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让学生使用第二人称的方式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可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从多方位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对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加以了关注。“第二人称对话”就是让学生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其基本格式为“你怎样怎样”“你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等等。使用这种对话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文本中要有人物,有动物也可以。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发现此种解读文本的方法较之一些传统的提问方式有如下一些优势。 一、“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虽然传统的“你认为文中的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直接说“请归纳文中某某的性格特点”也能解决这一教学任务,但是两者相比,“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更有倾吐的欲望,且更自然亲切,而后者则流于标签式的归纳,学生的情境感不够,情感体验不足,总与人物隔着距离。例如,在教学《芦花荡》这篇课文时,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归纳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如果按传统的方式归纳,我们可能得到的是这样几个孤零零的词语:“过于自信”“自尊”“机智勇敢”“老当益壮”“爱国”等。可是采用了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情况就不一样了。我设计的题目是:“请从文中任选一处有关老头子的故事情节,针对所选情节,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对老头子说几句话。”学生的答案可真是丰富多彩,且回答都成句、成段,不给人支离破碎之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说话习惯。如:“老头子,你的机智勇敢着实让我为之震撼,但是,你只身一人前去斗杀十几个小鬼子却让我为你感到担忧。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国者,有胆量,有担当,但是过于自信与自尊有一天会害了你。我相信经历了这件事后,你会把握好自信与自尊的度的。”这是一个学生针对老头子智斗鬼子的那一情节写的一段话。有褒有贬,有事实,有评价。答案中还寄寓着学生对一事件的主观评价,正符合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一要求。 二、“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故事情节 当然,这一教学任务仍然有它传统的提问方式,但是其灵活性是无法与“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相比的。仍以《芦花荡》为例,还是上文那个问题,请看一学生的课堂发言:老头子,同为男性的我喜欢你的自信和勇敢。你每天夜里在水淀里出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不带一支枪,就那么一次次地悠然自得地完成了任务。但是作为大丈夫,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细心与谨慎,拥有它们,会让你锦上添花的。其中“你每天夜里在水淀里出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不带一支枪,就那么一次次地悠然自得地完成了任务”就是对文章部分情节的概括。故事情节与人物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得那样的自然、贴切。传统的解决方式是“从某个情节可以看出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显得生硬且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课堂也失去了多元化的精彩。 三、“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它的传统方式,但是换一种形式也许更能不着痕迹,更能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充分地理解作者的情感,领会文章的主旨。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以读者的身份,用第二人称,给阿长写几句话,表达你对她的认识和理解,以告慰九泉之下的阿长。”其中一个学生这样说道:“长妈妈,对于您的身世,我感到十分同情!同时,在了解了您的一些事迹后,我也对您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虽然您不识文断字,满脑子的繁文缛节,还有些愚昧迷信,但是您不辞辛劳为鲁迅买来他渴慕已久的《山海经》,不仅使他对您产生了敬意,我也被您的善良、仁厚所感动。鲁迅先生特意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来怀念您,九泉之下的您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了吧!”语段中“同情”“敬意”“感动”“怀念”不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吗?又何必让学生用“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什么情感”的固定格式来说套话呢?我想:教师提问方式的新颖独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吧? 用“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解读文本的作用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它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不断地变换提问方式。在教学《风筝》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作为哥哥的鲁迅给童年的弟弟造成了怎样的心灵伤害,我设计了一个题目:请以弟弟的口吻,用第二人称的方式给哥哥写几句话,说服哥哥让自己去放风筝。这种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对此种解读文本的方法乐此不疲。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1)无论是为了完成以上哪一种教学任务,使用“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使话题相对宽松、限制少,学生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语言的组合方式也更多。(2)“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较之传统的提问方式,具有新颖灵活的特点,不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反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3)第二人称自身就有一些优势,能给人以亲切感,如同面谈;呼告式抒情,能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调动情感,融入文本等。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仍是以提问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但它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诸如“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说话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副产品”,真是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初级中学)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让学生使用第二人称的方式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可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从多方位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对这种解读文本的方式加以了关注。“第二人称对话”就是让学生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其基本格式为“你怎样怎样”“你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等等。使用这种对话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文本中要有人物,有动物也可以。通过多次教学实践,发现此种解读文本的方法较之一些传统的提问方式有如下一些优势。 一、“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虽然传统的“你认为文中的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直接说“请归纳文中某某的性格特点”也能解决这一教学任务,但是两者相比,“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更有倾吐的欲望,且更自然亲切,而后者则流于标签式的归纳,学生的情境感不够,情感体验不足,总与人物隔着距离。例如,在教学《芦花荡》这篇课文时,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归纳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如果按传统的方式归纳,我们可能得到的是这样几个孤零零的词语:“过于自信”“自尊”“机智勇敢”“老当益壮”“爱国”等。可是采用了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情况就不一样了。我设计的题目是:“请从文中任选一处有关老头子的故事情节,针对所选情节,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对老头子说几句话。”学生的答案可真是丰富多彩,且回答都成句、成段,不给人支离破碎之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说话习惯。如:“老头子,你的机智勇敢着实让我为之震撼,但是,你只身一人前去斗杀十几个小鬼子却让我为你感到担忧。你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爱国者,有胆量,有担当,但是过于自信与自尊有一天会害了你。我相信经历了这件事后,你会把握好自信与自尊的度的。”这是一个学生针对老头子智斗鬼子的那一情节写的一段话。有褒有贬,有事实,有评价。答案中还寄寓着学生对一事件的主观评价,正符合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一要求。 二、“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故事情节 当然,这一教学任务仍然有它传统的提问方式,但是其灵活性是无法与“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相比的。仍以《芦花荡》为例,还是上文那个问题,请看一学生的课堂发言:老头子,同为男性的我喜欢你的自信和勇敢。你每天夜里在水淀里出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不带一支枪,就那么一次次地悠然自得地完成了任务。但是作为大丈夫,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细心与谨慎,拥有它们,会让你锦上添花的。其中“你每天夜里在水淀里出入,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不带一支枪,就那么一次次地悠然自得地完成了任务”就是对文章部分情节的概括。故事情节与人物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显得那样的自然、贴切。传统的解决方式是“从某个情节可以看出某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显得生硬且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课堂也失去了多元化的精彩。 三、“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也有它的传统方式,但是换一种形式也许更能不着痕迹,更能让学生进入某种情境,充分地理解作者的情感,领会文章的主旨。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以读者的身份,用第二人称,给阿长写几句话,表达你对她的认识和理解,以告慰九泉之下的阿长。”其中一个学生这样说道:“长妈妈,对于您的身世,我感到十分同情!同时,在了解了您的一些事迹后,我也对您充满了深深的敬意。虽然您不识文断字,满脑子的繁文缛节,还有些愚昧迷信,但是您不辞辛劳为鲁迅买来他渴慕已久的《山海经》,不仅使他对您产生了敬意,我也被您的善良、仁厚所感动。鲁迅先生特意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来怀念您,九泉之下的您应该感到欣慰和满足了吧!”语段中“同情”“敬意”“感动”“怀念”不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吗?又何必让学生用“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什么情感”的固定格式来说套话呢?我想:教师提问方式的新颖独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吧? 用“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解读文本的作用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它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不断地变换提问方式。在教学《风筝》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作为哥哥的鲁迅给童年的弟弟造成了怎样的心灵伤害,我设计了一个题目:请以弟弟的口吻,用第二人称的方式给哥哥写几句话,说服哥哥让自己去放风筝。这种方式受到学生的喜爱,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对此种解读文本的方法乐此不疲。究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1)无论是为了完成以上哪一种教学任务,使用“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使话题相对宽松、限制少,学生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语言的组合方式也更多。(2)“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较之传统的提问方式,具有新颖灵活的特点,不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反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3)第二人称自身就有一些优势,能给人以亲切感,如同面谈;呼告式抒情,能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调动情感,融入文本等。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第二人称对话”的方式仍是以提问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但它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诸如“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说话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副产品”,真是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龙袍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