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珍藏着许多知识,传承着许多学问,其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若留心于民间,也会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民间也有“民间人才学”,虽然是散见于民间,却是通俗易懂,非常生动,诸如:“瓜没有滚圆的,人没有十全的”、“好猫不叫”、“三岁孩童映八十”、“有志不问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等等,这些都是课堂里听不到,街谈巷议中能听到的。余耀中同志从小就受到了这种民间文化的耳濡目染,不但学着说,还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例如,为了弄明白“瓜没有滚圆的,人没有十全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一天下午,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挑着担子叫卖西瓜的农民,便跟在后面,边走边看箩筐里的西瓜,走了一会,农民放下担子稍歇息,他就蹲下,盯着箩筐里的西瓜,左看右看。卖瓜的农民问:“小学生,你买吗?”他边看边答:“我不买,我看看。”卖瓜的农民感到很奇怪,“城里的孩子,难道西瓜未见过,这样盯着看,真有意思。”便又对他说:“你喜欢看,就随你看吧。”余耀中索性用小手将箩筐里的西瓜,一个一个零距离地看个够,此时他才发现,这西瓜,乍看起来,个个都是圆的,细看起来没有一个是滚圆的,他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做完作业,爸爸回来了,他高兴地迎了上去,对爸爸说:“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学到了书上没有的知识。”爸爸问:“什么知识?”他高兴地说:“就是你常说的那句‘瓜没有滚圆的’,今天我见到一位农民伯伯挑着一担西瓜,在路旁叫卖,我一个一个过手,一个一个细看,真是没有一个西瓜是滚圆的。”过了一会,他似乎又想起了一个新问题,问爸爸:“你还说了一个下句,‘人没有十全的’,这句话我不明白,人也不是西瓜,瓜没有滚圆的,人就没有十全的啦?”爸爸见他开动脑筋,“打破砂锅”地问,感到很开心,便又轻声慢语地讲给他听:“当然喽,瓜是瓜,人是人。比要比得在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西瓜,看上去是圆的,只是大体上圆,不可能是滚圆的,而且每个西瓜,都有各自不同的圆,就好比树上的树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若仔细地看,没有一片树叶跟别的树叶是完全相同的。”说到这里,余耀中追问道:“瓜没有滚圆的,怎么会影响到人,没有十全的呢?”爸爸继续解释说:“这不是影响,而是一种比方。古人有句话,叫‘人无完人’,这句是文言文,可能你还不懂,就是讲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但都不可能万能,如果自己把自己看成是‘十全’的人,那就正好说明自己的‘不全’,很不全。”爸爸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民间,有读不完的‘书’,其中的学问也很深,你从小就爱读书,要坚持读到老。别看‘瓜没有滚圆的,人没有十全的’这两句普普通通的话,这对你长大后,处人处事,做人做事,很有用处,大有用处。”
“民间人才学”这本无字的“书”,珍藏在余耀中的记忆中,他一直在“读”,一直在研究,他从中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人才观,懂得了怎样做人,还懂得了怎么辩证地看待人才,并运用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985年6月《新华日报》开展人才问题大讨论,并就怎样看待、使用“两头冒尖”(优点冒尖,缺点也冒尖)人才进行专题讨论,余耀中的《轻率重用与弃之不用都不可取》(载1985年6月4日《新华日报》)被作为该专题的总结,他把“两头冒尖”的人比喻为“玉在石中,玉石俱存”。如果一概弃之不用,实际上是“玉石皆弃”,弃之可惜。虽然是用人不应求全责备,但如果只看其长,不见其短,轻率重用,势必偏颇。文中,阐述了古往今来人才的成因是复杂的,其中,克服缺点,发挥优点而成才的不乏其人。当今,振兴中华,需要人才,对于优点“冒尖”,而缺点不“冒尖”的,符合干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理所当然地应予选拔重用。而对于“两头冒尖”的人,应当为之提供必要条件,使其在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中化为“一头冒尖”的可以重用的人才,这也是用才、惜才的一个用人之道。
民间,珍藏着许多知识,传承着许多学问,其中,不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若留心于民间,也会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例如,民间也有“民间人才学”,虽然是散见于民间,却是通俗易懂,非常生动,诸如:“瓜没有滚圆的,人没有十全的”、“好猫不叫”、“三岁孩童映八十”、“有志不问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等等,这些都是课堂里听不到,街谈巷议中能听到的。余耀中同志从小就受到了这种民间文化的耳濡目染,不但学着说,还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例如,为了弄明白“瓜没有滚圆的,人没有十全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一天下午,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挑着担子叫卖西瓜的农民,便跟在后面,边走边看箩筐里的西瓜,走了一会,农民放下担子稍歇息,他就蹲下,盯着箩筐里的西瓜,左看右看。卖瓜的农民问:“小学生,你买吗?”他边看边答:“我不买,我看看。”卖瓜的农民感到很奇怪,“城里的孩子,难道西瓜未见过,这样盯着看,真有意思。”便又对他说:“你喜欢看,就随你看吧。”余耀中索性用小手将箩筐里的西瓜,一个一个零距离地看个够,此时他才发现,这西瓜,乍看起来,个个都是圆的,细看起来没有一个是滚圆的,他自言自语地说:“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做完作业,爸爸回来了,他高兴地迎了上去,对爸爸说:“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学到了书上没有的知识。”爸爸问:“什么知识?”他高兴地说:“就是你常说的那句‘瓜没有滚圆的’,今天我见到一位农民伯伯挑着一担西瓜,在路旁叫卖,我一个一个过手,一个一个细看,真是没有一个西瓜是滚圆的。”过了一会,他似乎又想起了一个新问题,问爸爸:“你还说了一个下句,‘人没有十全的’,这句话我不明白,人也不是西瓜,瓜没有滚圆的,人就没有十全的啦?”爸爸见他开动脑筋,“打破砂锅”地问,感到很开心,便又轻声慢语地讲给他听:“当然喽,瓜是瓜,人是人。比要比得在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西瓜,看上去是圆的,只是大体上圆,不可能是滚圆的,而且每个西瓜,都有各自不同的圆,就好比树上的树叶,看起来都差不多,但若仔细地看,没有一片树叶跟别的树叶是完全相同的。”说到这里,余耀中追问道:“瓜没有滚圆的,怎么会影响到人,没有十全的呢?”爸爸继续解释说:“这不是影响,而是一种比方。古人有句话,叫‘人无完人’,这句是文言文,可能你还不懂,就是讲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但都不可能万能,如果自己把自己看成是‘十全’的人,那就正好说明自己的‘不全’,很不全。”爸爸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民间,有读不完的‘书’,其中的学问也很深,你从小就爱读书,要坚持读到老。别看‘瓜没有滚圆的,人没有十全的’这两句普普通通的话,这对你长大后,处人处事,做人做事,很有用处,大有用处。”
“民间人才学”这本无字的“书”,珍藏在余耀中的记忆中,他一直在“读”,一直在研究,他从中懂得了什么是正确的人才观,懂得了怎样做人,还懂得了怎么辩证地看待人才,并运用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985年6月《新华日报》开展人才问题大讨论,并就怎样看待、使用“两头冒尖”(优点冒尖,缺点也冒尖)人才进行专题讨论,余耀中的《轻率重用与弃之不用都不可取》(载1985年6月4日《新华日报》)被作为该专题的总结,他把“两头冒尖”的人比喻为“玉在石中,玉石俱存”。如果一概弃之不用,实际上是“玉石皆弃”,弃之可惜。虽然是用人不应求全责备,但如果只看其长,不见其短,轻率重用,势必偏颇。文中,阐述了古往今来人才的成因是复杂的,其中,克服缺点,发挥优点而成才的不乏其人。当今,振兴中华,需要人才,对于优点“冒尖”,而缺点不“冒尖”的,符合干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理所当然地应予选拔重用。而对于“两头冒尖”的人,应当为之提供必要条件,使其在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中化为“一头冒尖”的可以重用的人才,这也是用才、惜才的一个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