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认识

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认识

作者:敬翰 敬采云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 要:在分析三农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提出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观念,即在农村问题上要抓住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强势发展;在农业问题上要大力推进乡镇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在农民问题上要建立产权清晰、流转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这三个问题当属目前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26-03

引言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历史角度看,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也曾经走出一条所谓“经典”的发展道路,即在工业与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顺利转移,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从中国情况看,建国后经济发展的重心明显偏向重工业,由于重工业的载体是城市,因而经济重心也在城市。重工业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农业资金数量的积累。农业提供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税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民储蓄三个方面。相反,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却受到资金制约,乡村人口转移受到户口的严格限制,形成农村与城市两个基本隔离的经济系统。这是引发中国三农问题的背景原因。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乡城之间的人口转移也在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带动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相应提高。

但是,目前庞大的农村人口仍依附于有限的土地的状况还很难改变,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低下等等,决定了农民的低收入水平与低消费水平,进而又造成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步伐相对缓慢的循环状态。因此,可以说,三农问题决定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已有大量的文献可以查询和利用。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按常规惯例先进行文献综述和评价,而是基于现实的观察和分析思考来认识存在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从当前情况来认识三农问题,其核心就是农村组织、乡镇经济和土地产权三个问题。农村的核心问题是以农村经济体为基础构建新型农村管理和运行机制,农业的核心问题是以乡镇企业为基础构建新型乡镇域经济模式,农民的核心问题是以土地产权为基础构建新型农民利益实现和保障体系。

一、核心问题之一:农村问题的重点是村级经济组织的强势发展

这个问题也可解读为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加强对经济组织建设还是对村级政权建设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对待农民问题的基本准则,即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之所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一政策得到了自始至终的贯彻实施。但也要看到,当前存在于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明显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要真正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研究村级政权机构设置问题,合理划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降低基层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更有效地为农业和农民提供公共服务(陈锡文,2007)。村治结构亟需完成由统制到自治的转型,村民自治是新形势下村治组织获取合法性支持的一种制度安排。要走出目前村民自治发展的困境,关键在于找准发展的突破口(朱新山,2006)。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一方面是以专业户或农户联合或联盟形成的各类经济组织,另一方面是以集体经济为核心形成的专业合作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盖源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生产技术的大幅提升、市场导向的深入发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日益提高和改善、以及农村加速向城市化方向迈进的步伐加快等的出现。农村经济合作的领域广度、市场深度和发展速度,是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后生产力的一次解放,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农村社会进步,这显然大大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现代农村管理的传统格局,包括村级行政管理组织的传统格局。村级行政组织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靠、在行政管理上也越来越依赖日益强大的农村经济组织(企业、协会、合作社、甚至与外部资本和资源结合的经济关系,等等)。在很多时候,各种经济组织的力量要大过行政指挥的力量。这是因为,在一个逐渐形成的经济体系中,经济组织的活跃程度远远大于行政组织。不完全市场竞争中,村级政权可能还要发挥一些作用,但其经济组织的竞争、参政、嵌入社会的功能,已在逐步取代村级行政的作用。因为,过去的村级组织面对的是“零居散作”的农户(家庭),而现在的村级组织开始面对一大批由村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或企业甚至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应有必要认真研究,在中国现行政权体系的末端,简单地依赖传统的村级组织模式需要认真的审视和重新研究了。

二、核心问题之二:农业问题的重心是乡镇域经济发展。

从社会发展进步和转型角度上讲,城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进程,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不再禁锢于有限的土地上。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单一的农业转向了农业加工业或制造业,单一的农村经济开始从土地经济转向城市经济模式,单一的农民逐渐变成了离土不离乡的进入非农领域的劳动者、创业者和城市参与者。敬采云(2008)就此分析道:“对比分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一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除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由地域环境影响的思想观念外,最大的差异并不在于理论、认识层面上,甚至也不在于资源环境的多寡优劣,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经济实力问题,就是乡镇域经济的实力问题。说到底,县域也好,省域也好,其基本经济单位都是由乡镇作为基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一带发达省市都是把发展乡镇经济作为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从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乡镇产业—乡镇经济—县市省域经济发展的这一过程看,一些原来规模很小的乡镇,就是因为聚集了大量的乡镇企业,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小城镇,再逐步形成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中小城市乃至大城市(广东东莞就是典型一例)。随着这些密集的城镇化了的乡村连片成为中小城镇(市),最终成块构造了新的工业带和城市群。在这些地区,乡镇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乡镇经济发达,乡镇财政实力雄厚,亿元村镇比比皆是,十亿百亿村镇大有其在。“广东经济发达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乡镇域经济特别是专业镇、特色镇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这些专业镇、特色镇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上,还壮大了地区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增长了产业链,提高区域竞争力,推进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市县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可以说,乡镇经济在这些地区作为独立的经济增长极,与城市经济发展共同发力,形成了明显的“动车组效应”的发展模式,其运行是相当成功的”(敬采云,2008)。专业镇技术创新是发展区域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客观要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它作为重要的“引擎”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是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推动了民营企业向成长型、创造型、科技型转变,最终形成了一条从专业化分工到产业聚集的转变(朱名宏,20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难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形成和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从中国国情来看,形成和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从农村发展看,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从农村创建的空间看,它是建设文明村镇的拓展和延伸;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从经济发展看,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整个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重要的经验在于几个突破和创新:一是在区域范围上突破,即把区域经济发展重心从县域下沉到乡镇域,这样的创新能更好地体现各种经济环境差异以及人文历史差异特征;二是在宏观思路上突破,即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战略上进行创新,通盘考虑村镇建设大局,以乡镇为基本经济单位进行规划,更易于经济活力的激发;三是在发展方式和路径上突破,即在乡镇企业(产业)的发展结合上进行创新,把发展乡镇企业、乡镇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政策加以实施,突出乡镇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发展乡镇经济当作重大产业政策、重大项目来运作;四是在方向目标上突破,即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上进行创新,做好村镇规划、小城镇发展模式,在特色经济、专业经济、区域经济、产业龙头经济等方面进行创新;五是在政权建设和运行机制上突破,即在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镇政权的制度建设、民生改善的执政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也是创新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的基本选择,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乡镇企业(经济)的再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势必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三、核心问题之三: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拥有土地产权

农民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究竟是取得土地租金还是获得土地产权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对一种物品产权的明确界定,会激励人们将受益效应和损失效应内部化,从而有效地引导资源的配置,而只有对物品享有排它性的使用权和对所属权利享有自由转让权时,产权的界定才是清晰的。在目前情况下,三农关系中农民是其核心,因为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又是农村的主人(杨国才,2008)。因此可以说,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入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之举。

当前,建立产权清晰、流转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内在动力,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而不断推进。郭晓鸣(2010)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首先,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晰程度日渐确立,这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通过多样化途径实现的。明晰农村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关系,不仅能够奠定土地要素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优化配置的制度基础,而且也有助于堵塞各种强势力量随意侵蚀农民土地利益的制度根源。其次,农民的土地产权关系逐步理顺。土地产权是指人们对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占有权及与此相联系的使用权和支配权。土地制产权制度的明晰,有利于农民坚定向城镇转移的决心,有利于农民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第三,农村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逐步深入。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在集体经济内部进行流转和集中、在农业资本的作用下向农业企业等进行流转或集中等,所有这些流转或集中方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实现了新的农村体制和土地制度的基本变革。第四,农村土地空间置换成为一个趋势。很多地方在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实现模式,通过非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空间置换来实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目的。这一改革探索有助于缓解工业化、城镇化的用地压力,同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第五,农村土地资本化条件逐步形成。通过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完全界定给农民,通过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平台支持农民自身实际需要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这就使得农村土地具备了实现资本化的两个最这重要的条件即流动性和增值功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发展成为确保农民分享土地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和巩固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是土地流转。从目前的实践和经验看,土地流转实施中要坚持好四个原则:首先是要明确流转的主体。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都在农民手里。只有当农民要求流转的时候,土地使用权才能进入市场。现在很多地方并不真正是农民要求流转土地,而是乡村干部要农民流转土地,以及外来的力量如公司、企业等要求流转土地,所以,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非常重要,使农民可以在自己的承包期内,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方向的前提下,依法有偿地进行土地流转,这是农民的权利。其次是要明确流转过程中收益归属。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收益,鼓励公司企业进入农业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给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加工农民的农产品,帮助农民销售等,以确保农民长期的收益。第三是要明确通过土地流转最终要形成什么样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经营这种方式在现阶段农村是比较好的经营方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能取消农户作为主体的地位,保证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社会阶层结构等的稳定性(陈锡文,2001)。最后是要在农村土地

改革和流转的过程中保障农民的权益。根据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只能是农地,如果要转为非农用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土地。这就是说,集体土地不允许进入非农业的土地市场。政府征地所付的也不是土地的价格,而是土地的补偿金。必须保障农民在失去土地时的经济权益,落实农民失地后的出路,使农民能够放心转让土地。合理解决国家征用农地中与农民的矛盾,为农民提供更有效的社会保障,提高农民及其家庭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有利于中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马爱军等,2007)。 小结

三农问题的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必须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其中,抓住农村经济组织在村级行政和或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改变农村经济面貌和各类组织的运作方式,新农村建设才能突出重点,纲举目张;与此同时,切实转变思路,大力发展和推进乡镇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村社会经济实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收入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道及现实选择;更重要的还在于,明确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明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收益权,实行产权明确的土地流转制度。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本文从三个核心问题为视角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其观点还主要是一种个性的认识,还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深化,从而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的更好更切合实际的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当前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华夏星火,2007,(1).

[2] 朱新山.中国乡村社区的结构形态与组织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2).

[3] 敬采云.四川和谐村镇建设:经验借鉴和基本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

[4] 朱名宏.专业镇:从专业化分工到产业聚集[J].广东科技,2006,(9).

[5] 杨国才.三农问题研究要有新的理论生长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

[6] 郭晓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进展与基本态势[N].人民日报,2010-06-25.

[7] 陈锡文.关于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

[8] 马爱军,张明举,赵涛涛.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其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收稿日期:2013-07-19

作者简介:敬翰(1993-),男,四川绵阳人,本科,从事经济理论、企业理论研究;敬采云(1957-),男,四川绵阳人,教授,研究生导师,硕士,从事经济理论、企业理论、财务管理研究。

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认识

作者:敬翰 敬采云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 要:在分析三农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提出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观念,即在农村问题上要抓住农村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强势发展;在农业问题上要大力推进乡镇域经济的构建和发展;在农民问题上要建立产权清晰、流转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这三个问题当属目前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26-03

引言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历史角度看,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与城镇化阶段,也曾经走出一条所谓“经典”的发展道路,即在工业与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顺利转移,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从中国情况看,建国后经济发展的重心明显偏向重工业,由于重工业的载体是城市,因而经济重心也在城市。重工业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农业资金数量的积累。农业提供的资金积累主要来自税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民储蓄三个方面。相反,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却受到资金制约,乡村人口转移受到户口的严格限制,形成农村与城市两个基本隔离的经济系统。这是引发中国三农问题的背景原因。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大规模转移;乡城之间的人口转移也在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带动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相应提高。

但是,目前庞大的农村人口仍依附于有限的土地的状况还很难改变,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劳动者的边际生产力低下等等,决定了农民的低收入水平与低消费水平,进而又造成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步伐相对缓慢的循环状态。因此,可以说,三农问题决定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于三农问题的讨论,已有大量的文献可以查询和利用。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按常规惯例先进行文献综述和评价,而是基于现实的观察和分析思考来认识存在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从当前情况来认识三农问题,其核心就是农村组织、乡镇经济和土地产权三个问题。农村的核心问题是以农村经济体为基础构建新型农村管理和运行机制,农业的核心问题是以乡镇企业为基础构建新型乡镇域经济模式,农民的核心问题是以土地产权为基础构建新型农民利益实现和保障体系。

一、核心问题之一:农村问题的重点是村级经济组织的强势发展

这个问题也可解读为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加强对经济组织建设还是对村级政权建设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时期对待农民问题的基本准则,即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之所以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一政策得到了自始至终的贯彻实施。但也要看到,当前存在于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还明显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这个角度看,要真正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研究村级政权机构设置问题,合理划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降低基层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更有效地为农业和农民提供公共服务(陈锡文,2007)。村治结构亟需完成由统制到自治的转型,村民自治是新形势下村治组织获取合法性支持的一种制度安排。要走出目前村民自治发展的困境,关键在于找准发展的突破口(朱新山,2006)。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现象,一方面是以专业户或农户联合或联盟形成的各类经济组织,另一方面是以集体经济为核心形成的专业合作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盖源于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生产技术的大幅提升、市场导向的深入发展、农村生产关系的日益提高和改善、以及农村加速向城市化方向迈进的步伐加快等的出现。农村经济合作的领域广度、市场深度和发展速度,是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后生产力的一次解放,是一种具有深远意义的农村社会进步,这显然大大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现代农村管理的传统格局,包括村级行政管理组织的传统格局。村级行政组织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靠、在行政管理上也越来越依赖日益强大的农村经济组织(企业、协会、合作社、甚至与外部资本和资源结合的经济关系,等等)。在很多时候,各种经济组织的力量要大过行政指挥的力量。这是因为,在一个逐渐形成的经济体系中,经济组织的活跃程度远远大于行政组织。不完全市场竞争中,村级政权可能还要发挥一些作用,但其经济组织的竞争、参政、嵌入社会的功能,已在逐步取代村级行政的作用。因为,过去的村级组织面对的是“零居散作”的农户(家庭),而现在的村级组织开始面对一大批由村民组织起来的合作社或企业甚至企业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应有必要认真研究,在中国现行政权体系的末端,简单地依赖传统的村级组织模式需要认真的审视和重新研究了。

二、核心问题之二:农业问题的重心是乡镇域经济发展。

从社会发展进步和转型角度上讲,城镇化发展是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历史进程,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不再禁锢于有限的土地上。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单一的农业转向了农业加工业或制造业,单一的农村经济开始从土地经济转向城市经济模式,单一的农民逐渐变成了离土不离乡的进入非农领域的劳动者、创业者和城市参与者。敬采云(2008)就此分析道:“对比分析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一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除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由地域环境影响的思想观念外,最大的差异并不在于理论、认识层面上,甚至也不在于资源环境的多寡优劣,这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经济实力问题,就是乡镇域经济的实力问题。说到底,县域也好,省域也好,其基本经济单位都是由乡镇作为基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一带发达省市都是把发展乡镇经济作为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从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乡镇产业—乡镇经济—县市省域经济发展的这一过程看,一些原来规模很小的乡镇,就是因为聚集了大量的乡镇企业,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小城镇,再逐步形成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中小城市乃至大城市(广东东莞就是典型一例)。随着这些密集的城镇化了的乡村连片成为中小城镇(市),最终成块构造了新的工业带和城市群。在这些地区,乡镇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乡镇经济发达,乡镇财政实力雄厚,亿元村镇比比皆是,十亿百亿村镇大有其在。“广东经济发达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乡镇域经济特别是专业镇、特色镇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这些专业镇、特色镇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表现在经济规模上,还壮大了地区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增长了产业链,提高区域竞争力,推进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市县镇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可以说,乡镇经济在这些地区作为独立的经济增长极,与城市经济发展共同发力,形成了明显的“动车组效应”的发展模式,其运行是相当成功的”(敬采云,2008)。专业镇技术创新是发展区域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客观要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它作为重要的“引擎”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是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推动了民营企业向成长型、创造型、科技型转变,最终形成了一条从专业化分工到产业聚集的转变(朱名宏,20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三农难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形成和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从中国国情来看,形成和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从农村发展看,它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载体;从农村创建的空间看,它是建设文明村镇的拓展和延伸;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它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从经济发展看,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又是整个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重要的经验在于几个突破和创新:一是在区域范围上突破,即把区域经济发展重心从县域下沉到乡镇域,这样的创新能更好地体现各种经济环境差异以及人文历史差异特征;二是在宏观思路上突破,即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战略上进行创新,通盘考虑村镇建设大局,以乡镇为基本经济单位进行规划,更易于经济活力的激发;三是在发展方式和路径上突破,即在乡镇企业(产业)的发展结合上进行创新,把发展乡镇企业、乡镇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政策加以实施,突出乡镇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把发展乡镇经济当作重大产业政策、重大项目来运作;四是在方向目标上突破,即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上进行创新,做好村镇规划、小城镇发展模式,在特色经济、专业经济、区域经济、产业龙头经济等方面进行创新;五是在政权建设和运行机制上突破,即在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镇政权的制度建设、民生改善的执政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也是创新发展乡镇域经济模式的基本选择,而其中的关键在于乡镇企业(经济)的再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势必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三、核心问题之三: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拥有土地产权

农民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究竟是取得土地租金还是获得土地产权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对一种物品产权的明确界定,会激励人们将受益效应和损失效应内部化,从而有效地引导资源的配置,而只有对物品享有排它性的使用权和对所属权利享有自由转让权时,产权的界定才是清晰的。在目前情况下,三农关系中农民是其核心,因为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又是农村的主人(杨国才,2008)。因此可以说,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入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系之举。

当前,建立产权清晰、流转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很强的内在动力,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而不断推进。郭晓鸣(2010)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首先,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明晰程度日渐确立,这是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中通过多样化途径实现的。明晰农村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产权关系,不仅能够奠定土地要素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优化配置的制度基础,而且也有助于堵塞各种强势力量随意侵蚀农民土地利益的制度根源。其次,农民的土地产权关系逐步理顺。土地产权是指人们对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占有权及与此相联系的使用权和支配权。土地制产权制度的明晰,有利于农民坚定向城镇转移的决心,有利于农民从事规模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第三,农村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逐步深入。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在集体经济内部进行流转和集中、在农业资本的作用下向农业企业等进行流转或集中等,所有这些流转或集中方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实现了新的农村体制和土地制度的基本变革。第四,农村土地空间置换成为一个趋势。很多地方在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的实现模式,通过非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空间置换来实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目的。这一改革探索有助于缓解工业化、城镇化的用地压力,同时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集中居住。第五,农村土地资本化条件逐步形成。通过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将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完全界定给农民,通过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平台支持农民自身实际需要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流转,这就使得农村土地具备了实现资本化的两个最这重要的条件即流动性和增值功能。农村土地资本化的发展成为确保农民分享土地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和巩固农民土地发展权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是土地流转。从目前的实践和经验看,土地流转实施中要坚持好四个原则:首先是要明确流转的主体。在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都在农民手里。只有当农民要求流转的时候,土地使用权才能进入市场。现在很多地方并不真正是农民要求流转土地,而是乡村干部要农民流转土地,以及外来的力量如公司、企业等要求流转土地,所以,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非常重要,使农民可以在自己的承包期内,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方向的前提下,依法有偿地进行土地流转,这是农民的权利。其次是要明确流转过程中收益归属。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收益,鼓励公司企业进入农业的产前和产后环节,比如给农民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加工农民的农产品,帮助农民销售等,以确保农民长期的收益。第三是要明确通过土地流转最终要形成什么样的农业经营主体。家庭经营这种方式在现阶段农村是比较好的经营方式,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能取消农户作为主体的地位,保证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社会阶层结构等的稳定性(陈锡文,2001)。最后是要在农村土地

改革和流转的过程中保障农民的权益。根据中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只能是农地,如果要转为非农用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土地。这就是说,集体土地不允许进入非农业的土地市场。政府征地所付的也不是土地的价格,而是土地的补偿金。必须保障农民在失去土地时的经济权益,落实农民失地后的出路,使农民能够放心转让土地。合理解决国家征用农地中与农民的矛盾,为农民提供更有效的社会保障,提高农民及其家庭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有利于中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马爱军等,2007)。 小结

三农问题的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必须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其中,抓住农村经济组织在村级行政和或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改变农村经济面貌和各类组织的运作方式,新农村建设才能突出重点,纲举目张;与此同时,切实转变思路,大力发展和推进乡镇域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村社会经济实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收入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道及现实选择;更重要的还在于,明确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明晰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收益权,实行产权明确的土地流转制度。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本文从三个核心问题为视角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其观点还主要是一种个性的认识,还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农村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深化,从而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的更好更切合实际的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当前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华夏星火,2007,(1).

[2] 朱新山.中国乡村社区的结构形态与组织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2).

[3] 敬采云.四川和谐村镇建设:经验借鉴和基本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13).

[4] 朱名宏.专业镇:从专业化分工到产业聚集[J].广东科技,2006,(9).

[5] 杨国才.三农问题研究要有新的理论生长点[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

[6] 郭晓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进展与基本态势[N].人民日报,2010-06-25.

[7] 陈锡文.关于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

[8] 马爱军,张明举,赵涛涛.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其出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7,(18).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收稿日期:2013-07-19

作者简介:敬翰(1993-),男,四川绵阳人,本科,从事经济理论、企业理论研究;敬采云(1957-),男,四川绵阳人,教授,研究生导师,硕士,从事经济理论、企业理论、财务管理研究。


相关文章

  • 培育和践行以诚信为核心理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在中国机械政研会于2013年4月初召开的政研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上,中国政研会秘书长王学勤作了题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的学习报告. 王学勤秘书长在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 ...查看


  • "三个代表"思想
  • 本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在这里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 ...查看


  •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小议核心素养的"前世今生" 一中物理课题组成员:陈新宇 兰政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qu ...查看


  • 学生的核心素养
  •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 ...查看


  • 理论文章摘录
  • 理论文章摘录 2007年第7期 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 编 2007年3月22日 目 录 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 1  推动学习<江泽民文选>和学习贯彻&quo ...查看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重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教学难点]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素质要求] (1)知识方面 ①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查看


  • 论党的作风建设的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
  • 论党的作风建设的第一位任务和核心问题 摘要: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 ...查看


  • 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报 2003年11期 正确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三个代表"是" ...查看


  • 党组中心组学习心得
  • 党组中心组学习心得一:党组中心组学习心得体会 12月25日,局(分公司)召开了2011年第四季度党组中心组会议,围绕学习国家局.省局.市局领导讲话精神,集中开展调研,我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当前,国家局作出加强行业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重大战略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