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才女卓文君旷世绝妙的数字诗

司马相如被汉武帝下诏到朝廷,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相如衣锦荣归。五年后,卓文君却等来司马相如的十三个数字的家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文君反覆看信,数字中无“亿”,文君明白,这是司马相如表明已对她无“意”。文君知相如心变,悲愤之中就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连看数遍,深感愧疚,随打消休妻的念头。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千古佳作《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冷淡发妻卓文君,于是文君写下了这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给相如,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深为感动,不禁惊叹文君的才华。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卓文君的这首《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不久司马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臣曰:写赋的叫司马相如,不是古人,是今人,还是我的老乡呢。汉武帝大悦,遂诏司马相如为郎官,随侍左右。后来,司马相如又为汉武帝又写了著名《上林赋》。

相如在朝廷做了官,久居京城,灯红酒绿,春风得意,不由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想法。真是男人一富就变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忘记了,哪里还顾得千里之外日思夜想的妻子呢。

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到风闻,或是凭着第六感觉,心里不安起来。情上笔端,于是有了那首著名的《白头吟》。

司马相如被汉武帝下诏到朝廷,在长安踌躇满志,卓文君在成都独守空帏静待相如衣锦荣归。五年后,卓文君却等来司马相如的十三个数字的家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文君反覆看信,数字中无“亿”,文君明白,这是司马相如表明已对她无“意”。文君知相如心变,悲愤之中就用这数字写了一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连看数遍,深感愧疚,随打消休妻的念头。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千古佳作《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徙徙。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在长安以一篇《上林赋》得宠,封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冷淡发妻卓文君,于是文君写下了这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给相如,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深为感动,不禁惊叹文君的才华。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卓文君的这首《白头吟》使夫回心转意的故事遂传为千古佳话。不久司马相如回归故里,两人安居林泉。

臣曰:写赋的叫司马相如,不是古人,是今人,还是我的老乡呢。汉武帝大悦,遂诏司马相如为郎官,随侍左右。后来,司马相如又为汉武帝又写了著名《上林赋》。

相如在朝廷做了官,久居京城,灯红酒绿,春风得意,不由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想法。真是男人一富就变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忘记了,哪里还顾得千里之外日思夜想的妻子呢。

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听到风闻,或是凭着第六感觉,心里不安起来。情上笔端,于是有了那首著名的《白头吟》。


相关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女子
  • 气质美女篇─ 清新才女 高雅慧黠 这些气质美女,外貌也许不足以倾城倾国,但其独特优雅的韵味搭配上聪慧头脑,予人以知性之美的感受,其事迹亦足以传颂千秋- 谢道蕴 绘图:柚子 谢道蕴 文才机智不一般 谢道蕴气质与文才兼备,是典型的智慧型美女.她 ...查看


  • 解读白头吟
  •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亦不 ...查看


  •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
  •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出自汉代才女卓文君作品<白头吟>中的名句. 卓文君(175-121),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汉代才女,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卓文君为四川临卭 ...查看


  • 纪晓岚对联
  • 纪晓岚对联: 1.纪晓岚蒙学时的一幅对子: 牛皮拧鞭鞭打牛 苇草织席席盖苇 2.参加童生试时和举人考官对的两幅对子: 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 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 门上将军 两脚未曾着地 朝中宰相 一手可以托天 3.风流少年纪晓岚的对联: 乾 ...查看


  • 情诗:凤求凰
  • <凤求凰>原文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 ...查看


  •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不得不说的故事
  • 「文君夜奔」景帝中元六年,司马相如回到蜀地,恰巧那里的富豪卓王孙,备了宴席请客.县令王吉和司马相如一起参加了宴会.客人被司马相如的堂堂仪表和潇洒的风度所吸引,正当酒酣耳熟的时候,王吉请司马相如弹一曲助兴.司马精湛的琴艺,博得众人的好感,更使 ...查看


  • 4.司马相如的一封家书(诗词故事)
  • .司马相如的一封家书(诗词故事) (2010-07-16 15:56:27) 转载▼ 标签: 诗词故事 分类: 学诗百法 西汉时,司马相如告别妻子卓文君,离开成都,到长安求取功名去了,一晃五年过去了,他也不写一封家书,原来他想休了妻子,另娶 ...查看


  • 作文经典素材之卓文君和司马相如
  • 卓文君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过饮于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驰归成都.因家贫,复回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文君当垆.卓王 ...查看


  • 孔雀东南飞学案3
  • 高一导学案 学科:语文 编号:8 编写人: 杨梅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序号: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课题: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偏义复词.通假字的特点,掌握"相"."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