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函数观点认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理解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的概念及求等差中项; 3.掌握等差数列的特殊性质及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及其性质。 难点:等差数列性质和的自我探讨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1.等差数列的定义:a n +1-a n
=d (n ≥1)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 d
(二)新课讲解: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再认识:
例1.(P113例4)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pn +q ,其中p ,q 是常数,且p ≠0,那么这个数列
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求它的首项与公差。 解:取数列 ∵
,a n -a n -1=(pn +q ) [-(p 1) n -]{a n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 n -1与a n (n ≥2)
+q =p ,
p 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故{a n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是p ,
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a 1说明:(1)a n
=p +q ,公差是p 。
=a 1+(n -1) d =dn +(a 1-d )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型,一次项系数恰是公差;
(2)数列
{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
(3)由通项公式a n
2.等差中项 :
=a 1+(n -1) d =dn +(a 1-d ) (函数观点)研究数列的单调性;
(4)等差数列对应点(n , a n ) 在直线上。
(1)引例: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
A ,使得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应满足什么条件?
a +b
由a ,A ,b 成等差数列,得A -a =b -A ,所以A =,反之成立。
2
a +b
(2)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A =
2
a +b
。 a ,A ,b 成等差数列⇔A =2
3.等差数列的表示: 如果一个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这个数列可表示为:
{a 1+(n -1) d }。
(1)列举法:a 1, a 1+d , a 1+2d , ⋅⋅⋅, a 1+(n -1) d , ⋅⋅⋅简写成
(2)解析法:a n =a 1+(n -1) d (n ≥1) 。
f (n ) =a n 的
(3)图象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是正整数集为定义域的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上那些n 为自然数的点的集合,这条直线的斜率为d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4)递推公式法:给出数列任一项和a n +1-a n 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对于
(2)对于
(3)对于
5.等差数列的性质:
,
a 1-d 。
=d (n ≥1) 。
是常数)⇔
a n +1-a n =d (n ≥1) (d
{a n }是等差数列。
,2a n +1,a n
=a n +a n +2(n ≥1) ⇔{a n }是等差数列。
=kn +b (k , b 为常数)⇔{a n }是等差数列。
{a n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在等差数列{a n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AP 。
(3)在等差数列{a }
中,对任意m ,n ∈N +,
(1)在等差数列
; m ≠n ) (求公差)
(4)等差数列中到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即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m ,
n ,p ,q ∈N +且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6.例题分析:
{a n }是等差数列,证明{ka n +b }为等差数列。
证明:设数列{a n }公差为d ,c n =ka n +b ,c n +1-c n =ka n +1+b -(ka n +b ) =k (a n +1-a n ) =kd , ∵kd 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 所以,{ka n +b }为等差数列。
例2.设数列{a n }, {b n }是等差数列,且a 1=25, b 1=75, a 2+b 2=120,求数列a n +b n 的第20项。
例1.
说明:(1)两等差数列的和仍是等差数列,d
(2)C n
=d 1+d 2;
=20n +80, C 20=480 。
例3.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a 4=10,a 7=19,求a 18。
⎧a 1+3d =10
a +6d =19⎩1
解:(法一)设首项a 1,公差为d ,则⎨ ∴d
=3,a 1=1, ∴a 18=1+17d =52。
a -a 419-10
(法二)d =7==3,a 18=a 7+11d =52
33
(三)练习:P114练习3、4、5 (四)小结: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认识; 2.判定等差数列的几种方法; 3.等差中项的概念; 4.等差数列性质。
四、作业:P114习题3,6,7
3.2 等差数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函数观点认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理解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的概念及求等差中项; 3.掌握等差数列的特殊性质及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中项及其性质。 难点:等差数列性质和的自我探讨及其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1.等差数列的定义:a n +1-a n
=d (n ≥1)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 1+(n -1) d
(二)新课讲解: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再认识:
例1.(P113例4)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
=pn +q ,其中p ,q 是常数,且p ≠0,那么这个数列
是否一定是等差数列?若是,求它的首项与公差。 解:取数列 ∵
,a n -a n -1=(pn +q ) [-(p 1) n -]{a n }中的任意相邻两项a n -1与a n (n ≥2)
+q =p ,
p 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故{a n }是等差数列,且公差是p ,
所以,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a 1说明:(1)a n
=p +q ,公差是p 。
=a 1+(n -1) d =dn +(a 1-d )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型,一次项系数恰是公差;
(2)数列
{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
(3)由通项公式a n
2.等差中项 :
=a 1+(n -1) d =dn +(a 1-d ) (函数观点)研究数列的单调性;
(4)等差数列对应点(n , a n ) 在直线上。
(1)引例: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
A ,使得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应满足什么条件?
a +b
由a ,A ,b 成等差数列,得A -a =b -A ,所以A =,反之成立。
2
a +b
(2)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A =
2
a +b
。 a ,A ,b 成等差数列⇔A =2
3.等差数列的表示: 如果一个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这个数列可表示为:
{a 1+(n -1) d }。
(1)列举法:a 1, a 1+d , a 1+2d , ⋅⋅⋅, a 1+(n -1) d , ⋅⋅⋅简写成
(2)解析法:a n =a 1+(n -1) d (n ≥1) 。
f (n ) =a n 的
(3)图象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是正整数集为定义域的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上那些n 为自然数的点的集合,这条直线的斜率为d ,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4)递推公式法:给出数列任一项和a n +1-a n 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对于
(2)对于
(3)对于
5.等差数列的性质:
,
a 1-d 。
=d (n ≥1) 。
是常数)⇔
a n +1-a n =d (n ≥1) (d
{a n }是等差数列。
,2a n +1,a n
=a n +a n +2(n ≥1) ⇔{a n }是等差数列。
=kn +b (k , b 为常数)⇔{a n }是等差数列。
{a n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在等差数列{a n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AP 。
(3)在等差数列{a }
中,对任意m ,n ∈N +,
(1)在等差数列
; m ≠n ) (求公差)
(4)等差数列中到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即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m ,
n ,p ,q ∈N +且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6.例题分析:
{a n }是等差数列,证明{ka n +b }为等差数列。
证明:设数列{a n }公差为d ,c n =ka n +b ,c n +1-c n =ka n +1+b -(ka n +b ) =k (a n +1-a n ) =kd , ∵kd 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 所以,{ka n +b }为等差数列。
例2.设数列{a n }, {b n }是等差数列,且a 1=25, b 1=75, a 2+b 2=120,求数列a n +b n 的第20项。
例1.
说明:(1)两等差数列的和仍是等差数列,d
(2)C n
=d 1+d 2;
=20n +80, C 20=480 。
例3.在等差数列
{a n }中,若a 4=10,a 7=19,求a 18。
⎧a 1+3d =10
a +6d =19⎩1
解:(法一)设首项a 1,公差为d ,则⎨ ∴d
=3,a 1=1, ∴a 18=1+17d =52。
a -a 419-10
(法二)d =7==3,a 18=a 7+11d =52
33
(三)练习:P114练习3、4、5 (四)小结: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认识; 2.判定等差数列的几种方法; 3.等差中项的概念; 4.等差数列性质。
四、作业:P114习题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