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题(名词解释)
1. 核裂变能(Nuclear fission energy)
重核在核裂变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称为核裂变能。
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nerg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区域或国家GDP 增速与能源消费增速的比值(通常取两者的平均年增长率间的比值来表示) ,一般用来预测该地区的能源需求量。
3.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
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4.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和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5. 新能源(New energy)
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外的各种能源形式,通常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有待推广的能源典型的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6. 中东原油亚洲溢价(Asian Premium)
指中东一些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从而造成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更高的原油价格。
7. 低碳能源(Low-Carbon Energy)
低碳能源指的是替代高碳能源的一种能源类型,指二氧化碳排放率低或者零排放的产品,主要包括核能和一部分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 等。
8. 智能电网(Smart Grid)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指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9. 页岩气(Shale-Gas)
指富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二者的混合。可以游离态存在于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干酪银,黏土颗粒表面,还有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干酪银的沥青质中,游离气的比例一般在20%~85%。
10. 核聚变能(Nuclear Fusion Energy)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如氢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 在超高温等特定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原子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一、作业题(问答题)
1. 简述清洁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①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其种类主要有核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②其特点有:
❶不排放污染物,或污染物排放符合一定的标准。
❷普遍性,易从生产生活中直接获得。(如太阳能,风能)
❸实用性: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如水电,风电,潮汐电站) 。
2. 简述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我认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扩大供给(开源) ”和“抑制需求(节流) ”和“加大强化政策落实力度”三个角度出发。
①扩大供给: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加大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确保我国能源的消耗量。
②抑制需求:节约现有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消耗。方式有:
❶直接节能:提高火电机组效率,节约煤耗。降低重工业,如钢铁行业,电解铝行业的综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❷间接节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加速经济发展转型,②来实现节能。
③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能源部门,环保部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确保相关环保政策,节能战略得到落实,采用强制手段,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
3. 简述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间有密切的联系。
1. 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能源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②能源消费对经济规模具有推动作用。
③能原消费对技术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④能源消费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推动作用。
⑤能源消费带来的污染问题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为能源消费提供广阔市场。
②经济增长促进了人类对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的提升。
③经济增长是能源发展的有利保障。
4. 简述中国能源革命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
①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
②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给体系。
③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
④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⑤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目标:
①确保能源供给。
②治理环境污染。
③调整经济结构。
④应对价格冲击。
⑤保障能源安全。
5. 简述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危害有哪些?
①煤炭开采:
❶引起开采地地表沉陷,影响矿区地质结构。
❷酸性,含重金属的矿井水易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❸矿井瓦斯伤害采矿人员身体,同时易造成爆炸塌方事故。
❹煤矸石燃烧,释放大量SO2,CO 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环境。
②石油开采:
❶钻井泥浆中含有大量酸性,碱性污染物,会对狂井周围地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❷石油开采中产生渗漏的含油污水会对海洋,农田造成污染。
❸炼油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
❹炼油厂废气会造成水体,土壤污染。
③天然气:
❶硫化物污染,处理时,若SO2尾气处理转化率不高,则尾气污染严重。
❷开采时,CH4泄漏入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6. 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抑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②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③加快实行并完善能源储备制度,扩大石油储备规模,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建立煤炭稀缺品种资源储备,完善能源应急体系。
④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增强能源通道建设。(中巴油气管道)
7. 简述我国建立可持续绿色低碳能源系统的主要途径?
①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出发点。
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立足点。
③以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
④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和清洁能源利用。
⑤加大能源国际间合作力度。
⑥提高清洁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⑦有序推进替代能源科学发展。
⑧积极推动大基地,大集团,大能源通道建设。
⑨有效促进区域,城乡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与协调发展。
⑩努力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清洁,高效,协调的现代能源体系。
8. 为什么我国能源战略中要把节能放在优先位置?
①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节能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社会与经济发合作那的首要方法与重要途径。
③在现代节能技术中,节能概念更加科学,节能目标更加明确,节能环节更加突出,节能条件更加全面。
9. 为什么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①现代能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紧密相连,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区别并具有特定功能和共同目的的无数子系统组合而成的有机集合体,通过全球互联网,可使全球能源系统的整体共功能达到最大,各子系统功能之和达到最优。
②各国能源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利用结构等具有差异性,多样性,互补性,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使各国或各地能源资源扬长避短,实现互补增值。
③全球能源资源的非均匀禀赋及富集地区与负荷中心的区域不一致性的普遍性,使全球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清洁能源的需求与清洁能源的分布不均使之产生的紧缺性,非对称性供需矛盾同样突出。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使各国或各地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10. 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可能的能源供给形态有哪些并简述其特点?
①核聚变;特点有:
❶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核裂变更大。
❷无高端核废料,对环境几乎不构成污染。
❸核燃料供应充足。
❹反应与技术要求极高。
②反物质;特点有:
❶能量巨大。
❷清洁无污染。
❸性质极不稳定,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③空间太阳能;特点:
❶可直接开发利用,普遍性高。
❷无污染,清洁。
❸稳定,通过旋转关节可以保证电池阵始终对日定向。
❹能流密度较低。
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④氢能:
❶热值高。
❷燃烧产物清洁无污染。
❸生产原料(水) 普遍易得。
❹贮运成本较高,对制造,贮存工艺要求较高。
二、大论文
大论文(以下题目任选其一)要求不少于 5000 字,论文格式严格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格式排版(自己在交大网页上查找格式),请注意格式规整,阅读并标注不少于15 篇的参考文献,要求使用最新的数据。
1. 浅谈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2. 如何解决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3. 简述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能源发展与变革
4. 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战略转型
5. 浅谈对中国基于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作业题(名词解释)
1. 核裂变能(Nuclear fission energy)
重核在核裂变反应中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称为核裂变能。
2.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Energy consump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区域或国家GDP 增速与能源消费增速的比值(通常取两者的平均年增长率间的比值来表示) ,一般用来预测该地区的能源需求量。
3.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
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4.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经济和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5. 新能源(New energy)
又称非常规能源,指传统能源外的各种能源形式,通常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有待推广的能源典型的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6. 中东原油亚洲溢价(Asian Premium)
指中东一些石油输出国对出口到不同地区的相同原油采用不同的计价公式,从而造成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更高的原油价格。
7. 低碳能源(Low-Carbon Energy)
低碳能源指的是替代高碳能源的一种能源类型,指二氧化碳排放率低或者零排放的产品,主要包括核能和一部分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 等。
8. 智能电网(Smart Grid)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指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9. 页岩气(Shale-Gas)
指富存于以富有机质页岩为主的储集岩系中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二者的混合。可以游离态存在于天然裂缝和孔隙中,以吸附态存在于干酪银,黏土颗粒表面,还有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存在于干酪银的沥青质中,游离气的比例一般在20%~85%。
10. 核聚变能(Nuclear Fusion Energy)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较轻原子核(如氢的两种同位素氘和氚) 在超高温等特定条件下聚合成一个较重原子核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一、作业题(问答题)
1. 简述清洁能源的种类和特点?
①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其种类主要有核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②其特点有:
❶不排放污染物,或污染物排放符合一定的标准。
❷普遍性,易从生产生活中直接获得。(如太阳能,风能)
❸实用性: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如水电,风电,潮汐电站) 。
2. 简述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我认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扩大供给(开源) ”和“抑制需求(节流) ”和“加大强化政策落实力度”三个角度出发。
①扩大供给: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加大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确保我国能源的消耗量。
②抑制需求:节约现有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消耗。方式有:
❶直接节能:提高火电机组效率,节约煤耗。降低重工业,如钢铁行业,电解铝行业的综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❷间接节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加速经济发展转型,②来实现节能。
③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能源部门,环保部门加大监察执法力度,确保相关环保政策,节能战略得到落实,采用强制手段,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
3. 简述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间有密切的联系。
1. 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能源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②能源消费对经济规模具有推动作用。
③能原消费对技术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④能源消费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推动作用。
⑤能源消费带来的污染问题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推动能源需求,为能源消费提供广阔市场。
②经济增长促进了人类对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的提升。
③经济增长是能源发展的有利保障。
4. 简述中国能源革命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
①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
②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给体系。
③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
④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
⑤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目标:
①确保能源供给。
②治理环境污染。
③调整经济结构。
④应对价格冲击。
⑤保障能源安全。
5. 简述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危害有哪些?
①煤炭开采:
❶引起开采地地表沉陷,影响矿区地质结构。
❷酸性,含重金属的矿井水易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❸矿井瓦斯伤害采矿人员身体,同时易造成爆炸塌方事故。
❹煤矸石燃烧,释放大量SO2,CO 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环境。
②石油开采:
❶钻井泥浆中含有大量酸性,碱性污染物,会对狂井周围地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❷石油开采中产生渗漏的含油污水会对海洋,农田造成污染。
❸炼油废气会造成大气污染。
❹炼油厂废气会造成水体,土壤污染。
③天然气:
❶硫化物污染,处理时,若SO2尾气处理转化率不高,则尾气污染严重。
❷开采时,CH4泄漏入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加剧。
6. 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抑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②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③加快实行并完善能源储备制度,扩大石油储备规模,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建立煤炭稀缺品种资源储备,完善能源应急体系。
④拓展能源国际合作,增强能源通道建设。(中巴油气管道)
7. 简述我国建立可持续绿色低碳能源系统的主要途径?
①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出发点。
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立足点。
③以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口。
④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和清洁能源利用。
⑤加大能源国际间合作力度。
⑥提高清洁能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⑦有序推进替代能源科学发展。
⑧积极推动大基地,大集团,大能源通道建设。
⑨有效促进区域,城乡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应用与协调发展。
⑩努力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清洁,高效,协调的现代能源体系。
8. 为什么我国能源战略中要把节能放在优先位置?
①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能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节能已经成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安全,支撑社会与经济发合作那的首要方法与重要途径。
③在现代节能技术中,节能概念更加科学,节能目标更加明确,节能环节更加突出,节能条件更加全面。
9. 为什么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①现代能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紧密相连,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区别并具有特定功能和共同目的的无数子系统组合而成的有机集合体,通过全球互联网,可使全球能源系统的整体共功能达到最大,各子系统功能之和达到最优。
②各国能源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利用结构等具有差异性,多样性,互补性,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使各国或各地能源资源扬长避短,实现互补增值。
③全球能源资源的非均匀禀赋及富集地区与负荷中心的区域不一致性的普遍性,使全球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清洁能源的需求与清洁能源的分布不均使之产生的紧缺性,非对称性供需矛盾同样突出。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使各国或各地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10. 未来人类文明发展可能的能源供给形态有哪些并简述其特点?
①核聚变;特点有:
❶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核裂变更大。
❷无高端核废料,对环境几乎不构成污染。
❸核燃料供应充足。
❹反应与技术要求极高。
②反物质;特点有:
❶能量巨大。
❷清洁无污染。
❸性质极不稳定,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③空间太阳能;特点:
❶可直接开发利用,普遍性高。
❷无污染,清洁。
❸稳定,通过旋转关节可以保证电池阵始终对日定向。
❹能流密度较低。
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④氢能:
❶热值高。
❷燃烧产物清洁无污染。
❸生产原料(水) 普遍易得。
❹贮运成本较高,对制造,贮存工艺要求较高。
二、大论文
大论文(以下题目任选其一)要求不少于 5000 字,论文格式严格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格式排版(自己在交大网页上查找格式),请注意格式规整,阅读并标注不少于15 篇的参考文献,要求使用最新的数据。
1. 浅谈对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思考
2. 如何解决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
3. 简述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能源发展与变革
4. 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战略转型
5. 浅谈对中国基于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