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
常见文言虚词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④二世杀之(他) ⑤悉以咨之(他们)⑥愿终守之(它)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助词,的)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助词,的)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④顷之 ,一狼径去(无义,凑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无义,凑音节)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去,往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④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一犬坐于前(《狼》)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三、 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靠)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靠)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
②以君为长者(把)
③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④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 偶尔通假要分清。
四、 于
1、对,对于。向。给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胡不见我于上(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对于)
2、在,从 ,到。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④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
⑤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①曹操比于袁绍(与)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跟)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皆以美于徐公。(比、胜过)
6、被 例:受制于人
7、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五、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夺而杀尉(表顺接)
乃记之而去(表顺接)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5.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六、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七、 然
1、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2、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③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助词 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八、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 《曹刿论战》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 《愚公移山》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九、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
④贤能为之用(被)《隆中对》⑤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山峦为睛雪所洗
(二)“为”用作名词,如:
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 《岳阳楼记》
(三)表反问或感叹的语气词,“呢”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四) 动词:
①好为《梁父吟》(唱) 为坛而盟(筑)酿泉为酒(酿造)④以弱为强者 (变成)⑤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动词:作为
①以丛草为林(《童趣》)②武陵人以捕鱼为业③ 全石以为底④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作为)⑤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作为)
中考文言文虚词汇总
常见文言虚词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④二世杀之(他) ⑤悉以咨之(他们)⑥愿终守之(它)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助词,的)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助词,的)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④顷之 ,一狼径去(无义,凑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无义,凑音节)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去,往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④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一犬坐于前(《狼》)
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三、 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靠)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靠)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
②以君为长者(把)
③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④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
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 偶尔通假要分清。
四、 于
1、对,对于。向。给 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胡不见我于上(向)
④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对于)
2、在,从 ,到。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④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
⑤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①曹操比于袁绍(与)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跟)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皆以美于徐公。(比、胜过)
6、被 例:受制于人
7、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五、 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夺而杀尉(表顺接)
乃记之而去(表顺接)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5.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 状语后头表修饰。
六、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例: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七、 然
1、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②谓为信然。(《隆中对》)
2、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③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3、助词 分两种情况:
①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八、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 《曹刿论战》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 《愚公移山》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九、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为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
④贤能为之用(被)《隆中对》⑤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山峦为睛雪所洗
(二)“为”用作名词,如:
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 《岳阳楼记》
(三)表反问或感叹的语气词,“呢”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四) 动词:
①好为《梁父吟》(唱) 为坛而盟(筑)酿泉为酒(酿造)④以弱为强者 (变成)⑤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成为)
动词:作为
①以丛草为林(《童趣》)②武陵人以捕鱼为业③ 全石以为底④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作为)⑤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