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林施工图设计报告

GK-DZ15S-KS17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图设计报告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

2015年07月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图设计报告

项目负责:

编 写:温海忠 白显颖

校 核:韦日峰

审 核:池 江 审 定:罗 冲 技术负责:罗 冲 法人代表:刘用庆

提交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

提交时间:2015年07月

仅用于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编写人员分工表

目 录

1 设计依据及标准 ........................................................... 2

1.1 设计依据 ............................................................................................................................. 2 1.2 防治工程等级 ..................................................................................................................... 2 1.3 防治设计标准 ..................................................................................................................... 2 2 防治与治理原则 ........................................................... 2

2.1防治原则 .............................................................................................................................. 2 2.2 治理原则 ............................................................................................................................. 2 3 治理设计说明 ............................................................. 2 4 设计参数 ................................................................. 2

4.1 设计工况组合 ..................................................................................................................... 2 4.2 设计采用岩土参数 ............................................................................................................. 2 5 治理方案的比选 ........................................................... 2 6治理工程设计 . ............................................................. 3

6.1 锚筋桩工程 ......................................................................................................................... 3 6.2 削坡与切方工程 ................................................................................................................. 3

6.3钢筋混凝土锚索格构梁 ...................................................................................................... 4 6.4 挡墙工程 ............................................................................................................................. 4 6.5 截、排水工程 ..................................................................................................................... 4 6.6 绿化工程 ............................................................................................................................. 5 6.7 治理主要工程量 ................................................................................................................. 5 7 监测工程设计 ............................................................. 6

7.1 监测工程目的与任务 ......................................................................................................... 6

7.2 设计原则与依据 ................................................................................................................. 6 7.3 监测工程布置 ..................................................................................................................... 6 7.4 监测工程设计 ..................................................................................................................... 6 7.5 监测工程量及监测频率 ................................................................................................... 6 7.6 监测预警值 ......................................................................................................................... 6 8 施工组织设计 ............................................................. 7

8.1 施工条件 ............................................................................................................................. 7

8.2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 7 8.3 施工工序要求 ..................................................................................................................... 9 8.4环境保护措施 ...................................................................................................................... 9 8.5其它注意事项 .................................................................................................................... 10 9 安全文明施工 ............................................................ 10

9.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 10 9.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 10 10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 11 11 工程治理费用 ........................................................... 11

附件2:工程总投资预算书

1 设计依据及标准 1.1 设计依据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 (8)委托书和合同书。

1.2 防治工程等级

按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确定该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

1.3 防治设计标准

防治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标准设计。

2 防治与治理原则 2.1防治原则

针对本项目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防治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原则。

(2)施工方法和程序应以避免造成产生新的滑动或崩塌地质灾害为原则。 (3)安全为主,经济合理的原则。

2.2 治理原则

(1)技术可行:采用工艺、经验成熟、治理效果可靠的工程设计方案,确保边坡体及处于边坡上方的水塔稳定,确保边坡下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经济合理:根据滑坡体形态规模、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因地制宜,优选、优化治理工程设计方案,节约投资。

(3)施工方便:综合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及施工场地条件等因素,设计方案便于施工。 (4) 环境保护:根据地形地地貌,采取合理的方案,治理效果与周围环境相匹配,达到美观效果。

(5)贯彻动态设计原则,采用信息施工法,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完善、优化设计。

3 治理设计说明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属于浅层土质滑坡,滑波体规模不大,边坡上覆岩土体结构较松散,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现状局部曾屡次发生小型土体滑塌现象,对边坡岩土分界面潜在滑面进行分析计算,在暴雨工况下滑土体均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边坡上部分布有一座高约32m 的水塔,对边坡产生较大的荷载,并且水塔对地基变形要求严格。因此,本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思路:

(1)拟先在水塔基础周边按圆弧形布置3排描筋桩。

(2)根据地形特点,对整个边坡进行削坡减载,在坡面植草绿化,坡脚设置浆砌石挡土墙。 (3)在水塔下方边坡拟设置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护坡,确保边坡上部水塔安全稳定。 (4)在整个边坡后缘拟设置一道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

4 设计参数 4.1 设计工况组合

设计工况组合:

工况一:自重+荷载,工程设计安全系数取1.20。 工况二:自重+荷载+暴雨,工程设计安全系数取1.05。

4.2 设计采用岩土参数

根据勘查成果。设计计算采用的岩土参数见表4-1。

滑坡设计计算推荐采用参数 表4-1

5 治理方案的比选

一般来讲,滑坡防治工程根据勘查区滑坡规模、地形地貌、地形地质条件、主要作用和诱发因素、破坏机制和模式、目前的稳定状态及其在人为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发展趋势等可采取锚固、减重、反压,排水和支挡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结合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滑体的实际情况,

设计考虑了两种方案进行比选见表5-1:

方案一:拟先将边坡上部滑土体清除,并在坡脚设置挡土墙,并对边坡上部水塔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方案二:采用抗滑桩对整个边坡进行支挡,对滑土体进行支挡。

治理方案对比表 表5-1

经对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反复论证,最终推荐方案一为实施方案,理由如下:其一,目前边坡滑坡主要表现在边坡上覆土体,滑土体厚度较薄,下伏基岩稳定,并且边坡后缘有足够空间进行放坡开挖,其二,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方案一施工较简单,成本较低,工期相对较短。

6治理工程设计 6.1 锚筋桩工程

为防止边坡开挖引起水塔基础周边土体遭受破坏,边坡在开挖之前,拟先在水塔基础周围按半圆弧形布置3排锚筋桩,圆弧半径分别为:6.3m 、7.3m 、8.3m ;第一排锚筋桩距水塔基础外边界约2m ,排与排之间间距为1m ,桩间距为1m, 大致呈梅花形布置;总共布置68根锚筋桩。

锚筋桩孔位偏差不宜大于20.0mm ,钻孔偏斜度不应大于2%,钻孔深度超过锚筋桩设计长度不应大于0.5m ;

锚筋桩桩径采用Φ130mm 。桩长12m ,每根桩埋置一根Φ36mm 锚筋;采用M30水泥砂浆自下而上连续灌注。注浆压力不低于0.30MPa ,确保钻孔灌浆饱满和浆体密实。

6.2 削坡与切方工程

针对现场地形特点及岩土体结构特征,边坡开挖自上而下,由于边坡东部上缘开裂严重,边坡

比较高陡,拟按1:1.75坡率进行削坡;边坡西部可按1:1.5坡率进行削坡;边坡总体开挖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详见施工图设计

由于在边坡上部分布有一座高约32m 的水塔,为确保在削坡过程中水塔的稳定,在水塔正下方拟分级开挖,第一级开挖高度约为5.2m ,第一级开挖完成后先进行上部三排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施工,然后再进行以下一级开挖。

由于边坡地形不规则,拟将开挖土石量根据地形特点分3段分别计算开挖土石方量,分别为X1~X3段、X3~X6段、X6~X9段,计算结果分别见下表6-1、6-2、6-3;挖土石总方量约17037m 3。

由于开挖土石方量较大,开挖土体弃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分层进行碾压,恢复植被,避免随意堆放,导致水土流失,产生二次灾害,据调查访问,本工程弃土场距本项目约5km 。

X1~X3段削坡工程计算表 表6-1

X3~X6段削坡工程计算表 表6-2

(1)格构梁:为增加边坡土体整体稳定性防止水对边坡的侵蚀和冲刷,在坡面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格构间距为3.0m ×3.0m (坡面距离)。格构梁的断面尺寸为300mm ×400mm ,混凝土强度为C30,格构主筋采用16HRB400螺纹钢筋,箍筋采用φ10HPB300圆钢筋。格构梁的节点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大样图及配筋图见附图。

(2)预应力锚索:位于格构梁的节点处,采用3束φ15.2钢绞线,入射角20°,锚固段5.0m ,锚索自由段长5m ,总长10m ,锚固体直径130mm ,总共布置35根预应力锚索。

(3)锚座: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6.4 挡墙工程

(1)根据边坡地形结构特点,本工程拟设挡土墙分为AB 、BC 、CD 、DE 、EF 、FG 段,其中AB 、BC 、CD 段总长113m ,墙身高均为3m ,顶宽0.8m ,面坡1:0.25,基础埋置深度1m ;DE 段总长33m ,墙身高5.9m ~2.5m ,顶宽0.8m ,面坡1:0.25,基础埋置深度1m ;EF 、FG 段总长34m ,墙身高2.5m ~1.0m ,顶宽0.8m ,面坡1:0.25,基础埋置深度1m 。

(2)挡墙材质为浆砌石,砂浆为M7.5,块石为MU30,挡墙基础底采用100厚C10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嵌入风化岩层不小于0.5m 。

(3)挡墙中设置排水孔,横向间距2.0m ,竖向间距2.0m ,最低一排距离地面50cm ;排水孔孔径100,采用PVC 管制作,外倾坡度5%。

(4)挡墙墙背设置反滤层。

(5)挡墙每隔15m 设置一道竖向伸缩缝,缝宽20mm ,缝内采用沥青麻筋等弹性防水材料填塞;挡墙拐角处增设一道伸缩缝。

(6)基础埋置深度在土基段不小于地面线以下1.0米,且承载力不小于400kpa ,在石基段不小

于地面线以下0.5米。

6.5 截、排水工程

截、排水沟地表水汇流量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中国公路科学研究所有关流量计算的经验公式进行坡面地表排水最大洪峰流量的确定。

流量经验推理公式为:Q =q ϕF

m 式中:Q m ——最大洪峰流量,m 3/s;

q ——10年、20年一遇的暴雨降雨强度,mm/h;

ϕ——径流系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143-2003)取0.7;

F ——汇水面积,km 2;

其中:q =13.34+7.753lgT E (同济大学采用数理统计法编制),T E 为暴雨重现期;

(t +8.779)0.691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t 计算公式为:t =t 1+mt 2

t 1——为地面积水时间(min ); m ——折减系数(明渠取1.2);

t 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 L i

2计算公式为:t 2=∑60v i

L i ——各排水管渠的长度(m ); v i ——各排水管渠的流速(m/s);

排水管渠的流速v 计算公式为:v =12

1

n

R 3

I 2

R ——水力半径(m ); I ——水力坡降(这里取2%);

n ——粗糙系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143-2003)

浆砌块石渠道取0.017;

水力半径R 计算公式为:R =

W X

W ——过水断面积(m 2);

X ——湿周(m ),即断面中水力与固体边界相接触部分的周长;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沟渠段重现期和校核期流量如表6-4所示。

表6-4 地表截排水沟流量表

截、排水沟水力设计

根据沟渠的沟底纵坡率及设计排水量,进行了水力计算和沟渠的水力设计。截排水沟渠的修筑材料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采用素砼水沟,排水沟设计水深为0.3m ,截水沟设计水深为0.3m 。

采用匀速流公式计算各项水力要素:

①截排水沟过流量计算公式: Q =W C Ri 式中:Q ——过流量(m 3/s); W ——过流断面面积(m 2); C ——流速系数(m/s); R ——水力半径(m ); i ——水力坡降(这里取2%);

②流速系数采用满宁公式计算 1

C =R 6/n

根据以上排水沟的水力计算,结合最佳水力断面时的宽深比要求得出如表4-2-3所示的各沟渠段水力计算及断面设计结果。

表6-5 地表截水沟水力计算结果及断面设计表

截、排水沟的断面尺寸满足设计排水流量的要求及排水沟超高标准的规定。

在整个边坡后缘滑坡周界外围拟设置一道截水沟,采用C20现浇砼修筑,厚0.1m ,截水沟截面呈徒矩形形式,内宽30cm ,水沟深30cm ,水沟内表面和顶部均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cm 。

并在拟建挡土墙墙脚拟建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形式及规格与后缘截水沟一致,详见施工图设计。 排水沟具体位置宜采取动态设计,可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

6.6 绿化工程

削坡开挖结束以后,为防止雨水对坡面直接冲刷,对整个边坡进行植草绿化。绿化植物选用狗

牙根和白喜草按1:1混合,采用液压喷播植草。

6.7 治理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表6-6

7 监测工程设计 7.1 监测工程目的与任务

为了保证边坡在治理过程中以及治理以后的安全,须对边坡进行监测,以分析其变形与趋势,运行状态的稳定性与危险性,作出实时预报预警。

主要监测任务包括:防护坡面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边坡上部构筑物的位移情况。

7.2 设计原则与依据

监测设计方案的原则是:

(1)以合理优化的监测工程量对边坡工程治理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监测工程包括监测墩(桩)、监测站、监测钻孔的施工、监测仪器设备购置与安装等。

(2)监测重点应放在雨季,尤其是持续降雨或大暴雨应加密观测,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工后的前期应加密观测,监测年限为工程完工后进行两年定期监测监测。

设计的主要技术依据为: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850026-2007)。

7.3 监测工程布置

采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设专门的监测人员,每天对防治工程施工实施动态监测。在防护坡面上设3个监测点,边坡上部水塔拟设1个监测点,水平位移采用极坐标法。

7.4 监测工程设计

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按视准线法、精密水准仪进行三等以上水准测量,雨季排水沟运行情况结合简易监测巡视检查为主的长期监测点。

7.5 监测工程量及监测频率

在边坡坡面设3个监测点,边坡上部水塔基础周围设5个监测点,高挡墙顶部设1个监测点,共9个监测点,时间为建成后一个水文年。观测周期前3个月为2次/月,3个月以后为1次/月,但一次连续降雨100mm~120mm或20min 降雨强度超过15mm 后第2天必须进行观测。

7.6 监测预警值

监测数据要求当天及时整理,内容包括数据检查、校核、误差处理、绘制时序曲线,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预测预报。

对监测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预测,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1)水平位移累计值达100mm 。 (2)水平位移达3mm/天且不收敛。

(3)水平位移大于坡高的3‰。 8 施工组织设计 8.1 施工条件 8.1.1 交通条件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位于隆林县财政局后方。有公路可直接到达边坡底部和上部,交通比较便利。

8.1.2 气象水文条件

全县境内东部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达955.5~1479.9mm ,降雨多集中在5~8月份,而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枯水期,适合进行治理施工。

8.1.3 水电供应

施工场地的电力较充沛,可保证施工用电。施工用电方便,可从工区附近输电线接引380V 动力电。工程施工用水量较少时可直接用引水管从财政局生活用水接水供应。

8.1.4 施工场地

施工区位于财政局后山,边坡四周均分布有居民,施工场地问题需要认真协调。施工临时用地0.5亩。

8.1.5 建筑材料

治理工程所需水泥可从县城购买,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砂、石和砼骨料等,均可以从工区附近购买。为确保防治工程安全可靠,工程施工所需各类建筑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均应附材料证明、出厂单及质量检查鉴定单。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需统筹考虑、全盘规划,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

8.1.6 施工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应以“少占地、尽量减少对天然坡体的扰动破坏、避免对边坡下部宿舍楼以及上部水塔带来不利影响、临时设施距工地就近安置”为原则。制定好施工安排表,避免夜晚施工,以防打扰居民正常休息。

8.2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8.2.1 锚筋桩施工

(1)轻型钻机造孔,孔径由设计确定。

(2)锚筋体在入孔前应清孔,除锈、除油。平直对中支架由设计确定。

(3)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 ,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钻孔深度超过锚筋设计长度200mm 。

(4)注浆管宜与锚筋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100mm 。

(6)注浆砂浆配合比宜为:灰沙比1:1~1:2,水灰比0.38~0.45,砂浆强度不低于30MPa 。 (7)压力注浆应加止浆环,注浆后,应将注浆管拔出。

(8)浆体强度检验用试块的数量每30根锚筋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少于6个。

(9)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注浆压力,应确保浆体灌注密实。 8.2.2 削坡(修整)施工

(1)削坡施工自上而下进行,拟采用全站仪进行放线,按要求坡率进行放坡,避免超挖或少挖,并保持两侧坡体稳定。

(2)坡面整理前清除坡面表部杂物(如树枝、树根等)。 8. 2.3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支护施工 施工顺序:

修坡→放线→凿孔→安装锚索→注浆→格构梁施工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1)钻孔的倾角、水平角误差控制在1°以内,孔斜率不超过1%。

(2)钻进时尽量不振动钻孔周围的岩土层,钻孔结束后,应从孔底向外继续清孔至少10分钟。 (3)钻机机台搭设应稳定牢固,在岩层钻进反推力作用下仍能保证钻机稳定和钻孔方向。

(4)锚索材料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保证质量,钢绞线用无齿锯锯断,同一孔的钢绞线必须等长,两端用铁丝扎牢。

(5)制好的锚索平顺的放在工作架上,不能放在地上,不得沾上泥油污等杂质。

(6)锚索的施工应编号进行以免发生混乱,在入孔前,必须校队锚索编号与孔号是否一致,确认孔深和锚索长度无误后,用导向头探孔,无阻后,可进行锚索入孔。

(7)水泥浆的质量要严格控制,要达到设计要求,砂为净化的细河沙,要经过筛分选,砂中含泥量不超过3%。

(8)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先注锚固段,待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锚索张拉,张拉完毕后再进行自由段注浆。

(9)张拉前应检查锚具等设备,并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标定,给出千斤顶出力与压力表指示强度曲线,标定时千斤顶最大出力应大于锚索张拉最大值。

(10)锚索张拉要逐级进行,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张拉为锁定力的60%~70%,两次张拉时间间隔大于5天,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及受力做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等。每级补偿张拉稳定时间为5分钟,最后一次补偿张拉稳定时间为10分钟。

(11)每个锚索钻孔均需岩芯编录,准确鉴定岩石的风化程度,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12)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锚索承载力等方面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人员联系。

(13)锚索施工前,应进行锚索的抗拔试验。检验荷载:锚索试验数量不得少于5根。 格构施工技术要求

(1)钢筋砼格构嵌置于边坡中,底部铺设50mm 厚的砂垫层。

(2)钢筋砼格构护坡坡面应平整、夯实,无溜滑体、蠕滑体和松动岩块。

(3)格构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污染和锈蚀;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浇筑;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有关规定。

(4)应对边坡开挖的岩性及结构进行编录和综合分析,将开挖的岩性与设计对比。出入较大时,应进行设计变更。

(5)开挖的弃渣应按设计或建设单位的要求堆放,不得造成次生灾害。

(6)钢筋可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规定。

(7)混凝土的浇注应架设模板,模板应加支撑固定。与岩石接触处不架设模板,混凝土紧贴岩体浇注。

(8)混凝土格构梁浇注前,须在格构梁的节点处预埋φ150的钢管,入射角度为20°,并保证与横向格构梁垂直。

(9)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留置在格构梁1/3长度的部位,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0)对已浇注完毕的格构,应及时派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期应在7天以上。 8.2.4 挡墙工程

挡土墙施工顺序:首先对斜坡坡面进行整理,清除拟设格构区坡表对松散土体以及残存的块碎石,清运土石方,然后针对挡土墙测量放线——基槽开挖——砌筑——勾缝——伸缩缝处理——墙

背回填——坡面回填。

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放出护脚墙边线,用滑石粉放出挡土墙及边沟开挖线,并每隔15-20m 用木桩定位。

浆砌块石应选择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新鲜石料,应在材料场粗加工后运到施工现场,块石材料按用量分别堆放在每个施工段。

块石砌筑:挡土墙采用M7.5砂浆砌块石,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砌筑边沟。挡土墙块石砌筑前,应将基底夯实,平整。块石砌筑要求平、稳、紧、满。挡土墙背坡面块石大体尺寸均匀,边沟沟槽面平整,砌筑时灰浆饱满,砌筑面整合稳定,并用M10标号砂浆抹面,同时满足其外观质量。

施工注意事项

(1)开挖至设计深度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基础进行加深处理。

(2)开挖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规定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护脚墙施工应分段跳挖施工,每段不宜超过3米,防止因施工破坏导致坡体失稳。施工时预留好搭接台阶。

(3)护脚墙砌筑为人工操作,质量不易均匀。砌筑工艺总的要求为:平、稳、紧、满。 (4)必须按规定留置泄水孔,并做好进水端反滤层处理。 8.2.5 截、排水沟施工

(1)排水沟基槽开挖后应及时砌筑,减少降水对基槽槽壁及底部的破坏,砌筑时应将基槽两壁及底部土体压实。

(2)排水沟施工时可根据实际地形做相应的调整。 (3)较陡地段做跌水处理。

(4)截(排)水沟每隔15m 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1cm~2cm,采用沥青麻筋等弹性防水材料填塞。

8.2.6 坡面绿化施工

(1)植草绿化边坡标高、坡度、尺寸及密实度均应符合图纸要求。

(2)回填土应具有足够的肥力,若培土肥力不足时,应根据培土肥力情况,可适量加入复合肥或泥炭肥,有利于草籽生长。

(3)喷播植草应采用专门的液压喷播技术及机械进行。

①喷播施工前按一定的程序将附着剂、纸纤维、复合肥、保湿剂及水等材料定量地加入喷播机

的搅拌料箱中,混合搅拌,待物料搅拌均匀后,通过机械的喷射系统,将混合物喷敷在绿化施工的坡面上。

②上下边坡的草籽配方应符合图纸的喷播植草设计为准。

③喷播植草施工完成后,须在边坡表面覆盖无纺布,以保持坡面水分并减少降雨对种子的冲刷。 (4)植草后还应进行以下养护管理工作:

①施工完成后应定期进行养护。养护内容包括浇水、施肥、补种、除杂草、除虫等。养护管理期限至工程竣工验收为止。

②在养护期内,应保持坡面土湿润,对干旱季节,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雨季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使草种苗全、苗齐。六周以后,根据苗生长情况浇水和施肥。后期浇水应遵循“多量少次”的原则。

③待植草生长高度50mm 左右时,应揭开无纺面,以免阻止植物生长。

④施工完成一个月后,应全面普查生长情况,对于生产明显不均匀的位置应预以补种,对重点位置应加强养护。

8.3 施工工序要求

(1)治理工程设计方案的施工顺序为:锚筋桩—坡面削坡(整理施工)—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挡土墙施工—截排水沟施工—边坡绿化。

(2)治理工程建议施工工期为90日历天。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和其它因素,可适当顺延,边坡施工治理应尽量避开雨季进行。

施工进度安排表 表8-1

8.4.1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评价

(1)有利影响

切实做到消除边坡产生滑坡对居民的威胁,保护土地资源不受破坏。 (2)不利影响

施工期由于场地的开挖和修筑工程, 集聚大量工人和机械设备, 对该地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暂), 须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噪音、尘土、水质、卫生疾病、水土保持等进行妥善控制。 8.4.2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可能正处于雨季,施工开挖和回填、弃方应及时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被覆。

(4)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

地表层。

8.4.3噪声防治

(1)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运输车辆、搅拌机等施工机械提前进行噪声监测,对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修理或调换,直至达到要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车辆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鸣高音喇叭,避免交通噪声污染对敏感区的影响。

(3)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以降低声源噪声;加强设

备的维护和保养。

(4)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独立于施工单位,由专人专班进行环境保护的管理,其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

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8.4.4大气污染防护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开挖施工中,表层土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对岩石层的开挖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降低产尘率;湿法作业。凿裂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

(2)水泥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运输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由密封系统从罐车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应安装警报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和维修。

(3)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4)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石、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

(5)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8.4.5水污染防治

(1)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和格构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

(2)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3)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4)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对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8.4.6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定期监测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2)分析所排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及报告。

8.5其它注意事项

(1)本工程采用信息法施工。如遇设计图与现场情况有重大冲突或不符时,应及时报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以便尽快处理,从而达到经济有效的治理目的;同时,针对可能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或工程部位,以期该滑坡在更加不利的条件下也能真正达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2)在所有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并做好临时监测,监测结果要及时上报施工方、监理和设计方,若遇异常及时上报。

(3)应严格控制治理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不能够在未经论证的情况下进行工程活动,以免形成不合理加载、诱发不稳定边坡体失稳。禁止开挖、破坏治理工程,格构工程不得因任何原因变动、拆除,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巡查,严防人为对工程设施的破坏。

(4)该治理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应符合“施工合同”、设计文本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等有关文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9 安全文明施工 9.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坚持施工程序化,使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整洁,道路、消防信道、排水沟畅通,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完备,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

文明施工管理包括现场管理、料具管理和施工环境管理等方面,做好施工现场文明管理。

9.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项目部将坚持文明施工,积极参与业主方开展的创建文明建设工地的活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文明施工标准,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并按文明施工标准搞好施工现场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和条件。

10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指定专人每日收听气象预报,提早做好预防大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准备。

(2)治理施工过程中,应继续加强滑坡体的监测工作,发现异常,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3)对滑坡的施工安全监测与施工同步进行,雨天应停止施工。当滑坡后缘出现新的拉张裂缝或其它险情,可能危及到施工人员安全时,应及时通知人员撤离。

(4)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应具备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并取得国土资源部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等两项条件。

(5)本治理工程采用信息法施工与动态设计,施工期间应做好地质记录,若有任何与勘查设计有出入的情况应及时反馈设计、业主、监理及有关单位,以利于及时调整设计,达到经济、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治理。

(6)今后在地质灾害区修建工程应统一规划,统一勘察论证,工程建设活动不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7)在工程治理与维护过程中应注意:

①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并应注意维护管理;

②治理工程范围内应严格禁止增加新的荷载,禁止开挖、破坏防治工程尤其严重开挖坡脚; ③雨季施工应设置临时截排水沟,防止雨水从坡面排泄或对坡面直接冲刷。

11 工程治理费用

本工程总投资费用详见预算书。

11

GK-DZ15S-KS17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图设计报告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

2015年07月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施工图设计报告

项目负责:

编 写:温海忠 白显颖

校 核:韦日峰

审 核:池 江 审 定:罗 冲 技术负责:罗 冲 法人代表:刘用庆

提交单位: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广西地质勘查院

提交时间:2015年07月

仅用于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报告

编写人员分工表

目 录

1 设计依据及标准 ........................................................... 2

1.1 设计依据 ............................................................................................................................. 2 1.2 防治工程等级 ..................................................................................................................... 2 1.3 防治设计标准 ..................................................................................................................... 2 2 防治与治理原则 ........................................................... 2

2.1防治原则 .............................................................................................................................. 2 2.2 治理原则 ............................................................................................................................. 2 3 治理设计说明 ............................................................. 2 4 设计参数 ................................................................. 2

4.1 设计工况组合 ..................................................................................................................... 2 4.2 设计采用岩土参数 ............................................................................................................. 2 5 治理方案的比选 ........................................................... 2 6治理工程设计 . ............................................................. 3

6.1 锚筋桩工程 ......................................................................................................................... 3 6.2 削坡与切方工程 ................................................................................................................. 3

6.3钢筋混凝土锚索格构梁 ...................................................................................................... 4 6.4 挡墙工程 ............................................................................................................................. 4 6.5 截、排水工程 ..................................................................................................................... 4 6.6 绿化工程 ............................................................................................................................. 5 6.7 治理主要工程量 ................................................................................................................. 5 7 监测工程设计 ............................................................. 6

7.1 监测工程目的与任务 ......................................................................................................... 6

7.2 设计原则与依据 ................................................................................................................. 6 7.3 监测工程布置 ..................................................................................................................... 6 7.4 监测工程设计 ..................................................................................................................... 6 7.5 监测工程量及监测频率 ................................................................................................... 6 7.6 监测预警值 ......................................................................................................................... 6 8 施工组织设计 ............................................................. 7

8.1 施工条件 ............................................................................................................................. 7

8.2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 7 8.3 施工工序要求 ..................................................................................................................... 9 8.4环境保护措施 ...................................................................................................................... 9 8.5其它注意事项 .................................................................................................................... 10 9 安全文明施工 ............................................................ 10

9.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 10 9.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 10 10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 11 11 工程治理费用 ........................................................... 11

附件2:工程总投资预算书

1 设计依据及标准 1.1 设计依据

(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GB50204-2002) (8)委托书和合同书。

1.2 防治工程等级

按照《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确定该崩塌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及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

1.3 防治设计标准

防治工程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标准设计。

2 防治与治理原则 2.1防治原则

针对本项目滑坡地质灾害的特点,防治工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原则。

(2)施工方法和程序应以避免造成产生新的滑动或崩塌地质灾害为原则。 (3)安全为主,经济合理的原则。

2.2 治理原则

(1)技术可行:采用工艺、经验成熟、治理效果可靠的工程设计方案,确保边坡体及处于边坡上方的水塔稳定,确保边坡下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经济合理:根据滑坡体形态规模、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因地制宜,优选、优化治理工程设计方案,节约投资。

(3)施工方便:综合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及施工场地条件等因素,设计方案便于施工。 (4) 环境保护:根据地形地地貌,采取合理的方案,治理效果与周围环境相匹配,达到美观效果。

(5)贯彻动态设计原则,采用信息施工法,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完善、优化设计。

3 治理设计说明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地质灾害属于浅层土质滑坡,滑波体规模不大,边坡上覆岩土体结构较松散,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现状局部曾屡次发生小型土体滑塌现象,对边坡岩土分界面潜在滑面进行分析计算,在暴雨工况下滑土体均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边坡上部分布有一座高约32m 的水塔,对边坡产生较大的荷载,并且水塔对地基变形要求严格。因此,本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思路:

(1)拟先在水塔基础周边按圆弧形布置3排描筋桩。

(2)根据地形特点,对整个边坡进行削坡减载,在坡面植草绿化,坡脚设置浆砌石挡土墙。 (3)在水塔下方边坡拟设置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护坡,确保边坡上部水塔安全稳定。 (4)在整个边坡后缘拟设置一道截水沟,坡脚设置排水沟。

4 设计参数 4.1 设计工况组合

设计工况组合:

工况一:自重+荷载,工程设计安全系数取1.20。 工况二:自重+荷载+暴雨,工程设计安全系数取1.05。

4.2 设计采用岩土参数

根据勘查成果。设计计算采用的岩土参数见表4-1。

滑坡设计计算推荐采用参数 表4-1

5 治理方案的比选

一般来讲,滑坡防治工程根据勘查区滑坡规模、地形地貌、地形地质条件、主要作用和诱发因素、破坏机制和模式、目前的稳定状态及其在人为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发展趋势等可采取锚固、减重、反压,排水和支挡工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结合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滑体的实际情况,

设计考虑了两种方案进行比选见表5-1:

方案一:拟先将边坡上部滑土体清除,并在坡脚设置挡土墙,并对边坡上部水塔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方案二:采用抗滑桩对整个边坡进行支挡,对滑土体进行支挡。

治理方案对比表 表5-1

经对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反复论证,最终推荐方案一为实施方案,理由如下:其一,目前边坡滑坡主要表现在边坡上覆土体,滑土体厚度较薄,下伏基岩稳定,并且边坡后缘有足够空间进行放坡开挖,其二,在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方案一施工较简单,成本较低,工期相对较短。

6治理工程设计 6.1 锚筋桩工程

为防止边坡开挖引起水塔基础周边土体遭受破坏,边坡在开挖之前,拟先在水塔基础周围按半圆弧形布置3排锚筋桩,圆弧半径分别为:6.3m 、7.3m 、8.3m ;第一排锚筋桩距水塔基础外边界约2m ,排与排之间间距为1m ,桩间距为1m, 大致呈梅花形布置;总共布置68根锚筋桩。

锚筋桩孔位偏差不宜大于20.0mm ,钻孔偏斜度不应大于2%,钻孔深度超过锚筋桩设计长度不应大于0.5m ;

锚筋桩桩径采用Φ130mm 。桩长12m ,每根桩埋置一根Φ36mm 锚筋;采用M30水泥砂浆自下而上连续灌注。注浆压力不低于0.30MPa ,确保钻孔灌浆饱满和浆体密实。

6.2 削坡与切方工程

针对现场地形特点及岩土体结构特征,边坡开挖自上而下,由于边坡东部上缘开裂严重,边坡

比较高陡,拟按1:1.75坡率进行削坡;边坡西部可按1:1.5坡率进行削坡;边坡总体开挖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详见施工图设计

由于在边坡上部分布有一座高约32m 的水塔,为确保在削坡过程中水塔的稳定,在水塔正下方拟分级开挖,第一级开挖高度约为5.2m ,第一级开挖完成后先进行上部三排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施工,然后再进行以下一级开挖。

由于边坡地形不规则,拟将开挖土石量根据地形特点分3段分别计算开挖土石方量,分别为X1~X3段、X3~X6段、X6~X9段,计算结果分别见下表6-1、6-2、6-3;挖土石总方量约17037m 3。

由于开挖土石方量较大,开挖土体弃方采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分层进行碾压,恢复植被,避免随意堆放,导致水土流失,产生二次灾害,据调查访问,本工程弃土场距本项目约5km 。

X1~X3段削坡工程计算表 表6-1

X3~X6段削坡工程计算表 表6-2

(1)格构梁:为增加边坡土体整体稳定性防止水对边坡的侵蚀和冲刷,在坡面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格构梁,格构间距为3.0m ×3.0m (坡面距离)。格构梁的断面尺寸为300mm ×400mm ,混凝土强度为C30,格构主筋采用16HRB400螺纹钢筋,箍筋采用φ10HPB300圆钢筋。格构梁的节点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格构梁大样图及配筋图见附图。

(2)预应力锚索:位于格构梁的节点处,采用3束φ15.2钢绞线,入射角20°,锚固段5.0m ,锚索自由段长5m ,总长10m ,锚固体直径130mm ,总共布置35根预应力锚索。

(3)锚座: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6.4 挡墙工程

(1)根据边坡地形结构特点,本工程拟设挡土墙分为AB 、BC 、CD 、DE 、EF 、FG 段,其中AB 、BC 、CD 段总长113m ,墙身高均为3m ,顶宽0.8m ,面坡1:0.25,基础埋置深度1m ;DE 段总长33m ,墙身高5.9m ~2.5m ,顶宽0.8m ,面坡1:0.25,基础埋置深度1m ;EF 、FG 段总长34m ,墙身高2.5m ~1.0m ,顶宽0.8m ,面坡1:0.25,基础埋置深度1m 。

(2)挡墙材质为浆砌石,砂浆为M7.5,块石为MU30,挡墙基础底采用100厚C10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嵌入风化岩层不小于0.5m 。

(3)挡墙中设置排水孔,横向间距2.0m ,竖向间距2.0m ,最低一排距离地面50cm ;排水孔孔径100,采用PVC 管制作,外倾坡度5%。

(4)挡墙墙背设置反滤层。

(5)挡墙每隔15m 设置一道竖向伸缩缝,缝宽20mm ,缝内采用沥青麻筋等弹性防水材料填塞;挡墙拐角处增设一道伸缩缝。

(6)基础埋置深度在土基段不小于地面线以下1.0米,且承载力不小于400kpa ,在石基段不小

于地面线以下0.5米。

6.5 截、排水工程

截、排水沟地表水汇流量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中国公路科学研究所有关流量计算的经验公式进行坡面地表排水最大洪峰流量的确定。

流量经验推理公式为:Q =q ϕF

m 式中:Q m ——最大洪峰流量,m 3/s;

q ——10年、20年一遇的暴雨降雨强度,mm/h;

ϕ——径流系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143-2003)取0.7;

F ——汇水面积,km 2;

其中:q =13.34+7.753lgT E (同济大学采用数理统计法编制),T E 为暴雨重现期;

(t +8.779)0.691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t 计算公式为:t =t 1+mt 2

t 1——为地面积水时间(min ); m ——折减系数(明渠取1.2);

t 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 L i

2计算公式为:t 2=∑60v i

L i ——各排水管渠的长度(m ); v i ——各排水管渠的流速(m/s);

排水管渠的流速v 计算公式为:v =12

1

n

R 3

I 2

R ——水力半径(m ); I ——水力坡降(这里取2%);

n ——粗糙系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143-2003)

浆砌块石渠道取0.017;

水力半径R 计算公式为:R =

W X

W ——过水断面积(m 2);

X ——湿周(m ),即断面中水力与固体边界相接触部分的周长;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沟渠段重现期和校核期流量如表6-4所示。

表6-4 地表截排水沟流量表

截、排水沟水力设计

根据沟渠的沟底纵坡率及设计排水量,进行了水力计算和沟渠的水力设计。截排水沟渠的修筑材料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采用素砼水沟,排水沟设计水深为0.3m ,截水沟设计水深为0.3m 。

采用匀速流公式计算各项水力要素:

①截排水沟过流量计算公式: Q =W C Ri 式中:Q ——过流量(m 3/s); W ——过流断面面积(m 2); C ——流速系数(m/s); R ——水力半径(m ); i ——水力坡降(这里取2%);

②流速系数采用满宁公式计算 1

C =R 6/n

根据以上排水沟的水力计算,结合最佳水力断面时的宽深比要求得出如表4-2-3所示的各沟渠段水力计算及断面设计结果。

表6-5 地表截水沟水力计算结果及断面设计表

截、排水沟的断面尺寸满足设计排水流量的要求及排水沟超高标准的规定。

在整个边坡后缘滑坡周界外围拟设置一道截水沟,采用C20现浇砼修筑,厚0.1m ,截水沟截面呈徒矩形形式,内宽30cm ,水沟深30cm ,水沟内表面和顶部均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cm 。

并在拟建挡土墙墙脚拟建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形式及规格与后缘截水沟一致,详见施工图设计。 排水沟具体位置宜采取动态设计,可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

6.6 绿化工程

削坡开挖结束以后,为防止雨水对坡面直接冲刷,对整个边坡进行植草绿化。绿化植物选用狗

牙根和白喜草按1:1混合,采用液压喷播植草。

6.7 治理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表6-6

7 监测工程设计 7.1 监测工程目的与任务

为了保证边坡在治理过程中以及治理以后的安全,须对边坡进行监测,以分析其变形与趋势,运行状态的稳定性与危险性,作出实时预报预警。

主要监测任务包括:防护坡面的水平和垂直位移、边坡上部构筑物的位移情况。

7.2 设计原则与依据

监测设计方案的原则是:

(1)以合理优化的监测工程量对边坡工程治理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监测工程包括监测墩(桩)、监测站、监测钻孔的施工、监测仪器设备购置与安装等。

(2)监测重点应放在雨季,尤其是持续降雨或大暴雨应加密观测,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完工后的前期应加密观测,监测年限为工程完工后进行两年定期监测监测。

设计的主要技术依据为: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850026-2007)。

7.3 监测工程布置

采用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设专门的监测人员,每天对防治工程施工实施动态监测。在防护坡面上设3个监测点,边坡上部水塔拟设1个监测点,水平位移采用极坐标法。

7.4 监测工程设计

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按视准线法、精密水准仪进行三等以上水准测量,雨季排水沟运行情况结合简易监测巡视检查为主的长期监测点。

7.5 监测工程量及监测频率

在边坡坡面设3个监测点,边坡上部水塔基础周围设5个监测点,高挡墙顶部设1个监测点,共9个监测点,时间为建成后一个水文年。观测周期前3个月为2次/月,3个月以后为1次/月,但一次连续降雨100mm~120mm或20min 降雨强度超过15mm 后第2天必须进行观测。

7.6 监测预警值

监测数据要求当天及时整理,内容包括数据检查、校核、误差处理、绘制时序曲线,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预测预报。

对监测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预测,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1)水平位移累计值达100mm 。 (2)水平位移达3mm/天且不收敛。

(3)水平位移大于坡高的3‰。 8 施工组织设计 8.1 施工条件 8.1.1 交通条件

隆林县财政局后山滑坡位于隆林县财政局后方。有公路可直接到达边坡底部和上部,交通比较便利。

8.1.2 气象水文条件

全县境内东部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达955.5~1479.9mm ,降雨多集中在5~8月份,而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枯水期,适合进行治理施工。

8.1.3 水电供应

施工场地的电力较充沛,可保证施工用电。施工用电方便,可从工区附近输电线接引380V 动力电。工程施工用水量较少时可直接用引水管从财政局生活用水接水供应。

8.1.4 施工场地

施工区位于财政局后山,边坡四周均分布有居民,施工场地问题需要认真协调。施工临时用地0.5亩。

8.1.5 建筑材料

治理工程所需水泥可从县城购买,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砂、石和砼骨料等,均可以从工区附近购买。为确保防治工程安全可靠,工程施工所需各类建筑材料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均应附材料证明、出厂单及质量检查鉴定单。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需统筹考虑、全盘规划,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

8.1.6 施工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应以“少占地、尽量减少对天然坡体的扰动破坏、避免对边坡下部宿舍楼以及上部水塔带来不利影响、临时设施距工地就近安置”为原则。制定好施工安排表,避免夜晚施工,以防打扰居民正常休息。

8.2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8.2.1 锚筋桩施工

(1)轻型钻机造孔,孔径由设计确定。

(2)锚筋体在入孔前应清孔,除锈、除油。平直对中支架由设计确定。

(3)孔定位偏差不宜大于20mm ,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钻孔深度超过锚筋设计长度200mm 。

(4)注浆管宜与锚筋同时放入孔内,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宜为100mm 。

(6)注浆砂浆配合比宜为:灰沙比1:1~1:2,水灰比0.38~0.45,砂浆强度不低于30MPa 。 (7)压力注浆应加止浆环,注浆后,应将注浆管拔出。

(8)浆体强度检验用试块的数量每30根锚筋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少于6个。

(9)根据工程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注浆压力,应确保浆体灌注密实。 8.2.2 削坡(修整)施工

(1)削坡施工自上而下进行,拟采用全站仪进行放线,按要求坡率进行放坡,避免超挖或少挖,并保持两侧坡体稳定。

(2)坡面整理前清除坡面表部杂物(如树枝、树根等)。 8. 2.3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支护施工 施工顺序:

修坡→放线→凿孔→安装锚索→注浆→格构梁施工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1)钻孔的倾角、水平角误差控制在1°以内,孔斜率不超过1%。

(2)钻进时尽量不振动钻孔周围的岩土层,钻孔结束后,应从孔底向外继续清孔至少10分钟。 (3)钻机机台搭设应稳定牢固,在岩层钻进反推力作用下仍能保证钻机稳定和钻孔方向。

(4)锚索材料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保证质量,钢绞线用无齿锯锯断,同一孔的钢绞线必须等长,两端用铁丝扎牢。

(5)制好的锚索平顺的放在工作架上,不能放在地上,不得沾上泥油污等杂质。

(6)锚索的施工应编号进行以免发生混乱,在入孔前,必须校队锚索编号与孔号是否一致,确认孔深和锚索长度无误后,用导向头探孔,无阻后,可进行锚索入孔。

(7)水泥浆的质量要严格控制,要达到设计要求,砂为净化的细河沙,要经过筛分选,砂中含泥量不超过3%。

(8)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先注锚固段,待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锚索张拉,张拉完毕后再进行自由段注浆。

(9)张拉前应检查锚具等设备,并对千斤顶油泵进行标定,给出千斤顶出力与压力表指示强度曲线,标定时千斤顶最大出力应大于锚索张拉最大值。

(10)锚索张拉要逐级进行,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张拉为锁定力的60%~70%,两次张拉时间间隔大于5天,张拉中应对锚索伸长及受力做记录,核实伸长与受力是否相等。每级补偿张拉稳定时间为5分钟,最后一次补偿张拉稳定时间为10分钟。

(11)每个锚索钻孔均需岩芯编录,准确鉴定岩石的风化程度,并取得监理工程师认可。 (12)施工中如发现地质情况、锚索承载力等方面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人员联系。

(13)锚索施工前,应进行锚索的抗拔试验。检验荷载:锚索试验数量不得少于5根。 格构施工技术要求

(1)钢筋砼格构嵌置于边坡中,底部铺设50mm 厚的砂垫层。

(2)钢筋砼格构护坡坡面应平整、夯实,无溜滑体、蠕滑体和松动岩块。

(3)格构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污染和锈蚀;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浇筑;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有关规定。

(4)应对边坡开挖的岩性及结构进行编录和综合分析,将开挖的岩性与设计对比。出入较大时,应进行设计变更。

(5)开挖的弃渣应按设计或建设单位的要求堆放,不得造成次生灾害。

(6)钢筋可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规定。

(7)混凝土的浇注应架设模板,模板应加支撑固定。与岩石接触处不架设模板,混凝土紧贴岩体浇注。

(8)混凝土格构梁浇注前,须在格构梁的节点处预埋φ150的钢管,入射角度为20°,并保证与横向格构梁垂直。

(9)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留置在格构梁1/3长度的部位,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0)对已浇注完毕的格构,应及时派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期应在7天以上。 8.2.4 挡墙工程

挡土墙施工顺序:首先对斜坡坡面进行整理,清除拟设格构区坡表对松散土体以及残存的块碎石,清运土石方,然后针对挡土墙测量放线——基槽开挖——砌筑——勾缝——伸缩缝处理——墙

背回填——坡面回填。

测量放线:测量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准确放出护脚墙边线,用滑石粉放出挡土墙及边沟开挖线,并每隔15-20m 用木桩定位。

浆砌块石应选择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新鲜石料,应在材料场粗加工后运到施工现场,块石材料按用量分别堆放在每个施工段。

块石砌筑:挡土墙采用M7.5砂浆砌块石,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砌筑边沟。挡土墙块石砌筑前,应将基底夯实,平整。块石砌筑要求平、稳、紧、满。挡土墙背坡面块石大体尺寸均匀,边沟沟槽面平整,砌筑时灰浆饱满,砌筑面整合稳定,并用M10标号砂浆抹面,同时满足其外观质量。

施工注意事项

(1)开挖至设计深度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对基础进行加深处理。

(2)开挖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规定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护脚墙施工应分段跳挖施工,每段不宜超过3米,防止因施工破坏导致坡体失稳。施工时预留好搭接台阶。

(3)护脚墙砌筑为人工操作,质量不易均匀。砌筑工艺总的要求为:平、稳、紧、满。 (4)必须按规定留置泄水孔,并做好进水端反滤层处理。 8.2.5 截、排水沟施工

(1)排水沟基槽开挖后应及时砌筑,减少降水对基槽槽壁及底部的破坏,砌筑时应将基槽两壁及底部土体压实。

(2)排水沟施工时可根据实际地形做相应的调整。 (3)较陡地段做跌水处理。

(4)截(排)水沟每隔15m 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1cm~2cm,采用沥青麻筋等弹性防水材料填塞。

8.2.6 坡面绿化施工

(1)植草绿化边坡标高、坡度、尺寸及密实度均应符合图纸要求。

(2)回填土应具有足够的肥力,若培土肥力不足时,应根据培土肥力情况,可适量加入复合肥或泥炭肥,有利于草籽生长。

(3)喷播植草应采用专门的液压喷播技术及机械进行。

①喷播施工前按一定的程序将附着剂、纸纤维、复合肥、保湿剂及水等材料定量地加入喷播机

的搅拌料箱中,混合搅拌,待物料搅拌均匀后,通过机械的喷射系统,将混合物喷敷在绿化施工的坡面上。

②上下边坡的草籽配方应符合图纸的喷播植草设计为准。

③喷播植草施工完成后,须在边坡表面覆盖无纺布,以保持坡面水分并减少降雨对种子的冲刷。 (4)植草后还应进行以下养护管理工作:

①施工完成后应定期进行养护。养护内容包括浇水、施肥、补种、除杂草、除虫等。养护管理期限至工程竣工验收为止。

②在养护期内,应保持坡面土湿润,对干旱季节,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雨季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使草种苗全、苗齐。六周以后,根据苗生长情况浇水和施肥。后期浇水应遵循“多量少次”的原则。

③待植草生长高度50mm 左右时,应揭开无纺面,以免阻止植物生长。

④施工完成一个月后,应全面普查生长情况,对于生产明显不均匀的位置应预以补种,对重点位置应加强养护。

8.3 施工工序要求

(1)治理工程设计方案的施工顺序为:锚筋桩—坡面削坡(整理施工)—预应力锚索格构梁、挡土墙施工—截排水沟施工—边坡绿化。

(2)治理工程建议施工工期为90日历天。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和其它因素,可适当顺延,边坡施工治理应尽量避开雨季进行。

施工进度安排表 表8-1

8.4.1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评价

(1)有利影响

切实做到消除边坡产生滑坡对居民的威胁,保护土地资源不受破坏。 (2)不利影响

施工期由于场地的开挖和修筑工程, 集聚大量工人和机械设备, 对该地区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短暂), 须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噪音、尘土、水质、卫生疾病、水土保持等进行妥善控制。 8.4.2生态环保

(1)在土方开挖回填时可能正处于雨季,施工开挖和回填、弃方应及时处理完毕。

(2)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

(3)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被覆。

(4)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

地表层。

8.4.3噪声防治

(1)严格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施工机具。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对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运输车辆、搅拌机等施工机械提前进行噪声监测,对噪声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进行修理或调换,直至达到要求。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合理安排车辆运输时间,限制车速,禁鸣高音喇叭,避免交通噪声污染对敏感区的影响。

(3)合理布置施工场地,隔音降噪。对振动大的设备使用减振机座,以降低声源噪声;加强设

备的维护和保养。

(4)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应独立于施工单位,由专人专班进行环境保护的管理,其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

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8.4.4大气污染防护

(1)减少开挖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工程开挖施工中,表层土可以用一般常用的挖掘机械直接挖装,对岩石层的开挖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降低产尘率;湿法作业。凿裂施工尽量采用湿法作业,减少粉尘。

(2)水泥的防泄漏措施。在水泥运输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并由密封系统从罐车卸载到储存罐,储存罐应安装警报器,所有出口配置袋式过滤器,并定期对其密封性能进行检查和维修。

(3)机械车辆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4)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砂石、石碴等撒落在施工道路及工区场地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

(5)不在施工区内焚烧会产生有毒或恶臭气体的物质。因工作需要时,报请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采取防治措施,方可实施。

8.4.5水污染防治

(1)施工前制定施工措施,做到有组织的排水。土石方开挖和格构施工过程中,保护开挖邻近建筑物和边坡的稳定。

(2)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3)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4)施工机械、车辆定时集中清洗。清洗水经集水池沉淀处理后再向外排放。对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8.4.6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定期监测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2)分析所排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及报告。

8.5其它注意事项

(1)本工程采用信息法施工。如遇设计图与现场情况有重大冲突或不符时,应及时报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以便尽快处理,从而达到经济有效的治理目的;同时,针对可能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或工程部位,以期该滑坡在更加不利的条件下也能真正达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2)在所有施工中,要注意安全,并做好临时监测,监测结果要及时上报施工方、监理和设计方,若遇异常及时上报。

(3)应严格控制治理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不能够在未经论证的情况下进行工程活动,以免形成不合理加载、诱发不稳定边坡体失稳。禁止开挖、破坏治理工程,格构工程不得因任何原因变动、拆除,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巡查,严防人为对工程设施的破坏。

(4)该治理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应符合“施工合同”、设计文本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等有关文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

9 安全文明施工 9.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坚持施工程序化,使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整洁,道路、消防信道、排水沟畅通,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完备,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

文明施工管理包括现场管理、料具管理和施工环境管理等方面,做好施工现场文明管理。

9.2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项目部将坚持文明施工,积极参与业主方开展的创建文明建设工地的活动。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制定文明施工标准,划分文明施工责任区,明确责任人,并按文明施工标准搞好施工现场检查,发

现问题及时整改,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和条件。

10 其它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期间指定专人每日收听气象预报,提早做好预防大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准备。

(2)治理施工过程中,应继续加强滑坡体的监测工作,发现异常,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 (3)对滑坡的施工安全监测与施工同步进行,雨天应停止施工。当滑坡后缘出现新的拉张裂缝或其它险情,可能危及到施工人员安全时,应及时通知人员撤离。

(4)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应具备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并取得国土资源部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等两项条件。

(5)本治理工程采用信息法施工与动态设计,施工期间应做好地质记录,若有任何与勘查设计有出入的情况应及时反馈设计、业主、监理及有关单位,以利于及时调整设计,达到经济、有效地进行地质灾害治理。

(6)今后在地质灾害区修建工程应统一规划,统一勘察论证,工程建设活动不能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7)在工程治理与维护过程中应注意:

①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施工,并应注意维护管理;

②治理工程范围内应严格禁止增加新的荷载,禁止开挖、破坏防治工程尤其严重开挖坡脚; ③雨季施工应设置临时截排水沟,防止雨水从坡面排泄或对坡面直接冲刷。

11 工程治理费用

本工程总投资费用详见预算书。

11


相关文章

  • 基础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 钢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综合简况 本工程为隆林幸福花园二期商住楼,位于隆林县城西新征用地内,迎宾路南面,距汽车总站约1500m,交通极其便利.由广西汉和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二期工程结构类型19#.22#.25#.2 ...查看


  • 学员代表在培训总结会上的发言
  • 在"2012年'协力·盛天'隆林各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班" 总结会上的发言 学员代表: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一小 玉英红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员: 大家下午好!我叫玉英红,是隆林新州一小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 三天来,我和 ...查看


  • 关于要求调动工作的申请
  • 关于要求调动工作的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本人罗秋念,女,出生于1979年3月7日,现年29岁,大专学历.系隆林县者保乡中棒村人, 于2001年8月有幸到驰程公司隆林汽车总站 担任快班巴姐,在巴姐岗位上锻炼了4年,对工作从陌生到熟悉,各方面 ...查看


  • 浅谈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的特点
  • 浅谈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的特点 邹宛彤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550003) 摘要:隆林苗族芦笙舞是广西苗族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它以高难惊险的技巧性.能说会唱的言语性的突出特点,在苗族舞蹈的大家族中风格突出.独树一帜! 关键词 ...查看


  • 交通集团公司工作报告
  •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组建的第一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和杨道喜副主席的亲自领导下,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全 ...查看


  • 某小流域综合治理报告
  • 前 言 shuigong.com小流域位于西林县城北面,距县城6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6′25″-105°01′36″,北纬 24°30′39″-24°35′57″.小流域土地总面积32.885 km2.近年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受严 ...查看


  • 广西少数民族调研报告
  • 一.广西少数民族分布区域 广西除了汉族以外,还有11个少数民族,分别是: 壮族:主要聚居在桂西.桂中,即南宁.柳州.百色.河池.贵港.防城港等市.(1482万人,占广西人口的33%) 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岭南无山不有瑶&q ...查看


  • 封山育林作业设计
  •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封山育林 作业设计 1 封育区自然社会概况 1.1自然概况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管辖.自治县位于张掖市西南部,所属明花乡地处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段.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其余五乡两镇横 ...查看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课程改革中有机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有感 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中学 王歧阳 从事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一直以来,我对有机化学实验一块不够重视,在历年的大纲卷高考题中,很少出现有机实验大题,这给我的高三备考造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