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柴油(北京市地方标准)2016.11.03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6 取样

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8 安全

附录A(规范性附录)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前 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239-2012《车用柴油》,DB11/239-2012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

本标准与DB11/239-201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引言中对车用柴油制修订的目的、意义以及B5车用柴油相关事项作了说明;

——修改范围为“本标准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煤制取或加有改善使用性能添加剂的车用柴油,也适用于以生物柴油作为调合组分的B5车用柴油”;

——增加了有关“B5车用柴油”的术语和定义(见3.1);

——将4.2修改为“车用柴油加油机的醒目位置应标注:‘标准号+空格+牌号+车用柴油’或‘牌号+京VI+柴油’”;

——修改多环芳烃含量为“不大于7%(质量分数)”;

——修改密度(20℃)“5号、0号、-10号为820kg/m3~845kg/m3,-20号、-35号为800kg/m3~840kg/m3”;

——修改运动黏度(20℃)“5号、0号为2.5mm2/s~7.5mm2/s,-10号、-20号为2.0mm2/s~7.5mm2/s,-35号为1.5mm2/s~6.5mm2/s”;

——修改闪点(闭口)“5号、0号、-10号为不低于60℃,-20号、-35号为不低于55℃”;

——修改5.2为“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要求。其中,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附录A。”;

——增加5.3“本市销售的车用柴油中应加入标称剂量以上的符合GB/T32859要求的柴油清净剂”;

——增加规范性附录A“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化工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济南汽车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彦、李昆生、蔺建民、曹湘洪、李文峰、吴迪、郭莘、马晨菲、张少阳、颜燕、贾月芹、张利歌、刘雪涛、宋以常、刘志远、陆红雨、张春龙、王长园、景晓军、王凯、靳海燕、任素慧、胡开建。

本标准于2004年首次发布,2007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引 言

为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保障符合新标准车辆稳定达标排放,减少在用车排放污染,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车用柴油的主要环保指标。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生物柴油能够降低颗粒物排放,为稳步推进生物柴油的应用,本标准增加了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在一定范围内适用。

车用柴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柴油的产品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取样、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煤制取或加有改善使用性能添加剂的车用柴油,也适用于以生物柴油作为调合组分的B5车用柴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 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法

GB/T 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 261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268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

GB/T 386 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

GB/T 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T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T 511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5 石油计量表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6536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

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3377 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 密度或相对密度的测定 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

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GB/T 17144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GB 19147 车用柴油(V)

GB/T 20828 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

GB/T 23801 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GB/T 25963 含脂肪酸甲酯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GB 30000.7-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7部分:易燃液体

GB/T 32859 柴油清净剂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 0175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加速法)

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48 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

SH/T 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型振动管法)

SH/T 0606 中间馏分烃类组成测定法(质谱法)

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694 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公式法)

SH/T 0765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

NB/SH/T 0842 汽油和柴油中硫含量的测定 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ASTM D7371 柴油燃料中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含量测定法[中红外光谱法(FTIR-ATR-PL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B5车用柴油 B5 diesel fuel for motor vehicles

1%~5%生物柴油(BD100)与95%~99%石油柴油的调合燃料。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4.1 产品分类

车用柴油按凝点分为五个牌号:

5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上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以上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1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以上气候条件下使用;

-2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14℃以上气候条件下使用;

-35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以上气候条件下使用。

4.2 标记

车用柴油加油机的醒目位置应标注:“标准号+空格+牌号+车用柴油”或“牌号+京VI+柴油”。

示例:“DB11/239-10号车用柴油”或“-10号京VI柴油”。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 车用柴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车用柴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或污染物。

5.2 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要求。其中,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附录A。

表1 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3 本市销售的车用柴油中应加入标称剂量以上的符合GB/T 32859要求的柴油清净剂。

6 取样

取样按GB/T 4756进行,取4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8 安全

根据GB 13690的规定,车用柴油属于易燃液体,其危险性警示见GB 30000.7-2013中第8章的警示说明。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A.1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生物柴油(BD100)应满足GB/T 20828及其最新版本标准的技术要求。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A.1。

表A.1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6 取样

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8 安全

附录A(规范性附录)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前 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239-2012《车用柴油》,DB11/239-2012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

本标准与DB11/239-201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引言中对车用柴油制修订的目的、意义以及B5车用柴油相关事项作了说明;

——修改范围为“本标准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煤制取或加有改善使用性能添加剂的车用柴油,也适用于以生物柴油作为调合组分的B5车用柴油”;

——增加了有关“B5车用柴油”的术语和定义(见3.1);

——将4.2修改为“车用柴油加油机的醒目位置应标注:‘标准号+空格+牌号+车用柴油’或‘牌号+京VI+柴油’”;

——修改多环芳烃含量为“不大于7%(质量分数)”;

——修改密度(20℃)“5号、0号、-10号为820kg/m3~845kg/m3,-20号、-35号为800kg/m3~840kg/m3”;

——修改运动黏度(20℃)“5号、0号为2.5mm2/s~7.5mm2/s,-10号、-20号为2.0mm2/s~7.5mm2/s,-35号为1.5mm2/s~6.5mm2/s”;

——修改闪点(闭口)“5号、0号、-10号为不低于60℃,-20号、-35号为不低于55℃”;

——修改5.2为“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要求。其中,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附录A。”;

——增加5.3“本市销售的车用柴油中应加入标称剂量以上的符合GB/T32859要求的柴油清净剂”;

——增加规范性附录A“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化工分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济南汽车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彦、李昆生、蔺建民、曹湘洪、李文峰、吴迪、郭莘、马晨菲、张少阳、颜燕、贾月芹、张利歌、刘雪涛、宋以常、刘志远、陆红雨、张春龙、王长园、景晓军、王凯、靳海燕、任素慧、胡开建。

本标准于2004年首次发布,2007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引 言

为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按照《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保障符合新标准车辆稳定达标排放,减少在用车排放污染,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进一步提高了车用柴油的主要环保指标。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生物柴油能够降低颗粒物排放,为稳步推进生物柴油的应用,本标准增加了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在一定范围内适用。

车用柴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用柴油的产品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取样、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煤制取或加有改善使用性能添加剂的车用柴油,也适用于以生物柴油作为调合组分的B5车用柴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 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法

GB/T 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 261 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GB/T 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 268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

GB/T 386 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法

GB/T 508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

GB/T 510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T 511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GB/T 1884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试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5 石油计量表

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 6536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

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T 13377 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 密度或相对密度的测定 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

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GB/T 17144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微量法)

GB 19147 车用柴油(V)

GB/T 20828 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

GB/T 23801 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测定 红外光谱法

GB/T 25963 含脂肪酸甲酯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

GB 30000.7-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7部分:易燃液体

GB/T 32859 柴油清净剂

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 0175 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加速法)

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 0248 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

SH/T 0604 原油和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U型振动管法)

SH/T 0606 中间馏分烃类组成测定法(质谱法)

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694 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公式法)

SH/T 0765 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

NB/SH/T 0842 汽油和柴油中硫含量的测定 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ASTM D7371 柴油燃料中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含量测定法[中红外光谱法(FTIR-ATR-PL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B5车用柴油 B5 diesel fuel for motor vehicles

1%~5%生物柴油(BD100)与95%~99%石油柴油的调合燃料。

4 产品分类和标记

4.1 产品分类

车用柴油按凝点分为五个牌号:

5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8℃以上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4℃以上的气候条件下使用;

-1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5℃以上气候条件下使用;

-20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14℃以上气候条件下使用;

-35号车用柴油 适用于风险率为10%的最低气温在-29℃以上气候条件下使用。

4.2 标记

车用柴油加油机的醒目位置应标注:“标准号+空格+牌号+车用柴油”或“牌号+京VI+柴油”。

示例:“DB11/239-10号车用柴油”或“-10号京VI柴油”。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1 车用柴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车用柴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或污染物。

5.2 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的要求。其中,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附录A。

表1 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3 本市销售的车用柴油中应加入标称剂量以上的符合GB/T 32859要求的柴油清净剂。

6 取样

取样按GB/T 4756进行,取4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7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进行。

8 安全

根据GB 13690的规定,车用柴油属于易燃液体,其危险性警示见GB 30000.7-2013中第8章的警示说明。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A.1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生物柴油(BD100)应满足GB/T 20828及其最新版本标准的技术要求。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表A.1。

表A.1 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相关文章

  • 成品油质量升级提速引发四大关切
  • 成品油质量升级提速引发四大关切 2015.4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快推进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家专项行动.根据新的时间表,2016年1月起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区域扩大到东部11个省市全境; 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提前一年至 ...查看


  •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年
  •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产业相关要述 第一节 发动机基础概述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分类 三.发动机基本构造 第二 ...查看


  • 柴油机技术
  • [图文] 涡轮增压器的故障诊断 2016-06-06 摘要:涡轮增压器是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进气系统的主要工作部件,空气经过空气滤清器吸入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侧,然后通过中冷器管进入中冷器,经过进气电加热器和进气歧管.进气门通道后被吸入气缸.介 ...查看


  • 加严的排放标准需要更高品质的燃油 (1)
  • 加严的排放标准需要更高品质的燃油 饶如麟1方达淳1吴新潮2 (1东风汽车有限岱司商用车研发中心2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 [摘要]本文阐述了保护环境.降低排放.发展清洁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分析了车用燃油品质对车辆排 塾的影响 ...查看


  • 国内外汽车排放法规对比研究
  •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系/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 ...查看


  • 中国柴油颗粒过滤器行业分析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查看


  • 柴油性能评价指标
  • 柴油的燃烧性.蒸发性.流动性.安定性.腐蚀性与洁净度 1 柴油的燃烧性 柴油的燃烧性好是指喷入燃烧室内与高温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之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火自燃,并正常地完全燃烧. 1.1 柴油机内燃料的燃烧过程 柴油在发动机内的燃烧过程 ...查看


  • 机动车并非雾霾天气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 2013年1月以来,浓浓雾霾遮蔽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跟随大雾笼罩的范围,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严重污染.尤其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由于低空近地面的空 ...查看


  • 国标委约谈石油三巨头 柴油国四标准或7月实施
  • 2012-06-01 13:41:54 每日商报 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72 字号:T|T 一直停滞不前的国内柴油质量标准升级的困局有望打破.5月30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约谈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就车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