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妈妈特别善良,困难时期,所有人家都陷入饥饿之中,吃饭时,妈妈总是默默地把饭分成几份,自己留最少的一份,尽量把有营养的和多的留给父亲和孩子们,特别是我。因为我那时马上就要考大学了,总觉着吃不饱。

  记得父亲到香港开辟一片事业,家里为照顾父亲请了一个阿姨。每天早晨,为了让阿姨休息好,母亲会先起来把荷包蛋煎好。过年过节,要先给阿姨、司机、大夫包好红包。所以,我们是从爸爸身上学到正直、求实、诚信,在妈妈身上学到善良。联系到联想,我是主要创始人,但和大家共同分享联想的股份,我在其中只占2%左右的股份,我觉着这和妈妈对我的影响分不开。

  妈妈公私分得清楚,记得我父亲1984年到香港创立了一家专利公司,直到现在这家公司也仍然是香港最大的一家专利公司。公司有一座大的住宅楼,员工大多数都住在楼里。可在那里,父母只住一套六七十平米很小很小的房子,有时我去看他们,晚上就只能住在仅能睡下我一个人的客厅里。

  随着事业逐渐做大,爸爸有时因工作允许想带妈妈到国外去走走,妈妈却总要问清是不是经过对方允许、费用是不是公司出,如果公司出,妈妈绝不会去。这对于我很有触动。我在香港办公司时,她一度曾担心我爱钱财,后来看我对这方面根本不在意,看我和香港人都是公事公办,放心了。即使这样,她对我也总说我爸爸公私分明,表现出她内心的那种自豪感。她就是这样,对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刻意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

  我上初中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妈妈在中国银行秘书室,我要大量地读课外书,妈妈就一本一本地为我借。妈妈在贸促会图书馆时,开始有意识地为我挑一些书。我除了看一些如《青春之歌》那样一类提倡看的书外,还看一些历史书,一些文学名著,如《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督山恩仇记》等,像杰克・伦敦的,像大仲马的书,我都爱看。后来她管图书馆时,一拿回来就是30来本,基本是她拿什么我看什么。妈妈说:“就知道老大要看书,吃不上,就满足他看书吧。”

  现在一般人愿意请我讲些事情,认为我讲演逻辑性强,也挺生动,那是受妈妈的影响。记得1952年前后,没有谁重视讲演,讲演那时叫讲话,但是我妈妈重视。她鼓励我在课堂上举手,让我觉得讲话没有什么可害臊的。也许是因为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看到了宣传鼓动的力量,因此她对我说:你应该有讲演的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她平常是很好静的人,但1949年我们刚从上海搬到北京时,我大概5岁左右,所在贤宁小学要开一个庆祝会,竟然邀请她作为家长讲话,她还就答应了。开会时,看到妈妈走上主席台,把我吓一跳。后来想,那是要给我做样子。

  我妈妈有一个特长是学各地方言,学得惟妙惟肖。学陕西人说话,学唐山人说话,听了就能学。我今天也喜欢学各地人说话,说个陕西话、湖北话,都受她的影响。有讲演能力,办公司就能把话讲好,让员工有士气,有利于带好自己的队伍。所以说,有讲话能力还是挺重要的。

  但是,对后来的我和我的父亲,妈妈就不再鼓励我们讲话了,总是让我们悠着点儿。让我们和同事之间、和周围人处理好关系。她认为想要把事情做好,要先想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人家起什么作用,如果有出头露面的机会,就要先向后退,多让给别人。我和爸爸都是一样的脾气,都是愿意向前冲的性格,到后来妈妈就是向我们说这些话了。

  我母亲和父亲这一辈子不管多艰难,真是恩爱了一辈子,少见这样夫妻恩爱的榜样。早年,刚一解放,爸爸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作,中国银行要筹建总行,爸爸从上海被调到北京,妈妈带着全家跟着爸爸过来。

  当时北京风沙漫天,条件很恶劣,但妈妈从来没有埋怨。后来,因领导人之间的问题,爸爸卷入一个案子,被无辜地发落到黑龙江安达一个小城市去当行长;“文革”期间,我父亲又受冲击,说他是阶级异己分子,被打入牛棚,送到干校,由于他不肯承认所谓罪行,被押送回老家一个干校。我有一次出差路过,看见干校到处是写批我爸爸的大字报,对此妈妈却无动于衷。她柔中有刚,始终陪着爸爸,并且把她的首饰全都卖了,坚决支持爸爸。

  妈妈的坚强给父亲力量,也让家人对父亲充满信任。很多年后,我父亲成为中国专利代理方面的创始人,在业界很有名气,但是对妈妈始终很敬重。爸爸说妈妈是外圆内方的人,无论遇什么事心态都很平和。

  对爸爸和我们这些孩子们,妈妈非常慈爱。在我出现思想问题时,都是爸爸和我谈话,妈妈陪着爸爸。高中毕业时,我被挑选当飞行员,成为全校唯一的入选者。可到了要批准的时候,因为舅舅是“右派”被拿下。灾难从天而降,高考又误了,我因此特别沮丧。但是,妈妈和爸爸对我说:“无论你将来做多么了不起的事,还是做多么平凡的事,只要是一个正直的人,就是我的好儿子。”一席话让我从此坚强起来。

  70年代,家里孩子中属我经济条件不好,妈妈问我:“要不要补贴?”我说不要,想自己克服。于是妈妈让我们回家里吃饭。那时我带着儿子回去,他们现在想起还在笑,父子俩就像从前线下来的,把桌上的饭菜能扫荡一空。

  我和我爸爸性格相同,属于那种天上有块云彩要下雨,没云彩也要下雨的性格。我妈妈反而总是按着我们俩,怕我们有哪一点不周到影响事情成功。她在后面总是很稳重、很安详,让父亲把事情做好。她总是让我们谋定而后动,谋不定不动。但如果真做了,就不后悔。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每当我们有一点成功,她不会有什么褒奖,只是在后面微笑。到后来联想的路走顺了,在家里她从不谈我;当然了,如果电视台采访我,我也不告诉她。

  2008年,爸爸和妈妈都走了。我和弟弟妹妹在妈妈的住所用一个房间作纪念室,摆满了妈妈曾用过的东西、父母及家人在各时期的照片,每每在房间里驻足,看着妈妈慈爱的目光,我便会感到妈妈还在身边,对于她的孩子们,还在给予,给得很多很多。

  摘自《中国妇女报》2010.11.29

  妈妈特别善良,困难时期,所有人家都陷入饥饿之中,吃饭时,妈妈总是默默地把饭分成几份,自己留最少的一份,尽量把有营养的和多的留给父亲和孩子们,特别是我。因为我那时马上就要考大学了,总觉着吃不饱。

  记得父亲到香港开辟一片事业,家里为照顾父亲请了一个阿姨。每天早晨,为了让阿姨休息好,母亲会先起来把荷包蛋煎好。过年过节,要先给阿姨、司机、大夫包好红包。所以,我们是从爸爸身上学到正直、求实、诚信,在妈妈身上学到善良。联系到联想,我是主要创始人,但和大家共同分享联想的股份,我在其中只占2%左右的股份,我觉着这和妈妈对我的影响分不开。

  妈妈公私分得清楚,记得我父亲1984年到香港创立了一家专利公司,直到现在这家公司也仍然是香港最大的一家专利公司。公司有一座大的住宅楼,员工大多数都住在楼里。可在那里,父母只住一套六七十平米很小很小的房子,有时我去看他们,晚上就只能住在仅能睡下我一个人的客厅里。

  随着事业逐渐做大,爸爸有时因工作允许想带妈妈到国外去走走,妈妈却总要问清是不是经过对方允许、费用是不是公司出,如果公司出,妈妈绝不会去。这对于我很有触动。我在香港办公司时,她一度曾担心我爱钱财,后来看我对这方面根本不在意,看我和香港人都是公事公办,放心了。即使这样,她对我也总说我爸爸公私分明,表现出她内心的那种自豪感。她就是这样,对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刻意的教育,都是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

  我上初中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妈妈在中国银行秘书室,我要大量地读课外书,妈妈就一本一本地为我借。妈妈在贸促会图书馆时,开始有意识地为我挑一些书。我除了看一些如《青春之歌》那样一类提倡看的书外,还看一些历史书,一些文学名著,如《牛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基督山恩仇记》等,像杰克・伦敦的,像大仲马的书,我都爱看。后来她管图书馆时,一拿回来就是30来本,基本是她拿什么我看什么。妈妈说:“就知道老大要看书,吃不上,就满足他看书吧。”

  现在一般人愿意请我讲些事情,认为我讲演逻辑性强,也挺生动,那是受妈妈的影响。记得1952年前后,没有谁重视讲演,讲演那时叫讲话,但是我妈妈重视。她鼓励我在课堂上举手,让我觉得讲话没有什么可害臊的。也许是因为她在抗日战争时期看到了宣传鼓动的力量,因此她对我说:你应该有讲演的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她平常是很好静的人,但1949年我们刚从上海搬到北京时,我大概5岁左右,所在贤宁小学要开一个庆祝会,竟然邀请她作为家长讲话,她还就答应了。开会时,看到妈妈走上主席台,把我吓一跳。后来想,那是要给我做样子。

  我妈妈有一个特长是学各地方言,学得惟妙惟肖。学陕西人说话,学唐山人说话,听了就能学。我今天也喜欢学各地人说话,说个陕西话、湖北话,都受她的影响。有讲演能力,办公司就能把话讲好,让员工有士气,有利于带好自己的队伍。所以说,有讲话能力还是挺重要的。

  但是,对后来的我和我的父亲,妈妈就不再鼓励我们讲话了,总是让我们悠着点儿。让我们和同事之间、和周围人处理好关系。她认为想要把事情做好,要先想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人家起什么作用,如果有出头露面的机会,就要先向后退,多让给别人。我和爸爸都是一样的脾气,都是愿意向前冲的性格,到后来妈妈就是向我们说这些话了。

  我母亲和父亲这一辈子不管多艰难,真是恩爱了一辈子,少见这样夫妻恩爱的榜样。早年,刚一解放,爸爸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工作,中国银行要筹建总行,爸爸从上海被调到北京,妈妈带着全家跟着爸爸过来。

  当时北京风沙漫天,条件很恶劣,但妈妈从来没有埋怨。后来,因领导人之间的问题,爸爸卷入一个案子,被无辜地发落到黑龙江安达一个小城市去当行长;“文革”期间,我父亲又受冲击,说他是阶级异己分子,被打入牛棚,送到干校,由于他不肯承认所谓罪行,被押送回老家一个干校。我有一次出差路过,看见干校到处是写批我爸爸的大字报,对此妈妈却无动于衷。她柔中有刚,始终陪着爸爸,并且把她的首饰全都卖了,坚决支持爸爸。

  妈妈的坚强给父亲力量,也让家人对父亲充满信任。很多年后,我父亲成为中国专利代理方面的创始人,在业界很有名气,但是对妈妈始终很敬重。爸爸说妈妈是外圆内方的人,无论遇什么事心态都很平和。

  对爸爸和我们这些孩子们,妈妈非常慈爱。在我出现思想问题时,都是爸爸和我谈话,妈妈陪着爸爸。高中毕业时,我被挑选当飞行员,成为全校唯一的入选者。可到了要批准的时候,因为舅舅是“右派”被拿下。灾难从天而降,高考又误了,我因此特别沮丧。但是,妈妈和爸爸对我说:“无论你将来做多么了不起的事,还是做多么平凡的事,只要是一个正直的人,就是我的好儿子。”一席话让我从此坚强起来。

  70年代,家里孩子中属我经济条件不好,妈妈问我:“要不要补贴?”我说不要,想自己克服。于是妈妈让我们回家里吃饭。那时我带着儿子回去,他们现在想起还在笑,父子俩就像从前线下来的,把桌上的饭菜能扫荡一空。

  我和我爸爸性格相同,属于那种天上有块云彩要下雨,没云彩也要下雨的性格。我妈妈反而总是按着我们俩,怕我们有哪一点不周到影响事情成功。她在后面总是很稳重、很安详,让父亲把事情做好。她总是让我们谋定而后动,谋不定不动。但如果真做了,就不后悔。这对我们很有启发。每当我们有一点成功,她不会有什么褒奖,只是在后面微笑。到后来联想的路走顺了,在家里她从不谈我;当然了,如果电视台采访我,我也不告诉她。

  2008年,爸爸和妈妈都走了。我和弟弟妹妹在妈妈的住所用一个房间作纪念室,摆满了妈妈曾用过的东西、父母及家人在各时期的照片,每每在房间里驻足,看着妈妈慈爱的目光,我便会感到妈妈还在身边,对于她的孩子们,还在给予,给得很多很多。

  摘自《中国妇女报》2010.11.29


相关文章

  •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母亲如何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 基本资料 好妈妈影响孩子的一生(母亲如何给予孩子成长的力量) 作者: 宿春礼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29.0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一个成功的母亲要有良好的品质,有修养的母亲会铸造孩子的品质:一个成功的母亲 ...查看


  • 幼儿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教育问题
  • 幼儿教育论文|浅谈幼儿教育问题 今天在公车上,有一家三口特引人注目.爸爸.妈妈和6岁左右的儿子. " t$ y6 _( k1 W 故事1:让座 ) \1 r* F9 \& _! m3 D 车上让出一空位,妈妈让儿子坐,儿子 ...查看


  • 感恩父母的爱
  • 1.<感恩父母的爱>主题班队会设计方案-德育园地-沈阳市和平...因此班级决定召开 <感恩父母的爱> 主题班队会. 二.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 ...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课余时间学做家务 ...查看


  • 日常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 浅谈学生日常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摘 要:良好情感品质是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本文从学生日常活动入手,提出重视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结合领域内容,以课程为裁体,丰富学生情感知识:利用节日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情感调整和情感表达. ...查看


  • 音乐剧论文
  • 浅谈儿童音乐剧的表演与德育的渗透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新的音乐教材.新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良好道德修养 ...查看


  • 浅谈幼儿的感恩教育
  • 浅谈幼儿感恩教育 撰写人:易雪琴 温州大学附属宏德实验幼儿园 [内容摘要]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能.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 ...查看


  • 教学反思(情感)
  • 教学反思(情感) 于雷 一.情感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的社会性需要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人对现实生活中的 ...查看


  • "好妈妈"李代英先进事迹
  • 无怨无悔 真爱永恒 --"好妈妈"李代英先进事迹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在这个处处充满着物质文明的大环境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不可或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她有 ...查看


  • 家长学校教案(1)
  • 家长学校教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学目的要求: 1.帮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2.帮助家长明确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3.建议家长该怎样做.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和家庭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