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极限测试题

高考数学极限测试题

考试要求: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2、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4、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1、lim [n (1-)(1-)(1-) (1-n →∞1314151)]等于: n +2

C .1 D .2 A .0 B .2 3

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2+a 7+a 8+a 11=48, a 3:a 11=1:2,则lim na n 等于: n →∞S 2n

A. 11 B. C.1 D.2 42

3、等差数列{a n }的前3项的和为21,前6项的和为24,则其首项为,若数列{a n }

的前n 项的和为S n ,则lim S n =n →∞n 2

15, 设S n =x -1+x -2+ +x -n , 则lim S n 等于: n →∞2

111 A. 1 B. C. D. 4264、若(x x -) 的展开式中的第五项是61x

5、已知(3x +2) n (n ∈N +) 的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S n ,各项系数之和为T n ,则lim S n -T n 的值为: n →∞S +T n n

1 D. 1 2A. -1 B. 0 C.

6、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lim

值为 S n a 1=-(a 1>0), 则当S n 取最大值时n 的n →∞n 29

7、函数f (x ) 在x =x 0点处连续是f (x ) 在x =x 0处有极限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x 2+2x -3(x >1) ⎪8、已知函数f (x ) =⎨连续,则a 的值为: x -1⎪ax +1(x ≤1) ⎩

A .2 B .-4 C .-2 D .3

⎧1-x ⎪9、若函数f (x ) =⎨0

⎪2x ⎩

A .连续点 (x 0), B .无定义的点 C .不连续点 D .极限不存在的点 ( )

10、已知函数f (x ) 是区间[-1,+∞]上的连续函数,当x ≠0时, f (x ) =+x -1

3+x -1,则

f (0) =

A .3 2B .1 C .2 3D .0

⎧-x +2(x

⎪x -2(x >3) ⎩

A .f(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C .f(x) 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B .f(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D .f(x) 的图象无对称轴

12、lim

21-sin x = πcos x x →

x +x 2+x 3-3= 13、lim x →1x -1

14、设函数f (x ) 在x =1处连续,且lim x →1f (x ) =2,则f (1) 等于 x -1

11.已知lim x →-2f (2x +4) x +2=2,则lim 的值为: x →-2x +2f (3x +6)

B . A .1 31 22 3

十二、极限参考答案 C . D .1 6

1、D ;2、B ;3、9, -1;4、A ;5、A ;6、5;7、A ;8、D ;9、C ;10、A ;11、C ; 12、0;13、6;14、0;15、A

高考数学极限测试题

考试要求: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2、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4、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1、lim [n (1-)(1-)(1-) (1-n →∞1314151)]等于: n +2

C .1 D .2 A .0 B .2 3

2、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a 2+a 7+a 8+a 11=48, a 3:a 11=1:2,则lim na n 等于: n →∞S 2n

A. 11 B. C.1 D.2 42

3、等差数列{a n }的前3项的和为21,前6项的和为24,则其首项为,若数列{a n }

的前n 项的和为S n ,则lim S n =n →∞n 2

15, 设S n =x -1+x -2+ +x -n , 则lim S n 等于: n →∞2

111 A. 1 B. C. D. 4264、若(x x -) 的展开式中的第五项是61x

5、已知(3x +2) n (n ∈N +) 的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S n ,各项系数之和为T n ,则lim S n -T n 的值为: n →∞S +T n n

1 D. 1 2A. -1 B. 0 C.

6、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lim

值为 S n a 1=-(a 1>0), 则当S n 取最大值时n 的n →∞n 29

7、函数f (x ) 在x =x 0点处连续是f (x ) 在x =x 0处有极限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x 2+2x -3(x >1) ⎪8、已知函数f (x ) =⎨连续,则a 的值为: x -1⎪ax +1(x ≤1) ⎩

A .2 B .-4 C .-2 D .3

⎧1-x ⎪9、若函数f (x ) =⎨0

⎪2x ⎩

A .连续点 (x 0), B .无定义的点 C .不连续点 D .极限不存在的点 ( )

10、已知函数f (x ) 是区间[-1,+∞]上的连续函数,当x ≠0时, f (x ) =+x -1

3+x -1,则

f (0) =

A .3 2B .1 C .2 3D .0

⎧-x +2(x

⎪x -2(x >3) ⎩

A .f(x)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C .f(x) 的图象关于直线x=2对称 B .f(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D .f(x) 的图象无对称轴

12、lim

21-sin x = πcos x x →

x +x 2+x 3-3= 13、lim x →1x -1

14、设函数f (x ) 在x =1处连续,且lim x →1f (x ) =2,则f (1) 等于 x -1

11.已知lim x →-2f (2x +4) x +2=2,则lim 的值为: x →-2x +2f (3x +6)

B . A .1 31 22 3

十二、极限参考答案 C . D .1 6

1、D ;2、B ;3、9, -1;4、A ;5、A ;6、5;7、A ;8、D ;9、C ;10、A ;11、C ; 12、0;13、6;14、0;15、A


相关文章

  • 04高考试卷分析
  • 04高考湖北卷数学试题评价报告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数学试题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新颁布的<数学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的各项要求,在遵循"在三个有肋于"原则 ...查看


  •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倪诗婷.高瑜婷.孙于惠.金梦蝶 导师:李金其 摘要: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脱节,会直接影响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浙江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角度研究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 ...查看


  • 数列与探索性新题型的解题技巧
  • [命题趋向] 1.等差(比) 数列的基本知识是必考内容, 这类问题既有选择题.填空题, 也有解答题; 难度易.中.难三类皆有. 2.数列中an 与sn 之间的互化关系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 3.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 ...查看


  • 数学考试内容及学习和复习重点--数学复习策略(4)
  • 在二轮复习中,我们的学习一定要突出重点,把自己该得的分紧紧地抓住,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运用其学习和复习的策略.我们知道试卷总是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其分值之比约为3∶5∶2,只要我们能把时间和精力调配去紧紧抓住80%的题,那么就可以轻松 ...查看


  •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一)复习指导
  • 成人高考高等数学(一)复习指导 高数一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的考生. 总要求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 ...查看


  •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 高中微积分教学探究 张哓波(B00111623) 导师:林磊副教授 [摘要]在上海的高中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试点了好几年微积分的内容.但于全国而言,从2001年推广的试验本教材才第一次出现微积分,并将在2004年的高考试卷中 ...查看


  • 几何名题衍生高考题
  • 中学数学杂志2012年第 3期 从有限到无限,从近似到精确,从量变到质变.应用极限思想解决某些问题,可以避开抽象.复杂的 降低解题难度,优化解题过程.运算, x >0 例7不等式组3-x 的解集是 >2-x 3+x 2+x () ...查看


  • 如何快速提高高三文科生的数学成绩
  • 如何快速提高高三文科生的数学成绩 石慧 [论文摘要]正如人说,在高考中"得数学者得天下",对于参加高考的文科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相对而言,文科生的数学基础.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弱,因此教师要找准适合文 ...查看


  • 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2.12) 1 培养直觉思维 促进智慧发展 缪宏敏; 初中数学教与学 2 "组块理论"视角下的几何教学 郑松茹; 初中数学教与学 3 数学课堂提问贵在巧 彭秋兰; 初中数学教与学 4 一堂几何复习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