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 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分类: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急性和慢性心衰,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左心衰表现:症状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头晕、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体征 肺部湿罗音和心脏体征。治疗:1、坐位,双腿下垂,四肢轮扎2、吸氧,高流量加压3、吗啡静注,老年人酌减或改为肌注4、利尿,速尿静注5、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针剂;重组人BNP 静滴6、洋地黄或其它正性肌力药:AMI 者24小时内不宜用7、氨基碱:解痉,正性肌力,扩血管利尿8、机械辅助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右心衰表现:症状 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苦难 体征 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心脏体征。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
是指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征。房颤听诊的三个特点:
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率极不规则、
ECG 特点:频率150~250次/分,节律规整,QRS 波群时限和形态正常,P 波为逆行性,
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
是指房室之间存在异常的传导组织,使心房冲动提早到达心室的某一部分,
特殊类型: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
当第一、二度房室阻滞突然进展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Adams —Stokes
综合征,严重者可致猝死。
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
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气急、视力模糊、心绞痛、肺水肿、)
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昏迷抽搐)作)。治疗目的与原则:降压目的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血压能对肾、脑、心起保护作用 1、改善生活行为是基础2、综合性的治疗措施3、药物治疗对象: 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 伴有靶器官损害或相关疾病的 改善生活行为6个月血压仍高者4、血压下降目标 <140/90mmHg 伴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每日>1g 的病人,血压治疗目标为 < 125/75mmHg 伴轻度蛋白尿 < 130/85mmHg 伴糖尿病<130/85mmHg 5、老年人降压药物可选择利尿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140—150mmHg ,舒张压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的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病变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出现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细胞内外脂质积聚以及钙质沉着,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并可继发斑块破裂、局部血栓形成。因动脉内膜内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 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 ),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心电图:一 特征性改变:ST 段抬高性MI 者 面向坏死区导联①ST 段抬高呈弓背向上②宽而深的病理性Q 波③T 波倒置;背向坏死区导联 相反 R波增高、ST 段压低、T 波直立并增高。非ST 段抬高性MI 者 1.无病理性Q 波,有普遍性ST 段压低≥0.1mV ,但avR 导联抬高,对称性T 波倒置 2.无病理性Q 波,也无ST 段改变,仅有T 波倒置。二 动态性改变:ST 段抬高性MI 者 起病数小时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T 波,为超急性期改变;数小时后,ST 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T 波相连,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至两日内出现病理性Q 波,同时R 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在早期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 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 波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改变;数周至数月后,T 波呈V 形倒置,两支对称,波谷尖锐,为慢性期改变。非ST 段抬高性MI 者 ①首先ST 段普遍压低,继而T 波倒置,但无Q 波, ST-T 改变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②倒置的T 波在1~6个月内恢复。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C 反应蛋白增高,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 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综合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心脏瓣膜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发热、心脏杂音、周围体征、动脉栓塞、脾大和贫血。并发症:心力衰竭、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细菌性动脉瘤,迁移性脓肿,神经系统受累,肾脏损害。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 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病因 病毒
心包疾病:急性、慢性、粘连性、亚急性渗出性缩窄性、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表现:纤维蛋白性 心前区疼痛 心包摩擦音;渗出性 呼吸困难 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心尖搏动弱,心音低而遥远,心包积液征Ewart 征。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 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分类: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急性和慢性心衰,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左心衰表现:症状 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头晕、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体征 肺部湿罗音和心脏体征。治疗:1、坐位,双腿下垂,四肢轮扎2、吸氧,高流量加压3、吗啡静注,老年人酌减或改为肌注4、利尿,速尿静注5、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针剂;重组人BNP 静滴6、洋地黄或其它正性肌力药:AMI 者24小时内不宜用7、氨基碱:解痉,正性肌力,扩血管利尿8、机械辅助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右心衰表现:症状 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苦难 体征 水肿、颈静脉怒张、肝肿大和心脏体征。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
是指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征。房颤听诊的三个特点:
第一心音强度变化不定、心率极不规则、
ECG 特点:频率150~250次/分,节律规整,QRS 波群时限和形态正常,P 波为逆行性,
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 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
是指房室之间存在异常的传导组织,使心房冲动提早到达心室的某一部分,
特殊类型:
加速性心室自主节律、
当第一、二度房室阻滞突然进展为完全性房室阻滞,因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患者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称为Adams —Stokes
综合征,严重者可致猝死。
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铬细胞瘤发作、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小
动脉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急症状。头痛、心悸、恶心、呕吐、气急、视力模糊、心绞痛、肺水肿、)
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流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昏迷抽搐)作)。治疗目的与原则:降压目的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血压能对肾、脑、心起保护作用 1、改善生活行为是基础2、综合性的治疗措施3、药物治疗对象: 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 伴有靶器官损害或相关疾病的 改善生活行为6个月血压仍高者4、血压下降目标 <140/90mmHg 伴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每日>1g 的病人,血压治疗目标为 < 125/75mmHg 伴轻度蛋白尿 < 130/85mmHg 伴糖尿病<130/85mmHg 5、老年人降压药物可选择利尿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老年收缩期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140—150mmHg ,舒张压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的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病变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出现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细胞内外脂质积聚以及钙质沉着,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并可继发斑块破裂、局部血栓形成。因动脉内膜内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故称~。 冠状动脉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 ),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所致。心电图:一 特征性改变:ST 段抬高性MI 者 面向坏死区导联①ST 段抬高呈弓背向上②宽而深的病理性Q 波③T 波倒置;背向坏死区导联 相反 R波增高、ST 段压低、T 波直立并增高。非ST 段抬高性MI 者 1.无病理性Q 波,有普遍性ST 段压低≥0.1mV ,但avR 导联抬高,对称性T 波倒置 2.无病理性Q 波,也无ST 段改变,仅有T 波倒置。二 动态性改变:ST 段抬高性MI 者 起病数小时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T 波,为超急性期改变;数小时后,ST 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T 波相连,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至两日内出现病理性Q 波,同时R 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在早期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 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 波平坦或倒置,为亚急性期改变;数周至数月后,T 波呈V 形倒置,两支对称,波谷尖锐,为慢性期改变。非ST 段抬高性MI 者 ①首先ST 段普遍压低,继而T 波倒置,但无Q 波, ST-T 改变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②倒置的T 波在1~6个月内恢复。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C 反应蛋白增高,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 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心室壁瘤、心肌梗死综合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心脏瓣膜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发热、心脏杂音、周围体征、动脉栓塞、脾大和贫血。并发症:心力衰竭、心肌脓肿、急性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细菌性动脉瘤,迁移性脓肿,神经系统受累,肾脏损害。 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主要特征 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病因 病毒
心包疾病:急性、慢性、粘连性、亚急性渗出性缩窄性、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临床表现:纤维蛋白性 心前区疼痛 心包摩擦音;渗出性 呼吸困难 心脏叩诊浊音界向两侧增大,心尖搏动弱,心音低而遥远,心包积液征Ewart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