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庐山的概况及庐山地区所看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分布、产状、形成原因,现象及庐山地质的类型(如断层,解理,褶皱等)形成原理等。

3.学习理解土木工程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内容:

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邻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

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

并存的世界名胜”。十九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庐山

出现了英、俄、美、法等

18个国家风格的别墅近

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

入中国的大趋势”。本世

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南

京国民政府的“夏都”。

1937年,周恩来代表中

国共产党上庐山与将介

石会谈;稍后,发表了抗日的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中共中央会议。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煌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秀峰(4月21日下午):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香炉峰如紫烟绦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景区内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这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岩瀑布,有匡庐二绝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荡漾的龙潭,仪态万芳的双剑、香炉诸峰,有众多历代名人侠客留下的摩岩石刻。秀峰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诗赞曰:“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

鱼鸟会留人。”整个庐山以石英砂岩为主,但这里是火成岩中的花岗岩。花岗岩后期被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形成于株罗纪燕山运动的产物。分布规律:沿庐山东麓条带分布,北面海汇→秀峰→温泉,顺庐山东麓的一条断层带侵入上来的。温泉断层是庐山和鄱阳湖向的断层。上盘:鄱阳湖平原下降。下盘:庐山上升。五老峰断层崖。花岗岩中剪切节理,暗色的为黑云母;浅色为石英和长石。 青玉峡:典型V型沟谷,地壳上升强烈,流水侵蚀强烈。山上升,水下切,既形成了光滑的磨石,冲石,和浴石等,也形成了现在的秀峰的深谷。

卸荷裂隙(发生在硬和脆的岩石当中):平行斜坡坡面,沟谷回弹产生的。 龙潭的形成是水流和地壳运动的综合作用结果。水流的侵蚀、搬运、沉积按方向分可以分为向下和侧向,按成因有:速度冲刷,细小颗粒磨蚀,可溶性岩的溶蚀。下蚀使河床变深,一般在河流上游,侧蚀使河弯曲,一般在河流下游。 在那我们还看到了张节理,由张力引起,裂面宽,不长,不光滑,不宽。 海汇镇(4月22日上午):

庐山的海会镇地处江西九江市东郊,东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西靠风景秀丽的庐山区五老峰,南接星子县城,距九江市区、九江机场、九江码头、九江火车站均仅30公里,距省会南昌100公里,镇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海会、高垅、庐山水泥厂等3个居委会,五星、双垅、银门、谷山、青山、彭山、长岭、五洲、光明等9个行政村、1个林场,现有人口2.82万人。江西省一级公路环庐山大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主要的岩石为沉积岩,而花岗片麻岩又占主要部分:片麻构造。变晶结构。岩石中有深色矿物的云母,角闪石和浅色矿石石英,长石成条状带状分布,相成黑白相间的断续带状构造。矿物有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节理

比较完整。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强。极易沿片理产生滑动。此岩石形成与震旦纪与二叠纪之间后经风化等形成枕状节理,沿四角风化,象馒头,蘑菇的形状,是全风化的结果。

风化的认识:

风化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3种,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表现特征。详细内容如下:

全风化:

1、全部变色,光泽消失

2、岩石的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已崩解和分解成松散的土状或砂状,有很大的体积变化,但未移动,仍残留原始结构的痕迹

3、除石英颗粒外,其余大部分风化蚀变成次生矿物

4、锤击有松软感,出现凹坑,矿物手可捏碎,用锹可挖动。

强风化:

1.大部分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来形状。

2.岩石的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小部分岩石已崩解成土,大部分岩石呈不连 续的骨架或心石,风化裂隙发育,有时含大量次生夹泥。

3.除石英外,长石、云母和镁、铁矿物都已风化蚀变。

4.锤击哑声,岩石大部分已风华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易碎,用镐撬可 以挖动,坚硬部分需要爆破。

弱风化(中等风化):

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已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

2. 岩石原始组织结构清楚完整,但纷华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剧烈。 3 .沿裂隙铁镁矿物氯化锈蚀,长石变的模糊不清。

4. 锤击哑声,开挖需要爆破。

微风化:

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有轻微褪色

2、岩石原始组织无变化,保持原始完整结构

3、大部分裂隙闭合,仅沿大裂隙有风化蚀变现象,或有锈膜浸染

4、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① 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如图5-1)。

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或悬锤);

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

磁针 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 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 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必须注意:方位角刻度盘为逆时针方向标注。两种刻度盘所标注的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测量时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测量时磁针相对不动,移动的却是罗盘底盘。当底盘向东移,相当于磁针向西偏,故刻度盘逆时针方向标记(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所测得读数即所求。在具体工作中,为区别所读数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区分:如图A与B的测线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盘上读作285°、记作NW285°或记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盘上读作北偏西75°,记作N75°W。如果两者均在第一象限内,例如50°,而后者记作N50°E以示区别(图5-2 A、B,表5-

1)。

测斜指针(或悬锤) 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图5-2A 方位角刻度盘 图5-2B 象限角刻度盘

表5-1 象限角与方位角之间关系换算表

象限 方位角度数 象限角(γ)与方位角(A)之关系 象限名称 Ⅰ 0—90° γ=A NE象限

Ⅱ 90°—180° γ=180°-A SE象限

Ⅲ 180°—270° γ=A-180° SW象限

Ⅳ 270°—360° γ=360°-A NW象限

水准器 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 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②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

(A)的关系为A=A磁±δ。如图5-3 A表示δ东偏30°,且测线所测的角亦为NE30°时,则A=30°+30°=NE60°;图5-3 B表示δ西偏20°,测线所测角为SE110°,则A=110°-20°=90°。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

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5-3 C所示)。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端对着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象限 方位角度数 象限角(γ)与方位角(A)之关系 象限名称

Ⅰ 0—90° γ=A NE象限

Ⅱ 90°—180° γ=180°-A SE象限

Ⅲ 180°—270° γ=A-180° SW象限

Ⅳ 270°—360° γ=360°-A NW象限

水准器 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 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②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

(A)的关系为A=A磁±δ。如图5-3 A表示δ东偏30°,且测线所测的角亦为NE30°时,则A=30°+30°=NE60°;图5-3 B表示δ西偏20°,测线所测角为SE110°,则A=110°-20°=90°。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

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5-3 C所示)。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端对着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图5-3A 磁偏角东偏示意图 图5-3B 磁偏角西偏示意图 图5-3C罗盘仪测量目的物的方位

⑵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见图5-4)。

图5-4 岩层产状要素极其测量方法

岩层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因走向线是一直线,其方向可两边延伸,故读南、北针均可)。 岩层倾向的测量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 岩层倾角的测量 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若测斜器是悬锤式的罗盘,方法与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右手中指按着底盘外的按纽,悬锤则自由摆动,当达最大值时松开中指,悬锤固定所指的读数即岩层的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法 如用方位角罗盘测量,测得某地层走向是330°、倾向为240°、倾角为50°,记做330°/SW∠50°,或记做240°∠50°(即只记倾向与倾角即可)。如果用方位角罗盘测量但要用象限角记录时,则需把方位角换算成象限角,再作记录。如上述地层产状其走向应为γ=360°-330°=30°,倾向β=240°-180°=60°。其产状记作N30°W/SW∠50°,或直接记作S60W∠50则可。在地质图或平面图上标注产状要素时,需用符号和倾角表示。首先找出实测点在图上的位置,在该点按所测岩层走向的方位画一小段直线(4mm)表示走向,再按岩层倾向方位,在该线段中点作短垂线(2mm)

表示倾向,然后,将倾角数值标注在该符号的右下方。

三叠泉(4月22日下午):

三叠泉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 三叠泉风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森林覆盖率达89.9%,有圆头柳杉、灯台树、杜种等2331种植物和动物200多种。

水库大坝脚下:此处的源头为三叠泉,从河流中的岩石可以看出,自上游至下游,颗粒逐渐变细,这个特点称为分选性。它是由于搬运途中,琐碎颗粒在运动中相碰撞,摩擦,带菱角的碎石被磨得浑圆,而且颗粒逐渐变细。 在河床中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此区河床比较粗大,在河流凸岸形成河漫滩,洪水时被水淹没,河漫滩下部有河床相的砂卵石,而上部是河漫滩相的细砂,粉沙或粘性土。

此处的岩石组成是沉积岩,它是由于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流水冲刷和搬运作用沉积为松散沉积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 在河底,粒径在20—200mm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mm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形成原因:流水冲刷,湖水积土等原因,在河水的冲刷,波浪的0搬运,使岩土从上游岩坡向中心推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沉积而形成。另外这里也有许多特质的片麻岩,同样这些片麻岩去多也是由于全分化的结果与海会镇类似。

狮子洞(4月23日上午):

它位于九江县城正西5公里处的狮子山腹,因山而得名。 狮子洞属典型的溶岩洞穴,全洞长500米,总面积为3050平方米,有1个景厅40多个景观, 厅厅相连,景景各异,步移景换,异彩纷呈,各种形态的石乳琳琅满目,石塔石幔气势磅礴,石菊石莲芬芳似溢,石禽石兽栩栩如生,就如一座石雕宝库,蔚为奇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岩溶现象,即为可溶性岩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侵蚀和微生物作用而不断被破坏和改造的一种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A岩石具有可溶性;B有溶蚀能力的水;C可溶岩具有透水性;D有循环交替的水流。其矿物主要是变质岩里的石灰岩,在三叠纪时代,在它刚从海平面冲出时,由于水中含大量的CO2的原因,然后

H2O+CO2→←H2CO3←→H + + HCO3-

CaCO3==Ca2+ +CO2-3

CaCO3+H2O+CO2 ====Ca2+ + 2HCO-- 3

由于H + 和HCO3-的含量过剩,破坏了Ca2+ 和CO2-3的平衡,从而使Ca2+ 和HCO-- 3

形成 Ca(HCO 3)2进行溶解,同时Ca(HCO 3)2又分解成CaCO3,又进行沉淀,就形成了溶洞的形状。

4月23日下午从庐山实习回来,可以说我们的却是不枉此行,了解了许多关于庐山的情况,总体概况如下:

1. 地质基础

庐山地区处于江南台背斜与下扬子拗陷的交接地带,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岩浆活动较强,混合岩化作用明显,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构造较明显。

2. 构造地貌

庐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展现出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鄱阳湖。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布、岩石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庐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岩性和构造与地貌发育有密切关系。庐山的雏形主要是在中生代燕山期形成,庐山的构造、岩性和新构造运动对山体及次一级地貌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主要构造线为北东-南西向即褶曲延伸的方向。庐山大致从九奇峰-仰天坪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九奇峰一带发育一系列逆掩断层,同时又受到岩性的影响,在地貌上出现奇峰树立、岭后相对的现象。最终,形成了

现在山北五岭四谷的地貌形态。

3.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主要由拆离断层、玉琼山背形和五里正断层组成。它形成于中生代末—新生代初,是地区性伸展作用的产物,伸展拆离方位为北东东向。拆离断层上盘为中元古代彭山群浅变质的浊积岩和细碧-石英角斑岩,其下部发育褶迭层并形成动力变质带。拆离断层下盘为早前寒武纪星子群结晶岩系、前震旦纪片麻状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其顶部形成初糜棱岩带,且部分地段迭加着脆性变形和退化变质作用。

4.庐山一些断层及其形成原因: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地壳中 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5关于庐山旁的鄱阳湖盆地是断陷盆地的说法:

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状。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而形成的湖泊。而鄱阳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形成的,所以说鄱阳湖盆地也是断陷盆地。

6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专业有何联系: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而土木工程专业是培养掌握坚实土木工程基本理论,熟悉全面土木工程知识结构,具有基本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土木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及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许多都要建立在对工程地质熟悉的基础上,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实习总结:

1.实习时需专心听老师讲。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踪。

3.熟练操作罗盘。对地质罗盘,要求了解其结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积极参加现场讨论和及时整理野外记录

三天的实习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许多庐山的一些概况,及其形成原因和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等等。

三天的实习最重要的是使我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和对岩层走向、倾向及倾角的测量工作,是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对滑坡和边坡进行治理,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虽然很短,但让我充分的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也巩固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次实习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结合了理论,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划上一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了解庐山的概况及庐山地区所看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分布、产状、形成原因,现象及庐山地质的类型(如断层,解理,褶皱等)形成原理等。

3.学习理解土木工程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内容:

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邻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是“以丰富的文化

背景和美丽的自然环境

并存的世界名胜”。十九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庐山

出现了英、俄、美、法等

18个国家风格的别墅近

千幢,“代表西方文化侵

入中国的大趋势”。本世

纪三十年代,庐山成为南

京国民政府的“夏都”。

1937年,周恩来代表中

国共产党上庐山与将介

石会谈;稍后,发表了抗日的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毛泽东三次登上庐山,主持召开了世人瞩目的三次中共中央会议。

庐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养了庐山丰富的历史文化,二者交相辉煌映,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庐山作为天下名山的独特的魅力。

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以“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庐山的世界性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文化景观!”

庐山秀峰(4月21日下午):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香炉峰如紫烟绦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景区内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这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岩瀑布,有匡庐二绝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荡漾的龙潭,仪态万芳的双剑、香炉诸峰,有众多历代名人侠客留下的摩岩石刻。秀峰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诗赞曰:“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

鱼鸟会留人。”整个庐山以石英砂岩为主,但这里是火成岩中的花岗岩。花岗岩后期被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形成于株罗纪燕山运动的产物。分布规律:沿庐山东麓条带分布,北面海汇→秀峰→温泉,顺庐山东麓的一条断层带侵入上来的。温泉断层是庐山和鄱阳湖向的断层。上盘:鄱阳湖平原下降。下盘:庐山上升。五老峰断层崖。花岗岩中剪切节理,暗色的为黑云母;浅色为石英和长石。 青玉峡:典型V型沟谷,地壳上升强烈,流水侵蚀强烈。山上升,水下切,既形成了光滑的磨石,冲石,和浴石等,也形成了现在的秀峰的深谷。

卸荷裂隙(发生在硬和脆的岩石当中):平行斜坡坡面,沟谷回弹产生的。 龙潭的形成是水流和地壳运动的综合作用结果。水流的侵蚀、搬运、沉积按方向分可以分为向下和侧向,按成因有:速度冲刷,细小颗粒磨蚀,可溶性岩的溶蚀。下蚀使河床变深,一般在河流上游,侧蚀使河弯曲,一般在河流下游。 在那我们还看到了张节理,由张力引起,裂面宽,不长,不光滑,不宽。 海汇镇(4月22日上午):

庐山的海会镇地处江西九江市东郊,东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西靠风景秀丽的庐山区五老峰,南接星子县城,距九江市区、九江机场、九江码头、九江火车站均仅30公里,距省会南昌100公里,镇域面积100.8平方公里,辖海会、高垅、庐山水泥厂等3个居委会,五星、双垅、银门、谷山、青山、彭山、长岭、五洲、光明等9个行政村、1个林场,现有人口2.82万人。江西省一级公路环庐山大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主要的岩石为沉积岩,而花岗片麻岩又占主要部分:片麻构造。变晶结构。岩石中有深色矿物的云母,角闪石和浅色矿石石英,长石成条状带状分布,相成黑白相间的断续带状构造。矿物有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节理

比较完整。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强。极易沿片理产生滑动。此岩石形成与震旦纪与二叠纪之间后经风化等形成枕状节理,沿四角风化,象馒头,蘑菇的形状,是全风化的结果。

风化的认识:

风化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3种,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表现特征。详细内容如下:

全风化:

1、全部变色,光泽消失

2、岩石的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已崩解和分解成松散的土状或砂状,有很大的体积变化,但未移动,仍残留原始结构的痕迹

3、除石英颗粒外,其余大部分风化蚀变成次生矿物

4、锤击有松软感,出现凹坑,矿物手可捏碎,用锹可挖动。

强风化:

1.大部分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来形状。

2.岩石的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小部分岩石已崩解成土,大部分岩石呈不连 续的骨架或心石,风化裂隙发育,有时含大量次生夹泥。

3.除石英外,长石、云母和镁、铁矿物都已风化蚀变。

4.锤击哑声,岩石大部分已风华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易碎,用镐撬可 以挖动,坚硬部分需要爆破。

弱风化(中等风化):

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已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

2. 岩石原始组织结构清楚完整,但纷华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剧烈。 3 .沿裂隙铁镁矿物氯化锈蚀,长石变的模糊不清。

4. 锤击哑声,开挖需要爆破。

微风化:

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有轻微褪色

2、岩石原始组织无变化,保持原始完整结构

3、大部分裂隙闭合,仅沿大裂隙有风化蚀变现象,或有锈膜浸染

4、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① 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如图5-1)。

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或悬锤);

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

磁针 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 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 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必须注意:方位角刻度盘为逆时针方向标注。两种刻度盘所标注的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测量时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测量时磁针相对不动,移动的却是罗盘底盘。当底盘向东移,相当于磁针向西偏,故刻度盘逆时针方向标记(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所测得读数即所求。在具体工作中,为区别所读数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区分:如图A与B的测线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盘上读作285°、记作NW285°或记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盘上读作北偏西75°,记作N75°W。如果两者均在第一象限内,例如50°,而后者记作N50°E以示区别(图5-2 A、B,表5-

1)。

测斜指针(或悬锤) 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图5-2A 方位角刻度盘 图5-2B 象限角刻度盘

表5-1 象限角与方位角之间关系换算表

象限 方位角度数 象限角(γ)与方位角(A)之关系 象限名称 Ⅰ 0—90° γ=A NE象限

Ⅱ 90°—180° γ=180°-A SE象限

Ⅲ 180°—270° γ=A-180° SW象限

Ⅳ 270°—360° γ=360°-A NW象限

水准器 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 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②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

(A)的关系为A=A磁±δ。如图5-3 A表示δ东偏30°,且测线所测的角亦为NE30°时,则A=30°+30°=NE60°;图5-3 B表示δ西偏20°,测线所测角为SE110°,则A=110°-20°=90°。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

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5-3 C所示)。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端对着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象限 方位角度数 象限角(γ)与方位角(A)之关系 象限名称

Ⅰ 0—90° γ=A NE象限

Ⅱ 90°—180° γ=180°-A SE象限

Ⅲ 180°—270° γ=A-180° SW象限

Ⅳ 270°—360° γ=360°-A NW象限

水准器 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 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②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

(A)的关系为A=A磁±δ。如图5-3 A表示δ东偏30°,且测线所测的角亦为NE30°时,则A=30°+30°=NE60°;图5-3 B表示δ西偏20°,测线所测角为SE110°,则A=110°-20°=90°。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

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5-3 C所示)。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端对着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图5-3A 磁偏角东偏示意图 图5-3B 磁偏角西偏示意图 图5-3C罗盘仪测量目的物的方位

⑵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见图5-4)。

图5-4 岩层产状要素极其测量方法

岩层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因走向线是一直线,其方向可两边延伸,故读南、北针均可)。 岩层倾向的测量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 岩层倾角的测量 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若测斜器是悬锤式的罗盘,方法与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右手中指按着底盘外的按纽,悬锤则自由摆动,当达最大值时松开中指,悬锤固定所指的读数即岩层的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法 如用方位角罗盘测量,测得某地层走向是330°、倾向为240°、倾角为50°,记做330°/SW∠50°,或记做240°∠50°(即只记倾向与倾角即可)。如果用方位角罗盘测量但要用象限角记录时,则需把方位角换算成象限角,再作记录。如上述地层产状其走向应为γ=360°-330°=30°,倾向β=240°-180°=60°。其产状记作N30°W/SW∠50°,或直接记作S60W∠50则可。在地质图或平面图上标注产状要素时,需用符号和倾角表示。首先找出实测点在图上的位置,在该点按所测岩层走向的方位画一小段直线(4mm)表示走向,再按岩层倾向方位,在该线段中点作短垂线(2mm)

表示倾向,然后,将倾角数值标注在该符号的右下方。

三叠泉(4月22日下午):

三叠泉位于九江市庐山东南九叠谷。经环庐山旅游公路可达。距九江市26公里。是集险峰怪石、飞瀑流泉为一体的山丘型旅游地。 三叠泉风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山峰高峻,峡谷幽深。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褶皱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过第四纪冰川的剧烈摩擦而形成“冰阶”崖面。森林覆盖率达89.9%,有圆头柳杉、灯台树、杜种等2331种植物和动物200多种。

水库大坝脚下:此处的源头为三叠泉,从河流中的岩石可以看出,自上游至下游,颗粒逐渐变细,这个特点称为分选性。它是由于搬运途中,琐碎颗粒在运动中相碰撞,摩擦,带菱角的碎石被磨得浑圆,而且颗粒逐渐变细。 在河床中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此区河床比较粗大,在河流凸岸形成河漫滩,洪水时被水淹没,河漫滩下部有河床相的砂卵石,而上部是河漫滩相的细砂,粉沙或粘性土。

此处的岩石组成是沉积岩,它是由于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流水冲刷和搬运作用沉积为松散沉积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 在河底,粒径在20—200mm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mm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形成原因:流水冲刷,湖水积土等原因,在河水的冲刷,波浪的0搬运,使岩土从上游岩坡向中心推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沉积而形成。另外这里也有许多特质的片麻岩,同样这些片麻岩去多也是由于全分化的结果与海会镇类似。

狮子洞(4月23日上午):

它位于九江县城正西5公里处的狮子山腹,因山而得名。 狮子洞属典型的溶岩洞穴,全洞长500米,总面积为3050平方米,有1个景厅40多个景观, 厅厅相连,景景各异,步移景换,异彩纷呈,各种形态的石乳琳琅满目,石塔石幔气势磅礴,石菊石莲芬芳似溢,石禽石兽栩栩如生,就如一座石雕宝库,蔚为奇观。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岩溶现象,即为可溶性岩石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侵蚀和微生物作用而不断被破坏和改造的一种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A岩石具有可溶性;B有溶蚀能力的水;C可溶岩具有透水性;D有循环交替的水流。其矿物主要是变质岩里的石灰岩,在三叠纪时代,在它刚从海平面冲出时,由于水中含大量的CO2的原因,然后

H2O+CO2→←H2CO3←→H + + HCO3-

CaCO3==Ca2+ +CO2-3

CaCO3+H2O+CO2 ====Ca2+ + 2HCO-- 3

由于H + 和HCO3-的含量过剩,破坏了Ca2+ 和CO2-3的平衡,从而使Ca2+ 和HCO-- 3

形成 Ca(HCO 3)2进行溶解,同时Ca(HCO 3)2又分解成CaCO3,又进行沉淀,就形成了溶洞的形状。

4月23日下午从庐山实习回来,可以说我们的却是不枉此行,了解了许多关于庐山的情况,总体概况如下:

1. 地质基础

庐山地区处于江南台背斜与下扬子拗陷的交接地带,具有较大的活动性,岩浆活动较强,混合岩化作用明显,区内地层发育较齐全,构造较明显。

2. 构造地貌

庐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展现出地壳变化的主要过程。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山峰。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形成鄱阳湖。北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为一系列断层崖,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布、岩石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庐山地区新构造运动、岩性和构造与地貌发育有密切关系。庐山的雏形主要是在中生代燕山期形成,庐山的构造、岩性和新构造运动对山体及次一级地貌的形成起着控制作用。主要构造线为北东-南西向即褶曲延伸的方向。庐山大致从九奇峰-仰天坪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九奇峰一带发育一系列逆掩断层,同时又受到岩性的影响,在地貌上出现奇峰树立、岭后相对的现象。最终,形成了

现在山北五岭四谷的地貌形态。

3.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

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主要由拆离断层、玉琼山背形和五里正断层组成。它形成于中生代末—新生代初,是地区性伸展作用的产物,伸展拆离方位为北东东向。拆离断层上盘为中元古代彭山群浅变质的浊积岩和细碧-石英角斑岩,其下部发育褶迭层并形成动力变质带。拆离断层下盘为早前寒武纪星子群结晶岩系、前震旦纪片麻状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其顶部形成初糜棱岩带,且部分地段迭加着脆性变形和退化变质作用。

4.庐山一些断层及其形成原因: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地壳中 的一个裂口或破裂带,而且沿着它相邻的岩体发生了运动。断层长度变化很大,从几厘米至几百公里不等,两盘之间的位移量也可有这样大的变化。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5关于庐山旁的鄱阳湖盆地是断陷盆地的说法:

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它的外形受断层线控制,多呈狭长条状。盆地的边缘由断层崖组成,坡度陡峻,边线一般为断层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断陷盆地中充填着从山地剥蚀下来的沉积物,其上或者积水而形成的湖泊。而鄱阳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形成的,所以说鄱阳湖盆地也是断陷盆地。

6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专业有何联系:

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而土木工程专业是培养掌握坚实土木工程基本理论,熟悉全面土木工程知识结构,具有基本人文科学素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土木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及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许多都要建立在对工程地质熟悉的基础上,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实习总结:

1.实习时需专心听老师讲。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踪。

3.熟练操作罗盘。对地质罗盘,要求了解其结构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积极参加现场讨论和及时整理野外记录

三天的实习确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了解许多庐山的一些概况,及其形成原因和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等等。

三天的实习最重要的是使我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和对岩层走向、倾向及倾角的测量工作,是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对滑坡和边坡进行治理,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为期三天的地质实习,虽然很短,但让我充分的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同时也巩固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只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次实习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结合了理论,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划上一


相关文章

  • 庐山实习地貌
  • 一. 实习目的 1.通过对野外地质现象的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巩固所学的理论:联系实习现场的实际,加以验证,能获得感性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查看


  • 庐山实习心得体会
  • 庐山见习心得体会 姓名:李薇薇 学号:5203208079 院系班级: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083班 在11月的中旬,从13号到16号,我们去了世界地质公园-庐山,进行了专业见习.仔 细想想, 在大学期间,除了大一"鸡公山一日游& ...查看


  • 庐山实习报告
  •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10级地理科学专业 庐 山 实 习 报 告 姓名:王 茹 学号:170210008 班级:10级地理科学1班 目录 一. 实习时间„„„„„„„„„„„„„„„„„„5 二. 实习地点及其简介„„„„„„„„„„„ ...查看


  • 庐山地貌新思考
  • 第24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3月 Vol. 24 No.2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r. 2002 庐 山 地 貌 新 思 考 沈 方 (唐山师范学院 物理系,河北 唐山 ...查看


  • 巢湖庐山实习
  • 巢湖市北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阜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 二零一二年四月五日 前言 区域地质调查(亦称区域地质测量)是地质工作者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并日益广泛地 ...查看


  • 2015旅游资源学习题答案简装版
  • 旅游资源学习题一(绪论与旅游资源分类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旅游资源与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旅游资源具有( C ). A .文化性: B .组合性: C .观赏性: D .区域性. 2. 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A ). ...查看


  • 专题4考查点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 考查点一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向1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运动 (2015·天津文综)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 题.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 ...查看


  • 地质构造与地貌教案
  • [课题]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教学目标] 1.掌握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地貌 2.学会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和断层发生的部位. 3.通过图片,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介绍了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 ...查看


  •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简介 地质公园是以其地质科学意义.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自然公园.2004年2月13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中国的8家国家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首批世界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