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秩序良好的实验室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特制订本实验室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进入实验室内所有人员。

3、 实验室人员职责

3.1实验室负责人(兼收样员)

3.1.1实验室的日常行政管理;

3.1.2实验室业务流程安排,指导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检测工作;

3.1.3组织实施实验室的改造、布置;

3.1.4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的审核、监控,测试过程协助安排;

3.1.5 实验测试方法的开发与改进,检测方案的确定;

3.1.6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

3.1.7实验室安全检查与突发事件处理;

3.1.8监督检查实验室日常卫生,制定实验室日常卫生制度。

3.2检测员

3.2.1完成送检试样的制样及检测工作;

3.2.2 保证送检试样的数据准确,实验结果报告的提交

3.2.3 设备使用经验总结及问题反馈。

3.2.4 测试完成后剩余样品的管理,保存及返还处置

3.3 设备管理员

3.3.1实验室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保养维护、标定,及使用登记管理;

3.3.2设备问题的收集及与相关部门的问题反馈;

3.3.3 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完成新员工的设备培训

3.3.5实验室用工具的维护与保养

3.3.6实验用试剂、附件的领用及管理。

4、 实验室管理办法

4.1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4.2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保证人身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4.3实验室开放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1:00-5:30,加班须预先向实验室负责人提出申请。

4.4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非实验室检测人员,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擅自开关、使用和移动实验室中的任何设备,需要使用按照规定登记,用完后确保设备唯有任何问题方可离开,如有问题,及时与设备管理员联系。

4.5实验室设备借用按程序向实验室管理人员申请。

4.6不得将与实验无关人员带入实验室。

4.7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

4.8 为保证实验室24小时恒温,每天通风换气时间不得多于1小时,完毕后及时关闭门窗换气扇等。

4.9 实验室空调应根据室外温度变化适时调整,确保室内恒温和避免浪费。

4.10 实验室日常应注意节约用电、水、气,照明灯打开数量以不影响工作为目的,不可全部打开造成资源浪费。

5、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5.1安全高于一切,实验室应制定相应实验室安全规范,内部人员要严格执行。进入实验室的外来人员同样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的规章制度。

5.2严格实验室钥匙的管理,钥匙的配发应由有关负责人统一管理,不得私自借给他人使用或擅自配置钥匙。

5.3如有安全事故发生,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必须按规定上报,不准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事故现场。

5.4因人为原因造成实验室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纪律处分,并根

据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5.5其他规定,请查阅《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

6、 仪器安全管理制度

6.1仪器设备的管理

6.1.1新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应首先对设备进行标定。标定合格后,由设备管理员办理登记手续,建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经实验室负责人确认后方可批准启用。

6.1.2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阻隔性设备一月标定一次,常规产品两个月标定一次),并记录标定信息(标定时间、操作人、标定结果)。

6.1.3 对每台设备建立使用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管理员提出。

6.1.4设备的摆放整齐有序,设备位置固定后,没有特殊需求,不得随意挪动。

6.1.5 外来培训学习人员需要进行设备操作学习时,需要有专人陪同指导,防止出现异常情况。

6.2仪器设备的使用与操作

6.2.1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

6.2.2检测员必须掌握所用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技能。

6.2.3每台仪器、设备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及设备使用说明书等规定操作,严禁在设备上下限以外的条件下工作,出现故障追究使用人责任。如有特殊需求需向负责人提出,确认后方可使用。

6.2.4使用气源电源的设备,应检查确认是否是设备所需要的电压或气体压力,特别是使用110V电源的设备,一定特别注意,要使用专用的转换设备,方可上电测试。

6.2.5在每次实验之前,首先确认设备通讯是否通畅,数据发送接收是否正常,否则实验结果无法上传数据中心,实验无效

6.2.6测试进行中,检测员需及时观察实验过程的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如

无安全隐患应保护现场,提供软件截图、硬件图片或描述等,为分析结果查找原因提供依据;如有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或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处理,并由设备管理员将处理结果进行记录。

6.2.7 称重法设备应远离振动,在测试过程中严禁挪动设备以及桌面,防止出现数据误差。

6.2.8 仪器使用完毕后,如暂时无使用计划,应及时关闭电源气源。

6.3仪器设备周转

6.3.1仪器设备借出或移出实验室使用,须经使用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按《仪器设备出入登记表》办理一切手续,而仪器设备返回实验室时,应确认恢复到准用水平,方可使用。

6.3.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调配,满足检测服务需要。

6.3.3 设备附件等借出使用,也须经过设备管理员同意,登记后借出,并且应登记归还时间,以便监督确认。

6.4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6.4.1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应得到正常维护,仪器设备应由专门人员按使用说明书和维护程序的要求给予维护。

6.4.2仪器设备应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修档案,记录设备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状况,包括交接、标定、使用情况、故障、维修等所有信息。

6.4.3 仪器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标定,如果标定前后偏差较大,应仔细查找原因,确保检测服务的数据准确。

6.4.4仪器、设备需要维修时,由使用人员填写检测设备维修申请,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核,联系相关人员维修。目前的公司自产设备的维修由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其他购买设备由该设备生产维修商提供维修。

6.4.5长期不用的仪器设备每周开机通电半小时,以达到除湿的目的,或以其它方式定期维护保养,使它们一直处于良好状态。

6.4.6 实验室用真空泵的维护,及时添加真空泵油,确保在正常使用范围之内,

真空泵油一年更换一次,并且经常观察出气口是否通畅,防止堵塞。

6.4.7 水浴循环装置需定期更换蒸馏水,避免污物堵塞管路,影响使用。并及时添加蒸馏水,保证水位在安全范围以内。

6.4.8 带有消耗型传感器的设备,在测试中应多加注意,保证传感器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6.4.9 力值传感器的设备,使用中,注意不要用力撞击或经常做超出量程的测试。

6.4.10 实验室的恒温水浴循环装置,应及时更换内部的介质,放置出现污物堵塞管路。

7. 实验室数据处理规范

7.1所有测试均保留软件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严禁随意删除数据库。

7.2 试验信息的记录要填写规范、全面,便于以后查找。

7.3 试验过程中,对结果异常的测试,检测员经过分析判断后,保存原有记录及过程描述,上报实验室主管,并申请重新测试。

7.4 实验时,为防止数据异常可适当增加试样数量,特别是薄膜状态不好的,应该多做几次,发现规律,以备数据分析使用。

7.5结束后,检测员将实验结果编制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对外公布,过程数据严禁对其他人公布。

7.6 数据的处理规则:

7.6.1首先检查是否按照委托人的测试条件等要求进行的测试,

7.6.2其次满足对应标准的要求,测试数量、最终取值等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如果试样不足或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提前告知委托人,需在报告中注明。

7.6.3 报告完成之后,在有效期内客户没有异议,数据应归档保存,如有数据改动需要重新测试,及时更新数据库结果,保持数据一致。

8. 实验室开展新项目要求

8.1 实验室开展新项目需要经过公司批准,经价格审核后方可对外承接检测项目;

8.2 新检测项目所使用的设备,如果是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过制造部调试,能够达到出厂要求,所有附件齐全,方可办理入实验室相关手续。

8.3 新项目所涉及的整个流程,必须经过重复性和稳定性检验后,方可确定对外承接检测业务出具检测数据;

8.4 对于实验室的新设备,技术中心试用的产品,没有经过确认,不能承接对外的检测业务,不能给客户出具报告。

9. 卫生工作制度

9.1实验室工作必须保持严肃、严密、严格、严谨;室内保持整洁有序,不准喧哗、打闹、抽烟。

9.2测试仪器应及时清洁干净,试验用过的工具及时放回指定位置,不得随意乱放。

9.3试验垃圾应及时放入垃圾桶,并定期进行清理。

9.4完成检测项目的样品,须整理好,并及时归还制样员存放处理。

9.5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负责安排日常的卫生清扫。

9.6实验室、门口及走廊不准堆放杂物,要求整洁通畅。

9.7 木地板上严禁有大量存水或者油污,随时保持实验室地面桌面清洁干净。

10、实验室保密制度

10.1实验室是公司设备、技术、资料、科研、客户接待等的重要场所,其中涉及到公司很多的保密信息,实验室人员必须加强保密意识的培养。

10.2严禁向不相关的公司外部人士和内部其他部门的人员透露试验设备的结构、软件、加工生产工艺、制作方法、经验、方法或其组合。

10.3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未经许可,禁止向不相关的人员透露,已经发现,将追究其责任。

10.4客户的测试数据结果应严格保密,不能随意对外部和内部人员泄露。 10.5 技术资料、数据信息等如有需要,须向上级领导审批后方可提供。

11、 实验室客户接待要求

11.1客户参观学习时,实验室人员要谈吐文雅,举止大方,详细讲解产品使用情况,耐心回答客户的问题。

11.2 实验室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场所,是公司的门面,实验室人员在面对来访客户时,不能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1.3配合陪同销售代表完成对客户的实验设备讲解与测试。

11.4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回答,如有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技术人员或者上级负责人咨询,保证给客户满意的答复。

11.5 外来学习培训人员,不能随意动用实验室设备,如有需要,向负责人申请后安排人员协同测试。

12、附则

12.1本制度由市场部实验室负责起草、修订和解释;

12.2制度自2012年9月25日起开始执行。

实验室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秩序良好的实验室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特制订本实验室管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进入实验室内所有人员。

3、 实验室人员职责

3.1实验室负责人(兼收样员)

3.1.1实验室的日常行政管理;

3.1.2实验室业务流程安排,指导工作人员及时、准确的完成各项检测工作;

3.1.3组织实施实验室的改造、布置;

3.1.4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的审核、监控,测试过程协助安排;

3.1.5 实验测试方法的开发与改进,检测方案的确定;

3.1.6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分配、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

3.1.7实验室安全检查与突发事件处理;

3.1.8监督检查实验室日常卫生,制定实验室日常卫生制度。

3.2检测员

3.2.1完成送检试样的制样及检测工作;

3.2.2 保证送检试样的数据准确,实验结果报告的提交

3.2.3 设备使用经验总结及问题反馈。

3.2.4 测试完成后剩余样品的管理,保存及返还处置

3.3 设备管理员

3.3.1实验室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保养维护、标定,及使用登记管理;

3.3.2设备问题的收集及与相关部门的问题反馈;

3.3.3 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完成新员工的设备培训

3.3.5实验室用工具的维护与保养

3.3.6实验用试剂、附件的领用及管理。

4、 实验室管理办法

4.1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4.2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应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保证人身及仪器设备的安全。

4.3实验室开放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1:00-5:30,加班须预先向实验室负责人提出申请。

4.4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非实验室检测人员,未经管理人员许可,不得擅自开关、使用和移动实验室中的任何设备,需要使用按照规定登记,用完后确保设备唯有任何问题方可离开,如有问题,及时与设备管理员联系。

4.5实验室设备借用按程序向实验室管理人员申请。

4.6不得将与实验无关人员带入实验室。

4.7由于责任事故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

4.8 为保证实验室24小时恒温,每天通风换气时间不得多于1小时,完毕后及时关闭门窗换气扇等。

4.9 实验室空调应根据室外温度变化适时调整,确保室内恒温和避免浪费。

4.10 实验室日常应注意节约用电、水、气,照明灯打开数量以不影响工作为目的,不可全部打开造成资源浪费。

5、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5.1安全高于一切,实验室应制定相应实验室安全规范,内部人员要严格执行。进入实验室的外来人员同样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的规章制度。

5.2严格实验室钥匙的管理,钥匙的配发应由有关负责人统一管理,不得私自借给他人使用或擅自配置钥匙。

5.3如有安全事故发生,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必须按规定上报,不准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事故现场。

5.4因人为原因造成实验室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纪律处分,并根

据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5.5其他规定,请查阅《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

6、 仪器安全管理制度

6.1仪器设备的管理

6.1.1新仪器设备进入实验室,应首先对设备进行标定。标定合格后,由设备管理员办理登记手续,建立仪器、设备技术档案。经实验室负责人确认后方可批准启用。

6.1.2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标定(阻隔性设备一月标定一次,常规产品两个月标定一次),并记录标定信息(标定时间、操作人、标定结果)。

6.1.3 对每台设备建立使用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管理员提出。

6.1.4设备的摆放整齐有序,设备位置固定后,没有特殊需求,不得随意挪动。

6.1.5 外来培训学习人员需要进行设备操作学习时,需要有专人陪同指导,防止出现异常情况。

6.2仪器设备的使用与操作

6.2.1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

6.2.2检测员必须掌握所用仪器设备工作原理、技术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技能。

6.2.3每台仪器、设备必须按照操作规范及设备使用说明书等规定操作,严禁在设备上下限以外的条件下工作,出现故障追究使用人责任。如有特殊需求需向负责人提出,确认后方可使用。

6.2.4使用气源电源的设备,应检查确认是否是设备所需要的电压或气体压力,特别是使用110V电源的设备,一定特别注意,要使用专用的转换设备,方可上电测试。

6.2.5在每次实验之前,首先确认设备通讯是否通畅,数据发送接收是否正常,否则实验结果无法上传数据中心,实验无效

6.2.6测试进行中,检测员需及时观察实验过程的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如

无安全隐患应保护现场,提供软件截图、硬件图片或描述等,为分析结果查找原因提供依据;如有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或上报实验室负责人处理,并由设备管理员将处理结果进行记录。

6.2.7 称重法设备应远离振动,在测试过程中严禁挪动设备以及桌面,防止出现数据误差。

6.2.8 仪器使用完毕后,如暂时无使用计划,应及时关闭电源气源。

6.3仪器设备周转

6.3.1仪器设备借出或移出实验室使用,须经使用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按《仪器设备出入登记表》办理一切手续,而仪器设备返回实验室时,应确认恢复到准用水平,方可使用。

6.3.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调配,满足检测服务需要。

6.3.3 设备附件等借出使用,也须经过设备管理员同意,登记后借出,并且应登记归还时间,以便监督确认。

6.4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

6.4.1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应得到正常维护,仪器设备应由专门人员按使用说明书和维护程序的要求给予维护。

6.4.2仪器设备应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修档案,记录设备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状况,包括交接、标定、使用情况、故障、维修等所有信息。

6.4.3 仪器管理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标定,如果标定前后偏差较大,应仔细查找原因,确保检测服务的数据准确。

6.4.4仪器、设备需要维修时,由使用人员填写检测设备维修申请,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核,联系相关人员维修。目前的公司自产设备的维修由售后服务人员负责,其他购买设备由该设备生产维修商提供维修。

6.4.5长期不用的仪器设备每周开机通电半小时,以达到除湿的目的,或以其它方式定期维护保养,使它们一直处于良好状态。

6.4.6 实验室用真空泵的维护,及时添加真空泵油,确保在正常使用范围之内,

真空泵油一年更换一次,并且经常观察出气口是否通畅,防止堵塞。

6.4.7 水浴循环装置需定期更换蒸馏水,避免污物堵塞管路,影响使用。并及时添加蒸馏水,保证水位在安全范围以内。

6.4.8 带有消耗型传感器的设备,在测试中应多加注意,保证传感器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6.4.9 力值传感器的设备,使用中,注意不要用力撞击或经常做超出量程的测试。

6.4.10 实验室的恒温水浴循环装置,应及时更换内部的介质,放置出现污物堵塞管路。

7. 实验室数据处理规范

7.1所有测试均保留软件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严禁随意删除数据库。

7.2 试验信息的记录要填写规范、全面,便于以后查找。

7.3 试验过程中,对结果异常的测试,检测员经过分析判断后,保存原有记录及过程描述,上报实验室主管,并申请重新测试。

7.4 实验时,为防止数据异常可适当增加试样数量,特别是薄膜状态不好的,应该多做几次,发现规律,以备数据分析使用。

7.5结束后,检测员将实验结果编制报告,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对外公布,过程数据严禁对其他人公布。

7.6 数据的处理规则:

7.6.1首先检查是否按照委托人的测试条件等要求进行的测试,

7.6.2其次满足对应标准的要求,测试数量、最终取值等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如果试样不足或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提前告知委托人,需在报告中注明。

7.6.3 报告完成之后,在有效期内客户没有异议,数据应归档保存,如有数据改动需要重新测试,及时更新数据库结果,保持数据一致。

8. 实验室开展新项目要求

8.1 实验室开展新项目需要经过公司批准,经价格审核后方可对外承接检测项目;

8.2 新检测项目所使用的设备,如果是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必须经过制造部调试,能够达到出厂要求,所有附件齐全,方可办理入实验室相关手续。

8.3 新项目所涉及的整个流程,必须经过重复性和稳定性检验后,方可确定对外承接检测业务出具检测数据;

8.4 对于实验室的新设备,技术中心试用的产品,没有经过确认,不能承接对外的检测业务,不能给客户出具报告。

9. 卫生工作制度

9.1实验室工作必须保持严肃、严密、严格、严谨;室内保持整洁有序,不准喧哗、打闹、抽烟。

9.2测试仪器应及时清洁干净,试验用过的工具及时放回指定位置,不得随意乱放。

9.3试验垃圾应及时放入垃圾桶,并定期进行清理。

9.4完成检测项目的样品,须整理好,并及时归还制样员存放处理。

9.5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负责安排日常的卫生清扫。

9.6实验室、门口及走廊不准堆放杂物,要求整洁通畅。

9.7 木地板上严禁有大量存水或者油污,随时保持实验室地面桌面清洁干净。

10、实验室保密制度

10.1实验室是公司设备、技术、资料、科研、客户接待等的重要场所,其中涉及到公司很多的保密信息,实验室人员必须加强保密意识的培养。

10.2严禁向不相关的公司外部人士和内部其他部门的人员透露试验设备的结构、软件、加工生产工艺、制作方法、经验、方法或其组合。

10.3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未经许可,禁止向不相关的人员透露,已经发现,将追究其责任。

10.4客户的测试数据结果应严格保密,不能随意对外部和内部人员泄露。 10.5 技术资料、数据信息等如有需要,须向上级领导审批后方可提供。

11、 实验室客户接待要求

11.1客户参观学习时,实验室人员要谈吐文雅,举止大方,详细讲解产品使用情况,耐心回答客户的问题。

11.2 实验室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场所,是公司的门面,实验室人员在面对来访客户时,不能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1.3配合陪同销售代表完成对客户的实验设备讲解与测试。

11.4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回答,如有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有关技术人员或者上级负责人咨询,保证给客户满意的答复。

11.5 外来学习培训人员,不能随意动用实验室设备,如有需要,向负责人申请后安排人员协同测试。

12、附则

12.1本制度由市场部实验室负责起草、修订和解释;

12.2制度自2012年9月25日起开始执行。


相关文章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 DOI:10.13578/j.cnki.issn.1671-1556.2014.04.028 安全与环境工程第21卷 第4期Vol.21 No.4 2014年 7月SafetandEnvironmentalEnineerinJul. 201 ...查看


  • 高校实验室管理
  • 摘 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研在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对于创新型社会的建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实验室是科研创新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因此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值得科研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验室管理工作 ...查看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探讨
  •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思路探讨 摘要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地,特别是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面对大量的学生及教师,实验室安全就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归纳了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接着根据当今高 ...查看


  •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
  • 2007年11月第11期(总第108期) 广西轻工业 GUANGXIJOURNALOFLIGHTINDUSTRY 职业教育研究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室综合利用率 陆璐,农志荣,黄卫萍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查看


  • 实验室建设规划合理化建议
  • 关于实验室建设合理化的建议 (一) 中药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地,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 ...查看


  • 装备培训方案
  • 装备培训方案 一. 培训目的 建一步加强中小学资产与装备的管理,加强装备管理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资产与装备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二. 培训内容 1. 系统管理(学校管理员) ✧ 学期设置: ...查看


  • 浅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点
  • ・574・ 预防医学论坛 2007年6月第13卷第6期 PrevMedTrib,Vol.13,No.6,Jun.2007 [专家论坛] 浅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点 林仲,吴翠荣,阙少聪,袁平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福州 ...查看


  •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督导检查表
  • 附件2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督导检查表 1.根据卫生部<关于组织对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规范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为确保本次督导检查的规范.有序实施,依据<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制定本 ...查看


  • 实验室管理部分规章制度目录
  • 实验室管理部分规章制度目录 1. 江西理工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2. 江西理工大学实验课考试管理办法 3. 江西理工大学实验教学试讲制度 4. 江西理工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 5. 江西理工大学实验室规则 6. 江西理工大学学生实验守则 7.  ...查看


  • 浅谈高校二级学院共用科研平台建设
  • ··466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NANJING (Social Science )第6期总第47期2011年12月 浅谈高校二级学院共用科研平台建设 仝 娜,赵人琤,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