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张贴画》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2013版)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1课时 主题:有多少张贴画
课时:本单元共4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北录庄小学 录秀兰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2、教材分析
《有多少张贴画》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第二次学习编写乘法口诀,是新课标“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后学习的。学生已经经历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经验,所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教材通过创设有多少张贴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编制出6的乘法口诀。
3、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学生对2-5的乘法口诀已经能熟练背诵,并理解口诀的意义。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从图中找到信息,把表格填写完整,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迁移的学习。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6的口诀后4句,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方案: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
目标1、编制6的口诀。
目标2、解决练一练的1、2题。
目标3、能正确填出48页第3个活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口算题,开火车说得数。
(设计意图:复习检查大家的口诀掌握情况,2-5的表内乘法应该很熟练了,针对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增加学习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编制口诀。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
1、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估算有多少张贴画。
3、数一数,填一填。
4、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发现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本环节的教学为下边变出6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活动二: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1、学生独立编写。
2、同桌互相检查。
3、全班交流。
4、用各种形式记忆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编制口诀,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环节既有学生独立的活动,也有同桌之间交流(横向交流),更有师生间的反馈(纵向交流)。)
活动三:读懂点子图,理解图意,填一填。
1、看懂图意,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2、完成填一填。
3、拓展。
6×6=6×()+6×() 6×8=6×()+6×()
(设计意图:在记忆口诀时,有学生说出5个6加一个6就记住了六六三十六,此处我在旁边写了复板书,对此处的教学作用特别好。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二个,第一是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第二是为四年级乘法分配律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已接触到新的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独立解决第2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对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的具体评价,是对学生的一个检验,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升华。让学生真真正正说一说自己本节课到底学会了什么。)
《有多少张贴画》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2013版)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第1课时 主题:有多少张贴画
课时:本单元共4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北录庄小学 录秀兰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2、教材分析
《有多少张贴画》这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第二次学习编写乘法口诀,是新课标“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后学习的。学生已经经历了编制2-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经验,所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教材通过创设有多少张贴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编制出6的乘法口诀。
3、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学生对2-5的乘法口诀已经能熟练背诵,并理解口诀的意义。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从图中找到信息,把表格填写完整,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进行迁移的学习。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
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学会6的口诀后4句,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方案: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
目标1、编制6的口诀。
目标2、解决练一练的1、2题。
目标3、能正确填出48页第3个活动。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口算题,开火车说得数。
(设计意图:复习检查大家的口诀掌握情况,2-5的表内乘法应该很熟练了,针对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增加学习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编制口诀。
活动一:数一数,填一填。
1、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2、估算有多少张贴画。
3、数一数,填一填。
4、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孩子发现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本环节的教学为下边变出6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 活动二: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
1、学生独立编写。
2、同桌互相检查。
3、全班交流。
4、用各种形式记忆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编制口诀,体会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环节既有学生独立的活动,也有同桌之间交流(横向交流),更有师生间的反馈(纵向交流)。)
活动三:读懂点子图,理解图意,填一填。
1、看懂图意,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2、完成填一填。
3、拓展。
6×6=6×()+6×() 6×8=6×()+6×()
(设计意图:在记忆口诀时,有学生说出5个6加一个6就记住了六六三十六,此处我在旁边写了复板书,对此处的教学作用特别好。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二个,第一是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第二是为四年级乘法分配律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就已接触到新的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独立解决第2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对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的具体评价,是对学生的一个检验,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升华。让学生真真正正说一说自己本节课到底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