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热点:一、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训练
1. 2014年10月20日14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二号送入太空。这表明我国 ( A)
A.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B.科技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C.科技整体水平已居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D.已经全面建成自主创新性国家
2. 2014年8月21日至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展示活动。举办这类活动( D )
A.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B.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C.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D.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
3. 改革开放36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世界第十五位到2010年上升到第二位,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00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56万亿元;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国际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 B )
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科技与经济的竞争
4. 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1)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创新?(2)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创新大国,需要国家和社会付出哪些努力?(3)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答案:(1)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③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
(2)国家: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全方位、多领域地选拔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3)启示我们: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②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③积极参加科技实践,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
二、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
材料一:2014年全国科普日 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 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围绕创新引领未来;二是围绕创新改变生活;三是围绕创新在我身边;四是围绕创新圆我梦想。
材料二: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4年8月21~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 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及展示活动。此外,组委会还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 相关链接: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考点链接】{①创新②青少年健康成长③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材料一1.2014年全国科普日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为主题,表明了什么?
(1)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国家重视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4)我国努力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
2.国家为什么要在全国举行科普日活动?
(1)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国家举行科技活动,大力宣传科技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3.举行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2)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3)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5)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材料二4.为什么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够高。(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5.谈谈你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认识。
(1)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2)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3)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需要。(4)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的重要途径等。
6.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2)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3)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7.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1)组织科技专题讲座。(2)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等创新比赛。(3)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
8.传承科技薪火,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3)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4)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科教兴国 自主创新专题训练(1)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回答1~2题。
1.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 )
①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鼓励、尊重和保护创造 ②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能力 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和应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之所以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因为( )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④创新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园博园举办。青少年参加此项活动有利于
( )
①激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②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③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超级计算机、北斗系统、智能电网、3D打印、智能机器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先进生物制造、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我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加强部署,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回答4~5题。
4.这些科研成果有利于( )
①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我国目前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④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5.这表明我国( )
①文化的地位日益提高 ②科教兴国战略成果显著 ③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④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科技创新 成就梦想】
材料一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材料二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办。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代表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新进展。
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教育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石,故④错误。3.C 4.C
5.C 解析:①中的意义与材料中的科技成果无关,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③错误。
6.①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或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④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或我们中学生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等活动)。(言之有理即可)
四三、科教兴国 自主创新专题训练(2)
材料一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材料二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架机的机头部段2014年7月31日在成都下线;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材料三 在国家“千人计划”带动下,我国多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取得实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江苏“双创计划”、浙江“省级千人计划”……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材料四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14年8月21日~26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
【考点链接】}
{与教材“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知识的链接点:①我国的科技现状(九P61)。②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九P64)。③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九P64)。}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有何认识。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人才及科技事业;我国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鼓励科技创新;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等。
2.材料二表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1)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能够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
4.怎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5.青少年应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6.结合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举办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7.材料四表明了什么?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1)材料四表明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关心身边的科技事物,培养创新精神和对科技的创新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奠定基础。
五、中考政治热点:关注学生生命健康
材料一:昆明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2014年9月26日14时,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经核实,目前踩踏事故已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2人重伤,伤者12人已送延安医院,另有10人送到红会医院救治。
相关链接:陕西延长县一幼儿园21名师生群体中毒;教育部通报35所存在安全问题学校。
材料二:教育部:中小学生以后将不被要求“见义勇为” 2014年8月2日北京晨报讯:中小学生以后将不被要求“敢于斗争”“见义勇为”。8月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材料三:王俊胜副委员长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4年8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王胜俊指出,未成年人人身安全问题仍然突出。每年约有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交通事故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奸淫、猥亵、拐卖、虐待、遗弃等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屡禁不止,一些案件触目惊心。
相关链接:看好熊孩子安全过暑假,安全教育法律保障缺一不可;公安部:女孩独自外出搭车须知。
【考点链接】{ ①生命健康权 ②特殊保护 ③自我保护 ④明辨是非 ⑤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材料一1.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陕西延长县幼儿园集体中毒事件,主要损害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这一权利在公民权利中处于什么地位?
(1)生命健康权。(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身体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材料二2.《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取消 “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原因有哪些?
(1)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不法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与其斗争容易受到伤害,中小学生首先应该保证自身安全,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材料三
3.利用未成年人乞讨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1)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2)给受害人的家人带来沉重打击,给受害人的家庭带来无尽伤痛。(3)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为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监护,坚决打击侵害或威胁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2)社会: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发现威胁或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救助或举报。(3)学校:严格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4)家庭:应对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和监护,使未成年人远离侵害,以确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5)未成年人自身:认真对待家庭和学校教育,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侵害发生时,积极寻求社会、学校、家庭等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善于用智慧保护自己、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六、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专题训练
1.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世界各国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采取积极行动,这是因为 ( )
①人们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仍在继续②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③环境问题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同样的环境问题,不可能解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 “绿色梦想”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不只是未来时,更是现在时,关键是要有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思路。我们必须实施的战略
是 ( )
A. 依法治国 B. 可持续发展 C. 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
3. “向污染宣战”,我们应该 ( )
①控制PM2.5,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④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国家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 图中《雾霾笼罩美丽中国》启示我们必须 (
)
①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缓经济发展步伐②积极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5.材料一:2014年9月23日,为期一天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峰会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召集,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会议,120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及250名企业界领导人出席。
材料二: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之一,积极制定节能减排措施,号召企事业单位行动起来降低能耗;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1)召开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有什么意义?
(2)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许多措施,这说明什么?
(3)青少年能为改善气候问题做出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1)①有利于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②有利于世界各国更好的合作交流;③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①说明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说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说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3)①在全民中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及必要性;②有计划地购物,适度消费,减少浪费,提倡废物利用;③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如使用节能灯,节水型水龙头和马桶,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自觉提高空调制冷温度;④全面倡导以低碳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提倡素食;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七、中考政治热点: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一:世界环境日 2014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材料二: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峰会开幕式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在2015年达成一项新的气候协议。根本出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推动能源变革,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
材料三: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 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2014年8月13日,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相关链接:新“环保法”规定包庇环境违法责任人或被开除;国务院:建立环境管理和监测信息公开制度;文明建设保护先行,专家献计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四:沙漠“女汉子”殷玉珍“治沙女杰”殷玉珍。她从1986年开始种树,从自家门前仅有的1棵树,到如今坐拥6万余亩“碧波”。殷玉珍用20多年苦行僧般的劳动,在毛乌素沙地腹地画了一个绿色的圈。29年前,殷玉珍初嫁到毛乌素沙地深处的井背塘时,面对寸草不生的黄沙,绝望得几次寻死。一趟趟担水种树,累得不行了,双手护住脸在沙里睡一会儿。中午沙子烫,走一会儿脚就烫出大泡……而今,6万亩绿树从她手底下冒起来,把沙漠变成了“塞上江南”。
相关链接:治沙标兵曾凡江。
【考点链接】
材料一
1.“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体现了什么?
(1)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2)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材料二
2.为什么国际社会需要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的平衡,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应该怎样做?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③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青少年应怎样为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
(1)要密切关注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3)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同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恶劣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材料三
5.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2)有利于动员公民积极与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3)有利于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使公众认识到个人在防治大气污染和健康防护方面应履行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4)有利于公民行使批评、建议、监督权。
6.公民应该怎样践行环保部发布的行为准则?
(1)公民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应响应各级人民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2)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3)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使用污染重、能耗大、过度包装产品;厉行节约,节俭消费,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 材料四
7. 请你简要评价殷玉珍、曾凡江的行为。
他们环保意识强;他们植树造林,保护和改善了环境;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行为,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8. 沙漠“女汉子”殷玉珍的优秀品质给你哪些启示?
①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撑;③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保护我们的家园;④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们要学习她为改变荒漠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9.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1)国家: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依法治国,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保护环境;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④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与环保意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生态保护区。(2)个人: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种植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废弃物,开展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节约水电纸张等;进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勇于同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中考政治热点:一、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专题训练
1. 2014年10月20日14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二号送入太空。这表明我国 ( A)
A.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B.科技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C.科技整体水平已居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D.已经全面建成自主创新性国家
2. 2014年8月21日至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展示活动。举办这类活动( D )
A.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B.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C.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需要D.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
3. 改革开放36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世界第十五位到2010年上升到第二位,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00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56万亿元;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国际范围内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 B )
A.经济实力的竞争B.人才的竞争C.军事实力的竞争D.科技与经济的竞争
4. 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1)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创新?(2)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创新大国,需要国家和社会付出哪些努力?(3)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 答案:(1)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③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④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
(2)国家: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和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③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才选拔机制,全方位、多领域地选拔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3)启示我们: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②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③积极参加科技实践,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
二、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
材料一:2014年全国科普日 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题为“创新发展,全民行动”。 201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重点突出四个方面:一是围绕创新引领未来;二是围绕创新改变生活;三是围绕创新在我身边;四是围绕创新圆我梦想。
材料二: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2014年8月21~26日,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 本届大赛分为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两个板块,主要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和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等竞赛及展示活动。此外,组委会还围绕“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 相关链接: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
【考点链接】{①创新②青少年健康成长③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材料一1.2014年全国科普日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为主题,表明了什么?
(1)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国家重视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4)我国努力营造全民创新的氛围。
2.国家为什么要在全国举行科普日活动?
(1)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国家举行科技活动,大力宣传科技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促进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
3.举行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广大公民的科学素质。(2)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公民学科学的积极性。(3)有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精神。(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促进经济发展。(5)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材料二4.为什么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2)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还不够高。(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5.谈谈你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认识。
(1)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2)是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3)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的需要。(4)是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差距的重要途径等。
6.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行为习惯。(2)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3)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7.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
(1)组织科技专题讲座。(2)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等创新比赛。(3)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
8.传承科技薪火,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3)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4)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科教兴国 自主创新专题训练(1)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回答1~2题。
1.下列措施有助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有( )
①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鼓励、尊重和保护创造 ②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的能力 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④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研发和应用的主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之所以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因为( )
①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④创新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园博园举办。青少年参加此项活动有利于
( )
①激发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②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③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超级计算机、北斗系统、智能电网、3D打印、智能机器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先进生物制造、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我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加强部署,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回答4~5题。
4.这些科研成果有利于( )
①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我国目前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④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5.这表明我国( )
①文化的地位日益提高 ②科教兴国战略成果显著 ③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④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科技创新 成就梦想】
材料一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材料二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举办。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代表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新进展。
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相关内容?
【参考答案】
1.D 2.A 解析:教育是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石,故④错误。3.C 4.C
5.C 解析:①中的意义与材料中的科技成果无关,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③错误。
6.①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或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④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或我们中学生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等活动)。(言之有理即可)
四三、科教兴国 自主创新专题训练(2)
材料一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材料二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架机的机头部段2014年7月31日在成都下线;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材料三 在国家“千人计划”带动下,我国多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取得实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江苏“双创计划”、浙江“省级千人计划”……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材料四 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14年8月21日~26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
【考点链接】}
{与教材“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知识的链接点:①我国的科技现状(九P61)。②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九P64)。③科技创新的必要性(九P64)。}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有何认识。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人才及科技事业;我国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鼓励科技创新;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等。
2.材料二表明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1)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能够促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
4.怎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
5.青少年应怎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贡献?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6.结合材料四回答:为什么要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举办这些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促进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7.材料四表明了什么?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1)材料四表明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我们中学生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关心身边的科技事物,培养创新精神和对科技的创新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为将来投身祖国建设奠定基础。
五、中考政治热点:关注学生生命健康
材料一:昆明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 2014年9月26日14时,昆明市北京路明通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经核实,目前踩踏事故已造成6人死亡,22人受伤,2人重伤,伤者12人已送延安医院,另有10人送到红会医院救治。
相关链接:陕西延长县一幼儿园21名师生群体中毒;教育部通报35所存在安全问题学校。
材料二:教育部:中小学生以后将不被要求“见义勇为” 2014年8月2日北京晨报讯:中小学生以后将不被要求“敢于斗争”“见义勇为”。8月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材料三:王俊胜副委员长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4年8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王胜俊指出,未成年人人身安全问题仍然突出。每年约有5.5万名未成年人意外死亡,溺水、交通事故是未成年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奸淫、猥亵、拐卖、虐待、遗弃等以未成年人为侵害对象的刑事案件不断发生,利用未成年人乞讨屡禁不止,一些案件触目惊心。
相关链接:看好熊孩子安全过暑假,安全教育法律保障缺一不可;公安部:女孩独自外出搭车须知。
【考点链接】{ ①生命健康权 ②特殊保护 ③自我保护 ④明辨是非 ⑤法律意识、责任意识}
材料一1.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陕西延长县幼儿园集体中毒事件,主要损害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这一权利在公民权利中处于什么地位?
(1)生命健康权。(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身体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
材料二2.《中小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取消 “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的原因有哪些?
(1)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不法侵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与其斗争容易受到伤害,中小学生首先应该保证自身安全,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材料三
3.利用未成年人乞讨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1)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2)给受害人的家人带来沉重打击,给受害人的家庭带来无尽伤痛。(3)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为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监护,坚决打击侵害或威胁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2)社会: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形成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发现威胁或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要及时救助或举报。(3)学校:严格管理,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4)家庭:应对未成年人加强教育和监护,使未成年人远离侵害,以确保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5)未成年人自身:认真对待家庭和学校教育,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侵害发生时,积极寻求社会、学校、家庭等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善于用智慧保护自己、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六、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专题训练
1.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世界各国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采取积极行动,这是因为 ( )
①人们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仍在继续②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 ③环境问题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同样的环境问题,不可能解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 “绿色梦想”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不只是未来时,更是现在时,关键是要有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思路。我们必须实施的战略
是 ( )
A. 依法治国 B. 可持续发展 C. 科教兴国 D. 一国两制
3. “向污染宣战”,我们应该 ( )
①控制PM2.5,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④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国家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 图中《雾霾笼罩美丽中国》启示我们必须 (
)
①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缓经济发展步伐②积极践行低碳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5.材料一:2014年9月23日,为期一天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峰会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召集,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专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会议,120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及250名企业界领导人出席。
材料二: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之一,积极制定节能减排措施,号召企事业单位行动起来降低能耗;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并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1)召开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有什么意义?
(2)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许多措施,这说明什么?
(3)青少年能为改善气候问题做出哪些贡献?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1)①有利于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②有利于世界各国更好的合作交流;③有利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2)①说明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说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说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3)①在全民中宣传低碳生活的意义及必要性;②有计划地购物,适度消费,减少浪费,提倡废物利用;③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如使用节能灯,节水型水龙头和马桶,生活用水循环用;家用电器不待机,自觉提高空调制冷温度;④全面倡导以低碳食物为主导的饮食,提倡素食;⑤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出行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
七、中考政治热点: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一:世界环境日 2014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材料二: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 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峰会开幕式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在2015年达成一项新的气候协议。根本出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推动能源变革,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
材料三: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 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2014年8月13日,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相关链接:新“环保法”规定包庇环境违法责任人或被开除;国务院:建立环境管理和监测信息公开制度;文明建设保护先行,专家献计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四:沙漠“女汉子”殷玉珍“治沙女杰”殷玉珍。她从1986年开始种树,从自家门前仅有的1棵树,到如今坐拥6万余亩“碧波”。殷玉珍用20多年苦行僧般的劳动,在毛乌素沙地腹地画了一个绿色的圈。29年前,殷玉珍初嫁到毛乌素沙地深处的井背塘时,面对寸草不生的黄沙,绝望得几次寻死。一趟趟担水种树,累得不行了,双手护住脸在沙里睡一会儿。中午沙子烫,走一会儿脚就烫出大泡……而今,6万亩绿树从她手底下冒起来,把沙漠变成了“塞上江南”。
相关链接:治沙标兵曾凡江。
【考点链接】
材料一
1.“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体现了什么?
(1)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2)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材料二
2.为什么国际社会需要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威胁生态的平衡,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制约了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应该怎样做?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②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③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④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4.青少年应怎样为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
(1)要密切关注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3)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同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恶劣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材料三
5.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2)有利于动员公民积极与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3)有利于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使公众认识到个人在防治大气污染和健康防护方面应履行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4)有利于公民行使批评、建议、监督权。
6.公民应该怎样践行环保部发布的行为准则?
(1)公民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应响应各级人民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2)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3)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使用污染重、能耗大、过度包装产品;厉行节约,节俭消费,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 材料四
7. 请你简要评价殷玉珍、曾凡江的行为。
他们环保意识强;他们植树造林,保护和改善了环境;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义的行为,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8. 沙漠“女汉子”殷玉珍的优秀品质给你哪些启示?
①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强大精神支撑;③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义务,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保护我们的家园;④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们要学习她为改变荒漠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9. 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1)国家: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②依法治国,加强环境立法执法,依法保护环境;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④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与环保意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生态保护区。(2)个人: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种植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废弃物,开展环保宣传等公益活动,节约水电纸张等;进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勇于同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