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对外贸易分析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位成员,为此中国付出了15年的努力。“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利益至上,在经济上面,中国为入世贸付出的15年说到底是为了追求更大更好的利益,为了能够同世界更好的进行贸易往来,在世界经济的大蛋糕中分上一羹,它值得中国这么做。有利益就会有风险,就得看中国如何看待和应对了。纵观这些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利大于弊,但是弊端也是越来明显。
入世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中国作为世贸成员后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自然会少了许多约束条件,多了许多待遇,虽然这是建立在中国也必须要降低关税、更加开放市场等等的条件下,但是对于迫切需要更大发展空间的中国来说,这是可以预料和接受的。数据通常是能最直观的表明结果的,来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表1 入世前后商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
(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2001~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4.56万亿美元,这一数值比我国入世前的1981~2000年20年的进出口总值3.67万亿美元还高出了24.25%。其中,2001~2005年出口2.39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84万亿美元增长28.26%;2001年~2005年进口2.17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41万亿美元增长53.90%。此等惊人的经济成果,何不让人惊讶?入世后的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就一直在快速的发展,但着重于计划经济的中国始终对经济发展存在着太大的阻碍,入世后,为了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大大减小,这就让许多资源配置和发展因素有了充分的自我发挥和调控空间,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中国的经济体会向着更大的利润靠拢。入世之所以能够带来如此飞速的经济增长,除了能够在众多的成员国享受世贸组织的待遇和消除了不少的贸易壁垒,同样,中国的经济体制向更自由的市场经济迈步也是功不可没,巨大进步是在内外因的作用推动下产生的。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组入世五年来的具体数据:
表2 入世5年来中国进出口增长状况
(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1545亿美元,并且继续增长中。增长速度从2005年开始有所减缓,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增长速度必然因为其基数增大而有所下降,对于具体的增长总额并没有影响,甚至有所增加。对于此现象,可以用《士兵突击》中的一句话概括:进步快是源于起点低。至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25616亿美元(注:此数据来自消费日报,2009-09-05,第A01版《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5615
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2000多倍》)。
而入世以来,中国的贸易伙伴格局也是有所改变:
表3 2001年与2005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占比情况对比
(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005年与2001年相比,我国与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双边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与欧盟、东盟、韩国、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双边贸易则呈上升态势。这就说明了,中国的贸易伙伴已呈多边发展趋势,而不仅仅依赖某些国家和地区,这也更好的开拓的更多的国外市场,也可以降低日后若某国发生经济变动会对中国产生太大影响的风险。
在以上文中我们看到了入世后的中国外面腾飞的情况,可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会掉下馅饼”,利益是在风险和麻烦中获取的,中国能取得如此经济成效,在这些年中付出的自然也不会少,麻烦事也是接踵而来。
曾看过一句话:“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中国买什么,什么贵”,这句话虽有夸大成分,不能称之为完全正确,可是却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觉得这跟响当当的“MADE IN CHIA ”(中国制造)是脱不了干系的,连美国灾难片《2012》中也提到“只有中国制造才能有这样的速度”,这就暗示了我们,中国的制造加工产业多么的庞大。虽然我们人多,我们的劳动力便宜,我们中国人勤劳能干,可是中国制造对于中国的工人来说无疑是“干最多活,拿最少的工资”!中国这些年来这已经是明朗了的问题,我们只是在赚取低廉的加工费而已,我们很少拥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失去了很大的利润,中国制造只是在给别人打工而已。这是我们的损失。
另外,过快的发展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和过大对外贸易依存度,经济基础不扎实,只是以量取胜和依赖外国力量是十分不明智的,中国的民生问题实际上并不太好,过分追求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经济不景气,毕竟能赚“外快”的人不多。而且对外贸易得把握好什么该卖什么不该卖的尺度,例如早些年的稀土,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东西这几年才开始有所减缓动作。
再来是贸易摩擦的问题。过快发展的对外贸易自然是需要出口大量的商品,而这样对于一些国家的产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贸易摩擦的问题自然会越来越多。这几年的金融风暴,虽然现在开始慢慢过去了,这也会导致其他国家为了发展本国保护自家的产业而或多或少的产生贸易保护的思想,对于贸易摩擦,防不胜防!与中国贸易总额与顺差显著增长同样引人注意的是,1980年~1989年,中国遭反倾销投诉64起,仅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1388起的4.6%;而到了2005年~2009年,中国遭反倾销投诉338起,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974起的34.7%(注:此数据摘自凤凰网资讯 > 滚动新闻《中国入世第二个十年:在贸易摩擦中成长》2010年11
月15日 10:39第一财经网)。
还有着例如因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资源浪费问题,能源紧缺问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中国是必须得重新审视下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了,否则日后必定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严重的阻碍。
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列举出下面一些我认为比较必要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我个人的观点: 一、适度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过犹不及”,经济发展了自然好,但是过快却会弊大
于利,尤其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看,脚踏实地才是正道。这也希望中国政府能不要过分追求政绩。
二、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这个问题提了很多年,可是中国在此方面却做得并不怎么好,国家在此方面的投入和引导的力度都不够。在这个物质越来越充裕的年代,这已经是必须的问题了,否则中国绝大多数的产业利润将会落入别国人的口袋。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虽然说这些年服务产业在我国迅速兴起,同很多发达国家比起来依旧可怜。我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服务产业是“无烟工业”,像旅游业,“人走了山还在,钱留下了”,这跟消化资源的工业比起来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四、完善贸易救济法律体系,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中国刚入世不久,在这领域上比别人落后了很多,连思想也是。中国的贸易摩擦世界首屈一指,可是积极应诉的少得可怜,这会另我们丧失太多的利益,特别是长远利益。而且这也可能是老外们敢接连不断找中国茬的原因之一。
五、“攘外安内”。两手抓才能让中国百姓受惠,这是国内民生,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上都是要重视的。
其他的暂且不提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可以用孙中山的一句话概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参考文献:
1. 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 消费日报,2009-09-05,第A01版《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5615亿美元比1950年增
长2000多倍》)。
3. 自凤凰网资讯 > 滚动新闻《中国入世第二个十年:在贸易摩擦中成长》2010年11月15日
10:39第一财经网
4. 中国经济时报,2005-12-08 适度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金柏松
中国历年对外贸易分析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位成员,为此中国付出了15年的努力。“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利益至上,在经济上面,中国为入世贸付出的15年说到底是为了追求更大更好的利益,为了能够同世界更好的进行贸易往来,在世界经济的大蛋糕中分上一羹,它值得中国这么做。有利益就会有风险,就得看中国如何看待和应对了。纵观这些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利大于弊,但是弊端也是越来明显。
入世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中国作为世贸成员后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自然会少了许多约束条件,多了许多待遇,虽然这是建立在中国也必须要降低关税、更加开放市场等等的条件下,但是对于迫切需要更大发展空间的中国来说,这是可以预料和接受的。数据通常是能最直观的表明结果的,来看看下面的一组数据:
表1 入世前后商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
(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贸易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2001~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4.56万亿美元,这一数值比我国入世前的1981~2000年20年的进出口总值3.67万亿美元还高出了24.25%。其中,2001~2005年出口2.39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84万亿美元增长28.26%;2001年~2005年进口2.17万亿美元比入世前的1981年~2000年的1.41万亿美元增长53.90%。此等惊人的经济成果,何不让人惊讶?入世后的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就一直在快速的发展,但着重于计划经济的中国始终对经济发展存在着太大的阻碍,入世后,为了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大大减小,这就让许多资源配置和发展因素有了充分的自我发挥和调控空间,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中国的经济体会向着更大的利润靠拢。入世之所以能够带来如此飞速的经济增长,除了能够在众多的成员国享受世贸组织的待遇和消除了不少的贸易壁垒,同样,中国的经济体制向更自由的市场经济迈步也是功不可没,巨大进步是在内外因的作用推动下产生的。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组入世五年来的具体数据:
表2 入世5年来中国进出口增长状况
(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1545亿美元,并且继续增长中。增长速度从2005年开始有所减缓,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增长速度必然因为其基数增大而有所下降,对于具体的增长总额并没有影响,甚至有所增加。对于此现象,可以用《士兵突击》中的一句话概括:进步快是源于起点低。至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25616亿美元(注:此数据来自消费日报,2009-09-05,第A01版《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5615
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2000多倍》)。
而入世以来,中国的贸易伙伴格局也是有所改变:
表3 2001年与2005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占比情况对比
(注:以上数据来自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005年与2001年相比,我国与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的双边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与欧盟、东盟、韩国、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双边贸易则呈上升态势。这就说明了,中国的贸易伙伴已呈多边发展趋势,而不仅仅依赖某些国家和地区,这也更好的开拓的更多的国外市场,也可以降低日后若某国发生经济变动会对中国产生太大影响的风险。
在以上文中我们看到了入世后的中国外面腾飞的情况,可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会掉下馅饼”,利益是在风险和麻烦中获取的,中国能取得如此经济成效,在这些年中付出的自然也不会少,麻烦事也是接踵而来。
曾看过一句话:“中国卖什么,什么便宜;中国买什么,什么贵”,这句话虽有夸大成分,不能称之为完全正确,可是却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觉得这跟响当当的“MADE IN CHIA ”(中国制造)是脱不了干系的,连美国灾难片《2012》中也提到“只有中国制造才能有这样的速度”,这就暗示了我们,中国的制造加工产业多么的庞大。虽然我们人多,我们的劳动力便宜,我们中国人勤劳能干,可是中国制造对于中国的工人来说无疑是“干最多活,拿最少的工资”!中国这些年来这已经是明朗了的问题,我们只是在赚取低廉的加工费而已,我们很少拥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我们失去了很大的利润,中国制造只是在给别人打工而已。这是我们的损失。
另外,过快的发展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产生和过大对外贸易依存度,经济基础不扎实,只是以量取胜和依赖外国力量是十分不明智的,中国的民生问题实际上并不太好,过分追求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经济不景气,毕竟能赚“外快”的人不多。而且对外贸易得把握好什么该卖什么不该卖的尺度,例如早些年的稀土,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东西这几年才开始有所减缓动作。
再来是贸易摩擦的问题。过快发展的对外贸易自然是需要出口大量的商品,而这样对于一些国家的产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贸易摩擦的问题自然会越来越多。这几年的金融风暴,虽然现在开始慢慢过去了,这也会导致其他国家为了发展本国保护自家的产业而或多或少的产生贸易保护的思想,对于贸易摩擦,防不胜防!与中国贸易总额与顺差显著增长同样引人注意的是,1980年~1989年,中国遭反倾销投诉64起,仅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1388起的4.6%;而到了2005年~2009年,中国遭反倾销投诉338起,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974起的34.7%(注:此数据摘自凤凰网资讯 > 滚动新闻《中国入世第二个十年:在贸易摩擦中成长》2010年11
月15日 10:39第一财经网)。
还有着例如因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资源浪费问题,能源紧缺问题,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中国是必须得重新审视下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了,否则日后必定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严重的阻碍。
查阅了一些资料后,列举出下面一些我认为比较必要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我个人的观点: 一、适度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过犹不及”,经济发展了自然好,但是过快却会弊大
于利,尤其是站在长远的角度看,脚踏实地才是正道。这也希望中国政府能不要过分追求政绩。
二、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这个问题提了很多年,可是中国在此方面却做得并不怎么好,国家在此方面的投入和引导的力度都不够。在这个物质越来越充裕的年代,这已经是必须的问题了,否则中国绝大多数的产业利润将会落入别国人的口袋。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虽然说这些年服务产业在我国迅速兴起,同很多发达国家比起来依旧可怜。我之所以提这个是因为服务产业是“无烟工业”,像旅游业,“人走了山还在,钱留下了”,这跟消化资源的工业比起来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四、完善贸易救济法律体系,积极应对贸易摩擦。中国刚入世不久,在这领域上比别人落后了很多,连思想也是。中国的贸易摩擦世界首屈一指,可是积极应诉的少得可怜,这会另我们丧失太多的利益,特别是长远利益。而且这也可能是老外们敢接连不断找中国茬的原因之一。
五、“攘外安内”。两手抓才能让中国百姓受惠,这是国内民生,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上都是要重视的。
其他的暂且不提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可以用孙中山的一句话概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参考文献:
1. 世贸人才网:国际贸易商务人才门户《中国入世5周年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2. 消费日报,2009-09-05,第A01版《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5615亿美元比1950年增
长2000多倍》)。
3. 自凤凰网资讯 > 滚动新闻《中国入世第二个十年:在贸易摩擦中成长》2010年11月15日
10:39第一财经网
4. 中国经济时报,2005-12-08 适度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金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