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八 教学设计
文本简析:
本次习作有两个话题:一是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二是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安排本次习作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围绕“身边的艺术”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这节课,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灵动的笔,写下我们“身边的艺术”!【课件出示:身边的艺术】
二、解读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同学们,请快速阅读,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有哪些?
预设:
【课件出示:
本次习作有两个话题:一是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二是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课件出示: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本次习作的主要写法是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解读题目,在初步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使学生对话题有了深入理解和感悟。
三、回顾写法
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法?
预设:
【课件出示:
1、《月光曲》一课,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就是通过兄妹俩的联想和想象展示出来的。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
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是多美的意境啊,这又是一支多么美妙的曲子呀!
2、《我的舞台》也运用了这样的写法:“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㨄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作者生动地把自己比作了“生面团”,任师傅翻过来、 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
同学们,请再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你能体味作者练功的什么?从这段描写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
体会到了作者练功的艰辛历程:人能变成“生面团”,被一次次地翻过来、㨄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这样做人会很痛、很累的。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在这里,还体会到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同学们,作者是怎样看待学戏的?
预设:
【课件出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作者在学戏的过程中,不但不觉得痛苦,相反还充满了乐趣。】
同学们,请快速找找,你还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作者乐观的态度?
预设:
【课件出示: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同学们,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有,快来谈谈自己学习艺术的切身感受!
设计意图:感受身边的同学的真实经历,把较为遥远的话题,拉到了学生眼前,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情绪上的准备。
四、话题构思
同学们,在选题一中,你想怎样把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示给读者?请大家商议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多!
同学们,在选题二中,你想怎样介绍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让读者能感同身受?
同学们,请根据你的选题,列出写作提纲。
预设:
【课件出示:
1、选题一
命题:以苦为乐学钢琴
开头:
方式一:(开门见山) 学钢琴是个苦“差事”!可我却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您不信吗?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方式二:(借物铺陈) 在一个静寂的夜晚,一个小女孩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仰着头,抬起右手,数着满天的星星,一颗、两颗„„呦!大家可不要误会,这不是一个故事,这可是我创作的一幅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令我难忘的故事呢!
„„
中间(陈述故事) :
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经历或几个镜头。
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③围绕要表达的主题展开叙述。
结尾:
方式一:写感受。
方式二:写自己悟出的道理。
方式三:借用名言作结。
方式四:反问结束,引人思考。
„„
2、选题二
命题: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开头——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并留下悬念。
中间——艺术品的样子(神态可爱、姿态优雅、小巧精致) ;艺术品的做工精细;艺术品的设计别具一格,引发联想。
结尾——交代这件艺术品的名字。】
五、组织材料
同学们,怎样围绕主题来安排材料,做到重点突出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的舞台》中吴霜的成功经历!为什么吴霜女士在学习戏剧的道路上能够逐渐走向成功?
预设:
【课件出示:
热爱艺术 不懈追求
成功艺术熏陶 家庭影响
周围人影响】
同学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文章主题更突出?
设计意图:主题是一篇习作的灵魂,缺少主题的文章,犹如一盘散落的棋子,无章无序。这样的引导意在让学生通过已学过的课文,捕捉围绕主题设计内容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布局谋篇的技巧。
六、抛砖引玉
范文引路1:
【课件出示:
学书法的苦与乐
一年级放暑假时,妈妈带着我去翠竹新村,跟著名的书法家徐浩然爷爷学习写毛笔字。 页又一页,每天都要练,练了整整一个月,我都练得不耐烦了。①徐老师严肃地说:“练习基本笔画非常重要。如果不练好它,将来怎么可能写好字呢?”我想了想,老师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于是,我就继续认认真真地练。很快,徐老师就教我写字了,让我按照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上的字一笔一画地临摹。我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一练就是四年半。
在这四年半的时间里,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学习。②记得有一次,爸爸骑着摩托车送我去练字。去的时候,晴空万里。没想到,我上完课下楼时,竟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十分着急,心想:如果雨一直不停,我和爸爸该怎么回家呢?要是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家住翠竹新村,那该多好啊!唉,怎么办?怎么办?③正在这时,爸爸急匆匆地跑过来,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屋檐下,安慰我说:“晨晨别急,爸爸给你买了一件小雨衣,快穿上。”我和爸爸只好穿着雨衣,骑着摩托车回家了。但是,雨实在是太大了,当我们回到家时,裤子、鞋子都湿透了,手和脸都冰凉冰凉的,冻得我们直发抖。
学习书法不但让我吃了很多苦头,还让我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④当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或者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我却在认认真真地练字。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就这样,不论严寒酷暑,我都坚持不懈,认真练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尝到了甜头。⑤我的书法作
品在全国“苗苗杯”少儿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我还获得了“省书法小能手”的称号。今年,我已经把字帖上的大字都练完了,并加入了市青少年书法协会。现在,我正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写春联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还品尝到了其中的苦与乐。更重要的是学习书法让我变得更懂事了,意志也更加坚强了。⑥】
行文写法赏析:
【课件出示:
①单调的笔画训练让“我”很不耐烦,真实地反映了“我”刚开始练字时的情况。 ②两个“不管”突出了“我”练字的历程充满艰辛。
③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再现了“我”当时着急的心情。
④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⑤交代学书法给“我”带来了甜头,领起下文。
⑥引用诗句,增强抒情力度。结尾处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篇章结构借鉴:
【课件出示: 开头:交代“我”向徐浩然爷爷学书法(交代式) 初学的烦恼(详写)
淋雨的经历(详写)
学书法的苦与乐大赛获奖(略写)
加入书法协会(略写)
结尾:学书法,让“我”更懂事,更坚强(总结式)】
范文引路2:
【课件出示:
盛开的向日葵
一尘不染的大理石地面将灯光映得闪闪发亮,整条走廊宽敞明亮,来来往往的人们井然有序,走廊两边陈列着世界各地的名画,显出了大城市特有的高贵。①这里便是耸立在上海黄浦江边的荷兰展览馆,我有幸成为这千千万万游客中的一员。
走廊两边各式各样的名画让众多游客赞不绝口,最引人注目的是挂在走廊正中央的这幅凡·高的《向日葵》。②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在了这里,因为我着实被这幅画吸引了,那绽放的如笑脸般的向日葵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只是一幅画。
如果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表现的是淡雅,是恬静,是矜持,那么凡·高的《向日葵》表现的则是奔放与热烈。③整幅画以黄色为基调,有深有浅,就像一轮太阳正在我们面前。向日葵由花瓣到花籽既饱满又圆润,葵花籽还没有完完全全地熟透,正是年轻健壮的时候;花茎十分粗,上面还有一点一点的小毛刺。细细品味,那向日葵好似在一点点地绽放,
④虽然向日葵只是一种植物,可是不难发现,凡·高运用画笔赋予了它人的精神,让它更加生机勃勃。
我不能不赞叹凡·高高超的绘画技艺,这幅《向日葵》真的是世界文化瑰宝。⑤】 行文写法赏析:
【课件出示:
①以场景描写开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拉入了欣赏世界名画展览的情境之中。
②过渡句,引出对《向日葵》的描写。
③运用对比的写法,整体介绍了《向日葵》的艺术风格。
④对画面内容——向日葵的描写十分细致。
⑤结尾处表达情感,言简意赅。】
篇章结构借鉴:
【课件出示: 开头:交代活动的内容——参观画展(场景描写开篇)
画的整体风格(对比)
盛开的向日葵花的颜色和心态(细节描写)
结尾:赞美凡﹒高的绘画技艺和《向日葵》的艺术魅力(抒情式)】
七、妙笔漫花
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好的构思和完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你笔下的事物表达得生动、流畅、耐人寻味,让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现在请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写下你心中真正的艺术!
八、快乐作业:
同学们,课后继续完善你们的习作初稿,征求家长的修改意见。
习作指导八 教学设计
文本简析:
本次习作有两个话题:一是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二是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安排本次习作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围绕“身边的艺术”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这节课,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灵动的笔,写下我们“身边的艺术”!【课件出示:身边的艺术】
二、解读要求
【课件出示:习作】同学们,请快速阅读,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有哪些?
预设:
【课件出示:
本次习作有两个话题:一是写自己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二是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课件出示: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本次习作的主要写法是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解读题目,在初步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使学生对话题有了深入理解和感悟。
三、回顾写法
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哪些地方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法?
预设:
【课件出示:
1、《月光曲》一课,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就是通过兄妹俩的联想和想象展示出来的。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
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是多美的意境啊,这又是一支多么美妙的曲子呀!
2、《我的舞台》也运用了这样的写法:“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㨄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作者生动地把自己比作了“生面团”,任师傅翻过来、 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
同学们,请再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你能体味作者练功的什么?从这段描写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课件出示:
体会到了作者练功的艰辛历程:人能变成“生面团”,被一次次地翻过来、㨄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这样做人会很痛、很累的。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在这里,还体会到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同学们,作者是怎样看待学戏的?
预设:
【课件出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作者在学戏的过程中,不但不觉得痛苦,相反还充满了乐趣。】
同学们,请快速找找,你还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作者乐观的态度?
预设:
【课件出示: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同学们,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有,快来谈谈自己学习艺术的切身感受!
设计意图:感受身边的同学的真实经历,把较为遥远的话题,拉到了学生眼前,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情绪上的准备。
四、话题构思
同学们,在选题一中,你想怎样把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示给读者?请大家商议一下,看谁的办法最多!
同学们,在选题二中,你想怎样介绍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让读者能感同身受?
同学们,请根据你的选题,列出写作提纲。
预设:
【课件出示:
1、选题一
命题:以苦为乐学钢琴
开头:
方式一:(开门见山) 学钢琴是个苦“差事”!可我却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您不信吗?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方式二:(借物铺陈) 在一个静寂的夜晚,一个小女孩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仰着头,抬起右手,数着满天的星星,一颗、两颗„„呦!大家可不要误会,这不是一个故事,这可是我创作的一幅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令我难忘的故事呢!
„„
中间(陈述故事) :
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经历或几个镜头。
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③围绕要表达的主题展开叙述。
结尾:
方式一:写感受。
方式二:写自己悟出的道理。
方式三:借用名言作结。
方式四:反问结束,引人思考。
„„
2、选题二
命题: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开头——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并留下悬念。
中间——艺术品的样子(神态可爱、姿态优雅、小巧精致) ;艺术品的做工精细;艺术品的设计别具一格,引发联想。
结尾——交代这件艺术品的名字。】
五、组织材料
同学们,怎样围绕主题来安排材料,做到重点突出呢?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的舞台》中吴霜的成功经历!为什么吴霜女士在学习戏剧的道路上能够逐渐走向成功?
预设:
【课件出示:
热爱艺术 不懈追求
成功艺术熏陶 家庭影响
周围人影响】
同学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文章主题更突出?
设计意图:主题是一篇习作的灵魂,缺少主题的文章,犹如一盘散落的棋子,无章无序。这样的引导意在让学生通过已学过的课文,捕捉围绕主题设计内容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布局谋篇的技巧。
六、抛砖引玉
范文引路1:
【课件出示:
学书法的苦与乐
一年级放暑假时,妈妈带着我去翠竹新村,跟著名的书法家徐浩然爷爷学习写毛笔字。 页又一页,每天都要练,练了整整一个月,我都练得不耐烦了。①徐老师严肃地说:“练习基本笔画非常重要。如果不练好它,将来怎么可能写好字呢?”我想了想,老师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于是,我就继续认认真真地练。很快,徐老师就教我写字了,让我按照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上的字一笔一画地临摹。我就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一练就是四年半。
在这四年半的时间里,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我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走很远很远的路去学习。②记得有一次,爸爸骑着摩托车送我去练字。去的时候,晴空万里。没想到,我上完课下楼时,竟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十分着急,心想:如果雨一直不停,我和爸爸该怎么回家呢?要是我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家住翠竹新村,那该多好啊!唉,怎么办?怎么办?③正在这时,爸爸急匆匆地跑过来,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屋檐下,安慰我说:“晨晨别急,爸爸给你买了一件小雨衣,快穿上。”我和爸爸只好穿着雨衣,骑着摩托车回家了。但是,雨实在是太大了,当我们回到家时,裤子、鞋子都湿透了,手和脸都冰凉冰凉的,冻得我们直发抖。
学习书法不但让我吃了很多苦头,还让我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④当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或者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我却在认认真真地练字。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我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就这样,不论严寒酷暑,我都坚持不懈,认真练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尝到了甜头。⑤我的书法作
品在全国“苗苗杯”少儿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我还获得了“省书法小能手”的称号。今年,我已经把字帖上的大字都练完了,并加入了市青少年书法协会。现在,我正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写春联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不但练就了一手好字,还品尝到了其中的苦与乐。更重要的是学习书法让我变得更懂事了,意志也更加坚强了。⑥】
行文写法赏析:
【课件出示:
①单调的笔画训练让“我”很不耐烦,真实地反映了“我”刚开始练字时的情况。 ②两个“不管”突出了“我”练字的历程充满艰辛。
③这几句心理活动描写再现了“我”当时着急的心情。
④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⑤交代学书法给“我”带来了甜头,领起下文。
⑥引用诗句,增强抒情力度。结尾处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篇章结构借鉴:
【课件出示: 开头:交代“我”向徐浩然爷爷学书法(交代式) 初学的烦恼(详写)
淋雨的经历(详写)
学书法的苦与乐大赛获奖(略写)
加入书法协会(略写)
结尾:学书法,让“我”更懂事,更坚强(总结式)】
范文引路2:
【课件出示:
盛开的向日葵
一尘不染的大理石地面将灯光映得闪闪发亮,整条走廊宽敞明亮,来来往往的人们井然有序,走廊两边陈列着世界各地的名画,显出了大城市特有的高贵。①这里便是耸立在上海黄浦江边的荷兰展览馆,我有幸成为这千千万万游客中的一员。
走廊两边各式各样的名画让众多游客赞不绝口,最引人注目的是挂在走廊正中央的这幅凡·高的《向日葵》。②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在了这里,因为我着实被这幅画吸引了,那绽放的如笑脸般的向日葵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只是一幅画。
如果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表现的是淡雅,是恬静,是矜持,那么凡·高的《向日葵》表现的则是奔放与热烈。③整幅画以黄色为基调,有深有浅,就像一轮太阳正在我们面前。向日葵由花瓣到花籽既饱满又圆润,葵花籽还没有完完全全地熟透,正是年轻健壮的时候;花茎十分粗,上面还有一点一点的小毛刺。细细品味,那向日葵好似在一点点地绽放,
④虽然向日葵只是一种植物,可是不难发现,凡·高运用画笔赋予了它人的精神,让它更加生机勃勃。
我不能不赞叹凡·高高超的绘画技艺,这幅《向日葵》真的是世界文化瑰宝。⑤】 行文写法赏析:
【课件出示:
①以场景描写开篇,一下子就把读者拉入了欣赏世界名画展览的情境之中。
②过渡句,引出对《向日葵》的描写。
③运用对比的写法,整体介绍了《向日葵》的艺术风格。
④对画面内容——向日葵的描写十分细致。
⑤结尾处表达情感,言简意赅。】
篇章结构借鉴:
【课件出示: 开头:交代活动的内容——参观画展(场景描写开篇)
画的整体风格(对比)
盛开的向日葵花的颜色和心态(细节描写)
结尾:赞美凡﹒高的绘画技艺和《向日葵》的艺术魅力(抒情式)】
七、妙笔漫花
同学们,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好的构思和完整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你笔下的事物表达得生动、流畅、耐人寻味,让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现在请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写下你心中真正的艺术!
八、快乐作业:
同学们,课后继续完善你们的习作初稿,征求家长的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