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附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导学案(1)

海峡两岸的交往导学案(1)

一、基础知识目标:

1、记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

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理解:祖国统一大业的曲折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三、自主预习:

1、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对台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先提出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提出用 解放台湾; 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邓小平提出的对台的基本方

针是 。

③ 1995年,江泽民提出对台 ,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台湾问题)

① 年,台湾调整“三不”方针,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

化。

②1990年,台湾成立了 (简称“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 (简称“海协会”)。

③1992年,两会就“ ”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 和海基会会长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

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即“汪辜会谈”)

⑤1995年,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其中包括“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等。

五、目标检测:

1、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法 B.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的

C.是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来的 D.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5月5日抵达西安咸阳机场,他在机场的讲话中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是要花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

1

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③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A.①②③ B.①③ C. ②③ D.①②

3、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和平统一 B.不放弃武力 C.对等协商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国共两党领导人此前的那次会面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

(2)谈谈历史上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合作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4)你对两岸关系今后的发展如何看待?

2

海峡两岸的交往导学案(1)

一、基础知识目标:

1、记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江泽民提出的八

项主张;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2、理解:祖国统一大业的曲折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三、自主预习:

1、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对台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先提出要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提出用 解放台湾; 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邓小平提出的对台的基本方

针是 。

③ 1995年,江泽民提出对台 ,这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台湾问题)

① 年,台湾调整“三不”方针,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

化。

②1990年,台湾成立了 (简称“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 (简称“海协会”)。

③1992年,两会就“ ”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④1993年,海协会会长 和海基会会长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

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即“汪辜会谈”)

⑤1995年,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其中包括“ ,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等。

五、目标检测:

1、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方法 B.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提出的

C.是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来的 D.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2、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5月5日抵达西安咸阳机场,他在机场的讲话中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是要花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

1

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③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A.①②③ B.①③ C. ②③ D.①②

3、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和平统一 B.不放弃武力 C.对等协商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国共两党领导人此前的那次会面是什么时间?什么事件?

(2)谈谈历史上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合作的时间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3)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4)你对两岸关系今后的发展如何看待?

2


相关文章

  • 人教版8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稿
  •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海峡两岸的交往>,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课是第13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方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向大家做具体阐述.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四单 ...查看


  • 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13海峡两岸的交往教学案
  • 13 海峡两岸的交往 基本思路: 学习目标: 1.知道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2.使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6.下面是海峡两岸母子重逢的场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 A.他们分离至少有38年了 B儿子肯 ...查看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txt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既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既不简单.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积累与运用(21分) 1.根据课文填空.(7分,其中1-5 ...查看


  • [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稿
  • 人教版8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是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 一.本课在教材内容与教材地位: <海峡两岸 ...查看


  • 八年级下册历史目录
  • 八年级下册历史目录 专题一(1-3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 政治协商会议)-------------2 B开国大典(1949年10月 共同纲领)--------------- ...查看


  • 文理分科案例:一个性格活泼的北京师大2附中女孩
  • 一.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l  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特别突出! l  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l  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属于中等水平! l  但是数学逻辑能力.资料处理能力.动手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偏弱! 二. ...查看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 八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基本知识点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填空 1.筹建新中国 (1)筹建大会:1949年9月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举行. (2)大会通过了< > :确定< > 为代 国歌:北平改名为 北京 ...查看


  • 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 新世纪(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吴小晴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一.本册教科书的概况与主要特点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和世界古代历史两个部分,因此这 ...查看


  • 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1
  • 华宁二中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 B.杨坚 C.李渊 D.李世民 2.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