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3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

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

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一百年前,俄罗斯一位伟人为我们这一代点燃了一支最纯真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青春。”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1828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出生在莫斯科南部的小村里,直到八十二年后去世,他一直没有离开家乡。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有两位热心肠的女人照顾托尔斯泰和他的四个兄弟姐妹。 他曾亲吻一匹老马,为了曾经使他受苦而求他原谅。此时他未来的才华已露出端倪:他有想象力,常为自己想象的故事伤心落泪;他那从不休息的大脑总是努力去思索人们内心之所想;他早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他锐利的目光,能在丧礼参加者的脸上看出他们是否真的悲痛。 他自己说,他五岁时便已经第一次感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 他的成绩平平。他称自己的少年时代为荒漠时期:“一片黄沙,吹来阵阵炽热的狂风。”他很孤独,头脑总处于狂热状态。他自知长得丑,为了和别的“体面人”一样,他也去赌博,糊里糊涂得欠了一身债。“那真是彻头彻尾的放荡。”罗曼·罗兰评价道。 “绝对的真诚”救了他,在他行为最放荡的时候,他也能头脑清醒地对自己作出毫不留情的批判。这种独立判断的做法,在他年大学时候已经用来批判社会习俗上和思想上的迷信。他看不起大学传授的知识,不愿做正规的历史研究,因思想大胆而被停学。 1852年,托尔斯泰的天才初次开花结果,他写出了:《童年》、《一个地主的早晨》、《袭击》、《少年》。 《童年》对他的成名颇有帮助。而凌驾在这一切作品之上,成为这第一道山脉最高峰的作品,是托尔斯泰最美的抒情小说之一,也是他的青春之歌的高加索诗篇——《哥萨克》。正如他自己所说:“青春万能之神,逝而难再的冲动。”从这一点来看,此书是独一无二的。 托尔斯泰的婚姻美满,使他在十到十五年间尝到了多年没有的和平与安宁。于是,他在爱情的庇护下从容考虑和实现他脑子里的杰作——十九世纪小说之牛耳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 在随后的作品中,托尔斯泰又将这些保持精神健康的训诫加以补充。《我们该怎么办?》,《我们

的信仰是什么?》,《艺术批评》,《什么是艺术》……一种以爱来缔造人类的联合,另一种则向爱的人敌人作战,他写下了:《伊万伊里奇之死》、《民间故事集》、《黑暗的势力》、《克莱采鸣奏曲》和《主与仆》。这个艺术创作阶段的巅峰和终极,出现了《复活》。“仿佛一座又两个塔楼的圣母院,一个象征着永恒的爱,另一个象征着对世界的憎恨。” 《复活》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就,此时托尔斯泰已经七十岁。在弥留的床上,他哭了,不是哭自己而是哭天下不幸的人。于是,1910年11月20日早上,他称之为“解脱”的时刻来了,“死亡,值得赞美的死亡……” 罗曼·罗兰把托尔斯泰的一生比喻为“八十二年的生命为战场的战斗”。“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罪过和德行都参与了这场既光荣又具有悲剧性的混战。——一切罪过,除了一种,就是他穷追不舍,即使到了最后的避难所也不肯放过的谎言。” 他有一个最美最温馨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兄弟。”

1.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2.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3.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4.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5. 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6.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7. 人生不是一种享东,而一桩十分沈重的工作。

8.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9.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10. 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11.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12.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13.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14. 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15.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16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17.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18.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19.信仰是人生的动力

20.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21.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22.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23.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24.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25.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26.人,就是一条河,河里的水流到哪里都还是水,这是无异议的。但是,河有狭、有宽

、有平静、有清澈、有冰冷、有混浊、有温暖等现象,而人也一样。

27.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28.如果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会或不愿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

29.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30.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

31.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32.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33.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34.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35.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36.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37. 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38. 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39.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40.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41.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42.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43. 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44.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45.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46.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

47.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48. 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49.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50.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51.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52. 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53.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54.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55.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56. 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苦役犯奥尔洛夫曾这样描写道,"可以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也藐视一切苦难和惩罚,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使他感到畏惧.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力量 ."

57.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托尔斯泰1828年8月28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16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1812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年3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年4月曾到彼得堡应法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是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12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到厌倦,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

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51年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年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

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一百年前,俄罗斯一位伟人为我们这一代点燃了一支最纯真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青春。”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1828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出生在莫斯科南部的小村里,直到八十二年后去世,他一直没有离开家乡。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有两位热心肠的女人照顾托尔斯泰和他的四个兄弟姐妹。 他曾亲吻一匹老马,为了曾经使他受苦而求他原谅。此时他未来的才华已露出端倪:他有想象力,常为自己想象的故事伤心落泪;他那从不休息的大脑总是努力去思索人们内心之所想;他早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他锐利的目光,能在丧礼参加者的脸上看出他们是否真的悲痛。 他自己说,他五岁时便已经第一次感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 他的成绩平平。他称自己的少年时代为荒漠时期:“一片黄沙,吹来阵阵炽热的狂风。”他很孤独,头脑总处于狂热状态。他自知长得丑,为了和别的“体面人”一样,他也去赌博,糊里糊涂得欠了一身债。“那真是彻头彻尾的放荡。”罗曼·罗兰评价道。 “绝对的真诚”救了他,在他行为最放荡的时候,他也能头脑清醒地对自己作出毫不留情的批判。这种独立判断的做法,在他年大学时候已经用来批判社会习俗上和思想上的迷信。他看不起大学传授的知识,不愿做正规的历史研究,因思想大胆而被停学。 1852年,托尔斯泰的天才初次开花结果,他写出了:《童年》、《一个地主的早晨》、《袭击》、《少年》。 《童年》对他的成名颇有帮助。而凌驾在这一切作品之上,成为这第一道山脉最高峰的作品,是托尔斯泰最美的抒情小说之一,也是他的青春之歌的高加索诗篇——《哥萨克》。正如他自己所说:“青春万能之神,逝而难再的冲动。”从这一点来看,此书是独一无二的。 托尔斯泰的婚姻美满,使他在十到十五年间尝到了多年没有的和平与安宁。于是,他在爱情的庇护下从容考虑和实现他脑子里的杰作——十九世纪小说之牛耳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 在随后的作品中,托尔斯泰又将这些保持精神健康的训诫加以补充。《我们该怎么办?》,《我们

的信仰是什么?》,《艺术批评》,《什么是艺术》……一种以爱来缔造人类的联合,另一种则向爱的人敌人作战,他写下了:《伊万伊里奇之死》、《民间故事集》、《黑暗的势力》、《克莱采鸣奏曲》和《主与仆》。这个艺术创作阶段的巅峰和终极,出现了《复活》。“仿佛一座又两个塔楼的圣母院,一个象征着永恒的爱,另一个象征着对世界的憎恨。” 《复活》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就,此时托尔斯泰已经七十岁。在弥留的床上,他哭了,不是哭自己而是哭天下不幸的人。于是,1910年11月20日早上,他称之为“解脱”的时刻来了,“死亡,值得赞美的死亡……” 罗曼·罗兰把托尔斯泰的一生比喻为“八十二年的生命为战场的战斗”。“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罪过和德行都参与了这场既光荣又具有悲剧性的混战。——一切罪过,除了一种,就是他穷追不舍,即使到了最后的避难所也不肯放过的谎言。” 他有一个最美最温馨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兄弟。”

1.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

2.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回来了。

3.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4. 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5. 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

6. 科学的事业就是为人民服务。

7. 人生不是一种享东,而一桩十分沈重的工作。

8.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9.没有智慧的头脑,就象没有腊烛的灯笼。

10. 人们过于习惯借助力量来维持秩序,因此不可能考虑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11.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12. 文明的建立的不是机器而是思想。

13.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

14. 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

15.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16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17.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18.应该多行善事,为了做一个幸福的人。

19.信仰是人生的动力

20.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21.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22.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23.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24.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25.一个良知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件甜美而快乐的事。

26.人,就是一条河,河里的水流到哪里都还是水,这是无异议的。但是,河有狭、有宽

、有平静、有清澈、有冰冷、有混浊、有温暖等现象,而人也一样。

27.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28.如果做某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不会或不愿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

29.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30.你必须在额上流汗,以资获得你的面包。

31.最伟大的真理是最平凡的真理。

32.不应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应是为了真理而活着。

33.勇气是智慧和一定程度教养的必然结果。

34.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35.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36.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37. 认识真理的主要障碍不是谬误,而是似是而非的真理。

38. 一个人好象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

39.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40.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41.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42.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

43. 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44.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45.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46.哪里没有朴素、善良和真理,哪里也就谈不上有伟大。

劳动能唤起人的创造力。

47.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48. 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装饰的王冠,也不要把学问看做是用来挤奶的奶牛。

49.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50.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假装知道。

51.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52. 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53. 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

54.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

55.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56. 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苦役犯奥尔洛夫曾这样描写道,"可以随心所欲, 为所欲为,也藐视一切苦难和惩罚,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使他感到畏惧.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无穷无尽的力量 ."

57.我只想证明一件事,就是,那时魔鬼引诱我,后来又告诉我,说我没有权利走那条路,因为我不过是个虱子,和所有其余的人一样。


相关文章

  • 关于幸福的名言:列夫·托尔斯泰关于幸福的名言
  • 1.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2.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 ...查看


  • 关于幸福的名言:关于幸福的格言
  • 1.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2.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3.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 ...查看


  • 关于幸福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 ...查看


  • 关于幸福的名言:做一个幸福的人
  • 在富有.权力.荣誉和独占的爱当中去探求幸福,不但不会得到幸福,而且还一定会失去幸福.--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并不 ...查看


  • 关于幸福的名言:名人如何谈幸福
  • 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惟一可能的幸福. --列夫·托尔斯泰 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列夫·托尔斯泰 被人爱和爱别人是同样的幸福,而且一旦得到它,就够受用一辈子. --列夫·托尔斯泰 应该多行善事, ...查看


  • 康托尔 集合论
  • 康托尔 康托尔, G.F.L.Ph.(Cantor,Georg FerdinandLudwig Philipp)1845年3月3日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1918年1月6日卒于德国萨克森的哈雷.数学.集合论. 康托尔的祖父母曾居住在丹麦的哥本哈 ...查看


  • 关于幸福的名言:太阳是幸福的
  • 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原因,而是以我们对外界原因的态度为转移,一个吃苦耐劳惯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列夫·托尔斯泰 幸福不表现为造成别人的哪怕是极小的一点痛苦,而表现为直接促成别人的快乐和幸福.照我看来,它在这一方面可以最为简明地表达为:幸福在 ...查看


  • [外国人看中国文化]托尔斯泰后半生的"中国文化"情结
  • 成就赫赫的托尔斯泰却"危机"四伏 托尔斯泰在50岁时,写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级经典,正当庄园财富一派兴旺之时,他迎来的不是踌躇满志,而是"无法继续活下去" ...查看


  • 关于战争的读后感
  • 篇一:关于战争的读后感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 苻坚认为自己兵多将广,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晋军.他把兵力集结在寿阳(今安徽寿县)东的淝水边,等后续大军到齐,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