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疏导

初一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疏导

刘伟 上海市尚文中学

一、一个家长的来电引发的问题

一个周五的傍晚,下班后我正准备和同事一起在外面小坐一会儿,放松一周工作的疲惫。这时我的电话响了,我一看是薛同学的妈妈打来的。她下午刚和我通完电话,怎么这会又打来了,难道是薛同学到现在还没到家吗?接起电话,他妈妈就怒气冲冲的对我说,薛**这孩子没法管了,一回家就对我大喊大叫,还摔家里的东西,你说这孩子坏不坏。我问她薛同学在哪?她说薛同学蹲在自己的床边不肯起来。我忙叫她不要着急,不要再骂孩子了,我马上赶去她家。到了薛同学家,我看到房间里乱成一团,薛同学气呼呼的蹲坐在自己的床边,他妈妈还在边上不停地唠叨。我把他妈妈请出了房间,关上房门,拉起蹲坐在地上的薛同学。我什么都没有说,就开始捡起被他扔的满地都是的东西。他看到了,也一声不吭地陪我一起整理起房间。整理完房间,我把他拉到书桌前坐下。我问他今天对着妈妈发这么大脾气应该吗?他连忙说:“刘老师,我错了。”我问他为什么要对着妈妈发脾气,他说:“妈妈太烦了!明明已经打电话给哥哥的班主任问过放学时间了,为什么还要打电话给你。还在电话里告状,你批评我的时候整个办公室的老师和同学都听到了,多丢脸啊。”我又问他:“为了这么点事,你就该对妈妈发脾气吗?”他说:“不是的,妈妈平时一直很烦。还老是说我不好,哥哥也在旁边嘲笑我。”在他的叙述中我了解到薛同学的妈妈平时在家里一直批评他,总是说他现在学习没有哥哥好也没有哥哥那么听话。有时因为工作中的一些烦心事,还会迁怒于他。有一次薛同学的校服外套忘记在学校了,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稀里糊涂地穿了哥哥的校服外套。他妈妈就骂他,说他恶作剧,故意穿走哥哥的校服,让哥哥没有校服穿。在她妈妈心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他们去书店买书,薛同学想买一些课外读本,他妈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除了语、数、英参考书,什么书都不能买。

听完薛同学的叙述,我想他今天的“爆发”不是没有缘由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他对妈妈这种家长式、命令式的教育特别逆反,才造成了今天的冲突。于是,我让他换位思考,想想妈妈要照顾他们兄弟两个有多么辛苦。教育他要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一个多小时的谈心,薛同学的情绪渐渐平静

下来,也能理解妈妈平时的唠叨都是为了他好。这时同事打来电话催促我过去吃饭,薛同学听到了就说:“刘老师,你有事你就先去吧。我知道错了,我不会再对妈妈发脾气了。”在我的陪同下,他向妈妈郑重地道了歉。

二、问题分析

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他把12——18岁划分为青春期,他认为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人从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这种反抗心理,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初中生反抗心理往往具有迁移性,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薛同学和妈妈之间冲突的导火索,正是由于薛同学认为妈妈给老师打电话告状,让他难堪了、丢脸了。继而他认为妈妈过往的种种表现都是在针对他,故意和他过不去。

三、问题解决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在叛逆的面纱下,其实是一颗柔嫩的心灵,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浇花要浇根,育

人要交心”,面对那些充满叛逆的孩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合理地疏通,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也会逐渐增强。

1、用鼓励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般来说,学生中的积极因素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单纯的,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往往总是喜欢表扬的,而批评不大容易正确对待,批评方式过于激烈,还会引起他们对立情绪,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疏导中,我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表扬他们的点滴优点和进步,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用真诚赢得学生的认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班主任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

3、用耐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叛逆心理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叛逆心理的疏通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还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他们帮助,而且要给时间。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有时候幻想自己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有时候遭遇一点点小挫折又会灰心丧气。叛逆学生心理的疏通工作,存在长期性,反复性,针对性,“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过于急切追求成效,只会失望,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4、用专业赢得家长的配合

面对现在的家长,我们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有针对和有实效地做好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观念。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变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家长的家教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尤其是正确的人才观显得的更为重要。

其次,班主任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为家长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积极性,让家长学会“学习”,学会教育孩子。

四、工作素养

1、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古代把教师的职能归结为六字“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效果必然倍增。可以说,了解学生心理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教师与学生在没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儿童都有他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有他自己的长处先天素质和倾向。必须发展这些东西,必须把学生安排在这样的条件下,使他的长处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每个学生都有向他输送优良道德品质的根源。必须小心爱护这个根源。”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搜集信息,综合分析判断,抓住要害,果断处理。尤其是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要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重新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长善救失,打开一条通向学生心灵的通路,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3、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学生家长大体分为五种类型:物质刺激型、惩罚型、放任不管型、束手无策型、科学教育型。我们应该看到,不管哪种类型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根据这一共同点,只要我们找好切入点,班主任老师就一定能找到与家长共同的话题,只要班主任老师推心置腹,讲话入情入理,以理服人,一定可以医治好家长在教育上的疾患。班主任要和家长合作好,关键在班主任一方,班主任要主动,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当好家长的参谋,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定会取得最佳家校结合的教育效果。

4、较高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应该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如果在这个阶段学生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那对他一生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所以说班主任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驶入健康成长的快车道。所以班主任应该做一个正确的引领者。俗话说:做人是三分教,七分带;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主任要想建立一个正气足、习惯好、人格健全、学习刻苦认真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就必须作风严谨,善于言传身教。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你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你的思想,你的兴趣爱好,你的修养,你的观念,你的性格,你的气质,你的做事的方式,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施加着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不是积极的就是消极的,你说到做到,学生就言必行,行必果;你办事认真、雷厉风行,学生就会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率先垂范,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影响。

初一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疏导

刘伟 上海市尚文中学

一、一个家长的来电引发的问题

一个周五的傍晚,下班后我正准备和同事一起在外面小坐一会儿,放松一周工作的疲惫。这时我的电话响了,我一看是薛同学的妈妈打来的。她下午刚和我通完电话,怎么这会又打来了,难道是薛同学到现在还没到家吗?接起电话,他妈妈就怒气冲冲的对我说,薛**这孩子没法管了,一回家就对我大喊大叫,还摔家里的东西,你说这孩子坏不坏。我问她薛同学在哪?她说薛同学蹲在自己的床边不肯起来。我忙叫她不要着急,不要再骂孩子了,我马上赶去她家。到了薛同学家,我看到房间里乱成一团,薛同学气呼呼的蹲坐在自己的床边,他妈妈还在边上不停地唠叨。我把他妈妈请出了房间,关上房门,拉起蹲坐在地上的薛同学。我什么都没有说,就开始捡起被他扔的满地都是的东西。他看到了,也一声不吭地陪我一起整理起房间。整理完房间,我把他拉到书桌前坐下。我问他今天对着妈妈发这么大脾气应该吗?他连忙说:“刘老师,我错了。”我问他为什么要对着妈妈发脾气,他说:“妈妈太烦了!明明已经打电话给哥哥的班主任问过放学时间了,为什么还要打电话给你。还在电话里告状,你批评我的时候整个办公室的老师和同学都听到了,多丢脸啊。”我又问他:“为了这么点事,你就该对妈妈发脾气吗?”他说:“不是的,妈妈平时一直很烦。还老是说我不好,哥哥也在旁边嘲笑我。”在他的叙述中我了解到薛同学的妈妈平时在家里一直批评他,总是说他现在学习没有哥哥好也没有哥哥那么听话。有时因为工作中的一些烦心事,还会迁怒于他。有一次薛同学的校服外套忘记在学校了,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稀里糊涂地穿了哥哥的校服外套。他妈妈就骂他,说他恶作剧,故意穿走哥哥的校服,让哥哥没有校服穿。在她妈妈心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他们去书店买书,薛同学想买一些课外读本,他妈妈直截了当地告诉他,除了语、数、英参考书,什么书都不能买。

听完薛同学的叙述,我想他今天的“爆发”不是没有缘由的,正处于青春期的他对妈妈这种家长式、命令式的教育特别逆反,才造成了今天的冲突。于是,我让他换位思考,想想妈妈要照顾他们兄弟两个有多么辛苦。教育他要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一个多小时的谈心,薛同学的情绪渐渐平静

下来,也能理解妈妈平时的唠叨都是为了他好。这时同事打来电话催促我过去吃饭,薛同学听到了就说:“刘老师,你有事你就先去吧。我知道错了,我不会再对妈妈发脾气了。”在我的陪同下,他向妈妈郑重地道了歉。

二、问题分析

美国神经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他把12——18岁划分为青春期,他认为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人从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突出表现是出现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在心理,渴望别人把他看作大人,尊重他、理解他。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这种反抗心理,会引起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

初中生反抗心理往往具有迁移性,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薛同学和妈妈之间冲突的导火索,正是由于薛同学认为妈妈给老师打电话告状,让他难堪了、丢脸了。继而他认为妈妈过往的种种表现都是在针对他,故意和他过不去。

三、问题解决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在叛逆的面纱下,其实是一颗柔嫩的心灵,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浇花要浇根,育

人要交心”,面对那些充满叛逆的孩子,只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合理地疏通,他们的自我约束力也会逐渐增强。

1、用鼓励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般来说,学生中的积极因素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单纯的,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往往总是喜欢表扬的,而批评不大容易正确对待,批评方式过于激烈,还会引起他们对立情绪,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疏导中,我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表扬他们的点滴优点和进步,用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用真诚赢得学生的认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因此,班主任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

3、用耐心呵护学生的成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叛逆心理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叛逆心理的疏通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还小,以及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动总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好三天,坏两天,今天做到了,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这是进步中的曲折,绝不是徒劳无功。因此,我们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要给他们帮助,而且要给时间。

青春期的孩子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有时候幻想自己做什么事都能成功,有时候遭遇一点点小挫折又会灰心丧气。叛逆学生心理的疏通工作,存在长期性,反复性,针对性,“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过于急切追求成效,只会失望,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4、用专业赢得家长的配合

面对现在的家长,我们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养,有针对和有实效地做好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观念。家庭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关键。家庭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走向。因此,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从观念入手,通过宣传教育,帮助变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指导家庭教育中,班主任应特别关注家长的家教观念,积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并使之入脑、入心,形成正确的亲子观、人才观、教育观、儿童观,使之成为家庭教育的行动指南。尤其是正确的人才观显得的更为重要。

其次,班主任要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最为重要的是在为家长排忧解难、指点迷津的同时,利用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家长以各种方式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积极性,让家长学会“学习”,学会教育孩子。

四、工作素养

1、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古代把教师的职能归结为六字“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效果必然倍增。可以说,了解学生心理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教师与学生在没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儿童都有他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有他自己的长处先天素质和倾向。必须发展这些东西,必须把学生安排在这样的条件下,使他的长处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每个学生都有向他输送优良道德品质的根源。必须小心爱护这个根源。”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善于搜集信息,综合分析判断,抓住要害,果断处理。尤其是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要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兴趣、特长,重新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长善救失,打开一条通向学生心灵的通路,使之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

3、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学生家长大体分为五种类型:物质刺激型、惩罚型、放任不管型、束手无策型、科学教育型。我们应该看到,不管哪种类型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根据这一共同点,只要我们找好切入点,班主任老师就一定能找到与家长共同的话题,只要班主任老师推心置腹,讲话入情入理,以理服人,一定可以医治好家长在教育上的疾患。班主任要和家长合作好,关键在班主任一方,班主任要主动,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当好家长的参谋,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定会取得最佳家校结合的教育效果。

4、较高的人格魅力

班主任应该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如果在这个阶段学生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那对他一生的打击将是致命的。所以说班主任应该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驶入健康成长的快车道。所以班主任应该做一个正确的引领者。俗话说:做人是三分教,七分带;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主任要想建立一个正气足、习惯好、人格健全、学习刻苦认真的班级氛围,班主任就必须作风严谨,善于言传身教。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你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你的思想,你的兴趣爱好,你的修养,你的观念,你的性格,你的气质,你的做事的方式,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施加着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不是积极的就是消极的,你说到做到,学生就言必行,行必果;你办事认真、雷厉风行,学生就会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率先垂范,给学生以正面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初中一年级心里特点
  • 初中一年级 心理特征: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 ...查看


  • 1-12各年级学生特点
  • [转]小一到高三各年级的培养重点,谁总结的,太全了! 阅读:3602015-12-27 21:39 标签:高三重点培养重点生理特点年级特点教育 小学一年级 生理特点: 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 ...查看


  • 中学生状态_特质焦虑问卷调查及分析_张彦军
  • 第2期No.2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 2013年2月Feb.2013 doi:10.3969/j.issn.1673-6060.2013.02.027 ...查看


  • 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简介
  • 虎台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韩小萍 虎台中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于2007年在学校学生教育处的组织下成立的.于2012年8月正式组建完成.目前,中心师资队伍共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3人,专职心理教师2人.中心包含多个功能室,即心理 ...查看


  •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 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查看


  • 盘点初中二年级最重要的事情
  • 盘点初中二年级最重要的事情 初中二年级是整个初中比较关键的一年,也是知识学习非常系统的一年,所以学生处在初二这关键的一年中一定要把握主次.分轻重,为未来的升学考试做好准备. 初二关键词--分化 初二随着对周围环境的熟悉,对中学紧张.陌生的感 ...查看


  • 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方法
  • 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沟通方法(全部收藏) 高中生家长会 | 2015-06-30 13:59 家长.教师该知道的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这些你都知道吗? 小学阶段心理特点 1. 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对小学 ...查看


  • 学生心理特点
  •  初中一年级 生理特点: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进入少年期,身体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但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 ...查看


  • 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心理特点
  • 一年级到高三,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和沟通方式 小学一年级 心理特征:对小学生活既新鲜,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但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特别信任老师,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沟通方法:此阶段以适应和培养习惯.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