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东莞市最后密题押题初三语文三模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三次统测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右手秉遗穗,□□□□□。(白居易《观刈麦》)(1分)

(2)□□□□,□□□□,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3)□□□□□,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1分)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后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分)

(5)请把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默写完整:(4分)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ào hu ǐ( )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2)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p ì m ěi( ) 。

(3)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zh āng hu áng shī cu ò( ),船却走不动。

(4)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 ī z ī b ù ju àn (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

B . 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

C .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

D . 李老师讲得娓娓动听,学生们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紧锁。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她的画简洁明快,充满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被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将“喜闻乐见”改成“喜

爱”)

B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该在结尾“任务”后加上“之一”)

C .为了你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将“以防万无一失”换成“以防万一”)

D .李明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国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将“把它”换成

“被”)

5.仿照下列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阅读屈原, 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阅读李白, 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鼓舞着一代代人走出失意;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

(3)是亦不可以已乎?( )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指出了“道义”不是高于“生命”。

B. 本文语势强烈,感情充沛,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和雄辩、善辩的才华。

C .文中能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D. 本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而取义”,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二)(9分)

秦西巴纵鹿

孟孙猎而得鹿,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鹿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鹿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 ‚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鹿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

9. 下面各组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 纵而予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B. 居一年 / 居庙堂之高 ..

C. 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D. 秦西巴弗忍/ 神弗福也 ..

10.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2分)

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11. 秦西巴因为“纵鹿”而使“孟孙怒”,后来,孟孙为什么又“取以为子傅”?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

基因灭蚊的尝试

① 夏天来了,蚊子也来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蚊子远比高温更可怕。蚊子是多种病毒的传播媒介,蚊子在吸血的过程中,会给人类传染上许多疾病,除了登革热,还有疟疾、黄热病、裂谷热、基孔肯雅热、西尼罗河热、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统计显示,尽管医疗卫生事业现在普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全球每年仍有数百万人因为罪魁祸首蚊子的叮咬而不幸患病死亡。例如,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非洲儿童死于疟疾。人与蚊,这两种生物之间的斗争其实已经进行了几千年。

②为了驱蚊,人类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传统的招数有熏艾、燃香、挂蚊帐等,现代的有灭蚊灯、电蚊香,甚至还有人想出激光灭蚊炮等。然而这些都治标不治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在想,能不能通过改变蚊子基因的方式而一劳永逸?

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毛罗·马莱里的带领下,培育出一种生命力强的转基因蚊子。这种转基因蚊子中携带一种可以阻断疟疾传播的SM1蛋白质。为了将它和野生蚊子区分开,科学家们还植入了一种令蚊子眼睛变红或变绿的基因。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被饲以未感染疟原虫的血液时并无明显优势,不过在饲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后,比普通蚊子更能适应环境。这就意味着,跟普通的蚊子相比,转基因蚊子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更强,死亡率更低。简单地说,这意味着可以将它们大量放到疟疾肆虐的地区,与野生自然蚊子交配、繁殖。经过几代后,这种对疟疾的抗感染能力可以广泛扩散到蚊子种群中去,从而令更少的蚊子携带疟疾病毒,以达到减少疟疾传播的目的。

④另一种办法是给蚊子进行基因绝育。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昆虫学家弗拉米尼亚·卡特鲁奇亚在她带的研究生贾尼斯·泰来易的帮助下,寻找给雄蚊绝育但不会令其身体受损的方法。泰来易给1万个蚊子的晶胚注射一种特殊RNA 片段,它能关闭正常精子形成所需的基因zpg 。经过数月的辛勤工作,他们培育出大约100只无精蚊子,而且研究显示,雌蚊根本无法区分这种雄蚊和有生育能力的雄蚊。卡特鲁奇亚解释说,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从理论上说,骗住了雌蚊,就等于减少了蚊子的数量。但她坦承,这种方法还处于原理验证阶段,她们用来培育无精雄蚊的方法,还远不能繁殖出在数量上可与有生育力的野外雄蚊相抗衡的无精雄蚊。

⑤第三种办法则是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Oxitec )推出的‚以蚊灭蚊‛计划,即向野外释放用转基因培育出的有精但不育的雄蚊。这种雄蚊的后代体内的一种酶会积累到有毒的浓度,导致幼虫大量死亡。牛津昆虫技术公司的科学主管洛加·奥菲指出,他们的这种转基因蚊子不会对生态系统形成长期的改变,因为它们的寿命很短——只能成活一代,而且没有后代。

⑥如今,巴拿马、墨西哥、马来西亚、开曼群岛等蚊子肆虐的地方已经开始进行转基因蚊子的野外放生实验。很多科学家对此持支持态度——因为喷洒化学杀虫剂,会对所有生物都带来影响,可能会让整个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和昆虫学教授安德鲁·里德教授就认为,培育变异蚊子控制蚊子数量,可能是控制登革热最安全的现实方法;如果无差别地喷洒杀虫剂,那么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选自《光明日报》改编)

12. 下列各项对基因灭蚊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 改变蚊子的基因是能治标治本的驱蚊灭蚊新技术,但也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B. 转基因蚊子比普通蚊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携带的SM1蛋白质可以阻断疾病传播。

C. 科学家对转基因蚊子的野外放生都表示支持,因为相比喷洒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系统更有利。

D.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对蚊子进行基因绝育,用无精雄蚊与雌蚊交配,从而减少蚊子的数量。

13.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人类与蚊子的斗争持续了几千年,传统的招数都治标不治本,于是科学家想到改变蚊子基因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

B. 科学家目前已经找到三种比较可行的改变蚊子基因的方法,并且在实验和实际运用中取得一定的突破。

C. 经过转基因培育的有精不育的蚊子,体内的酶会积累到有毒的浓度,导致蚊子的幼虫大量死亡,收到灭蚊的奇效。

D. 安德鲁·里德教授认为:培育变异蚊子控制蚊子数量,可能是控制登革热最安全的现实方法,比化学灭蚊对生态系统影响更小。

14.2014年6月开始,广东省多地爆发“登革热”疫情,请你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述科学驱蚊、灭蚊的方法。(4分)

(四) (17分)

无法喊出的爸

周莹

① 那次,我去外地出差。一上火车,我的座位上居然坐着一个黑不溜秋的男人,闭着双眼,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孩子已经熟睡了,脸上的表情安详平静,丝毫没有因为车厢内的嘈杂和喧闹而受到影响。

②列车就要开动了,我还站在拥挤的过道上。这时,从我身后挤来一位胖乎乎的女士,她低头看一下手里的车票,然后扯着男人嚷道:‚起来,起来。我的座位。‛男人被她一扯一嚷,赶紧揉揉眼睛,站了起来。对面座位上一中年人,也跟着站了起来,对男人说:‚你抱着孩子坐吧。‛说完,他伸伸懒腰,离开座位。我看到胖女士坐好了,她里面就是我的座位,我也赶紧坐好了。

③男人把怀里的孩子放平,让她睡在座位上,然后脱掉身上的外套,盖在孩子瘦弱的身子上。他站起来,甩甩胳膊,扭扭脖子,在过道上来回走动。

④男人隔一会就要回来看看孩子,并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大约一个小时后,孩子醒了。男人眼尖,很快抽身回来。孩子没有吭声,只用眼睛看着男人,又长又黑的睫毛眨巴眨巴的。男人什么也没有说,在行李架上扯下一个包,从包里掏出一桶大碗面。轻言细语地对孩子说:‚我去接点开水啊! ‛孩子点点头笑了,还露出两颗洁白的门牙。这孩子长得挺可爱的,从她的笑容中我发现她是个小女孩,还是个哑女。

⑤很快,男人手捧一碗泡面回来了。哑女拿起筷子要吃,他小声地说:‚烫。等会儿再吃。‛哑女望着男人,停下了伸出来的手。大概是想着哑女饿了,男人用筷子挑起几绺面,放到嘴巴前,使劲地吹着气‚噗、噗……‛吹完,男人把筷子上的面,喂进了哑女的嘴里。哑女眼含笑意,张开嘴巴吃了起来……

⑥一会儿,哑女用手掐了掐男人的手。男人说:‚吃饱了? ‛哑女微笑着点头。男人又说:‚那我吃了? ‛哑女再次微笑着点头。男人用嘴唇靠近方便面的碗沿,三下五除二,‚呼啦啦‛一阵,把面吃完了。等他扔掉方便面碗筷回来时,哑女却坐立不安,焦急地用手抓着上衣。他抱起孩子,从过道走向厕所去了。

⑦哦,原来是哑女要上厕所。哑女的所需和所求,全都是靠眼神,传递给男人的。

⑧身边的胖女咕哝了一句:‚一个男人带个哑巴还挺细的,也不知道哑巴娃的妈搞哪里去了。‛ ⑨对面座位上一个四川口音的中年女人说:‚这娃子没妈。那女娃子是他在医院门口捡的。出生没几天,就被亲生父母扔掉了。他看见了,就抱回家自己养着。因为这个娃子,他快30岁了,还没有结婚。走到哪里打工,就把女娃带到哪里。‛接着,中年女人告诉我说她是男人的工友,他养哑女的事情,工友们都劝过要他放弃,他坚决不干。

⑩‚那他这是要去哪里呢? ‛胖女问。四川妇女应声回答:‚他是四川人,要去武汉打工。‛带着这样一个孩子咋打工呢? 四川妇女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别人说武汉有家医院可以看这种病,他就决定去武汉打工。‛

11听她这么一说,我的心顿时一沉。一个农民工带着一个病孩子,一边打工一边寻医,其艰难可○

想而知。

○12正说着,男人抱着哑女从过道慢慢走了回来。

13后来,有人推着车子卖水果。我买了两份西瓜,两份草莓。一份递给男人:○‚给孩子吃吧! ‛哑女摇着头,用葡萄般黑亮的眼睛望着,浅浅地甜笑,仿佛在说:‚谢谢您。阿姨,我不吃。‛男人笑了一下,用手挠了挠头顶,不好意思地说;‚我姑娘她只爱吃泡面,从不吃这些……‛

○14他们父女委婉地拒绝了我的怜悯。

15下了火车后,我看着他背着一个大包,把哑女架在脖子上,她用双手环绕着抱住他的额头。我○

忍不住,跑前几步,踮起脚拉住哑女的手,在她粉嫩的脸上摸了一下。肩上的哑女回头冲着我笑了一下。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忽闪忽闪地,好像对我说:‚您不用担心我,我有爸爸照顾。‛

16我站在川流不息的出站口,望着那个黑不溜秋的男人瘦弱的背影,感慨万千:平凡普通的外表○

下面却隐藏着一颗善良高贵的灵魂。(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23期)

分) 分)

17.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男人用筷子挑起几绺面,放到嘴巴前,使劲地吹着气‚噗、噗……‛ ....

(2)哑女摇着头,用葡萄般黑亮的眼睛望着,浅浅地甜笑,仿佛在说:‚谢谢您。阿姨,我不吃。‛ ....

18. 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句:“平凡普通的外表下面却隐藏着一颗善良高贵的灵魂。”的深刻含义。

(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不断努力、不断蜕变、历经磨难,才能由沙子变成珍珠。蛹想要化身蝴蝶,必须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的勇气,只有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请以“蜕变”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④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附加题(10分)

【甲文】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人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乙文】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书。

(4分)

2015年九年级三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5.5)

1.(10分,每空1分)(1)左臂悬敝筐(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3)年少万兜鍪(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4分,每空1分)(1)懊悔(2)媲美 (3)张皇失措(4)孜孜不倦

3.(3分) D (“另眼相看”是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略含贬义,此处不妥,应为“刮目相看”;B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此处是说季节,应为“周而复始”;C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此处指议论,应为“入木三分”)

4.(3分)B (在B 项中的“道德”后加“建设”)

5.(4分)阅读文天祥, 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鞭策着一代代人奉献自己。(句式和内容各占2分)

6. (3分)(1)通“德”,感激 (2)好处 (3)停止

7.(4分) (1)死亡是我所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遇到)灾祸我也不躲避。(2)(食物)用脚踢着给人家,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8. (3分)A (“道义”高于“生命”)

9. (3分)D (A 、给予/我;B 、过了/ 身处;C 、派/假使,倘使;D 、不,表否定)

10、(2分)(断对一处1分)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11、(4分)因为孟孙已经认识到秦西巴是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所以不计前嫌,重新重用他。(2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慈的人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1分)我们要知人善用。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1分)

【译文】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拿回去烧煮它。母鹿跟随着秦西巴并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将幼鹿)放还给母鹿。孟孙氏回来后,寻找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啼叫,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还给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采用他把他作为儿子的老师。左右大臣和侍卫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把他作为您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这就叫有罪却更能获取别人的信任啊。

12、(3分)C (并非所有的科学家,只是很多,这个限定词语不可忽略)

13、(3分)C (原文“这种雄蚊的后代体内的一种酶会积累到有毒的浓度”并非指这些有精无育的雄蚊子)

14. (4分)蚊子是“登革热”病毒传播的媒介,掌握科学驱蚊灭蚊的方法,有利于预防“登革热”疫情(1分),目前驱蚊灭蚊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驱蚊方法,例如熏艾、燃香、挂蚊等,还有一种是现代的物理、化学灭蚊法:如灭蚊灯、电蚊香,喷洒杀虫剂等,但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2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还在探索基因灭蚊的方法。(1分)(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整理信息的能力,意思准确即可,酌情扣分)

15、(4分)(一空1分)(1)善良淳朴,灵魂高贵(2)我买西瓜草莓送给男人

(3)天真纯洁可爱(4)扯嚷着男人,要回座位(意思准确相近即可)

16、(4分)①“黑不溜秋”一词开头结尾反复出现,一方面突出了男子是位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的身

份,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并不富有,他收养女孩的不容易(2分)②“黑不溜秋”突出了男

人平凡普通的外表,与他善良高贵的灵魂形成反差巨大的对比,彰显了男人善良,有爱心

的伟大形象。(2分)

17.(4分) (1)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男人喂孩子吃面时的动作,突出了他对哑女的

细心照料,凸显他善良的品质。(2分)

(2)两个形容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哑女纯洁可爱的形象,也突出了在男人照料与熏陶下善良懂事

的品格。(2分)

18. (5分)这句富有哲理性的议论句是对善良淳朴富有爱心的男人的高度评价,(1分)文中“黑不

溜秋”的男人是位普通的农民工,他宁愿自己单身,也要细心收养并细心照料哑女,他富

有爱心,对哑女不离不弃,(2分)火车上,他拒绝了好心人的怜悯,他虽然外表普通,灵

魂却很高尚,他的品格令人震撼。(1分)(能结合内容说出准确的理解,意思接近即可酌情

给分)

附加题答案:(10分)

1. (2分) 《假如给我三天个光明》 海伦. 凯勒 《阿长与》 长妈妈或阿长

2. (4分)甲文中的“我”,是个聋、哑、盲的残疾人,但是通过她的努力,不但学会了阅读、写作,并考上了哈佛大学,走进了社会,积极投身到社会残疾人事业里。她的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

乙文中“她”是个保姆,她迷信,还有麻烦的礼节,但她能理解“我”渴望《三海经》的感受,“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连书名都说不正确的她,她却成功了,达成了“我”的愿望。长妈妈是善良朴实的,富有爱心的,值得我们赞赏。

3. (4分)甲文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与自己对比,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人应对生活有紧迫感。直白地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坦诚、真挚,却又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鼓舞力。乙文通过“霹雳”“震悚”等描写,表现了作者看到阿长手中的《三海经》时的惊喜之情,凸显了作者对阿长的敬爱和阿长对“我”的关爱。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三次统测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右手秉遗穗,□□□□□。(白居易《观刈麦》)(1分)

(2)□□□□,□□□□,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

(3)□□□□□,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1分)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后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分)

(5)请把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默写完整:(4分)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ào hu ǐ( )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2)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p ì m ěi( ) 。

(3)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zh āng hu áng shī cu ò( ),船却走不动。

(4)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 ī z ī b ù ju àn (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

B . 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

C .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

D . 李老师讲得娓娓动听,学生们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紧锁。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她的画简洁明快,充满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被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将“喜闻乐见”改成“喜

爱”)

B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该在结尾“任务”后加上“之一”)

C .为了你的人身安全,请勿用左手启动家电,以防万无一失。(将“以防万无一失”换成“以防万一”)

D .李明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国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将“把它”换成

“被”)

5.仿照下列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阅读屈原, 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阅读李白, 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鼓舞着一代代人走出失意;____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 .

(3)是亦不可以已乎?( ) .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作者以浅显的类比,严谨的说理,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指出了“道义”不是高于“生命”。

B. 本文语势强烈,感情充沛,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和雄辩、善辩的才华。

C .文中能够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D. 本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而取义”,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二)(9分)

秦西巴纵鹿

孟孙猎而得鹿,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鹿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鹿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 ‚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鹿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

9. 下面各组句子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3分)

A. 纵而予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B. 居一年 / 居庙堂之高 ..

C. 使秦西巴持归烹之 /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D. 秦西巴弗忍/ 神弗福也 ..

10. 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2分)

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11. 秦西巴因为“纵鹿”而使“孟孙怒”,后来,孟孙为什么又“取以为子傅”?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

基因灭蚊的尝试

① 夏天来了,蚊子也来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蚊子远比高温更可怕。蚊子是多种病毒的传播媒介,蚊子在吸血的过程中,会给人类传染上许多疾病,除了登革热,还有疟疾、黄热病、裂谷热、基孔肯雅热、西尼罗河热、淋巴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统计显示,尽管医疗卫生事业现在普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全球每年仍有数百万人因为罪魁祸首蚊子的叮咬而不幸患病死亡。例如,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非洲儿童死于疟疾。人与蚊,这两种生物之间的斗争其实已经进行了几千年。

②为了驱蚊,人类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数。传统的招数有熏艾、燃香、挂蚊帐等,现代的有灭蚊灯、电蚊香,甚至还有人想出激光灭蚊炮等。然而这些都治标不治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在想,能不能通过改变蚊子基因的方式而一劳永逸?

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毛罗·马莱里的带领下,培育出一种生命力强的转基因蚊子。这种转基因蚊子中携带一种可以阻断疟疾传播的SM1蛋白质。为了将它和野生蚊子区分开,科学家们还植入了一种令蚊子眼睛变红或变绿的基因。这些经过基因改造的蚊子被饲以未感染疟原虫的血液时并无明显优势,不过在饲以含有疟原虫的血液后,比普通蚊子更能适应环境。这就意味着,跟普通的蚊子相比,转基因蚊子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更强,死亡率更低。简单地说,这意味着可以将它们大量放到疟疾肆虐的地区,与野生自然蚊子交配、繁殖。经过几代后,这种对疟疾的抗感染能力可以广泛扩散到蚊子种群中去,从而令更少的蚊子携带疟疾病毒,以达到减少疟疾传播的目的。

④另一种办法是给蚊子进行基因绝育。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昆虫学家弗拉米尼亚·卡特鲁奇亚在她带的研究生贾尼斯·泰来易的帮助下,寻找给雄蚊绝育但不会令其身体受损的方法。泰来易给1万个蚊子的晶胚注射一种特殊RNA 片段,它能关闭正常精子形成所需的基因zpg 。经过数月的辛勤工作,他们培育出大约100只无精蚊子,而且研究显示,雌蚊根本无法区分这种雄蚊和有生育能力的雄蚊。卡特鲁奇亚解释说,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从理论上说,骗住了雌蚊,就等于减少了蚊子的数量。但她坦承,这种方法还处于原理验证阶段,她们用来培育无精雄蚊的方法,还远不能繁殖出在数量上可与有生育力的野外雄蚊相抗衡的无精雄蚊。

⑤第三种办法则是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Oxitec )推出的‚以蚊灭蚊‛计划,即向野外释放用转基因培育出的有精但不育的雄蚊。这种雄蚊的后代体内的一种酶会积累到有毒的浓度,导致幼虫大量死亡。牛津昆虫技术公司的科学主管洛加·奥菲指出,他们的这种转基因蚊子不会对生态系统形成长期的改变,因为它们的寿命很短——只能成活一代,而且没有后代。

⑥如今,巴拿马、墨西哥、马来西亚、开曼群岛等蚊子肆虐的地方已经开始进行转基因蚊子的野外放生实验。很多科学家对此持支持态度——因为喷洒化学杀虫剂,会对所有生物都带来影响,可能会让整个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和昆虫学教授安德鲁·里德教授就认为,培育变异蚊子控制蚊子数量,可能是控制登革热最安全的现实方法;如果无差别地喷洒杀虫剂,那么整个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选自《光明日报》改编)

12. 下列各项对基因灭蚊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 改变蚊子的基因是能治标治本的驱蚊灭蚊新技术,但也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B. 转基因蚊子比普通蚊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携带的SM1蛋白质可以阻断疾病传播。

C. 科学家对转基因蚊子的野外放生都表示支持,因为相比喷洒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系统更有利。

D.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对蚊子进行基因绝育,用无精雄蚊与雌蚊交配,从而减少蚊子的数量。

13.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人类与蚊子的斗争持续了几千年,传统的招数都治标不治本,于是科学家想到改变蚊子基因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

B. 科学家目前已经找到三种比较可行的改变蚊子基因的方法,并且在实验和实际运用中取得一定的突破。

C. 经过转基因培育的有精不育的蚊子,体内的酶会积累到有毒的浓度,导致蚊子的幼虫大量死亡,收到灭蚊的奇效。

D. 安德鲁·里德教授认为:培育变异蚊子控制蚊子数量,可能是控制登革热最安全的现实方法,比化学灭蚊对生态系统影响更小。

14.2014年6月开始,广东省多地爆发“登革热”疫情,请你结合文中内容,简要概述科学驱蚊、灭蚊的方法。(4分)

(四) (17分)

无法喊出的爸

周莹

① 那次,我去外地出差。一上火车,我的座位上居然坐着一个黑不溜秋的男人,闭着双眼,怀里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孩子已经熟睡了,脸上的表情安详平静,丝毫没有因为车厢内的嘈杂和喧闹而受到影响。

②列车就要开动了,我还站在拥挤的过道上。这时,从我身后挤来一位胖乎乎的女士,她低头看一下手里的车票,然后扯着男人嚷道:‚起来,起来。我的座位。‛男人被她一扯一嚷,赶紧揉揉眼睛,站了起来。对面座位上一中年人,也跟着站了起来,对男人说:‚你抱着孩子坐吧。‛说完,他伸伸懒腰,离开座位。我看到胖女士坐好了,她里面就是我的座位,我也赶紧坐好了。

③男人把怀里的孩子放平,让她睡在座位上,然后脱掉身上的外套,盖在孩子瘦弱的身子上。他站起来,甩甩胳膊,扭扭脖子,在过道上来回走动。

④男人隔一会就要回来看看孩子,并用手摸摸孩子的额头。大约一个小时后,孩子醒了。男人眼尖,很快抽身回来。孩子没有吭声,只用眼睛看着男人,又长又黑的睫毛眨巴眨巴的。男人什么也没有说,在行李架上扯下一个包,从包里掏出一桶大碗面。轻言细语地对孩子说:‚我去接点开水啊! ‛孩子点点头笑了,还露出两颗洁白的门牙。这孩子长得挺可爱的,从她的笑容中我发现她是个小女孩,还是个哑女。

⑤很快,男人手捧一碗泡面回来了。哑女拿起筷子要吃,他小声地说:‚烫。等会儿再吃。‛哑女望着男人,停下了伸出来的手。大概是想着哑女饿了,男人用筷子挑起几绺面,放到嘴巴前,使劲地吹着气‚噗、噗……‛吹完,男人把筷子上的面,喂进了哑女的嘴里。哑女眼含笑意,张开嘴巴吃了起来……

⑥一会儿,哑女用手掐了掐男人的手。男人说:‚吃饱了? ‛哑女微笑着点头。男人又说:‚那我吃了? ‛哑女再次微笑着点头。男人用嘴唇靠近方便面的碗沿,三下五除二,‚呼啦啦‛一阵,把面吃完了。等他扔掉方便面碗筷回来时,哑女却坐立不安,焦急地用手抓着上衣。他抱起孩子,从过道走向厕所去了。

⑦哦,原来是哑女要上厕所。哑女的所需和所求,全都是靠眼神,传递给男人的。

⑧身边的胖女咕哝了一句:‚一个男人带个哑巴还挺细的,也不知道哑巴娃的妈搞哪里去了。‛ ⑨对面座位上一个四川口音的中年女人说:‚这娃子没妈。那女娃子是他在医院门口捡的。出生没几天,就被亲生父母扔掉了。他看见了,就抱回家自己养着。因为这个娃子,他快30岁了,还没有结婚。走到哪里打工,就把女娃带到哪里。‛接着,中年女人告诉我说她是男人的工友,他养哑女的事情,工友们都劝过要他放弃,他坚决不干。

⑩‚那他这是要去哪里呢? ‛胖女问。四川妇女应声回答:‚他是四川人,要去武汉打工。‛带着这样一个孩子咋打工呢? 四川妇女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别人说武汉有家医院可以看这种病,他就决定去武汉打工。‛

11听她这么一说,我的心顿时一沉。一个农民工带着一个病孩子,一边打工一边寻医,其艰难可○

想而知。

○12正说着,男人抱着哑女从过道慢慢走了回来。

13后来,有人推着车子卖水果。我买了两份西瓜,两份草莓。一份递给男人:○‚给孩子吃吧! ‛哑女摇着头,用葡萄般黑亮的眼睛望着,浅浅地甜笑,仿佛在说:‚谢谢您。阿姨,我不吃。‛男人笑了一下,用手挠了挠头顶,不好意思地说;‚我姑娘她只爱吃泡面,从不吃这些……‛

○14他们父女委婉地拒绝了我的怜悯。

15下了火车后,我看着他背着一个大包,把哑女架在脖子上,她用双手环绕着抱住他的额头。我○

忍不住,跑前几步,踮起脚拉住哑女的手,在她粉嫩的脸上摸了一下。肩上的哑女回头冲着我笑了一下。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忽闪忽闪地,好像对我说:‚您不用担心我,我有爸爸照顾。‛

16我站在川流不息的出站口,望着那个黑不溜秋的男人瘦弱的背影,感慨万千:平凡普通的外表○

下面却隐藏着一颗善良高贵的灵魂。(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23期)

分) 分)

17.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男人用筷子挑起几绺面,放到嘴巴前,使劲地吹着气‚噗、噗……‛ ....

(2)哑女摇着头,用葡萄般黑亮的眼睛望着,浅浅地甜笑,仿佛在说:‚谢谢您。阿姨,我不吃。‛ ....

18. 结合全文,分析结尾句:“平凡普通的外表下面却隐藏着一颗善良高贵的灵魂。”的深刻含义。

(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不断努力、不断蜕变、历经磨难,才能由沙子变成珍珠。蛹想要化身蝴蝶,必须具有放弃现有的安逸生活的勇气,只有历经磨难,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请以“蜕变”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④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附加题(10分)

【甲文】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去惦念它。于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倦怠,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人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要设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使用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请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阳再也不会从你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这宝贵的三日?你又会让你的眼睛停留在何处?

【乙文】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书。

(4分)

2015年九年级三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015.5)

1.(10分,每空1分)(1)左臂悬敝筐(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3)年少万兜鍪(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4分,每空1分)(1)懊悔(2)媲美 (3)张皇失措(4)孜孜不倦

3.(3分) D (“另眼相看”是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略含贬义,此处不妥,应为“刮目相看”;B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此处是说季节,应为“周而复始”;C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此处指议论,应为“入木三分”)

4.(3分)B (在B 项中的“道德”后加“建设”)

5.(4分)阅读文天祥, 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鞭策着一代代人奉献自己。(句式和内容各占2分)

6. (3分)(1)通“德”,感激 (2)好处 (3)停止

7.(4分) (1)死亡是我所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超过死亡的,所以(遇到)灾祸我也不躲避。(2)(食物)用脚踢着给人家,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8. (3分)A (“道义”高于“生命”)

9. (3分)D (A 、给予/我;B 、过了/ 身处;C 、派/假使,倘使;D 、不,表否定)

10、(2分)(断对一处1分)其 母 随 而 啼 /臣 诚 弗 忍/ 窃 纵 而 予 之

11、(4分)因为孟孙已经认识到秦西巴是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人,所以不计前嫌,重新重用他。(2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慈的人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1分)我们要知人善用。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1分)

【译文】孟孙氏打猎得到一只幼鹿,派秦西巴拿回去烧煮它。母鹿跟随着秦西巴并啼叫。秦西巴不忍心,(将幼鹿)放还给母鹿。孟孙氏回来后,寻找鹿在哪里。秦西巴回答说:‚小鹿的妈妈跟在后面啼叫,我实在不忍心,私自放还给母鹿。‛孟孙氏很生气,把秦西巴赶走了。过了一年,又采用他把他作为儿子的老师。左右大臣和侍卫说:‚秦西巴对您有罪,现在却把他作为您儿子的老师,为什么?‛孟孙氏说:‚(他)对一只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这就叫有罪却更能获取别人的信任啊。

12、(3分)C (并非所有的科学家,只是很多,这个限定词语不可忽略)

13、(3分)C (原文“这种雄蚊的后代体内的一种酶会积累到有毒的浓度”并非指这些有精无育的雄蚊子)

14. (4分)蚊子是“登革热”病毒传播的媒介,掌握科学驱蚊灭蚊的方法,有利于预防“登革热”疫情(1分),目前驱蚊灭蚊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驱蚊方法,例如熏艾、燃香、挂蚊等,还有一种是现代的物理、化学灭蚊法:如灭蚊灯、电蚊香,喷洒杀虫剂等,但这些方法都治标不治本(2分),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家还在探索基因灭蚊的方法。(1分)(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整理信息的能力,意思准确即可,酌情扣分)

15、(4分)(一空1分)(1)善良淳朴,灵魂高贵(2)我买西瓜草莓送给男人

(3)天真纯洁可爱(4)扯嚷着男人,要回座位(意思准确相近即可)

16、(4分)①“黑不溜秋”一词开头结尾反复出现,一方面突出了男子是位辛勤劳作的农民工的身

份,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并不富有,他收养女孩的不容易(2分)②“黑不溜秋”突出了男

人平凡普通的外表,与他善良高贵的灵魂形成反差巨大的对比,彰显了男人善良,有爱心

的伟大形象。(2分)

17.(4分) (1)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男人喂孩子吃面时的动作,突出了他对哑女的

细心照料,凸显他善良的品质。(2分)

(2)两个形容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哑女纯洁可爱的形象,也突出了在男人照料与熏陶下善良懂事

的品格。(2分)

18. (5分)这句富有哲理性的议论句是对善良淳朴富有爱心的男人的高度评价,(1分)文中“黑不

溜秋”的男人是位普通的农民工,他宁愿自己单身,也要细心收养并细心照料哑女,他富

有爱心,对哑女不离不弃,(2分)火车上,他拒绝了好心人的怜悯,他虽然外表普通,灵

魂却很高尚,他的品格令人震撼。(1分)(能结合内容说出准确的理解,意思接近即可酌情

给分)

附加题答案:(10分)

1. (2分) 《假如给我三天个光明》 海伦. 凯勒 《阿长与》 长妈妈或阿长

2. (4分)甲文中的“我”,是个聋、哑、盲的残疾人,但是通过她的努力,不但学会了阅读、写作,并考上了哈佛大学,走进了社会,积极投身到社会残疾人事业里。她的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

乙文中“她”是个保姆,她迷信,还有麻烦的礼节,但她能理解“我”渴望《三海经》的感受,“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连书名都说不正确的她,她却成功了,达成了“我”的愿望。长妈妈是善良朴实的,富有爱心的,值得我们赞赏。

3. (4分)甲文作者处处用视听健全的人与自己对比,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人应对生活有紧迫感。直白地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坦诚、真挚,却又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鼓舞力。乙文通过“霹雳”“震悚”等描写,表现了作者看到阿长手中的《三海经》时的惊喜之情,凸显了作者对阿长的敬爱和阿长对“我”的关爱。


相关文章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东莞市中考政策及录取分数线2016
  • (一)初三学业考试科目设置和计分办法 初三学业考试科目共8科,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口语考试).思想品德.物理.化学.历史.体育与健康.计分办法为:语文.数学.英语各为120分(其中英语含听力题25分),物理.化学各为100分, ...查看


  • 初三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 u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期终考试质量分析 雷 雨 照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分基础(25分).阅读(45分).写作(50分一大一小)三部分,共120分,没有书写分,采用答题卡纸,基本和中考题接轨,尤其在题型上做到了这一点.考题内 ...查看


  • 教导处总结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4-2015学年上期教导处工作总结 回眸2014年秋季,岁月如歌,令人难忘.一学期以来,教导处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和支持下,团队成员精诚团结,大胆创新,规范管理,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牢 ...查看


  • 2015年长宁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 长宁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刘禹锡<陋室 ...查看


  • 2014-2015学年初三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语文)
  • 2014--2015学年初三第一次限时训练 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 ...查看


  • 2015年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 闵行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 ...查看


  • 仿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东莞东华初级中学 侯晓玲
  • 兰心蕙"智" 妙笔生花 --仿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东莞市东华初级中学 侯晓玲 复习内容 中考仿写专题复习系列之技法指导 学情分析 我校初三年级46个班级(2680人)曾测试过2014年.2010年.2009年广东省中考的 ...查看


  • 河南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
  • 教育信息 电脑版 正文字号 正文字号 特大字号 大字号 中字号 小字号 取消 确定 河南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 2015年10月28日 16:26:25 做为中考生,我们要提前知道中考都考什么,这样才能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最有效的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