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设计

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特征调查研究

—以河北大学为例

一 、选题阶段

1、调查背景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消费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网络营销品牌最具可塑性的培养对象,他们网络消费习惯和态度对于整个社会,对于网络营销甚至网络产业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

2、调查目的和意义

本调查采用探索式的研究方式,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行为,不仅能够反应其自身的消费观与消费特点,而且也反映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电子商务网站及电子商家提出较为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建议。

3、调查对象的选择

中国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的消费心理及其行为,构成当前社会消费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又对未来社会消费领域的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当前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又对他们今后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数量上看,中国的大学生群体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 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1900万,是10年前的6倍。大学生是一个乐于接受新事物且经常涉足网络的群体,一方面,因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上网比例已超过50%,他们是时尚、电子、数码、影像、文化等产品的强大消费群体,也是中国现在及未来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群体。

4、主题评价

科学性:通过对河北大学学生的调查得出结论并结合权威性报刊的调查数据,据此找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特征。

创新性:网络消费状况和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两者分开调查,结果又相互验证。

可行性:小组成员均进行过社会调查,有一定的经验;选题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收集数据方便可行。

二、准备阶段

1、分析单位和研究总体

分析单位:个人

研究总体:河北大学本科在校大学生

2、制定抽样方案

抽样总体:河北大学(本部)在校大学生

样本容量:200人

抽样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有四个年级,由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可能导致网络购物行为习惯的差异,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

具体实施:

(1)、按年级分层:由于各年招生人数变动不大,从四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50人。 (2)、按性别分层:全校男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0%,女生约占学生总数的70%。因此在每个年级按3:7的男女比例对性别进行分层抽样,即在每个年级的男生中随机抽取15人,女生中随机抽取35人。

样本质量评估:该样本采用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到各年级人数比例与本校男女比例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反映和体现总体的情况。

3、研究问题:

用户构成

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类型

对购物平台的选择特征

对快递公司的选择特征

对付款方式的选择特征

网络购物原因

网络购物存在的制约因素

网购发展前景

4、问卷调查的设计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本调查问卷运用循序渐进的思路来设计:先是了解大学生的个人消费现状,紧接着提出一系列的专业性问题,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类型、对购物网站的选择特征、对快递公司的选择特征、对付款方式的选择特征、网络购物的原因、网络购物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等问题。问卷答案的设计是按程度递增或递减排列,有利于接受调查的同学作答。

三、调查阶段

本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法,方式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收集方法: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我们选择在学生公寓门口发放问卷,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的个别发送方法。

四、分析阶段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由小组成员共同对收上来的问卷进行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审核,剔除掉不符合要求的问卷。

对筛选出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和数据录入。利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五、总结阶段

以得出的数据为基础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电子商务网站及电子商家提出较为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建议。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

大学生网购消费行为特征调查研究

—以河北大学为例

一 、选题阶段

1、调查背景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消费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网络营销品牌最具可塑性的培养对象,他们网络消费习惯和态度对于整个社会,对于网络营销甚至网络产业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特征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

2、调查目的和意义

本调查采用探索式的研究方式,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购物行为,不仅能够反应其自身的消费观与消费特点,而且也反映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电子商务网站及电子商家提出较为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建议。

3、调查对象的选择

中国的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一方面,他们的消费心理及其行为,构成当前社会消费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又对未来社会消费领域的前景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当前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又对他们今后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数量上看,中国的大学生群体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 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接近1900万,是10年前的6倍。大学生是一个乐于接受新事物且经常涉足网络的群体,一方面,因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目前在校大学生中上网比例已超过50%,他们是时尚、电子、数码、影像、文化等产品的强大消费群体,也是中国现在及未来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群体。

4、主题评价

科学性:通过对河北大学学生的调查得出结论并结合权威性报刊的调查数据,据此找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特征。

创新性:网络消费状况和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两者分开调查,结果又相互验证。

可行性:小组成员均进行过社会调查,有一定的经验;选题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收集数据方便可行。

二、准备阶段

1、分析单位和研究总体

分析单位:个人

研究总体:河北大学本科在校大学生

2、制定抽样方案

抽样总体:河北大学(本部)在校大学生

样本容量:200人

抽样框: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抽样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有四个年级,由于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可能导致网络购物行为习惯的差异,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

具体实施:

(1)、按年级分层:由于各年招生人数变动不大,从四个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50人。 (2)、按性别分层:全校男生约占学生总数的30%,女生约占学生总数的70%。因此在每个年级按3:7的男女比例对性别进行分层抽样,即在每个年级的男生中随机抽取15人,女生中随机抽取35人。

样本质量评估:该样本采用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到各年级人数比例与本校男女比例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的反映和体现总体的情况。

3、研究问题:

用户构成

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类型

对购物平台的选择特征

对快递公司的选择特征

对付款方式的选择特征

网络购物原因

网络购物存在的制约因素

网购发展前景

4、问卷调查的设计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本调查问卷运用循序渐进的思路来设计:先是了解大学生的个人消费现状,紧接着提出一系列的专业性问题,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类型、对购物网站的选择特征、对快递公司的选择特征、对付款方式的选择特征、网络购物的原因、网络购物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大学生对网络购物的发展前景等问题。问卷答案的设计是按程度递增或递减排列,有利于接受调查的同学作答。

三、调查阶段

本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方法,方式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资料收集方法: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我们选择在学生公寓门口发放问卷,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的个别发送方法。

四、分析阶段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由小组成员共同对收上来的问卷进行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审核,剔除掉不符合要求的问卷。

对筛选出的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和数据录入。利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五、总结阶段

以得出的数据为基础对大学生网上购物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对电子商务网站及电子商家提出较为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建议。撰写调查报告,评估调查质量。


相关文章

  •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走向何方?
  • 摘要: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有三个级别,第一个级别的生产力发展速度,社会主义 社会实现的人类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速度,这是最低级别的生产力发展速度.第二个级别的 生产力发展速度,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的人类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速度,这是中间级别的生产 ...查看


  • 市场调查问卷设计
  • 市场调查问卷的实践意义 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 适合于规模较大.内容 较多的市场调查适合于小规模的深层访 谈或试探性调查请问:两种问卷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调查情况? 市场调查问卷设计(FUWU 内部学习)6 "设计市场调查问卷&q ...查看


  • 设计的社会角色
  • 当我们还在纠结于用设计增加商业产品附加值时,许多国家已经将设计应用到社会创新层面来引领社会趋势,解决社会问题. 何谓社会创新? 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这一说法,在1960年代开始出现,之后被改革者.社会学家等开始讨论 ...查看


  • 设计概论试题与答案一
  • 设计概论试题与答案第一套 注意:(红色字体为重点) 第一章 设计的内涵 思考题答题要点 1. 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 2.不同的学者对设计的理解提出了哪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设计是人类的行为: 设计的本质 ...查看


  • 设计的主体与客体
  • 设计主体与客体的辨证关系 吴 晖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设计的主体与客体在物质社会过渡到非物质社会的变化,阐述了设计主客两重性和多元性,论证了设计主体与客体的辨证关系,从而揭示设计的研究朝纵深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设计,非物质社会 数字化设计 ...查看


  •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寒假社会实践个人总结心得体会报告
  •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寒假社会实践 个 人 总 结本文个人原创,绝非复制 本文包括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社会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心得体会三部分,共 4 页.学 专 班 姓 学院: 业: 级: 名: 号:×××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 ...查看


  • 现代文明的警世之鉴
  • 摘要:本文从公益海报的独特属性出发,简要论述了公益海报作为现代文明警世之鉴的社会教化功能,参与海报设计的设计师和发布机构的现状,以及公益海报所关注的领域和所涉及的主题.认为参与公益海报的设计与发布是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发布机构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查看


  • 设计艺术学的特征分析
  •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6 设计艺术学的特征分析 Analysingthecharacteristicsofdesignart □宋佳玮, 杨君顺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摘美学特征.文化特征.社会 ...查看


  • 设计概论重点内容
  • 设计概论重点内容(新开贴) 二.现代设计的概念 现代设计的新概念:设计是对以往传统设计的突破和革新,成为融合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心理的.文化的各种形态的特殊的审美创造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审美文化. 艺术设计的本质: (1).艺术设计是人类 ...查看


  • 设计思维与创意
  • 设计普及教育的意义 人们的劳动是按照需要和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事物,并欣赏着自己美的创造.这就是"物的美化,美的物化"的设计造物行为.设计代表了国家物质的文明,也是民族文化的源泉,从古至今,任何一种设计活动都是凝聚着人的智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