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 如何解决 如何自救 如何实施
2002年年底以来,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社会上议论纷纷。而有些海外人士则借此夸大其词地宣称国内就业问题已经严重到连大学生都不能找到工作的程度。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普遍影响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的转变及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代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
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几乎存在于所有国家的发展中,其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在经济不景气时尤为突出。而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常的,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则经常滞后,因此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因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不能马上进人就业岗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例如在与我国比邻的越南,目前就估计有50%的大学生难以就业。越南大学生不能就业的原因之一是工作岗位少,特别是城市工作岗位少,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去工作。另外用人单位对一于大学生认同程度低,认为他们工作经验缺乏。河内市劳动力市场上用人的标准之一是须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大部分大学生难以跨过这个门槛。
如何认识?
( 一) 外部因素
1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大学毕业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 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竞争非常激烈, 易出现心理问题。( 2)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减、部队裁员, 在短期内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速有限。加上现在就业市场尚未规范, 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 对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严重干扰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而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态失衡。(3)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的职业观念增强, 对社会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认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学生也在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的同时, 功利主义倾向日趋严重。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 缺乏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因此一部分大学生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 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最优化, 放弃职业目标、发展方向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害怕风险追求安稳心理、互相攀比心理等。
2 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弊端也日益突现出来。由于长期封闭的办学模式, 高校原有的专业划分过分狭窄,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 造成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因而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2) 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 思想政治工作有淡化和弱化的倾向, 没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 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就业工作中, 没能主动适应当前就业的新形势, 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 转变就业观念, 导致部分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就业心态。
( 3) 目前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 缺少择业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不会恰当地自我推荐, 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 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 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如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
3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定位、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方面。这些因素对部分大学
生的择业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依赖和无奈心理。
( 二) 内部因素
1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要, 因而带来了种种心理问题。
( 1)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 自我定位比较高, 成才期望非常强; 同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大学生自身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就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2)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 理想往往脱离现实, 有时甚至不顾实际条件, 择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 由于大学生都属初次就业, 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不能在就业压力方面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 则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2 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就业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 1) 冷门专业的烦恼。这些专业的大学生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面临转行的烦恼。(2) 热门专业的烦恼。热门专业虽然社会需求量较大, 但毕业生也面临专业对口程度, 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与事业、家庭、地区、单位效益等多种关系的烦恼。(3) 艰苦专业的烦恼。艰苦专业大部分是热门专业, 但是工作的地点环境艰苦, 如矿山、地质、野外作业等, 这与大学生所追求的理想舒适的单位反差较大而带来了烦恼。
(4) 学非所爱的烦恼。由于招生条件的限定, 许多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就读的学校和专业。有的学生从进校起就闹专业情绪, 到毕业时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而带来的择业的烦恼就可想而知。
3 大学毕业生的性格。大学毕业生的性格特征对他们的择业心理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 不善于自觉的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 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 那么择业时, 不是把择业目标定的太高, 脱离实际, 遇到挫折就产生急躁情绪, 怨天尤人, 就是把择业目标定的太低, 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大学毕业生缺乏坚毅性, 择业时, 面对充满竞争的择业市场, 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不敢参与竞争, 不敢大胆地 推销自己 ; 如果缺乏果断性,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往往优柔寡断或犯冒失武断的错误; 如果缺乏自制力,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受到挫折往往不能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的行为, 不能保持情感的稳定性, 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如何解决?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着误区,在心理上给自己施加压力,从而反映在就业行为上消极对待。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以及心理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择业的心理障碍。因此,如何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进行引导,加强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正确认识,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问题和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既有来自主观的个性、兴趣、能力、自我认识等因素,也有来自客观的就业政策、经济利益、社会舆论、家庭影响等因素。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正确引导、合理安排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发挥调控作用
当前,我国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解决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1.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政府要加强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边远省区、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与行业工作的毕
业生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强度的优惠,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作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约。政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以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更应该予以注意。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且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鼓励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2. 深化教育体制及其他相关体制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涉及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 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改革,切实扩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用人机制不改变,用人单位“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又出不去”,就会导致社会“有需要却无需求”,人才只能在门口徘徊。其次政府 部门要逐渐建立和完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以确保毕业生愿意到各种所有制单位就业,解除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工作的后顾之忧。
3. 进一步拓宽社会就业渠道
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接收大学毕业生,对毕业生到这些单位要给予支持和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对毕业生就业地区和部门的限制,尤其是对较难安排专业的毕业生,只要用人单位接收,就应该予以放行,尽量消除毕业生就业中的各种障碍。同时,政府还应采取实际步骤,鼓励毕业生流动就业,即毕业生可把自己的人事档案交由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代管,然后到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单位或到户籍所在地以外地区就业等。
二、高等学校发挥主导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是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核心和灵魂,并贯彻其全过程。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主导作用。
1. 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基本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抛弃旧的思想观念,引导和促进大学生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约束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树立良好的求职求德;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能变角色,激励他们在任何职业领域都爱岗敬业。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都会在对社会贡献中实现自身价值。
2. 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引导学生认识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步骤,认清国家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自觉接受政策的约束,在政策的范围内就业;引导学生认识和对待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答他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中的困惑和疑问;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下进行就业选择。
3. 对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并组织实践活动
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专业能力以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都是职业发展的必要要求,学校的教育体系应重视学生的这些软能力的发展, 通过课程、学生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就是很好的创业实践,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模拟招聘会”、“求职演习”等,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锻炼机会。
三、家庭发挥引导作用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地位。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疗养所。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
1. 重视和推动家庭教育的开展
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家庭关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渠道,家长的价值取向参与到学生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对知识、能力、个性、特长进行分析,有效把握自我,同时考虑社会的需要,分析孩子的差距,主动完善,给予子女正确定位,给予自主选择的空间,及时调整择业期望值。鼓励大学生课余时间积极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环境,提升自身生存能力,为择业预热。鼓励大学生主动出击,积极参与,杜绝消极等待思想,对择业挫折有思想准备,择业失败,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不断努力。
2. 家长自身转变观念、提高指导水平
毕业生家长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对就业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主动收集社会就业信息,全面认识和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把基层和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形势、就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前景、职业性质、岗位要求与大学生主观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给大学生以科学的指导。 家长应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给予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在就业问题上本着兴趣是原动力的原则,在照顾所学专业的同时把兴趣作为择业的参考坐标,拓宽就业视野,进而缓解结业压力。
如何自救?
四、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大学生除了应做好就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职业道德准备,还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好择业心态,勇敢地迎接就业挑战。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求职地位,了解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1. 正确地做好自我认知
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求职者,只有在知己的基础上才能扬长避短,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求职决策。科学地认识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测量。大学生要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做好求职道路上将可能遇到的艰辛和曲折的心理准备。此外,大学生更应该培养健全的人格,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策略和技巧去争取理想的岗位。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职业。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最好不要给自己的职业选择限定在某个范围内,摆脱轻视体力劳动或服务性劳动的传统思想,而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拓宽就业渠道。其次要打破一步到位、终身不变的就业观,改变将稳定作为生活第一要求的人生观。不仅要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追求社会理想,而且也应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再次要有服务基层和投身农村的观念。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迫切需要大量优秀毕业生投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传播星火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
3. 具备应有的就业意识
首先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大学生应抓紧了解自己的专业,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主动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跟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培养积极主动的创业意识。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在政府多项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完全可以走自我创业的道路。作为新时
代的大学生,应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据说,大学生创业在美国高达25%,在日本有10%。再次保持终身学习的发展意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乃至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牢固地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
如何实施?
三、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战略对策
(一)构建高校战略社会资本,树立品牌意识,建立长效就业机制
1. 维护同现有用人单位关系,优化就业市场前景
为了使大学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部门应该同用人单位保持长期的联系,定期从他们那里反馈意见和建议,以获得良好的声誉。并且由于就业部门是学校和外界交流的中心,多年来积累的稳定的社会合作关系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高校的就业部门要构建起自身的战略社会资本,并利用这种资本的可增值性,优化自身品牌建设。结合自身办学的特色、培养目标和自身发展的定位,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重点开展“市场品牌战略”的实施。并且不断扩展新的社会网络结构,努力将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为学生构建就业与择业平台系统。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使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在终端上为自身的资源产品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化平台——优化择业与创业的市场前景,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从而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2. 增进与上级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高校受到各种制度的约束,而这些制度是由组织的上级部门或相关部门制定的,如果制度的制定有利于高校的话,那么,高校在某个方面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就业上更是如此。因此,高校要拓展这方面的社会联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主动与之联系,反映现状,提供建议,与之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制度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5]。
3. 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不断拓展教师就业社会资本
高校毕业的往届毕业生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资本,他们中间往往蕴含着大量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西方很多高校都是依赖这部分社会资本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但是这部分社会资本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而高校教师正是联结这部分社会资本和高校大学生的有效媒介。一方面,我们应该提高教师的能动性,提高他们建立社会资本的意识,与自己往届毕业的学生保持良好关系,拓展社会网络,并且在参加社会活动时也可以有意识的构建社会资本。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意愿系数,即教师将自身的社会资本转化为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系数,激励高校教师运用社会资本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1.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全员化和专家化
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各高校“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一支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吸纳社会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加盟。二是通过学历的提升、课题研究、校企联合等形式,加大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三是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保证就业指导工作者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
二、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 一)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 为毕业生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国家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继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 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针对就
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积极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完善就业法规建设, 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资源, 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要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整顿就业秩序, 规范就业行为, 纠正就业过程中的无序状态。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 加强廉政建设。广大用人单位也要建立客观、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机制, 杜绝不正之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 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
( 二)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 ,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 大学生们面临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 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 拓宽专业口径, 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力开征素质教育, 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着重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加强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鼓励他们既要考虑个人成才和才智的发挥, 又要考虑国家的需要,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 三) 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 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重视, 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并在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就业心理咨询则是针对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 它不仅是 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 加强就业心理指导,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紧张状态, 及所带来的压力,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排除心理危机; 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 树立信心, 从而顺利就业。
( 四) 家长和亲友要关心毕业生的心理状况
家长和亲友是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 在择业阶段, 家长和亲友应主动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和沟通, 帮助毕业生处理好择业中的具体问题, 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缓解和减少毕业生的心理压力, 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渡过求职阶段。
( 五)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才能正确地待人处世。因此, 大学生必须解决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必须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 给自己准确定位, 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首先, 自我反省。面对就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大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应当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是什么, 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 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等等。自我反省的关键在于要真实、客观, 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 才能对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才能使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其次, 与社会比较。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就要将自己与社会的其他人加以比较。一是要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 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二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 看看别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三是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 如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从活动的结果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 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再次, 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选择心理专业编制的标准化测验量表, 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 通过测验分析, 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 找出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 从而减少 择业的盲目性。
案例1:A 是一位专业学得非常棒的学生,就业工作刚启动的时:候,得到一家企业的赏识,很轻松地获得一份起薪 4000 元的很好工作。可是得来过分容易反而不会珍惜,A 觉得此工作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细分方向不是很契合,便谢绝了。而一开始的幸运使得 A 的薪水期望变得很高。随着时间的过去,不确定性增大,就业难度变大。A 同学随后得到的几份聘用意向工作待遇都远低于首份工作,造成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心里无法平衡。一方面承受急于就业的压力,一方面又陷入了不停的懊悔中,后悔之余又不肯屈身迁就,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情绪非常低落。A 同学是典型的情绪低落类。情绪反应上主要是后悔和消极,综合采用精神分析法和精神支持疗法进行心理疏导。
案例2:B 是一位专业并不突出、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同学。在找工作过程中,屡次遭到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能力的否定,频繁被拒绝。B 和很多水平相当的同学甚至专业水平不及他的同学一起进入复试面试,别人都对招聘方要求的技能和能力十分重视,夯实基础认真准备笔试面试,而他始终无法安心准备看书。心情极度浮躁,每每强迫自己看书,看了一点就急了,十分担心求职失败,发现越看越不了解,不懂的东西越看越多,最后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仿佛有很多事情要做却安不下心,什么都做不了。在同 B 学生交流的时候,明显感到其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做事无恒心充分显示了 B 同学的浮躁心理,由于挫折心理得不到矫正而形成浮躁心理,甚至产生焦虑倾向。对于浮躁和焦虑,在疏导过程中引入音乐疗法。利用古典音乐平抑焦虑。对 B 同学,以暗示和精神支持疗法为主辅助运用音乐疗法来改善情绪,从挫折心理和浮躁心理的矫正入手,消除焦虑。
如何认识 如何解决 如何自救 如何实施
2002年年底以来,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社会上议论纷纷。而有些海外人士则借此夸大其词地宣称国内就业问题已经严重到连大学生都不能找到工作的程度。由此可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普遍影响的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就业方式、就业观念的转变及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代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
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全部进入就业岗位,几乎存在于所有国家的发展中,其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在经济不景气时尤为突出。而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常的,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则经常滞后,因此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因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不能马上进人就业岗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例如在与我国比邻的越南,目前就估计有50%的大学生难以就业。越南大学生不能就业的原因之一是工作岗位少,特别是城市工作岗位少,大学毕业生一般不愿意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去工作。另外用人单位对一于大学生认同程度低,认为他们工作经验缺乏。河内市劳动力市场上用人的标准之一是须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大部分大学生难以跨过这个门槛。
如何认识?
( 一) 外部因素
1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大学毕业生人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 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竞争非常激烈, 易出现心理问题。( 2)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减、部队裁员, 在短期内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速有限。加上现在就业市场尚未规范, 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正之风, 对就业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严重干扰了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而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态失衡。(3)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的职业观念增强, 对社会职业评价、社会职业地位、社会角色模式等认识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学生也在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的同时, 功利主义倾向日趋严重。他们在择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目前的现实的利益, 缺乏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因此一部分大学生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 盲目追求就业环境、经济收入、福利待遇等最优化, 放弃职业目标、发展方向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害怕风险追求安稳心理、互相攀比心理等。
2 学校因素。学校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弊端也日益突现出来。由于长期封闭的办学模式, 高校原有的专业划分过分狭窄,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 造成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因而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 2) 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 思想政治工作有淡化和弱化的倾向, 没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 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在就业工作中, 没能主动适应当前就业的新形势, 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 转变就业观念, 导致部分大学生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的就业心态。
( 3) 目前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健康心理的指导教育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实际能力, 缺少择业方法与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不会恰当地自我推荐, 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 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 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如害怕竞争的保守心理。
3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定位、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方面。这些因素对部分大学
生的择业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依赖和无奈心理。
( 二) 内部因素
1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由于大学生自身素质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和市场需要, 因而带来了种种心理问题。
( 1)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 自我定位比较高, 成才期望非常强; 同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大学生自身由于缺乏社会经验, 综合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就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2) 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了解社会, 理想往往脱离现实, 有时甚至不顾实际条件, 择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 由于大学生都属初次就业, 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不能在就业压力方面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 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 则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
2 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对就业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 1) 冷门专业的烦恼。这些专业的大学生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少,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面临转行的烦恼。(2) 热门专业的烦恼。热门专业虽然社会需求量较大, 但毕业生也面临专业对口程度, 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与事业、家庭、地区、单位效益等多种关系的烦恼。(3) 艰苦专业的烦恼。艰苦专业大部分是热门专业, 但是工作的地点环境艰苦, 如矿山、地质、野外作业等, 这与大学生所追求的理想舒适的单位反差较大而带来了烦恼。
(4) 学非所爱的烦恼。由于招生条件的限定, 许多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就读的学校和专业。有的学生从进校起就闹专业情绪, 到毕业时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而带来的择业的烦恼就可想而知。
3 大学毕业生的性格。大学毕业生的性格特征对他们的择业心理行为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 不善于自觉的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 使它服从于一定的目的, 那么择业时, 不是把择业目标定的太高, 脱离实际, 遇到挫折就产生急躁情绪, 怨天尤人, 就是把择业目标定的太低, 产生自卑心理。如果大学毕业生缺乏坚毅性, 择业时, 面对充满竞争的择业市场, 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不敢参与竞争, 不敢大胆地 推销自己 ; 如果缺乏果断性,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往往优柔寡断或犯冒失武断的错误; 如果缺乏自制力, 大学毕业生择业时受到挫折往往不能抑制消极情绪和冲动的行为, 不能保持情感的稳定性, 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如何解决?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着误区,在心理上给自己施加压力,从而反映在就业行为上消极对待。大学生在择业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以及心理误区,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宣泄,则可能发展成为影响择业的心理障碍。因此,如何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进行引导,加强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正确认识,认真对待自己的就业问题和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既有来自主观的个性、兴趣、能力、自我认识等因素,也有来自客观的就业政策、经济利益、社会舆论、家庭影响等因素。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正确引导、合理安排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发挥调控作用
当前,我国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解决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1. 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政府要加强必要的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边远省区、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与行业工作的毕
业生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强度的优惠,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作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约。政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以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更应该予以注意。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且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鼓励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
2. 深化教育体制及其他相关体制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涉及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 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改革,切实扩大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用人机制不改变,用人单位“想要的人进不来,不想要的人又出不去”,就会导致社会“有需要却无需求”,人才只能在门口徘徊。其次政府 部门要逐渐建立和完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以确保毕业生愿意到各种所有制单位就业,解除毕业生到非国有单位工作的后顾之忧。
3. 进一步拓宽社会就业渠道
积极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接收大学毕业生,对毕业生到这些单位要给予支持和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应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对毕业生就业地区和部门的限制,尤其是对较难安排专业的毕业生,只要用人单位接收,就应该予以放行,尽量消除毕业生就业中的各种障碍。同时,政府还应采取实际步骤,鼓励毕业生流动就业,即毕业生可把自己的人事档案交由县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代管,然后到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单位或到户籍所在地以外地区就业等。
二、高等学校发挥主导作用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作用,是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核心和灵魂,并贯彻其全过程。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主导作用。
1. 做好大学生就业前的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基本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抛弃旧的思想观念,引导和促进大学生不断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约束大学生的择业行为,树立良好的求职求德;促使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尽快能变角色,激励他们在任何职业领域都爱岗敬业。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学历深浅,工作性质如何,只要努力工作,都会在对社会贡献中实现自身价值。
2. 帮助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引导学生认识就业制度改革的方向、步骤,认清国家现行的就业方针、政策,从而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自觉接受政策的约束,在政策的范围内就业;引导学生认识和对待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答他们对就业形势认识中的困惑和疑问;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中的主流和支流、全局与局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正确的认识和观念下进行就业选择。
3. 对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并组织实践活动
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专业能力以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都是职业发展的必要要求,学校的教育体系应重视学生的这些软能力的发展, 通过课程、学生活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就是很好的创业实践,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活动,如“校园模拟招聘会”、“求职演习”等,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锻炼机会。
三、家庭发挥引导作用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地位。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疗养所。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
1. 重视和推动家庭教育的开展
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家庭关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渠道,家长的价值取向参与到学生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对知识、能力、个性、特长进行分析,有效把握自我,同时考虑社会的需要,分析孩子的差距,主动完善,给予子女正确定位,给予自主选择的空间,及时调整择业期望值。鼓励大学生课余时间积极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环境,提升自身生存能力,为择业预热。鼓励大学生主动出击,积极参与,杜绝消极等待思想,对择业挫折有思想准备,择业失败,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不断努力。
2. 家长自身转变观念、提高指导水平
毕业生家长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对就业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主动收集社会就业信息,全面认识和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摆脱传统观念束缚,把基层和国家经济发展、政治形势、就业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前景、职业性质、岗位要求与大学生主观愿望有机地统一起来,给大学生以科学的指导。 家长应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给予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在就业问题上本着兴趣是原动力的原则,在照顾所学专业的同时把兴趣作为择业的参考坐标,拓宽就业视野,进而缓解结业压力。
如何自救?
四、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大学生除了应做好就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职业道德准备,还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好择业心态,勇敢地迎接就业挑战。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求职地位,了解社会需求,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1. 正确地做好自我认知
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作为一名求职者,只有在知己的基础上才能扬长避短,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求职决策。科学地认识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测量。大学生要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的认识,做好求职道路上将可能遇到的艰辛和曲折的心理准备。此外,大学生更应该培养健全的人格,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策略和技巧去争取理想的岗位。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职业。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最好不要给自己的职业选择限定在某个范围内,摆脱轻视体力劳动或服务性劳动的传统思想,而是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拓宽就业渠道。其次要打破一步到位、终身不变的就业观,改变将稳定作为生活第一要求的人生观。不仅要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追求社会理想,而且也应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再次要有服务基层和投身农村的观念。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迫切需要大量优秀毕业生投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传播星火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
3. 具备应有的就业意识
首先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大学生应抓紧了解自己的专业,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主动将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跟上社会发展变化的步伐,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培养积极主动的创业意识。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在政府多项优惠政策的激励下,完全可以走自我创业的道路。作为新时
代的大学生,应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据说,大学生创业在美国高达25%,在日本有10%。再次保持终身学习的发展意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乃至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牢固地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
如何实施?
三、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战略对策
(一)构建高校战略社会资本,树立品牌意识,建立长效就业机制
1. 维护同现有用人单位关系,优化就业市场前景
为了使大学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部门应该同用人单位保持长期的联系,定期从他们那里反馈意见和建议,以获得良好的声誉。并且由于就业部门是学校和外界交流的中心,多年来积累的稳定的社会合作关系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高校的就业部门要构建起自身的战略社会资本,并利用这种资本的可增值性,优化自身品牌建设。结合自身办学的特色、培养目标和自身发展的定位,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拥有的教育资源,重点开展“市场品牌战略”的实施。并且不断扩展新的社会网络结构,努力将毕业生就业的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进而为学生构建就业与择业平台系统。这一战略的实施,不仅可以使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在终端上为自身的资源产品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化平台——优化择业与创业的市场前景,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从而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2. 增进与上级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高校受到各种制度的约束,而这些制度是由组织的上级部门或相关部门制定的,如果制度的制定有利于高校的话,那么,高校在某个方面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就业上更是如此。因此,高校要拓展这方面的社会联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主动与之联系,反映现状,提供建议,与之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制度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保障[5]。
3. 充分挖掘校友资源,不断拓展教师就业社会资本
高校毕业的往届毕业生是高校重要的社会资本,他们中间往往蕴含着大量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西方很多高校都是依赖这部分社会资本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但是这部分社会资本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而高校教师正是联结这部分社会资本和高校大学生的有效媒介。一方面,我们应该提高教师的能动性,提高他们建立社会资本的意识,与自己往届毕业的学生保持良好关系,拓展社会网络,并且在参加社会活动时也可以有意识的构建社会资本。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意愿系数,即教师将自身的社会资本转化为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系数,激励高校教师运用社会资本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1.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全员化和专家化
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要求各高校“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一支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吸纳社会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加盟。二是通过学历的提升、课题研究、校企联合等形式,加大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素质。三是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激励机制,保证就业指导工作者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
二、解决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 一) 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的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 为毕业生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国家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继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 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针对就
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积极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完善就业法规建设, 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资源, 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要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整顿就业秩序, 规范就业行为, 纠正就业过程中的无序状态。要进一步增加就业工作的透明度, 加强廉政建设。广大用人单位也要建立客观、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机制, 杜绝不正之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 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
( 二)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 ,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 大学生们面临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因此, 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 拓宽专业口径, 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力开征素质教育, 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着重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加强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鼓励他们既要考虑个人成才和才智的发挥, 又要考虑国家的需要,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 三) 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 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的重视, 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并在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就业心理咨询则是针对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 它不仅是 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 加强就业心理指导,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紧张状态, 及所带来的压力,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排除心理危机; 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 树立信心, 从而顺利就业。
( 四) 家长和亲友要关心毕业生的心理状况
家长和亲友是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 在择业阶段, 家长和亲友应主动加强与毕业生的联系和沟通, 帮助毕业生处理好择业中的具体问题, 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缓解和减少毕业生的心理压力, 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渡过求职阶段。
( 五)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人, 才能正确地待人处世。因此, 大学生必须解决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必须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 给自己准确定位, 才能确立正确的择业目标。首先, 自我反省。面对就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大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应当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是什么, 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 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等等。自我反省的关键在于要真实、客观, 只有通过理智、冷静的自我思考, 才能对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才能使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其次, 与社会比较。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就要将自己与社会的其他人加以比较。一是要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来认识自己, 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二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 看看别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三是要通过参加社会活动, 如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从活动的结果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 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来认识自己。再次, 心理测验。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 选择心理专业编制的标准化测验量表, 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 通过测验分析, 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 找出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 从而减少 择业的盲目性。
案例1:A 是一位专业学得非常棒的学生,就业工作刚启动的时:候,得到一家企业的赏识,很轻松地获得一份起薪 4000 元的很好工作。可是得来过分容易反而不会珍惜,A 觉得此工作同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细分方向不是很契合,便谢绝了。而一开始的幸运使得 A 的薪水期望变得很高。随着时间的过去,不确定性增大,就业难度变大。A 同学随后得到的几份聘用意向工作待遇都远低于首份工作,造成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心里无法平衡。一方面承受急于就业的压力,一方面又陷入了不停的懊悔中,后悔之余又不肯屈身迁就,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情绪非常低落。A 同学是典型的情绪低落类。情绪反应上主要是后悔和消极,综合采用精神分析法和精神支持疗法进行心理疏导。
案例2:B 是一位专业并不突出、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同学。在找工作过程中,屡次遭到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能力的否定,频繁被拒绝。B 和很多水平相当的同学甚至专业水平不及他的同学一起进入复试面试,别人都对招聘方要求的技能和能力十分重视,夯实基础认真准备笔试面试,而他始终无法安心准备看书。心情极度浮躁,每每强迫自己看书,看了一点就急了,十分担心求职失败,发现越看越不了解,不懂的东西越看越多,最后心情烦躁,注意力分散,仿佛有很多事情要做却安不下心,什么都做不了。在同 B 学生交流的时候,明显感到其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做事无恒心充分显示了 B 同学的浮躁心理,由于挫折心理得不到矫正而形成浮躁心理,甚至产生焦虑倾向。对于浮躁和焦虑,在疏导过程中引入音乐疗法。利用古典音乐平抑焦虑。对 B 同学,以暗示和精神支持疗法为主辅助运用音乐疗法来改善情绪,从挫折心理和浮躁心理的矫正入手,消除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