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4期经济经纬
ECONOMICSURVEYNo.42009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张建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由逆向选择导致的农村信贷市场失灵和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逆向选择和农村信
贷市场失灵既有农户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
之间的信息不对性、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有助于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失灵问题。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市场失灵
作者简介:张建波(1967一),男,河南安阳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及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137—04收稿日期:2009—05—26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使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任何市场的失灵都是来自于商品或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行为。
针对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低效率状况,多数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解除农村金融抑制来解决。其实,金融抑制固然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发展滞后的原因,但仅仅解除金融抑制并不足以将正规金融部门资金引入农村。在向农村提供信贷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降低了正规金融部门进一步为农村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不对称信息阻碍了贷款人有效监督借款人的行为。借款人利用其信息优势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同时损害了贷款人的利益,加大不良贷款产生的可能性(黄贺方,2007),阻碍了信贷市场的发
展。
3.每个借款农村经济组织的投资项目的选择有两种:低风险低收益项目一G项目,高风险低高收益项目一日项目。每种投资项目的可能结果,成功或失败。项目成功时农户愿
意还款,项目失败时会逃债或赖账;
4.在整个信贷市场中,G类项目所占比例是A,B类项目所占比例为l—A;
5.设农村经济组织需要向信用社贷款金额为£,贷款利率为r,G类项目用此项贷款投资,在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的收益是%,曰类项目用此项贷款投资,在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的收益是R。。由于B类项目为高风险农村经济组织,因此它对此投资项目会要求更高的报酬率,所以R。>R。。Uo是两类项目的保留效用。r0是信用社的无风险收益率。G类项目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B类项目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P。
>p口;
一、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机制分析
(一)模型假设
借款人比贷款人掌握更多的投资项目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即较高的利率意味着较大的贷款风险,高风险项目驱逐低风险项目(唐颖,2006)。以下将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机制进行分析,基本假设如下:
1.信贷市场交易双方分别为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组织,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尽量规避风险
为目标;
6.假设R。P。>R。P。,即日类项目的预期收益大于G类项目的预期收益。
(二)逆向选择风险的形成
1.信息对称情况下信用社贷款行为分析
信用社贷款利率为r时,农村经济组织借款后投资G类项目期望收益:
EVc=p。[Rc—L(1+r)]+(1一P#)[一£(1+R)]=
RoBc一£(1+r)
农村经济组织投资B类项目期望收益:
Ek=pe【尺口一£(1+r)]+(1一P口)[一L(1+尺)]=
R口PB—L(1+r)
2.农村经济组织(代理人)总是比信用社(委托人)拥有更多的投资项目信息,以及自己的一切情况,如收入状况、经营状况、偿债意愿、偿债能力等,而信用社却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些信息,只能凭借农村经济组织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判
断贷款风险;
农村经济组织只有在贷款后取得的项目收益大于保留效用“时才会考虑贷款,农村经济组织取得保留效用时的利率水平叫做项目最高可接受利率。
农村经济组织投资G类项目时期望收益要满足贷款后取得的收益大于保留效用%,即:R。P。一L(1+r。)≥U。,得
・137・
万方数据
到r。≤(R。P。一Uo一£)/£,即C类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r。=(R。Pc一“一£)/£
农村经济组织投资曰类项目时期望收益要满足贷款后取得的收益大于保留效用%,即:R。P。一£(1+~)≥乩,得到~≤(R栌。一“一J已)儿,对于曰类项目来说最高可接受利率为r。=(R。P日一Uo—L)/£
根据假设(6)和r。、~的表达式可得到:r。<~,即B类
项日的最高可接受利率高于G型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这样,信用社以。的利率向G类项目发放贷款,以~的利率向B类项目发放贷款。%<%是由于曰类项目为风险高的项目,它利用贷款获得的收益高于低风险的项目,因此它会愿意接受比G类项目更高的贷款利率。同样由于信用社贷款给B类项目会增加它的投资风险,因此也会向曰类项
目要求更高的回报以弥补它的高风险。
在信息对称条件下,信用社只要区分项目类型。就会提供相应利率的贷款合约,在此利率水平下企业会得到保留效用以上的收益,信用社也会达到收益最优。因此,在信息对称下竞争均衡合约达到帕累托有效。在信息对称情况下,信用社能够分辨高风险项目和低风险项目,所以信用社可以根据项目的风险水平来制定利率,rc、~分别是信用社向低风险项目和高风险项目发放贷款时的利率。
2.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的形成
信用社期望收益为止(1+r)+(1一P)(一L),农村经济组织投资于G类项目的情况下,则信用社的期望收益为:Max{pG上,(1+rc)+(1一Pc)(一L)},约束条件:RcPG—L(1+,c)≥砜
农村经济组织分别投资于B类项目的情况下,信用社的
期望收益为:
Max{P。L(1+r口)+(1一p口)(一L)},约束条件:RBPB一工
(1+~)≥“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信用社在信贷活动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因缺少项目的私有信息不能分辨出贷款项目的类型。信用社仅知道G类项目和曰类项目所占比例分别是A、1一A,信用社期望收益为:
EU(r)=A[PGL(1+r)+(1一Pc)(一厶)]+(1一A)[P。L(1+r)+(1一P自)(一£)]
=AL(2+r)(pc—p且)+p日£(2+r)一L
(1)
信用社投资无风险项目的收益是L(1+r0),信用社只由(AL(2+r)(Pc—P口)+P口L(2+r)一L
2)式可得到:A>吾P兰c,鲁(2)(3)
L
P一
耥R
,【z+r,
由(3)式可知,只有当A增大到一定程度时(2)式才成占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信用社的预期收益才会超过它的在发放贷款时,信用社冈不能分辨出贷款项目的类型只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两种类型项目都会申请贷款,这时的
・138・
万
方数据信用社并不会达到它的最大收益,会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增加
收益。在信贷市场中现有两种项目的情况下,信用社只有将
利率提高到~、%之间的一个值r”时才会达到它的收益最大。但由于G类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小于贷款利率r”,G类项目就会退出信贷市场。这样申请贷款的就只剩下曰类项目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就出现了。
(二)引入贷款抵押物后的模型分析
假设农村经济组织在申请贷款时必须提供抵押物,抵押物价值为c,信用社会在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处置抵押物为其还债。在有抵押物的情况下,信用社的期望收益如下:
EU(r)=A[pGL(1+r)+(1一Pc)(一£+c)]+(1一A)[pB工(1+r)+(1一P口)(一£+C)]
G类项目期望收益:EV。=pc[Rc—L(1+,)]+(1一pc)
[一£(1+r)一C]
曰类项目期望收益:EVB=P。[尺。一L(1+r)]+(1一p。)[一L(1+r)一c]
我们可以分别求出G类项目和曰类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它们由下式决定:
p。[Rc—L(1+《)]+(1~p。)【一L(1+e)一C]=UoP口[RB—L(1+J0)]+(1一p口)[一L(1+《)一C]=Uo
求得结果为
《=(R。PG一(1一PG)C—uo—L)/£
《=(R。P。一(1
一pc)c一乩一£)/L
显然,《<r。,i<~。可见投资项目在有抵押物的情况下,最高可接受利率都有所下降,进而说明逆向选择问题有所缓解。
当‘=《时,(RGPc一(1一PG)c一“一£)/£=(R口P口一
(1一P日)C—Uo—L)/L
求出C’=(rsp。一rapc)/1,。一P。,当抵押物价值达到C’或更大时逆向选择问题完全消失。
二、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
场失灵
(一)逆向选择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大大降低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融资效率。在农村经济组织向信用社贷款融资方面,信息不对称对农村经济组织融资的影响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信用社无法获取贷款合同实施后与农村经济组织相关的有用信息,特别是农村经济组织申请贷款的实际能力和还款计划的质量;二是农村经济组织一般来说信誉度不高,风险较大,所以需要一些监控
机制。但是由于监控成本较高。加上信用社在加工处理这些信息方面也会遇到困难,因而限制了信息的有用性。这使信
用社陷入两难的困境:放弃贷款,农村经济组织将得不到资金支持,给予贷款又要承担农村经济组织不履行合同的风
险。
农村信贷市场上.当信用社拒绝向那些经济效益可行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时,则市场在资金的供给方面失灵。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供需双方对同一项目商业可行性的理解与判断必然会有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项目的判断也会有所不同,这并不能证明市场无效,也并非市场失灵,如对项目期望
报酬率的不同判断、对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判断、对方案的
有在提供贷款得到的收益大于L(1+r0)时才愿意向农村经济组织发放贷款,即
立。也就是说,在信贷市场上,只有当风险低的G类项目所保留效用,这时的信用社才会愿意提供贷款。
能制定单一的利率,假如信用社开始制定一个比较低的利率r’,且r’<r。。由于信用社制定的贷款利率低于两种类型项
管理适应性的不同判断、对市场需求的不同判断等。只有当拒绝提供资金的理由是非商业性原因时,才是供方市场失灵。如农村经济组织没有充足的贷款抵押等。这些因素并不表明贷款项目本身不可行,但融资市场却拒绝提供资金,表明融资供方市场失灵。这种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作为资金需求方的农村经济组织比作为资金供给方的农村信用社拥有更多的经营状况方面的信息,使得他们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上的优势,在事前的谈判、签订合同或使用资金过程中损害资金供给方的利益,使农村信用社承担过多的风险。
当作为资金需求方的农村经济组织由于自身的原因没
有正确地把握可获得的融资机会时,则市场在资金的需求方
面失灵。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需方市场失灵的原因则往往与
其自身融资能力有关。农村信用社在无法准确衡量每次交易中的收益与风险的情况下,依靠原有的、事先掌握的信息。对合作收益和风险预期进行对自己有利策略的选择。农信社与农村经济组织进行贷款博弈之前,已经知道农村经济组织经营存在风险大、收益低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二者博弈的有限性。一是新的信贷农村经济组织面临农村信社一次博弈的最坏预期。由于新的农村经济组织信贷信息难以甄别,只能对其产生最坏预期,结果是限制性合作。二是农村经济组织的信贷违约导致二次合作关系的破裂。三是农村经济组织严重的投机性导致合作关系的脆弱性。目前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应当说,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已得到大大改善。但是,为什么许多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仍十分谨慎?这与农村经济组织自身融资能力欠缺或管理不善密切相关。“资
金缺口”实际上成为“获取资金能力的缺口”。主要表现在
农村经济组织缺乏规划,缺乏信息,不能提供资产担保。
贷款利率的激励机制可能通过影响借款人的行为致使信贷市场失灵。信用社事先难以分辨谁投资G类项目、谁B类项目,借款者愿意支付的利率便成为信用社的一种甄别手段:愿意支付高利率者、信用社认为其风险也高。因此,随着利息率升高,借款人的平均风险也相应上升。从而降低了信
用社的期望利润。随着利息率的改变,借款者的行为也会相
应发生变化。利息率上升将会减少借款人的投资收益,因此,高利率将诱使借款人采纳风险较高、投资回报也高的项目。因此,信用社的期望收益不会随利率单调上升,假设信用社期望收益最大的利率为市场的均衡利率。在均衡利率水平存在的超额贷款需求则无法得到贷款,即信贷市场无法出清从而导致信贷市场失灵。
(二)我国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失灵的原
因
’
1.大部分农村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机会主义动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加了农村信用社贷款供给损失的可能。农村经济组织为降低成本,往往更加青睐于高风险项目的投资,这样一旦项目成功就会取得十分高的收益率。因此在信贷和投资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呈现出极强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具有极强
的扩散效应。
万
方数据2.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农村经济组织较为分散、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及信息披露制度,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组织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村信用社审查农村经济组织的资质和监督其活动等都需要更高的成本(朱喜等,2006)。农村经济组织对项目最终的收益拥有比农村信用社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会倾向于把项目收益报得很低,以图避免归还贷款本息(蒲勇健等,2003)。信用社往往很难知道农村经济组织的实际
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很难对贷款后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
效监督。信用社在选择贷款对象的时候,作为借款人的农村
经济组织往往因为不能提供完善可靠的信息而被排挤出信
贷市场。
3.风险补偿分担机制缺乏
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组织缺乏贷款抵押物,农村农村经济组织一般规模小、资产少,普遍存在抵押品不足的问题;二是我国没有专门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在信用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信用社采用抵押贷款形式来保障信贷资金安全,信用社希望通过设立抵押权可以降低项目投资的风险程度,减
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
4.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法律制度不健全、相关市场(如土地、商品市场等)发展不完善、技术变革引起传统社会关系的断裂。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信用社在提供信贷时,常常以家庭财富状况或能提供的抵押物的价值来判断贷款风险的高低。因此。中小农户因拿不出有价值的抵押品而被认为是高风险客户,其信贷需求通常得不到满足,不能成为信贷配给的对象。这会导致农村的信贷市场进一步失灵。
四、对策与建议
(一)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性1.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征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重视搜集农村经济组织信誉、道德品质等信息,建立农村经济组织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加强信用评定工作。农村经济组织有了信用记录,信用社才会更多地关注它们的经营状况,才会积极扶持信誉好而缺乏资金的农村经济组织。
2.建立专门的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评级中介机构,负责向社会和信用社等有关方面提供相关的信用资料。信息甄别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一种机制设计(易超琴等,2008)。消除信贷市场上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可能性,从农村经济组织角度而言,其有效手段就是显示市场信号。信号显示就是在融资市场上信息优势的一方通过某些行动向信息劣势的一方传递他们的私人信息,以证明他们信用能力的过程。
3.发展“关系型借贷”
“关系型借贷”是信用社向某一借款农村经济组织提供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的总称。主要包括:信用社为了获得农村经济组织的专有信息而投资;信用社通过对同一农村经济组织长时间(或多品种)服务的互动联系评估对该农村经济组织信息投资的盈利性。一般而言,农村经济组织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缺乏透明度,农村经济组织真实的财务与经营状况只有农村经济组织的内部人员才明了,农村经济组织信息基本
,
・139・
保存在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形成一种“信息内部化”的状况。“关系型借贷”通过建立信用社与农村经济组织长期而稳定的联系,从而降低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二)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
联保贷款是农村经济组织(主要指农户)在向信用社借款时,相互提供担保的一种借款方式。联保贷款有效地降低了农户贷款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虽然正规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掌握农户的信用情况和资金使用的风险情况,但是邻里之间的长期朝夕相处,使得信用状况不好或者资金使用风险很大的农户难以找到联合担保人。这样,联保贷款便可以甄别贷款群体,有效地排除高风险的借款者。当然也可能出现多个农户联合起来欺骗信用社的行为,但是应该看到这种现象是极少数。这就大大地降低了高风险借款者的比例1一A;联保贷款起到~种变相抵押效果,弥补了农户抵押品不足的问题。
提供贷款抵押物可以缓解或消除逆向选择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逆向选择是在既定的博弈规则安排下,借款人所做出的最佳选择,其结果带有必然性。对于改进博弈规则,以减小逆向选择的方法包括抵押方式等(饶华春,2008)。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在进行贷款时,信用社可接受的抵押品种类有限,抵押手续繁琐,费用高,抵押品处理难度大。因此,应该努力降低各项手续费用,提高抵押办理效率和抵押物品处理的司法效率.降低经济组织在申请贷款时的各项非利息成本费用,力争建立起高效的担保抵押体
系。
控制逆向选择。在农村经济组织资金需求方面应当控制道德风险.如组成专业咨询公司为农村经济组织提供有组织有计划的咨询服务;在立法方面给管理咨询机构提供支持,保障咨询活动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王静,2007)。同时,农村经济组织也要努力发掘可以融通资金的各种途径,解决融资
市场失灵问题。
参考文献:
何广文.2003.农业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五大不对称[J].经济研究参考(63):33.
何广文,冯*元.2004.农村金融体制缺陷及弥补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8):23—25.
黄贺方.2007.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5):188一189.
蒲勇健,宋军.2003.农村信贷市场:特征效率与组织重构[J].南方金融(9):13—16.
饶华春.2008.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与银行贷款策略的博弈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10—13.
唐颖.2006.非对称信息理论与农村信贷市场——兼谈泰国BAAC的经验[J].金融理论与实践(8):9一12.
王静.2007.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及信贷配给[J].财经科学
(7):43—44.
易超琴,万建平.2008.逆向选择下的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7一10.
赵乐为,陈菲菲,陈潇潇.2007.关于信贷配给理论的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3):21—21.
(三)政府应从外部实施扶持与保护政策
当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时,政府的干预就会限制有损害作用的某种形式的市场行为。对于农村经济组织融资市场失灵,政府应在企业资金供给方面
朱喜,李子奈.2006.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3):37—49.
(编校:少
卿)
TheRisksinConverseSelectionandtheReasonsforRuralCredit
ZHANGJian-be
Market
Failure
(WeihaiBranch,ShandongUniversity,Weihai264209,China)
Abstract:Theruralcreditmarketfailureandfinancingdifficultiesofrural
come
economic
organizationscausedbyand
converse
selectionhavebe-
are
thebottleneck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Converse
selection
ruralcreditmarketfailure
in
relatedtoboth
as
yuralhouseholdsandotherwell.Eliminatingthe
system
rural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theabsenceofriskcompensationmechanism
in
theruralfinancialmarket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thedebitandthecredit
can
thecreditmarket,implementingjoint
guarantee
credit
andperfectingrural
mortgage
market
help
to
solvetheproblemofruralcreditmarketfailure.
failure
Keywords:ruralcreditmarket;converseselection;market
・140・
万方数据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张建波, ZHANG Jian-bo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经济经纬
ECONOMIC SURVEY2009(4)1次
参考文献(10条)
1. 朱喜;李子奈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期刊论文]-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2006(03)2. 赵乐为;陈菲菲;陈潇潇 关于信贷配给理论的文献综述 2007(03)
3. 易超琴;万建平 逆向选择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期刊论文]-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01)4. 王静 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及信贷配给 2007(07)
5. 唐颖 非对称信息理论与农村信贷市场--兼谈泰国BAAC的经验[期刊论文]-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08)6. 饶华春 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与银行贷款策略的博弈分析 2008(02)
7. 蒲勇健;宋军 农村信贷市场:特征效率与组织重构[期刊论文]-南方金融 2003(09)8. 黄贺方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07(05)9. 何广文;冯兴元 农村金融体制缺陷及弥补的路径选择 2004(08)10. 何广文 农业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五大不对称 2003(63)
引证文献(1条)
1. 周丽芳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村信贷市场问题探析[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jw200904035.aspx
2009年第4期经济经纬
ECONOMICSURVEYNo.42009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张建波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
摘要:由逆向选择导致的农村信贷市场失灵和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逆向选择和农村信
贷市场失灵既有农户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
之间的信息不对性、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有助于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失灵问题。关键词: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市场失灵
作者简介:张建波(1967一),男,河南安阳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及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137—04收稿日期:2009—05—26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使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任何市场的失灵都是来自于商品或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行为。
针对我国农村信贷市场的低效率状况,多数研究者认为可以通过解除农村金融抑制来解决。其实,金融抑制固然是造成我国农村信贷发展滞后的原因,但仅仅解除金融抑制并不足以将正规金融部门资金引入农村。在向农村提供信贷的过程中积累的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降低了正规金融部门进一步为农村提供信贷服务的积极性。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不对称信息阻碍了贷款人有效监督借款人的行为。借款人利用其信息优势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同时损害了贷款人的利益,加大不良贷款产生的可能性(黄贺方,2007),阻碍了信贷市场的发
展。
3.每个借款农村经济组织的投资项目的选择有两种:低风险低收益项目一G项目,高风险低高收益项目一日项目。每种投资项目的可能结果,成功或失败。项目成功时农户愿
意还款,项目失败时会逃债或赖账;
4.在整个信贷市场中,G类项目所占比例是A,B类项目所占比例为l—A;
5.设农村经济组织需要向信用社贷款金额为£,贷款利率为r,G类项目用此项贷款投资,在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的收益是%,曰类项目用此项贷款投资,在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的收益是R。。由于B类项目为高风险农村经济组织,因此它对此投资项目会要求更高的报酬率,所以R。>R。。Uo是两类项目的保留效用。r0是信用社的无风险收益率。G类项目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B类项目投资成功的概率为P。,P。
>p口;
一、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机制分析
(一)模型假设
借款人比贷款人掌握更多的投资项目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即较高的利率意味着较大的贷款风险,高风险项目驱逐低风险项目(唐颖,2006)。以下将通过建立模型对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机制进行分析,基本假设如下:
1.信贷市场交易双方分别为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组织,他们都是理性经济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尽量规避风险
为目标;
6.假设R。P。>R。P。,即日类项目的预期收益大于G类项目的预期收益。
(二)逆向选择风险的形成
1.信息对称情况下信用社贷款行为分析
信用社贷款利率为r时,农村经济组织借款后投资G类项目期望收益:
EVc=p。[Rc—L(1+r)]+(1一P#)[一£(1+R)]=
RoBc一£(1+r)
农村经济组织投资B类项目期望收益:
Ek=pe【尺口一£(1+r)]+(1一P口)[一L(1+尺)]=
R口PB—L(1+r)
2.农村经济组织(代理人)总是比信用社(委托人)拥有更多的投资项目信息,以及自己的一切情况,如收入状况、经营状况、偿债意愿、偿债能力等,而信用社却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些信息,只能凭借农村经济组织提供的财务报表等资料判
断贷款风险;
农村经济组织只有在贷款后取得的项目收益大于保留效用“时才会考虑贷款,农村经济组织取得保留效用时的利率水平叫做项目最高可接受利率。
农村经济组织投资G类项目时期望收益要满足贷款后取得的收益大于保留效用%,即:R。P。一L(1+r。)≥U。,得
・137・
万方数据
到r。≤(R。P。一Uo一£)/£,即C类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r。=(R。Pc一“一£)/£
农村经济组织投资曰类项目时期望收益要满足贷款后取得的收益大于保留效用%,即:R。P。一£(1+~)≥乩,得到~≤(R栌。一“一J已)儿,对于曰类项目来说最高可接受利率为r。=(R。P日一Uo—L)/£
根据假设(6)和r。、~的表达式可得到:r。<~,即B类
项日的最高可接受利率高于G型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这样,信用社以。的利率向G类项目发放贷款,以~的利率向B类项目发放贷款。%<%是由于曰类项目为风险高的项目,它利用贷款获得的收益高于低风险的项目,因此它会愿意接受比G类项目更高的贷款利率。同样由于信用社贷款给B类项目会增加它的投资风险,因此也会向曰类项
目要求更高的回报以弥补它的高风险。
在信息对称条件下,信用社只要区分项目类型。就会提供相应利率的贷款合约,在此利率水平下企业会得到保留效用以上的收益,信用社也会达到收益最优。因此,在信息对称下竞争均衡合约达到帕累托有效。在信息对称情况下,信用社能够分辨高风险项目和低风险项目,所以信用社可以根据项目的风险水平来制定利率,rc、~分别是信用社向低风险项目和高风险项目发放贷款时的利率。
2.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的形成
信用社期望收益为止(1+r)+(1一P)(一L),农村经济组织投资于G类项目的情况下,则信用社的期望收益为:Max{pG上,(1+rc)+(1一Pc)(一L)},约束条件:RcPG—L(1+,c)≥砜
农村经济组织分别投资于B类项目的情况下,信用社的
期望收益为:
Max{P。L(1+r口)+(1一p口)(一L)},约束条件:RBPB一工
(1+~)≥“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信用社在信贷活动中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因缺少项目的私有信息不能分辨出贷款项目的类型。信用社仅知道G类项目和曰类项目所占比例分别是A、1一A,信用社期望收益为:
EU(r)=A[PGL(1+r)+(1一Pc)(一厶)]+(1一A)[P。L(1+r)+(1一P自)(一£)]
=AL(2+r)(pc—p且)+p日£(2+r)一L
(1)
信用社投资无风险项目的收益是L(1+r0),信用社只由(AL(2+r)(Pc—P口)+P口L(2+r)一L
2)式可得到:A>吾P兰c,鲁(2)(3)
L
P一
耥R
,【z+r,
由(3)式可知,只有当A增大到一定程度时(2)式才成占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信用社的预期收益才会超过它的在发放贷款时,信用社冈不能分辨出贷款项目的类型只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两种类型项目都会申请贷款,这时的
・138・
万
方数据信用社并不会达到它的最大收益,会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增加
收益。在信贷市场中现有两种项目的情况下,信用社只有将
利率提高到~、%之间的一个值r”时才会达到它的收益最大。但由于G类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小于贷款利率r”,G类项目就会退出信贷市场。这样申请贷款的就只剩下曰类项目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就出现了。
(二)引入贷款抵押物后的模型分析
假设农村经济组织在申请贷款时必须提供抵押物,抵押物价值为c,信用社会在企业无力偿还贷款时,处置抵押物为其还债。在有抵押物的情况下,信用社的期望收益如下:
EU(r)=A[pGL(1+r)+(1一Pc)(一£+c)]+(1一A)[pB工(1+r)+(1一P口)(一£+C)]
G类项目期望收益:EV。=pc[Rc—L(1+,)]+(1一pc)
[一£(1+r)一C]
曰类项目期望收益:EVB=P。[尺。一L(1+r)]+(1一p。)[一L(1+r)一c]
我们可以分别求出G类项目和曰类项目的最高可接受利率,它们由下式决定:
p。[Rc—L(1+《)]+(1~p。)【一L(1+e)一C]=UoP口[RB—L(1+J0)]+(1一p口)[一L(1+《)一C]=Uo
求得结果为
《=(R。PG一(1一PG)C—uo—L)/£
《=(R。P。一(1
一pc)c一乩一£)/L
显然,《<r。,i<~。可见投资项目在有抵押物的情况下,最高可接受利率都有所下降,进而说明逆向选择问题有所缓解。
当‘=《时,(RGPc一(1一PG)c一“一£)/£=(R口P口一
(1一P日)C—Uo—L)/L
求出C’=(rsp。一rapc)/1,。一P。,当抵押物价值达到C’或更大时逆向选择问题完全消失。
二、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
场失灵
(一)逆向选择导致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大大降低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融资效率。在农村经济组织向信用社贷款融资方面,信息不对称对农村经济组织融资的影响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信用社无法获取贷款合同实施后与农村经济组织相关的有用信息,特别是农村经济组织申请贷款的实际能力和还款计划的质量;二是农村经济组织一般来说信誉度不高,风险较大,所以需要一些监控
机制。但是由于监控成本较高。加上信用社在加工处理这些信息方面也会遇到困难,因而限制了信息的有用性。这使信
用社陷入两难的困境:放弃贷款,农村经济组织将得不到资金支持,给予贷款又要承担农村经济组织不履行合同的风
险。
农村信贷市场上.当信用社拒绝向那些经济效益可行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时,则市场在资金的供给方面失灵。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供需双方对同一项目商业可行性的理解与判断必然会有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项目的判断也会有所不同,这并不能证明市场无效,也并非市场失灵,如对项目期望
报酬率的不同判断、对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判断、对方案的
有在提供贷款得到的收益大于L(1+r0)时才愿意向农村经济组织发放贷款,即
立。也就是说,在信贷市场上,只有当风险低的G类项目所保留效用,这时的信用社才会愿意提供贷款。
能制定单一的利率,假如信用社开始制定一个比较低的利率r’,且r’<r。。由于信用社制定的贷款利率低于两种类型项
管理适应性的不同判断、对市场需求的不同判断等。只有当拒绝提供资金的理由是非商业性原因时,才是供方市场失灵。如农村经济组织没有充足的贷款抵押等。这些因素并不表明贷款项目本身不可行,但融资市场却拒绝提供资金,表明融资供方市场失灵。这种失灵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作为资金需求方的农村经济组织比作为资金供给方的农村信用社拥有更多的经营状况方面的信息,使得他们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上的优势,在事前的谈判、签订合同或使用资金过程中损害资金供给方的利益,使农村信用社承担过多的风险。
当作为资金需求方的农村经济组织由于自身的原因没
有正确地把握可获得的融资机会时,则市场在资金的需求方
面失灵。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需方市场失灵的原因则往往与
其自身融资能力有关。农村信用社在无法准确衡量每次交易中的收益与风险的情况下,依靠原有的、事先掌握的信息。对合作收益和风险预期进行对自己有利策略的选择。农信社与农村经济组织进行贷款博弈之前,已经知道农村经济组织经营存在风险大、收益低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二者博弈的有限性。一是新的信贷农村经济组织面临农村信社一次博弈的最坏预期。由于新的农村经济组织信贷信息难以甄别,只能对其产生最坏预期,结果是限制性合作。二是农村经济组织的信贷违约导致二次合作关系的破裂。三是农村经济组织严重的投机性导致合作关系的脆弱性。目前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应当说,促进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已得到大大改善。但是,为什么许多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组织贷款仍十分谨慎?这与农村经济组织自身融资能力欠缺或管理不善密切相关。“资
金缺口”实际上成为“获取资金能力的缺口”。主要表现在
农村经济组织缺乏规划,缺乏信息,不能提供资产担保。
贷款利率的激励机制可能通过影响借款人的行为致使信贷市场失灵。信用社事先难以分辨谁投资G类项目、谁B类项目,借款者愿意支付的利率便成为信用社的一种甄别手段:愿意支付高利率者、信用社认为其风险也高。因此,随着利息率升高,借款人的平均风险也相应上升。从而降低了信
用社的期望利润。随着利息率的改变,借款者的行为也会相
应发生变化。利息率上升将会减少借款人的投资收益,因此,高利率将诱使借款人采纳风险较高、投资回报也高的项目。因此,信用社的期望收益不会随利率单调上升,假设信用社期望收益最大的利率为市场的均衡利率。在均衡利率水平存在的超额贷款需求则无法得到贷款,即信贷市场无法出清从而导致信贷市场失灵。
(二)我国农村信贷市场逆向选择与信贷市场失灵的原
因
’
1.大部分农村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机会主义动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加了农村信用社贷款供给损失的可能。农村经济组织为降低成本,往往更加青睐于高风险项目的投资,这样一旦项目成功就会取得十分高的收益率。因此在信贷和投资过程中,农村经济组织呈现出极强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具有极强
的扩散效应。
万
方数据2.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农村经济组织较为分散、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及信息披露制度,农村信用社与农村经济组织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农村信用社审查农村经济组织的资质和监督其活动等都需要更高的成本(朱喜等,2006)。农村经济组织对项目最终的收益拥有比农村信用社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会倾向于把项目收益报得很低,以图避免归还贷款本息(蒲勇健等,2003)。信用社往往很难知道农村经济组织的实际
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很难对贷款后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
效监督。信用社在选择贷款对象的时候,作为借款人的农村
经济组织往往因为不能提供完善可靠的信息而被排挤出信
贷市场。
3.风险补偿分担机制缺乏
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组织缺乏贷款抵押物,农村农村经济组织一般规模小、资产少,普遍存在抵押品不足的问题;二是我国没有专门的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在信用机制不健全的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信用社采用抵押贷款形式来保障信贷资金安全,信用社希望通过设立抵押权可以降低项目投资的风险程度,减
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
4.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法律制度不健全、相关市场(如土地、商品市场等)发展不完善、技术变革引起传统社会关系的断裂。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信用社在提供信贷时,常常以家庭财富状况或能提供的抵押物的价值来判断贷款风险的高低。因此。中小农户因拿不出有价值的抵押品而被认为是高风险客户,其信贷需求通常得不到满足,不能成为信贷配给的对象。这会导致农村的信贷市场进一步失灵。
四、对策与建议
(一)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性1.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征信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重视搜集农村经济组织信誉、道德品质等信息,建立农村经济组织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加强信用评定工作。农村经济组织有了信用记录,信用社才会更多地关注它们的经营状况,才会积极扶持信誉好而缺乏资金的农村经济组织。
2.建立专门的农村经济组织的信用评级中介机构,负责向社会和信用社等有关方面提供相关的信用资料。信息甄别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一种机制设计(易超琴等,2008)。消除信贷市场上出现逆向选择问题的可能性,从农村经济组织角度而言,其有效手段就是显示市场信号。信号显示就是在融资市场上信息优势的一方通过某些行动向信息劣势的一方传递他们的私人信息,以证明他们信用能力的过程。
3.发展“关系型借贷”
“关系型借贷”是信用社向某一借款农村经济组织提供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的总称。主要包括:信用社为了获得农村经济组织的专有信息而投资;信用社通过对同一农村经济组织长时间(或多品种)服务的互动联系评估对该农村经济组织信息投资的盈利性。一般而言,农村经济组织的财务与经营状况缺乏透明度,农村经济组织真实的财务与经营状况只有农村经济组织的内部人员才明了,农村经济组织信息基本
,
・139・
保存在农村经济组织内部,形成一种“信息内部化”的状况。“关系型借贷”通过建立信用社与农村经济组织长期而稳定的联系,从而降低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二)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
联保贷款是农村经济组织(主要指农户)在向信用社借款时,相互提供担保的一种借款方式。联保贷款有效地降低了农户贷款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虽然正规金融机构不能很好地掌握农户的信用情况和资金使用的风险情况,但是邻里之间的长期朝夕相处,使得信用状况不好或者资金使用风险很大的农户难以找到联合担保人。这样,联保贷款便可以甄别贷款群体,有效地排除高风险的借款者。当然也可能出现多个农户联合起来欺骗信用社的行为,但是应该看到这种现象是极少数。这就大大地降低了高风险借款者的比例1一A;联保贷款起到~种变相抵押效果,弥补了农户抵押品不足的问题。
提供贷款抵押物可以缓解或消除逆向选择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讲,逆向选择是在既定的博弈规则安排下,借款人所做出的最佳选择,其结果带有必然性。对于改进博弈规则,以减小逆向选择的方法包括抵押方式等(饶华春,2008)。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组织在进行贷款时,信用社可接受的抵押品种类有限,抵押手续繁琐,费用高,抵押品处理难度大。因此,应该努力降低各项手续费用,提高抵押办理效率和抵押物品处理的司法效率.降低经济组织在申请贷款时的各项非利息成本费用,力争建立起高效的担保抵押体
系。
控制逆向选择。在农村经济组织资金需求方面应当控制道德风险.如组成专业咨询公司为农村经济组织提供有组织有计划的咨询服务;在立法方面给管理咨询机构提供支持,保障咨询活动中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王静,2007)。同时,农村经济组织也要努力发掘可以融通资金的各种途径,解决融资
市场失灵问题。
参考文献:
何广文.2003.农业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五大不对称[J].经济研究参考(63):33.
何广文,冯*元.2004.农村金融体制缺陷及弥补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8):23—25.
黄贺方.2007.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5):188一189.
蒲勇健,宋军.2003.农村信贷市场:特征效率与组织重构[J].南方金融(9):13—16.
饶华春.2008.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与银行贷款策略的博弈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10—13.
唐颖.2006.非对称信息理论与农村信贷市场——兼谈泰国BAAC的经验[J].金融理论与实践(8):9一12.
王静.2007.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及信贷配给[J].财经科学
(7):43—44.
易超琴,万建平.2008.逆向选择下的委托一代理模型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7一10.
赵乐为,陈菲菲,陈潇潇.2007.关于信贷配给理论的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3):21—21.
(三)政府应从外部实施扶持与保护政策
当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率配置时,政府的干预就会限制有损害作用的某种形式的市场行为。对于农村经济组织融资市场失灵,政府应在企业资金供给方面
朱喜,李子奈.2006.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3):37—49.
(编校:少
卿)
TheRisksinConverseSelectionandtheReasonsforRuralCredit
ZHANGJian-be
Market
Failure
(WeihaiBranch,ShandongUniversity,Weihai264209,China)
Abstract:Theruralcreditmarketfailureandfinancingdifficultiesofrural
come
economic
organizationscausedbyand
converse
selectionhavebe-
are
thebottleneckrestrictingth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Converse
selection
ruralcreditmarketfailure
in
relatedtoboth
as
yuralhouseholdsandotherwell.Eliminatingthe
system
rural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theabsenceofriskcompensationmechanism
in
theruralfinancialmarket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thedebitandthecredit
can
thecreditmarket,implementingjoint
guarantee
credit
andperfectingrural
mortgage
market
help
to
solvetheproblemofruralcreditmarketfailure.
failure
Keywords:ruralcreditmarket;converseselection;market
・140・
万方数据
逆向选择风险与农村信贷市场失灵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张建波, ZHANG Jian-bo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山东,威海,264209经济经纬
ECONOMIC SURVEY2009(4)1次
参考文献(10条)
1. 朱喜;李子奈 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期刊论文]-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2006(03)2. 赵乐为;陈菲菲;陈潇潇 关于信贷配给理论的文献综述 2007(03)
3. 易超琴;万建平 逆向选择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期刊论文]-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01)4. 王静 农村经济组织的融资及信贷配给 2007(07)
5. 唐颖 非对称信息理论与农村信贷市场--兼谈泰国BAAC的经验[期刊论文]-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08)6. 饶华春 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风险与银行贷款策略的博弈分析 2008(02)
7. 蒲勇健;宋军 农村信贷市场:特征效率与组织重构[期刊论文]-南方金融 2003(09)8. 黄贺方 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时代经贸 2007(05)9. 何广文;冯兴元 农村金融体制缺陷及弥补的路径选择 2004(08)10. 何广文 农业金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五大不对称 2003(63)
引证文献(1条)
1. 周丽芳 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村信贷市场问题探析[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jw20090403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