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带客人去看犹太人在上海避难旧居的时候我总是极力推荐他们去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霍山公园因为里面不仅有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旧址还有一个犹太人纪念碑;另外一个就是摩西会堂。我一般会让客人先去霍山公园再顺着舟山路一路走到长阳路口这样会对犹太人过去的生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为舟山路两边的房子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没有太大的改变。对于摩西会堂这个纪念馆我一直十分关注过去没办法进去大概是在去年吧虹口区政府投巨资把它重新修建一新并对外开放具体何时开放我记不清了我是在看了申江服务导报的报道以后才知道它对外开放了我第一时间赶过去亲自参观了一下因为我要为客人做导游必须要自己去一次。门票很贵要50元一张但是70岁以上老人凭证只要十元。进去以后会有一个漂亮妹妹为你讲解,好像有三个讲解员都很漂亮。对里面的情况我大致有所了解唯一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就是感觉房子修的太新了没有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历史氛围。我把他的一些资料在这里介绍一下是我从申江服务导报上摘编下来的具体日期我记不清了。
摩西会堂位于上海长阳路,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二战期间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犹太青年组织也一度将其总部设在摩西会堂内。摩西会堂,可能是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 摩西会堂是三层的房子,红砖斜尖顶,白色的窗棂上有蓝色的拱纹,罩着窗顶,然后又向两头延开去,点缀成红墙上的条条蓝纹。
会堂大敞着镂花的铁门将你迎进去。正前方和左侧手各有一扇咖啡深色的木门,石拱的门廊,类似巴罗克的风格。左侧是通楼上的,而正前方进去就是礼拜堂。整个会堂里静悄悄的,只有长长的座椅排列有序,静静地卧在会堂当中。
早就听说犹太教是没有偶像崇拜的,《圣经?旧约》的摩西“十戒”里头也明确有这一条。第一次来犹太教堂,当然想要证实一下。果不其然,礼拜区前面没有任何偶像雕塑,只有一个存经书的壁橱。工作人员过来介绍说,会堂现在这个样子是经过修复的,虽然房子的整体结构没有变过,但廊柱、墙壁都重新粉刷,椅子、吊灯也是新添的,旧东西都不在了,唯一保留了当年犹太人聚居时原貌的,是地砖,整旧如旧。观看时,只见地砖上有一块块水泥补上的痕迹,零星地,还看得出有少量马赛克是新嵌上去的。
在礼拜堂转了一圈,看到左右两面的墙上挂着老照片,分别是老上海时的几座犹太会堂和犹太人沙逊在上海造的各式房子的留影。听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上海仅有两座保留下来的犹太会堂,一个是这边的摩西会堂,现在是完全开放的;一个是陕西北路500号的西摩会堂,据说是当年犹太富翁沙逊为纪念他的夫人而建造的,现在只对国外来沪参观的人士特别是犹太人开放。
每次带客人去看犹太人在上海避难旧居的时候我总是极力推荐他们去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霍山公园因为里面不仅有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旧址还有一个犹太人纪念碑;另外一个就是摩西会堂。我一般会让客人先去霍山公园再顺着舟山路一路走到长阳路口这样会对犹太人过去的生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为舟山路两边的房子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没有太大的改变。对于摩西会堂这个纪念馆我一直十分关注过去没办法进去大概是在去年吧虹口区政府投巨资把它重新修建一新并对外开放具体何时开放我记不清了我是在看了申江服务导报的报道以后才知道它对外开放了我第一时间赶过去亲自参观了一下因为我要为客人做导游必须要自己去一次。门票很贵要50元一张但是70岁以上老人凭证只要十元。进去以后会有一个漂亮妹妹为你讲解,好像有三个讲解员都很漂亮。对里面的情况我大致有所了解唯一觉得有些遗憾的地方就是感觉房子修的太新了没有让人感觉到这里的历史氛围。我把他的一些资料在这里介绍一下是我从申江服务导报上摘编下来的具体日期我记不清了。
摩西会堂位于上海长阳路,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华德路(今长阳路)62号,二战期间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犹太青年组织也一度将其总部设在摩西会堂内。摩西会堂,可能是整个上海有关“犹太难民聚居区”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最多也最为完整的地方。 摩西会堂是三层的房子,红砖斜尖顶,白色的窗棂上有蓝色的拱纹,罩着窗顶,然后又向两头延开去,点缀成红墙上的条条蓝纹。
会堂大敞着镂花的铁门将你迎进去。正前方和左侧手各有一扇咖啡深色的木门,石拱的门廊,类似巴罗克的风格。左侧是通楼上的,而正前方进去就是礼拜堂。整个会堂里静悄悄的,只有长长的座椅排列有序,静静地卧在会堂当中。
早就听说犹太教是没有偶像崇拜的,《圣经?旧约》的摩西“十戒”里头也明确有这一条。第一次来犹太教堂,当然想要证实一下。果不其然,礼拜区前面没有任何偶像雕塑,只有一个存经书的壁橱。工作人员过来介绍说,会堂现在这个样子是经过修复的,虽然房子的整体结构没有变过,但廊柱、墙壁都重新粉刷,椅子、吊灯也是新添的,旧东西都不在了,唯一保留了当年犹太人聚居时原貌的,是地砖,整旧如旧。观看时,只见地砖上有一块块水泥补上的痕迹,零星地,还看得出有少量马赛克是新嵌上去的。
在礼拜堂转了一圈,看到左右两面的墙上挂着老照片,分别是老上海时的几座犹太会堂和犹太人沙逊在上海造的各式房子的留影。听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上海仅有两座保留下来的犹太会堂,一个是这边的摩西会堂,现在是完全开放的;一个是陕西北路500号的西摩会堂,据说是当年犹太富翁沙逊为纪念他的夫人而建造的,现在只对国外来沪参观的人士特别是犹太人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