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音乐的两种风格

德国音乐的两种风格

机械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 孔迎晓 3013201040

欧洲音乐史中,德国音乐以它独特的魅力熠熠生光。它的产生 发展与德国厚重的文化密

不可分。在常人眼中,德国人是一群只知道埋头苦干毫无情调的工程师,事实绝不是这样。 路德维希这样评价:“对于永远也不会成为信念的无穷世界的追求,以及思想从逻辑 清晰到神秘 不可知的不断变化飞跃,这是德国人在思考问题和去除心魔时两种势均力敌的力量。他们构成了德国人的内心世界。这股力量对外驱除他们统治世界,对内则诱使他们转向音乐。”这便是德国音乐的源泉。

如同中国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德国音乐也大致分为两类,就像德国人的性格,有

时沉静理智,有时充满幻想与狂乐。巴赫的作品中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他的音乐和浮士德作为一名的追究精神相结合,有点像楚大夫屈原在《天问》中的一声声追问。正是这种探求精神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但是人的内心光有理性还不够,还要些感性的东西来滋润,这类作品的代表人物有舒伯特 舒曼 门德尔松和亨德尔等。我对于德国音乐最早的印象是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的一个片段。那是迪士尼的一部动画的插曲,写的是两棵真心相爱的树经历森林大火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所有生物都来为他们庆祝,场面十分感人。听门德尔松的音乐,能体会到一种极度优雅的精致美,瓦格纳称他为“一流的风景画家”,虽然他的作品和贝多芬比起来力度稍显不足,但脆弱中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精致美。

听巴赫的《Air in G 》,能体会到一种有序诗意的美,仿佛是巴赫本人在布满落叶的道路

上散步,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气氛安宁静谧。舒伯特等人的音乐听起来就像中国的山水画,是一种自然随性的美。这些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夜曲》,随着音符的流动,一对恋人出现在傍晚的莱茵河边,月亮缓慢升起,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松软的沙滩上,美丽的女孩翩翩起舞,像一只轻盈的蝴蝶。和舒曼同时代的德国浪漫派作家艾辛多夫的《月夜》或许能很好的描述这一美丽浪漫的情境:

苍穹仿佛悄悄地

在亲吻着大地

大地只好把天空

拥入繁花梦里

清风啊掠过田野

阵阵麦浪翻动

传来轻轻的林涛

星光辉耀夜空

我的灵魂舒展开

它的两扇羽翼

飞过寂静的原野

仿佛飞向家里

在这里,诗、曲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听觉体验。

除了音乐的的表现内容,在表现方式上巴赫派与舒伯特派也有很大的区别。巴赫的音乐,像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歌,强调框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从声乐到器乐,巴赫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德国凝重的风格,是德国音乐整体框架的构建者。他在规律平静的生活完成了各种音乐表达形式的拓展,完成了多部音乐理论著作。他的最高成就是在生命终点前完成的《音乐的奉献》与《赋格的艺术》,他的《平均律协奏曲集》颠覆了意大利模式,达到了器乐表现的最高水准,托卡塔也在这时候达到最高水平。

和巴赫同一时期的另一位作曲家亨德尔可归入舒伯特派,他的生平和李白很相似,生前都得到了足够的荣耀。李白曾是唐玄宗的御用文人,亨德尔加入英国国籍后,受到王室和贵族的长期追捧,享尽荣华富贵。少了些许清净,他的管弦乐作品与巴赫相比没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他的重要性体现在歌剧与清唱剧中,擅长用辉煌的器乐与庄严合唱烘托,精美独唱与重唱此起彼伏,比巴赫的要好听。

经过了巴洛克时期便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德国音乐的两种风格也在各自发展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带给人更加丰富精彩的体验。

德国音乐的两种风格

机械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 孔迎晓 3013201040

欧洲音乐史中,德国音乐以它独特的魅力熠熠生光。它的产生 发展与德国厚重的文化密

不可分。在常人眼中,德国人是一群只知道埋头苦干毫无情调的工程师,事实绝不是这样。 路德维希这样评价:“对于永远也不会成为信念的无穷世界的追求,以及思想从逻辑 清晰到神秘 不可知的不断变化飞跃,这是德国人在思考问题和去除心魔时两种势均力敌的力量。他们构成了德国人的内心世界。这股力量对外驱除他们统治世界,对内则诱使他们转向音乐。”这便是德国音乐的源泉。

如同中国宋词中的豪放派与婉约派,德国音乐也大致分为两类,就像德国人的性格,有

时沉静理智,有时充满幻想与狂乐。巴赫的作品中散发着理性的光芒,他的音乐和浮士德作为一名的追究精神相结合,有点像楚大夫屈原在《天问》中的一声声追问。正是这种探求精神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但是人的内心光有理性还不够,还要些感性的东西来滋润,这类作品的代表人物有舒伯特 舒曼 门德尔松和亨德尔等。我对于德国音乐最早的印象是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的一个片段。那是迪士尼的一部动画的插曲,写的是两棵真心相爱的树经历森林大火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所有生物都来为他们庆祝,场面十分感人。听门德尔松的音乐,能体会到一种极度优雅的精致美,瓦格纳称他为“一流的风景画家”,虽然他的作品和贝多芬比起来力度稍显不足,但脆弱中有一种无可比拟的精致美。

听巴赫的《Air in G 》,能体会到一种有序诗意的美,仿佛是巴赫本人在布满落叶的道路

上散步,两边是高大的梧桐树,气氛安宁静谧。舒伯特等人的音乐听起来就像中国的山水画,是一种自然随性的美。这些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夜曲》,随着音符的流动,一对恋人出现在傍晚的莱茵河边,月亮缓慢升起,皎洁的月光倾泻在松软的沙滩上,美丽的女孩翩翩起舞,像一只轻盈的蝴蝶。和舒曼同时代的德国浪漫派作家艾辛多夫的《月夜》或许能很好的描述这一美丽浪漫的情境:

苍穹仿佛悄悄地

在亲吻着大地

大地只好把天空

拥入繁花梦里

清风啊掠过田野

阵阵麦浪翻动

传来轻轻的林涛

星光辉耀夜空

我的灵魂舒展开

它的两扇羽翼

飞过寂静的原野

仿佛飞向家里

在这里,诗、曲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听觉体验。

除了音乐的的表现内容,在表现方式上巴赫派与舒伯特派也有很大的区别。巴赫的音乐,像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歌,强调框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从声乐到器乐,巴赫都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德国凝重的风格,是德国音乐整体框架的构建者。他在规律平静的生活完成了各种音乐表达形式的拓展,完成了多部音乐理论著作。他的最高成就是在生命终点前完成的《音乐的奉献》与《赋格的艺术》,他的《平均律协奏曲集》颠覆了意大利模式,达到了器乐表现的最高水准,托卡塔也在这时候达到最高水平。

和巴赫同一时期的另一位作曲家亨德尔可归入舒伯特派,他的生平和李白很相似,生前都得到了足够的荣耀。李白曾是唐玄宗的御用文人,亨德尔加入英国国籍后,受到王室和贵族的长期追捧,享尽荣华富贵。少了些许清净,他的管弦乐作品与巴赫相比没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他的重要性体现在歌剧与清唱剧中,擅长用辉煌的器乐与庄严合唱烘托,精美独唱与重唱此起彼伏,比巴赫的要好听。

经过了巴洛克时期便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德国音乐的两种风格也在各自发展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带给人更加丰富精彩的体验。


相关文章

  • 启蒙运动文学创作影响下的歌曲创作
  • [摘要]18世纪德国文学上的"启蒙运动"具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在德国,当时音乐创作上的种种探索的出现与"启蒙运动"以及其影响下的文学诗歌的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关联,而德国歌曲(1ied)与当时的文学.诗歌 ...查看


  • 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笔记
  • 西方音乐: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督文明)基础上的艺术音乐(专业音乐)创 作体系.(名解\填空) 第一部分古代史: 第二部分近代史: 第三部分近现代史: 1 古希腊文明时期 1 巴洛克时期 20世纪音乐 2 中世纪时期 2古典主义时期 3 文艺复 ...查看


  •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 1.被称为音乐之父的是德国作曲家( 巴赫 ) :被称为乐圣的是(德国 )作曲家(贝多芬 ):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是(格林卡):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德国作曲家( 海顿 ) :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的是德国作曲家(海顿 ):被称为音乐诗人的是德 ...查看


  •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复习[1]
  • 西方音乐史 1. 古希腊音乐的一般特点: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变化音,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2. 古希腊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种乐器: 里拉:演奏常与祭太阳神阿波罗联系. 阿夫洛斯 ...查看


  •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
  •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美学赏析 电信 09电子2班 09311219 施璐霞 摘要:<童年情景>是舒曼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和优秀的作品.虽然按内容来说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但这部作 ...查看


  • 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
  • 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 维瓦尔弟(A.Vivaidi,1675-1741)意大利作曲家,被称为协奏曲之父,大协奏曲大师.为当时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留传的作品有各种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室内乐.世俗康塔塔.教堂音乐.一部清唱剧和几部歌剧.作品虽 ...查看


  • 智慧树 20世纪西方音乐 毕明辉 章节小测正确答案
  • 20世纪西方音乐 智慧树 章测答案 第一章章单元测试--音乐的史纲 1.<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单声歌曲 2."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区域的变化 3.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 ...查看


  • 简述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及其特点
  • 内容摘要: 浪漫主义音乐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之后于十九世纪初至十九世纪末叶在欧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重要乐派.十九世纪末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更和新的文化艺术倾向的相继出现,浪漫主义音乐潮流逐渐呈现出衰退的趋势.但是,作为一种音乐创作风格,它的 ...查看


  • 四.巴洛克时期
  • 两种常规: 第一常规:16世纪的"古老风格",只承认某种程度的不协和音,对二度.七度等音程严加限制的文艺复兴复调传统的既定规则 第二常规:17世纪创作室,在关注对为写作优美的同时,可合理的使用偏离对位法的做法,并很好地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