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巻第5期噪声与振动控制115
文章编号:1006-1355(2012)06-0115-05
建筑外窗隔声性能检测与分析
寇玉德1,2
(1.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上海201108;2.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201108)
摘要:对上海地区主要门窗制造厂的的典型门窗产品进行空气隔声性能的实验室测试,并分别以开启方式、型材类型、玻璃系统结构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为关注点对数据作归纳分析,最后以实验室检定结果的某性能良好的门窗在工程中的应用为例,通过现场实测的方式进行性能验收,确定实际工程现场的隔声效果。
关键词:声学;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检测;结果分析;隔声控制中图分类号:TB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1335.2013.06.025
TestandAnalysisofAirborneSoundInsulatingPropertiesfor
Building’sExternalWindowsandDoors
KOUYu-de1,2
(1.ShanghaiJiankeTechnicalAssessmentofConstructionCo.Ltd.,Shanghai201108,China;
2.ShanghaiResearchInstituteofBuildingSciences,Shanghai201108,China)
Abstract:TheairbornesoundinsulatingperformancesofsometypicaldoorandwindowproductsmadeinShanghaiweretested.Then,themeasurementdatainthetestingwasanalyzedtofindtheinfluenceoftheopenmode,thetypeofmaterialsection,glassthickness,andtrafficnoisespectrumontheinsulatingperformance.Finally,somequalifieddoorsandwindowsweretakenasexamplestoshowhowtocheckuptheproductsanddeterminetheirsoundinsulatingperformancesthroughin-situtesting.
Keywords:acoustics;buildingexternalwindowsanddoors;testforairbornesoundinsulatingproperties;analysisofresult;noisecontrol
建筑外立面一般由墙体、门窗及两者组合而成。在隔声性能方面,相对于墙体而言,外窗构件一直是整体外立面的薄弱点。为了减小外界噪声对建筑室内的影响,建筑外窗的隔声性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开启方式、型材种类及厚度、玻璃系统构造、密封胶条性能和加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的窗体产品性能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市门窗检测站对本地区市场主要门窗供应商的典型的系列产品进行空气隔声量实验室检验和分析,以了解民用建筑工程用外窗的整体性能。
收稿日期:2013-05-02;修改日期:2013-05-23
作者简介:寇玉德(1979-),男,甘肃白银人,从事建筑物性能
检测、评估与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1]
1实验介绍及准备
1.1检测对象与方法
检测样品为来自上海38家门窗制造厂的广泛应用于上海地区的87樘不同类型和系列的外窗产品。为便于比较和测试结果分析,待检平开样窗规格统一为1.20m(宽)×1.50m(高),推拉样窗规格统一为1.50m(宽)×1.50m(高)。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8485-2008《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进行[2],以1/3oct中心频率100~3150Hz范围测试,计入统计的数据包括空气隔声量频谱R、计权隔声量Rw、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C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Ctr。
R=L1-L2+101gæSö
èø
R——隔声量;
(1)
L1——声源室声压级;
L2——接受室声压级;S——试件面积;
A——接受室吸声量。
计权隔声量的计算按照GB/T50121-2005《建筑隔声评价标准》中3.2要求计算,频谱修正量按照该标准3.3要求计算。
Cj=-101g∑10
(L
ij
-Xi)
/10
C-Rw
(2)
j——频谱修正量(C或Ctr);
Lij——修正声压级谱上第i个频率的修正值;
Rw——计权隔声量。
1.2检测环境校准
因调研检测工作量相对较大,时间较紧,全部检测工作被分配在3个独立的隔声实验室中操作。确定实验系统的误差范围以保证所有数据的可比较性,以一扇密闭性能良好的平开窗为对比检测的样品,先后安装于3个实验室中进行检测。情况如下表1、图1和图
2:
图1隔声测试实照
Fig.1Pictureofsoundinsulationtest
表1实验室对比数据Tab.1Dataofmeasurementoflabs
实验室V1声源室V2接受室Rw(C,Ctr)
162m399m335(-1;-4)271m
3
79m
3
34(-1;-3)3
64m376m3
35(-1;
-3)由图1可以看到,实验室之间的误差存在于100~200Hz频段,250Hz以上部分趋于一致,相互之间误差较小,
但在计权隔声量评价值的比较上,
图2隔声量频率特性Fig.2Frequencycharacteristic
3个实验的相对误差在±1dB内。
计算得到,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U(k=2)为+1.2dB。
2检测结果与分析
2.1开启形式影响
在研究检测中,样品分为平开和推拉两种开启
方式。工程应用中,因为开启方式的不同,推拉窗的隔声量与同型材同玻璃结构的平开窗相比有较大幅
度的降低,收益检测样品中平开窗占到了较大的比重。虽然推拉窗对于房间的空间利用上有相当大的优势,但综合考虑门窗性能,应用幅度仍不及平开窗。我国在2005年发布实施的新标准GB/T50121中明确了建筑外窗的评价和分
析必须考虑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而仍有不少工程招标和验收时修正情况没有被重视。
以下是两种窗型的测试结果统计。
从表2可以发现:1.平开窗的性能确实较推拉窗整体提升一级;2.计入Ctr修正后大部分平开窗的隔声量均可优于25dB,从而满足国家隔声标准中对民用外窗的基本要求,3.交通修正后仅有40%的窗可达到30dB的效果,即民用建筑中沿街外窗的要求,工程选用中对此情况应谨慎;4.即便是平开窗,在计入Ctr修正后也没有试样可以保持在隔声量35dB以上,高架和互通式立交沿线的建筑外窗需要特殊的隔声设计。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表2测试不确定度Tab.2Uncertaintyofthetest
分量
不确定度来源/分布类型单次测量不确定度重复性的不确定度
噪声监测仪器检定时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dB)
相对不确定度
ua(x)A类
tt均匀均匀均匀
0.1150.3340.1150.3000.4090.6281.2
0.01018
ub(x)B类
噪声监测仪器及量程线性的不确定度
校准声源的不确定度
0.01499
u(x)U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tt
0.01812—
此外,表2数据以外的一项统计结果(同样整理自本测试)表明:几乎所有的推拉窗的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均处于-2~-1dB,而平开窗的修正却落差很大,50.8%的平开窗1Ctr处于-6~-5dB,更有1樘试样的Ctr达到了-7dB。2.2频率影响
颈,而在于外窗中可开启部分本身的密封形式未能达到设计期望的效果。
表3隔声量分级统计结果Tab.3Dataofstatisticsofwindows
开启
按照隔声的质量定律在质量控制区,声波频率加倍或匀质构件的面密度加倍时,其隔声量可获得相当的提升(理论上为6dB),而实际情况下单玻外窗受结构共振与吻合效应的影响,双玻窗则同时受到吻合效应、耦合共振和驻波共振等多重影响[4],在多个频率出现隔声量大幅下滑的现象。其中对双玻影响最大的耦合共振频率可通过公式(3)计算
f0
[5]
[3]
推拉窗平开窗
数量隔声量
Rw
<2020≤X<2525≤X<3030≤X<35
17830
Rw+Ctr
112510
Rw0024518
Rw+Ctr
0237260
(3)
f0——共振频率,Hz;
C——空气中声传播速度,m/s;m——单层玻璃面密度,kg/m2;ρ0——空气密度,kg/m3;d——空气层厚度,m。表3中数据表明,平开式外窗的耦合共振频率在理论计算上与实际产品中吻合程度较高,如22樘5+12A+5的双玻窗体中,有86%的试样的缺陷频率处于200Hz和250Hz,接近理论计算的211Hz;相对的推拉窗的吻合程度明显下降,笔者认为一方面统计样本量相对偏少,数据可采信度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前文已确认推拉窗的隔声性能偏低,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问题可能并不在于缺陷频率的隔声瓶
2.3型材影响
除玻璃结构外,结构型材是外窗的主要组组成部分。从窗面外观布局来说,窗框比(窗框在整窗中所占面积比例)一般在0.33~0.45,也从侧面反映了窗框材料的隔声性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窗的隔声。目前市场上外窗的型材主要分为塑料和铝合金两种,表4是在平开窗中(避开密封性影响),选取两种最常见的玻璃结构以型材分类比较其隔声性能的差异。
试验数据表明:虽然隔声性能极好与极差的窗在两类型材中均占少数,但在同等玻璃结构状态下,塑料窗中高隔声效果的窗比例明显高于铝合金窗。
表4耦合共振频率分布情况
Tab.4Dataofstatisticsofresonancefrequency
理论f0:Hz
符合率:%/数量
开启数量玻璃
理论1/3oct计算
分属
平开推拉
6+9A+6222200~25083%/6--/25+12A+5211200~25086%/2243%/75+9A+5243200~25067%/6--/16+12A+6192160~20080%/3050%/88+12A+6180160~200--/1--/06+9A+8208200~250--/0--/16+16A+5
175
160~200
--/1
--/0
注:“--”表示样本量过少(<5),不作统计。
表5型材影响统计结果
Tab.5Dataofstatisticsofsectionalmaterial
形式6+12A+65+12A+5
比例隔声量
铝合金
塑料铝合金塑料20≤X<254.3%0%0%10%25≤X<3047.8%28.6%83.3%50%30≤X<35
47.8%71.4%16.7%40%≥350%0%0%0%共计(樘)
23
7
12
10
3典型外窗的工程效果对比
根据国家标准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般认为建筑构件的实验室检定与
现场应用的效果可以有1dB的出入,如分户墙计权隔声量要求为>45dB,而验收时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要求为≥45dB。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标准对外窗隔声仅提出实验室要求(已在2.1中指出)却并未明
确工程验收要求,原因在于临户或上下层之间的噪声可通过声源和构件双管齐下进行控制;而在室内外隔声中,外部噪声源影响差异较大且不可控,建筑设计应在真实考虑噪声源烈度后确定外立面隔声设计以保障室内声环境,笔者为切实的了解实验室测定的结果对工程现场的指导意义,在已检外窗中选定典型样窗及其工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样窗选取要求如下:
(1)为减少生产质量带来的密封性效果差异这一主要不确定因素,保证实验室与现场测试对象的一致性,选用平开窗。
(2)为减少塑料型材因安装质量不同产生形变后对测试的影响,选用铝合金窗。
(3)为避免因实验室样窗做工不良影响现场对比的判断,选用玻璃结构常见且实验室检定结果良好的窗型。
基于上述原则,最后选定某60系列平开铝合金窗(6+12A+6Rw+Ctr=31dB)作为对比样窗,其应用与
上海闵行区某高校宿舍楼的案例作为对比工程。
图3工程位置Fig.3Geographicalposition
验收测试以国家标准GB/T19889.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的隔声现场测量》为依据用扬声器声源法进行,扬声器倾角为45º。需要指出的是,前文实验室测试所用标准GB/T8485-2008与本标准在测试原理上保持一直,但根据现场情况设定,测法不尽相同。测试系统布置如图4所示。
表6实验室与现场数据对比
Tab.6Deferencebetweenfieldandlab
实验室
现场
参量dBRwR45,w单值评价量
34
33
C-Ctr
-13
--25
隔声效果
31
28
图4隔声测试示意图Fig.4Soundinsulationmeasurement
为避免宿舍之间声绕射,将测试立面所有外窗关闭。同时为便于工程效果分析,先后在3个相互比邻的宿舍外窗部位测试,取均值比较。
可见测试所得的频率特性在趋势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实验室数据在分频上略优于现场,最终3dB的效果差值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但不论如何现场影响都已经超出了标准中1dB的预期。
4结语
近年面板为中空玻璃的外窗已经作为主要的形式广泛应用到工程项目当中。对市场主要外窗产品
进行测试研究发现:
图5隔声量频率特性Fig.2Frequencycharacteristic
(1)在计入交通噪声频谱修正后,相当数量的推拉窗难以满足标准中25dB以上隔声量的要求,同时修正对于平开窗的影响也很大;
(2)相对于推拉窗,平开窗的耦合共振缺陷频率与传统理论计算吻合度更高;
(3)相同玻璃结构情况下的平开窗中,高隔声量的塑料窗比例明显高于铝合金窗;
(4)对于同一型的铝合金外窗,现场的结果较实验室降低了3dB,建筑设计与构件选型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1]谢
浩.室内噪声控制中隔声窗的设计要点[J].工业建
筑,2001,05:20-21.
[2]GB/T8485-2008,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
方法[S].
[3]康玉成.建筑隔声技术—空气声隔声技术[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潘敦银.隔声窗设计中的几种不利频率[J].噪声与振动
控制,1989,5:29-34.
[5]吴忆峰,张宪民.单层隔声窗传声损失的分析[J].振动与
冲击,2005,06:102-105.
第33巻第5期噪声与振动控制115
文章编号:1006-1355(2012)06-0115-05
建筑外窗隔声性能检测与分析
寇玉德1,2
(1.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上海201108;2.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201108)
摘要:对上海地区主要门窗制造厂的的典型门窗产品进行空气隔声性能的实验室测试,并分别以开启方式、型材类型、玻璃系统结构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为关注点对数据作归纳分析,最后以实验室检定结果的某性能良好的门窗在工程中的应用为例,通过现场实测的方式进行性能验收,确定实际工程现场的隔声效果。
关键词:声学;建筑外窗;空气声隔声检测;结果分析;隔声控制中图分类号:TB5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1335.2013.06.025
TestandAnalysisofAirborneSoundInsulatingPropertiesfor
Building’sExternalWindowsandDoors
KOUYu-de1,2
(1.ShanghaiJiankeTechnicalAssessmentofConstructionCo.Ltd.,Shanghai201108,China;
2.ShanghaiResearchInstituteofBuildingSciences,Shanghai201108,China)
Abstract:TheairbornesoundinsulatingperformancesofsometypicaldoorandwindowproductsmadeinShanghaiweretested.Then,themeasurementdatainthetestingwasanalyzedtofindtheinfluenceoftheopenmode,thetypeofmaterialsection,glassthickness,andtrafficnoisespectrumontheinsulatingperformance.Finally,somequalifieddoorsandwindowsweretakenasexamplestoshowhowtocheckuptheproductsanddeterminetheirsoundinsulatingperformancesthroughin-situtesting.
Keywords:acoustics;buildingexternalwindowsanddoors;testforairbornesoundinsulatingproperties;analysisofresult;noisecontrol
建筑外立面一般由墙体、门窗及两者组合而成。在隔声性能方面,相对于墙体而言,外窗构件一直是整体外立面的薄弱点。为了减小外界噪声对建筑室内的影响,建筑外窗的隔声性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开启方式、型材种类及厚度、玻璃系统构造、密封胶条性能和加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的窗体产品性能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上海市门窗检测站对本地区市场主要门窗供应商的典型的系列产品进行空气隔声量实验室检验和分析,以了解民用建筑工程用外窗的整体性能。
收稿日期:2013-05-02;修改日期:2013-05-23
作者简介:寇玉德(1979-),男,甘肃白银人,从事建筑物性能
检测、评估与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
[1]
1实验介绍及准备
1.1检测对象与方法
检测样品为来自上海38家门窗制造厂的广泛应用于上海地区的87樘不同类型和系列的外窗产品。为便于比较和测试结果分析,待检平开样窗规格统一为1.20m(宽)×1.50m(高),推拉样窗规格统一为1.50m(宽)×1.50m(高)。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8485-2008《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进行[2],以1/3oct中心频率100~3150Hz范围测试,计入统计的数据包括空气隔声量频谱R、计权隔声量Rw、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C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Ctr。
R=L1-L2+101gæSö
èø
R——隔声量;
(1)
L1——声源室声压级;
L2——接受室声压级;S——试件面积;
A——接受室吸声量。
计权隔声量的计算按照GB/T50121-2005《建筑隔声评价标准》中3.2要求计算,频谱修正量按照该标准3.3要求计算。
Cj=-101g∑10
(L
ij
-Xi)
/10
C-Rw
(2)
j——频谱修正量(C或Ctr);
Lij——修正声压级谱上第i个频率的修正值;
Rw——计权隔声量。
1.2检测环境校准
因调研检测工作量相对较大,时间较紧,全部检测工作被分配在3个独立的隔声实验室中操作。确定实验系统的误差范围以保证所有数据的可比较性,以一扇密闭性能良好的平开窗为对比检测的样品,先后安装于3个实验室中进行检测。情况如下表1、图1和图
2:
图1隔声测试实照
Fig.1Pictureofsoundinsulationtest
表1实验室对比数据Tab.1Dataofmeasurementoflabs
实验室V1声源室V2接受室Rw(C,Ctr)
162m399m335(-1;-4)271m
3
79m
3
34(-1;-3)3
64m376m3
35(-1;
-3)由图1可以看到,实验室之间的误差存在于100~200Hz频段,250Hz以上部分趋于一致,相互之间误差较小,
但在计权隔声量评价值的比较上,
图2隔声量频率特性Fig.2Frequencycharacteristic
3个实验的相对误差在±1dB内。
计算得到,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U(k=2)为+1.2dB。
2检测结果与分析
2.1开启形式影响
在研究检测中,样品分为平开和推拉两种开启
方式。工程应用中,因为开启方式的不同,推拉窗的隔声量与同型材同玻璃结构的平开窗相比有较大幅
度的降低,收益检测样品中平开窗占到了较大的比重。虽然推拉窗对于房间的空间利用上有相当大的优势,但综合考虑门窗性能,应用幅度仍不及平开窗。我国在2005年发布实施的新标准GB/T50121中明确了建筑外窗的评价和分
析必须考虑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而仍有不少工程招标和验收时修正情况没有被重视。
以下是两种窗型的测试结果统计。
从表2可以发现:1.平开窗的性能确实较推拉窗整体提升一级;2.计入Ctr修正后大部分平开窗的隔声量均可优于25dB,从而满足国家隔声标准中对民用外窗的基本要求,3.交通修正后仅有40%的窗可达到30dB的效果,即民用建筑中沿街外窗的要求,工程选用中对此情况应谨慎;4.即便是平开窗,在计入Ctr修正后也没有试样可以保持在隔声量35dB以上,高架和互通式立交沿线的建筑外窗需要特殊的隔声设计。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表2测试不确定度Tab.2Uncertaintyofthetest
分量
不确定度来源/分布类型单次测量不确定度重复性的不确定度
噪声监测仪器检定时的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dB)
相对不确定度
ua(x)A类
tt均匀均匀均匀
0.1150.3340.1150.3000.4090.6281.2
0.01018
ub(x)B类
噪声监测仪器及量程线性的不确定度
校准声源的不确定度
0.01499
u(x)U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tt
0.01812—
此外,表2数据以外的一项统计结果(同样整理自本测试)表明:几乎所有的推拉窗的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均处于-2~-1dB,而平开窗的修正却落差很大,50.8%的平开窗1Ctr处于-6~-5dB,更有1樘试样的Ctr达到了-7dB。2.2频率影响
颈,而在于外窗中可开启部分本身的密封形式未能达到设计期望的效果。
表3隔声量分级统计结果Tab.3Dataofstatisticsofwindows
开启
按照隔声的质量定律在质量控制区,声波频率加倍或匀质构件的面密度加倍时,其隔声量可获得相当的提升(理论上为6dB),而实际情况下单玻外窗受结构共振与吻合效应的影响,双玻窗则同时受到吻合效应、耦合共振和驻波共振等多重影响[4],在多个频率出现隔声量大幅下滑的现象。其中对双玻影响最大的耦合共振频率可通过公式(3)计算
f0
[5]
[3]
推拉窗平开窗
数量隔声量
Rw
<2020≤X<2525≤X<3030≤X<35
17830
Rw+Ctr
112510
Rw0024518
Rw+Ctr
0237260
(3)
f0——共振频率,Hz;
C——空气中声传播速度,m/s;m——单层玻璃面密度,kg/m2;ρ0——空气密度,kg/m3;d——空气层厚度,m。表3中数据表明,平开式外窗的耦合共振频率在理论计算上与实际产品中吻合程度较高,如22樘5+12A+5的双玻窗体中,有86%的试样的缺陷频率处于200Hz和250Hz,接近理论计算的211Hz;相对的推拉窗的吻合程度明显下降,笔者认为一方面统计样本量相对偏少,数据可采信度有所不足,另一方面前文已确认推拉窗的隔声性能偏低,而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问题可能并不在于缺陷频率的隔声瓶
2.3型材影响
除玻璃结构外,结构型材是外窗的主要组组成部分。从窗面外观布局来说,窗框比(窗框在整窗中所占面积比例)一般在0.33~0.45,也从侧面反映了窗框材料的隔声性能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窗的隔声。目前市场上外窗的型材主要分为塑料和铝合金两种,表4是在平开窗中(避开密封性影响),选取两种最常见的玻璃结构以型材分类比较其隔声性能的差异。
试验数据表明:虽然隔声性能极好与极差的窗在两类型材中均占少数,但在同等玻璃结构状态下,塑料窗中高隔声效果的窗比例明显高于铝合金窗。
表4耦合共振频率分布情况
Tab.4Dataofstatisticsofresonancefrequency
理论f0:Hz
符合率:%/数量
开启数量玻璃
理论1/3oct计算
分属
平开推拉
6+9A+6222200~25083%/6--/25+12A+5211200~25086%/2243%/75+9A+5243200~25067%/6--/16+12A+6192160~20080%/3050%/88+12A+6180160~200--/1--/06+9A+8208200~250--/0--/16+16A+5
175
160~200
--/1
--/0
注:“--”表示样本量过少(<5),不作统计。
表5型材影响统计结果
Tab.5Dataofstatisticsofsectionalmaterial
形式6+12A+65+12A+5
比例隔声量
铝合金
塑料铝合金塑料20≤X<254.3%0%0%10%25≤X<3047.8%28.6%83.3%50%30≤X<35
47.8%71.4%16.7%40%≥350%0%0%0%共计(樘)
23
7
12
10
3典型外窗的工程效果对比
根据国家标准GB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的要求,一般认为建筑构件的实验室检定与
现场应用的效果可以有1dB的出入,如分户墙计权隔声量要求为>45dB,而验收时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要求为≥45dB。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标准对外窗隔声仅提出实验室要求(已在2.1中指出)却并未明
确工程验收要求,原因在于临户或上下层之间的噪声可通过声源和构件双管齐下进行控制;而在室内外隔声中,外部噪声源影响差异较大且不可控,建筑设计应在真实考虑噪声源烈度后确定外立面隔声设计以保障室内声环境,笔者为切实的了解实验室测定的结果对工程现场的指导意义,在已检外窗中选定典型样窗及其工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样窗选取要求如下:
(1)为减少生产质量带来的密封性效果差异这一主要不确定因素,保证实验室与现场测试对象的一致性,选用平开窗。
(2)为减少塑料型材因安装质量不同产生形变后对测试的影响,选用铝合金窗。
(3)为避免因实验室样窗做工不良影响现场对比的判断,选用玻璃结构常见且实验室检定结果良好的窗型。
基于上述原则,最后选定某60系列平开铝合金窗(6+12A+6Rw+Ctr=31dB)作为对比样窗,其应用与
上海闵行区某高校宿舍楼的案例作为对比工程。
图3工程位置Fig.3Geographicalposition
验收测试以国家标准GB/T19889.5《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的隔声现场测量》为依据用扬声器声源法进行,扬声器倾角为45º。需要指出的是,前文实验室测试所用标准GB/T8485-2008与本标准在测试原理上保持一直,但根据现场情况设定,测法不尽相同。测试系统布置如图4所示。
表6实验室与现场数据对比
Tab.6Deferencebetweenfieldandlab
实验室
现场
参量dBRwR45,w单值评价量
34
33
C-Ctr
-13
--25
隔声效果
31
28
图4隔声测试示意图Fig.4Soundinsulationmeasurement
为避免宿舍之间声绕射,将测试立面所有外窗关闭。同时为便于工程效果分析,先后在3个相互比邻的宿舍外窗部位测试,取均值比较。
可见测试所得的频率特性在趋势上基本保持一致,但实验室数据在分频上略优于现场,最终3dB的效果差值主要来源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但不论如何现场影响都已经超出了标准中1dB的预期。
4结语
近年面板为中空玻璃的外窗已经作为主要的形式广泛应用到工程项目当中。对市场主要外窗产品
进行测试研究发现:
图5隔声量频率特性Fig.2Frequencycharacteristic
(1)在计入交通噪声频谱修正后,相当数量的推拉窗难以满足标准中25dB以上隔声量的要求,同时修正对于平开窗的影响也很大;
(2)相对于推拉窗,平开窗的耦合共振缺陷频率与传统理论计算吻合度更高;
(3)相同玻璃结构情况下的平开窗中,高隔声量的塑料窗比例明显高于铝合金窗;
(4)对于同一型的铝合金外窗,现场的结果较实验室降低了3dB,建筑设计与构件选型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1]谢
浩.室内噪声控制中隔声窗的设计要点[J].工业建
筑,2001,05:20-21.
[2]GB/T8485-2008,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
方法[S].
[3]康玉成.建筑隔声技术—空气声隔声技术[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潘敦银.隔声窗设计中的几种不利频率[J].噪声与振动
控制,1989,5:29-34.
[5]吴忆峰,张宪民.单层隔声窗传声损失的分析[J].振动与
冲击,2005,0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