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一次抱母亲
寺坪小学 刘波
教学内容:《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感变化,领悟第一次抱母
亲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启迪,关爱母亲。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体会世间做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是啊,人生总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的经历常会深深的留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感慨万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走进作者和母亲的内心世界。
二.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1.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语句。 作者把母亲估计的过重,差点仰面摔倒,但母亲的实际体重只有89斤。
(出示: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指导:读书有时就是代替文中的人物说话,现在你要代替这位年迈病重的母亲说话,谁再来读一读?
2.这是一位多么瘦小的母亲啊!得知母亲的体重后,作者有什么感受?(板书“难过”)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
谁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作者心里很难过,仅仅是因为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吗?
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词句,同桌讨论讨论,让作者真 正难过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在我的记忆中„„那么重的担子。)
“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日子仅仅是一天两天吗?“年复一年”即使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母亲依然会挑起“重担”。
什么叫“重担”?两种意思一种有形的,一种无形的。
请大家再次读这段话,联系实际,想想母亲身上承担了哪些重担?
理解了重担,你觉得这里的“翻山越岭”仅仅是指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吗?
是啊,母亲89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呢?(板书“爱”)
由此可见,我们读课文不仅要看到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想一想内在的含义。谁想代替这位作者把这段话深情的读出来?(指名读)
此时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些什么?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这段话,可以吗?
三.讲读三四自然段
1.想起母亲的点点滴滴,作者心里满怀“愧疚”。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而母亲只是轻描淡写的笑了笑,说“„„”
(出示: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指
名读一读)
母亲觉得过去的事都是平凡普通的,不值一提,谁再来替这位母亲说说真心话?(指名读)
谁来把这句话改写成不用问号的句子。每一位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在你生活的每一天,你的母亲是怎么做的?(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力量在背后支撑着所有的母亲?一种什么样的母爱?(板书“无私 博大”)
这无私博大的母爱深深的打动了我们,也感染了一旁的护
士,她是怎么吩咐我的?(出示: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读护士的话)
2.母亲把我们从小抱到大,抱了我们多少次?(板书“无数次抱我们”)可我们却没有好好抱过母亲。于是作者提出了请求,想抱母亲入睡,可母亲却说:“„„”
(出示: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轻声读这句话,你能体会母亲此时的心情吗?
母亲有点高兴,却又怕被别人笑话。长久以来,我们总认为母亲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而孩子难得抱一次母亲,却怕被别人笑话,因为我们抱得太少了,天下的子女抱母亲抱的太少了!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默许了我的请求。轻读第五自然段,结合文中插图,如果要给这副图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此时母亲流泪了,再次默读这段话,你觉得母亲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谁来把这段话饱含感情的读一读?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出示第五段,指名读——齐读)
2.其实,抱过我们的又何止我们的母亲,还有我们的父亲,即使我们长大了,他们的爱也永远陪伴着我们。
五.拓展训练
1.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妈妈。
3. 面对文中的母亲,现想想我们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也有很多话要说呢?我们的母亲同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为我们负出的太多了,让我们用我们手头的笔来写写我们的母亲吧!
4.学生练笔,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
第一次抱母亲
用力过猛 难过 愧疚 轻轻摇动 幸福 快乐
13、第一次抱母亲
寺坪小学 刘波
教学内容:《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感变化,领悟第一次抱母
亲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启迪,关爱母亲。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体会世间做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是啊,人生总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的经历常会深深的留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感慨万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读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走进作者和母亲的内心世界。
二.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1.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描写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语句。 作者把母亲估计的过重,差点仰面摔倒,但母亲的实际体重只有89斤。
(出示: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谁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指导:读书有时就是代替文中的人物说话,现在你要代替这位年迈病重的母亲说话,谁再来读一读?
2.这是一位多么瘦小的母亲啊!得知母亲的体重后,作者有什么感受?(板书“难过”)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
谁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作者心里很难过,仅仅是因为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吗?
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词句,同桌讨论讨论,让作者真 正难过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在我的记忆中„„那么重的担子。)
“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日子仅仅是一天两天吗?“年复一年”即使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母亲依然会挑起“重担”。
什么叫“重担”?两种意思一种有形的,一种无形的。
请大家再次读这段话,联系实际,想想母亲身上承担了哪些重担?
理解了重担,你觉得这里的“翻山越岭”仅仅是指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吗?
是啊,母亲89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呢?(板书“爱”)
由此可见,我们读课文不仅要看到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想一想内在的含义。谁想代替这位作者把这段话深情的读出来?(指名读)
此时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些什么?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读这段话,可以吗?
三.讲读三四自然段
1.想起母亲的点点滴滴,作者心里满怀“愧疚”。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而母亲只是轻描淡写的笑了笑,说“„„”
(出示: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指
名读一读)
母亲觉得过去的事都是平凡普通的,不值一提,谁再来替这位母亲说说真心话?(指名读)
谁来把这句话改写成不用问号的句子。每一位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在你生活的每一天,你的母亲是怎么做的?(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力量在背后支撑着所有的母亲?一种什么样的母爱?(板书“无私 博大”)
这无私博大的母爱深深的打动了我们,也感染了一旁的护
士,她是怎么吩咐我的?(出示: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读护士的话)
2.母亲把我们从小抱到大,抱了我们多少次?(板书“无数次抱我们”)可我们却没有好好抱过母亲。于是作者提出了请求,想抱母亲入睡,可母亲却说:“„„”
(出示: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轻声读这句话,你能体会母亲此时的心情吗?
母亲有点高兴,却又怕被别人笑话。长久以来,我们总认为母亲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而孩子难得抱一次母亲,却怕被别人笑话,因为我们抱得太少了,天下的子女抱母亲抱的太少了!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默许了我的请求。轻读第五自然段,结合文中插图,如果要给这副图起个名字,你打算起什么?
此时母亲流泪了,再次默读这段话,你觉得母亲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谁来把这段话饱含感情的读一读?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出示第五段,指名读——齐读)
2.其实,抱过我们的又何止我们的母亲,还有我们的父亲,即使我们长大了,他们的爱也永远陪伴着我们。
五.拓展训练
1.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平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妈妈。
3. 面对文中的母亲,现想想我们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也有很多话要说呢?我们的母亲同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为我们负出的太多了,让我们用我们手头的笔来写写我们的母亲吧!
4.学生练笔,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板书设计 :
第一次抱母亲
用力过猛 难过 愧疚 轻轻摇动 幸福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