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与展望未来
记我的童年
有人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其实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不厌其烦的思考命运、人生,思考应当采取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自己的生活。这二十多年,我经历过也思考过,各种各样的人生境遇仿佛都汇聚到了我的身上。回首过去,往事历历在目。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在贫穷但美丽的小山沟。这一天看似很平常,寂静的夜色中不时传来几声狗吠。突然一阵清脆的哭声打破了这片静谧的夜空。
“生了,生了!”一位婆婆满头大汗,高兴的喊。
“男的还是女的?”有个青年男子关切的问道。
“是个小子,大胖小子!”婆婆又一次开怀大笑。
于是我便这样来到了人世。我似乎现在都能感觉到自己的降生为这户人家带来的巨大欢乐。在经历了数千年封建文化洗礼的中国,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那些广大贫穷落后的山区。男孩儿的降生远比女孩儿更让人激动! 我那可爱的家乡和那可爱的乡亲们,现在我是多么怀念你们。哪里有我的童年、我的梦。不会忘记春天跟着家人去天地里播种;不会忘记夏天央求爷爷拿水桶帮我灌出那只钻入洞穴的田鼠;不会忘记秋天自己提着编筐,拿着斧头去山林中为家人砍柴;当然更不会忘记冬天再结实的冰面上和小伙伴们溜冰车,直到父亲骑着大摩托工作归来。这是我会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下,把冰车放在摩托后座而自己坐在父亲的怀中,让父亲载我回家。当时的冬天是很冷的,我的笑脸一般都被冻得通红,并且鼻子上还经常挂着两串搞笑的鼻涕。这就是我当时的状态,现在想想还是童年好。
当生下来的那一刻,我根本没想到自己未来的路会和读书捆绑在一起。没错,我接下来的路都是以读书为伴的。家乡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那里的教学资源奇缺。村里有唯一的一所学校,学校里有唯一的一间教室,教室里有唯一的一位老师,可老师却带着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课程。我记不清自己具体是几岁开始入学的,只记得当时坐在高大的课桌前只能露出半个脑袋,那是相当的郁闷。在家乡上学,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缺少学习用品。当时只有半支铅笔,没有橡皮和削笔刀。我喜欢在纸上写写画画,当有需要涂改的地方时,我没办法只能用指头去擦,可是越擦越黑,急的会放声大哭。铅笔芯被弄断是我最伤心事情了。由于没有小刀,我会想办法将断掉的铅笔芯和铅笔连接起来,那时我最先想到的是用唾沫,竟然是唾沫,现在想当时真的好傻。唾沫怎么可当做胶水用呢?所以我的行动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的。
父母都是农民,可他们知道学习文化的重要性,而家乡的教育又是那样的令人失望。因此父母选择了进城,搬到县城居住。为了我能够的到更加良好的教育。现在想想父母都是有远见的人。如果不是他们,我不会成为我们村唯一一个能够考上一本的大学生。
诚然,大学,我是考上了,可在我内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我塑造成现在的状态,如果换一种更加积极、活泼、开放的教育制度来培养我, 我将会呈现另外一种状态吗?
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不满意的,这样的状态是不符合自己的要求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对矛盾,我向往有一天我的孩子是在素质教育体制下成长。
人是弱小的,当无法改变周围时,我只能适应环境。自己未来的路途还很长, 我所学专业是具备发展前景的。最后我将用一句使来概括自己的未来之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回首过去与展望未来
记我的童年
有人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其实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不厌其烦的思考命运、人生,思考应当采取怎样的姿态来面对自己的生活。这二十多年,我经历过也思考过,各种各样的人生境遇仿佛都汇聚到了我的身上。回首过去,往事历历在目。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在贫穷但美丽的小山沟。这一天看似很平常,寂静的夜色中不时传来几声狗吠。突然一阵清脆的哭声打破了这片静谧的夜空。
“生了,生了!”一位婆婆满头大汗,高兴的喊。
“男的还是女的?”有个青年男子关切的问道。
“是个小子,大胖小子!”婆婆又一次开怀大笑。
于是我便这样来到了人世。我似乎现在都能感觉到自己的降生为这户人家带来的巨大欢乐。在经历了数千年封建文化洗礼的中国,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那些广大贫穷落后的山区。男孩儿的降生远比女孩儿更让人激动! 我那可爱的家乡和那可爱的乡亲们,现在我是多么怀念你们。哪里有我的童年、我的梦。不会忘记春天跟着家人去天地里播种;不会忘记夏天央求爷爷拿水桶帮我灌出那只钻入洞穴的田鼠;不会忘记秋天自己提着编筐,拿着斧头去山林中为家人砍柴;当然更不会忘记冬天再结实的冰面上和小伙伴们溜冰车,直到父亲骑着大摩托工作归来。这是我会在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下,把冰车放在摩托后座而自己坐在父亲的怀中,让父亲载我回家。当时的冬天是很冷的,我的笑脸一般都被冻得通红,并且鼻子上还经常挂着两串搞笑的鼻涕。这就是我当时的状态,现在想想还是童年好。
当生下来的那一刻,我根本没想到自己未来的路会和读书捆绑在一起。没错,我接下来的路都是以读书为伴的。家乡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那里的教学资源奇缺。村里有唯一的一所学校,学校里有唯一的一间教室,教室里有唯一的一位老师,可老师却带着一年级至六年级的课程。我记不清自己具体是几岁开始入学的,只记得当时坐在高大的课桌前只能露出半个脑袋,那是相当的郁闷。在家乡上学,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缺少学习用品。当时只有半支铅笔,没有橡皮和削笔刀。我喜欢在纸上写写画画,当有需要涂改的地方时,我没办法只能用指头去擦,可是越擦越黑,急的会放声大哭。铅笔芯被弄断是我最伤心事情了。由于没有小刀,我会想办法将断掉的铅笔芯和铅笔连接起来,那时我最先想到的是用唾沫,竟然是唾沫,现在想当时真的好傻。唾沫怎么可当做胶水用呢?所以我的行动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的。
父母都是农民,可他们知道学习文化的重要性,而家乡的教育又是那样的令人失望。因此父母选择了进城,搬到县城居住。为了我能够的到更加良好的教育。现在想想父母都是有远见的人。如果不是他们,我不会成为我们村唯一一个能够考上一本的大学生。
诚然,大学,我是考上了,可在我内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我塑造成现在的状态,如果换一种更加积极、活泼、开放的教育制度来培养我, 我将会呈现另外一种状态吗?
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是不满意的,这样的状态是不符合自己的要求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对矛盾,我向往有一天我的孩子是在素质教育体制下成长。
人是弱小的,当无法改变周围时,我只能适应环境。自己未来的路途还很长, 我所学专业是具备发展前景的。最后我将用一句使来概括自己的未来之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