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巩固训练·提能力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御 街 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请简要分析上片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
2.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答:
3.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抒情手法。
答:
- 1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 兰 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4.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5.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归 朝 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②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6.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答:
- 2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7.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青 门 引
张 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8.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答: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二、名句默写
1.碧云天,黄叶地。 ,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芳草无情,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4.酒入愁肠,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沙上并禽池上暝。 。 (张先《天仙子》)
6.渐霜风凄惨, , 。 (柳永《八声甘州》)
- 3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7.是处红衰翠减, 。 (柳永《八声甘州》)
8.叹年来踪迹, 。 (柳永《八声甘州》)
答案解析
一、1.【解析】景物描写的特点一般从远近高低、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大小广狭、声光色态等角度分析。先点出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①动静结合。“坠叶”为动,明月是静。②以声衬静。落叶的细碎之声,使夜的寂静特点更加突出。③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练”的比喻使月光的洁白、静谧跃然纸上。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对于炼字问题,要先还原语境,理解字词在句中的含义,然后联系诗歌的情感主旨,分析其妙在何处。
答案: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寂寥的心情。
3.【解析】抒情手法无非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结合词中的形象作答。 答案:写秋夜离人相思之情。
①间接(借景)抒情:词的上片在秋夜寒冷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或借描写人物抒情,词的下片通过描写主人的愁意、愁容、愁态,刻画了一个因思人而深夜难眠的人物形象。)
②直抒胸臆。词的下片“酒未到,先成泪”“谙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忧愁。(意思对即可)
- 4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4.【解析】解答此类题目,不要孤立地只读该词,要把它放在句中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答题模式为:该词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龙头舴艋吴儿竞”写出了健儿驾舞龙舟,在水面竞渡的壮观场面,一个“竞”字涵盖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疾速,语言形象有概括力,仿佛把人带到那锣鼓喧天和男女老少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笋柱秋千游女并”写的是姑娘们走出闺房打着秋千,尽兴游乐,一个“并”字,有力地渲染出这种欢快的场面。
答案:“竞”“并”二字极富概括力与想象力,分别渲染出赛龙舟、荡秋千的欢快气氛,仿佛使人听到龙舟竞渡时热烈的呼喊声和游女荡秋千时的欢快嬉笑声。
5.答案:对比。全词动静结合,上片描写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动态画面,下片渲染一种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6.答案: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能结合意象、意境分析任意两点即可)
7.答案:“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光逼人、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四点之中,答出任意三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即可)
- 5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③展示形象的意义。
答案:通过风雨、寂寞的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塑造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意境。
9.答案:本词主要运用了抒情、烘托、炼字、象征、拟人等手法,前三种较为主要,可以从中任选一种加以赏析。
示例一:这首词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词味含蓄隽永。 示例二:这首词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至晚才停,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烘托出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
示例三:这首词精于炼字。“乍”“还”“方”精确地表现出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暗切微妙心情。一个“醒”字,暗示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那堪”二字,则揭示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之深。
示例四:这首词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残花”象征沧桑的人事,暗含词人对美好破灭的痛惜之情;“重门”象征紧闭的心扉,深刻地表现出词人抑郁的心灵。
二、答案:1.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2.更在斜阳外 3.明月楼高休独倚 4.化作相思泪 5.云破月来花弄影
6.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7.苒苒物华休 8.何事苦淹留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6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巩固训练·提能力
一、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御 街 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请简要分析上片景物描写的特点。
答:
2.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 答:
3.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其抒情手法。
答:
- 1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 兰 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4.词中第一句的“竞”字和第二句的“并”字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5.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归 朝 欢
柳 永
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①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②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
【注】①只轮:代指车。②梗:草本植物的枝茎。
6.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
答:
- 2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7.词的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青 门 引
张 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8.从意象入手分析这首词的意境。
答: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择其较主要的一种,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
二、名句默写
1.碧云天,黄叶地。 ,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2.芳草无情,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4.酒入愁肠, 。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5.沙上并禽池上暝。 。 (张先《天仙子》)
6.渐霜风凄惨, , 。 (柳永《八声甘州》)
- 3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7.是处红衰翠减, 。 (柳永《八声甘州》)
8.叹年来踪迹, 。 (柳永《八声甘州》)
答案解析
一、1.【解析】景物描写的特点一般从远近高低、动静明暗、视听触嗅、大小广狭、声光色态等角度分析。先点出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①动静结合。“坠叶”为动,明月是静。②以声衬静。落叶的细碎之声,使夜的寂静特点更加突出。③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练”的比喻使月光的洁白、静谧跃然纸上。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对于炼字问题,要先还原语境,理解字词在句中的含义,然后联系诗歌的情感主旨,分析其妙在何处。
答案: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寂寥的心情。
3.【解析】抒情手法无非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结合词中的形象作答。 答案:写秋夜离人相思之情。
①间接(借景)抒情:词的上片在秋夜寒冷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或借描写人物抒情,词的下片通过描写主人的愁意、愁容、愁态,刻画了一个因思人而深夜难眠的人物形象。)
②直抒胸臆。词的下片“酒未到,先成泪”“谙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忧愁。(意思对即可)
- 4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4.【解析】解答此类题目,不要孤立地只读该词,要把它放在句中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答题模式为:该词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龙头舴艋吴儿竞”写出了健儿驾舞龙舟,在水面竞渡的壮观场面,一个“竞”字涵盖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疾速,语言形象有概括力,仿佛把人带到那锣鼓喧天和男女老少争相观看的热闹场面。“笋柱秋千游女并”写的是姑娘们走出闺房打着秋千,尽兴游乐,一个“并”字,有力地渲染出这种欢快的场面。
答案:“竞”“并”二字极富概括力与想象力,分别渲染出赛龙舟、荡秋千的欢快气氛,仿佛使人听到龙舟竞渡时热烈的呼喊声和游女荡秋千时的欢快嬉笑声。
5.答案:对比。全词动静结合,上片描写一幅充满生活情趣的动态画面,下片渲染一种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6.答案: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冬初,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能结合意象、意境分析任意两点即可)
7.答案:“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年光逼人、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己命如“浪萍风梗”,浪迹无定之苦和对羁旅生活的厌倦。最后几句写出了自己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思乡、年华易逝、厌倦漂泊、思亲四点之中,答出任意三点并结合词句分析即可)
- 5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8.【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③展示形象的意义。
答案:通过风雨、寂寞的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塑造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意境。
9.答案:本词主要运用了抒情、烘托、炼字、象征、拟人等手法,前三种较为主要,可以从中任选一种加以赏析。
示例一:这首词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词味含蓄隽永。 示例二:这首词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至晚才停,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烘托出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烘托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抑郁的心情。
示例三:这首词精于炼字。“乍”“还”“方”精确地表现出气候和天气的变化,暗切微妙心情。一个“醒”字,暗示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那堪”二字,则揭示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之深。
示例四:这首词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残花”象征沧桑的人事,暗含词人对美好破灭的痛惜之情;“重门”象征紧闭的心扉,深刻地表现出词人抑郁的心灵。
二、答案:1.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2.更在斜阳外 3.明月楼高休独倚 4.化作相思泪 5.云破月来花弄影
6.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7.苒苒物华休 8.何事苦淹留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