争辩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他们争辩的态度,却很可注意。当未辩论以前,那辩论者往往宣言:“若辩论败了,就自杀以报,或归依做弟子。”辩论之后,那辩论败的不是立刻自杀,就是立刻归依对方做弟子,决不作狡辩,决不作遁词①,更没有无理的谩骂,话出题外,另生枝词的现象,像我中国学者的常态。这

种态度,你佩服不佩服?这才真是“只晓得有真理,不晓得有成见”呢!这就是古印度学者的态度,我希望中国的新学者也有这种态度。

④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又怎么样呢?他们的精神就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⑤欧洲中古时的学者,因发明真理,拥护真理,以致焚身或入狱的,很不鲜见。他们那.

为真理而牺牲生命时所受的痛苦,若给中国学者看了,觉得很不值得。但真理却因此昌明了!人类却因此进化了!那学者一时的生命与痛苦又算得什么,那学者的心中只晓得真理的价值,不晓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才真正是“学者的精神”!

⑥总之,学者的责任本是探求真理,真理是学者的第一生命。小我的成见与外界的势力,都是真理的大敌。抵抗这种大敌的器械,莫过于古印度学者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欧洲中古学者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这种态度,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学者应具有的态度,应抱的精神!

[注]①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15、第⑤段加点词“鲜”读(填字母) (A. xiān B. xiǎn),意思是 (2分)

16、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7、从第③段看,如果辩论失败,中国学者可能有的“常态”是? (5分)

18、第⑤段谈欧洲中古学者的精神时,提到“中国学者”的作用是:运用 的论证方法,既证明了 ,也证明了“中国学者”缺

失 。(5分)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3分)

A. 学者应有的态度和精神。

B. 学者的态度是绝对地服从真理,猛烈地牺牲成见。

C.学者的精神是宁愿牺牲性命,不愿牺牲真理。

D. 学者应具有服从真理、牺牲成见的态度和拥护真理、牺牲生命的精神。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22分)

无声的尊重

①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候车的有五六个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个人牵着一只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我见那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我也犹豫着是否上前领他过来,却见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跨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打扮成朋克风格的女孩,瞥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后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却被他礼貌地回绝了:“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正值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自那名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部集中,在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紧挨着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小男孩,让出了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乖巧的小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

⑦“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⑧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它也摇头晃脑地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专注。与平日里对待宠物狗的情形不同,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是用手机拍照。我旁边那位刚刚让座的小男孩,慢慢举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面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妈妈及时制止并悄声耳语:“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职责,不要打扰它。”听到“工作”一词,小朋友立刻缩手退了回来。

⑨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跟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⑩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20、“陌生的人们”为盲人男子做了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1)中年男子:为了让盲人男子先下车,带头站在盲人身后。

(2)朋克女孩:

(3)公交车司机:

(4)小男孩:先是给盲人让座,后来

21、第⑤段划线句“他礼貌地回绝了”,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4分)

22、文章多处使用“无声”、“默契”、“沉默”、“静静”等词语,其目的是 (4分)

23、试分析文章第⑩段的妙处(8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4、文学创作中最为常见、最为基本的四种文学体裁通常是指:、散文、小说和戏剧(2分)

A. 记叙文 B. 说明文 C. 议论文 D. 诗歌

25、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集文学、音乐、舞蹈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门类。我国的戏剧主要包括戏曲、话剧和歌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3分)

你了解的剧种有:昆曲、

你了解的剧目有《

26、长宁区文化局准备在全区初级中学开展以“魅力戏曲“为主题的活动。如果该活动请你担任策划,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活动项目?请写出项目名称、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二个主要环节并陈述理由。(6分)

项目名称:

主要环节:

设计理由:

四、写作(60分)

27、题目:跟你说说另一个我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⑵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不得抄袭。


相关文章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Acqeavt语文教师考试题库
  •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 009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及答案.doc 题库 09年初中语文教师业务理论 ...查看


  • 长沙明年起语文英语中考都将增"口试"
  • 长沙市教育局11月4日发布消息,对2015年长沙中考语文.英文考试进行微调,首次增加口语测试环节.语文总分将由原来的120分调整为150分,英文总分120分包含了100分笔试成绩和20分口语成绩. 11月4日,长沙市教育局公布了2015年长 ...查看


  • 2015年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 闵行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 ...查看


  • 河南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
  • 教育信息 电脑版 正文字号 正文字号 特大字号 大字号 中字号 小字号 取消 确定 河南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 2015年10月28日 16:26:25 做为中考生,我们要提前知道中考都考什么,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最有效的提 ...查看


  • 教导处总结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4-2015学年上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回眸2014年秋季,岁月如歌,令人难忘.一学期以来,教导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和支持下,团队成员精诚团结,大胆创新,规范管理,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牢 ...查看


  • 2014-2015学年初三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语文)
  • 2014--2015学年初三第一次限时训练 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查看


  • 初三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u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考试质量分析 雷 雨 照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分基础(25分).阅读(45分).写作(50分一大一小)三部分,共120分,没有书写分,采用答题卡纸,基本和中考题接轨,尤其在题型上做到了这一点.考题内 ...查看


  • 2015春初三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2015春初三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时间2015.05.21晚学后 地点:会议室 参会人:初三任课教师,学校部分行政领导 质量分析人:钟文安 主持人:冯德军 一.本次考试情况 考试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考试能否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