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乡中心校电子备课教案模板
年级 课时 五年级 1 课时 学科 备课人 安全 景月俊 课题 学校 地质灾害会防范 清华小学
本课介绍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 教材分析 害及防御措施。
通过学生了解地震、 火山、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分布、 危害及防御措施。 学情分析 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 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1.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 及防御措施。 教学目标 2.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重点 教 学 重、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难点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准备 图片或录像资料。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 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 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 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 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地质灾害危害大(板书) 1.地震(板书)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录像资料,然后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2)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3)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 (教师补充)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 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
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 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2.滑坡和泥石流(板书)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3)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补充) 泥石流和滑坡往往是相联系的,多发生在多暴雨的山区。 由于地表层岩石松散、土质疏松,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 保护,在多暴雨的季节,就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泥石 流现象。 同学们可从图中看出: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也是相当严 重的。如云南是我国山崩滑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1986 年东川铁路支线大梨树滑坡,使铁路停运 90 天,造 成经济损失 1000 多万元; 1987 年金沙江畔宁浪县长坪滑 坡,使金沙江水颜色变黑,水质污染至渡口市,流程达 300 多千米。 (分析、提问)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泥石流 等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地质 灾害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
教 学 过 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布广泛、危害大、 伤亡多、突发性强。 二应对地质灾害有方法 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或当地例 子作适当补充即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已经 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 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因此进行有效防 御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更是责无旁 贷,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做一些有益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的事情。 板书设计: 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和泥石流 二应对地质灾害有方法 1 灾害发生的群发性 2..地质灾害的社会性
备 注
作业设计: 地质灾害有哪些共同的 特点呢?
教学反思:
虞乡中心校电子备课教案模板
年级 课时 五年级 1 课时 学科 备课人 安全 景月俊 课题 学校 地质灾害会防范 清华小学
本课介绍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 教材分析 害及防御措施。
通过学生了解地震、 火山、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分布、 危害及防御措施。 学情分析 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使学生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 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监测预报的思想观念。
1.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 及防御措施。 教学目标 2.理解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 重点 教 学 重、难点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难点 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教学准备 图片或录像资料。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地质作用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 引导)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不容易被人们觉 察,如海陆变迁。但有些就进行得非常迅速、激烈,如 山崩、地震、火山喷发等,往往造成地质灾害,危及人 民的生命财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地质灾害危害大(板书) 1.地震(板书) (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有关地震的录像资料,然后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请大家看完录像后思考下列问题: (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2)哪些地方易发生地震? (3)震源与震中是怎样区别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 (教师补充)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即板块运动 有关,还记得老师在讲课时曾这样说过:板块内部较稳
定,交界地带不太平,火山、地震常发生。 从图中可看出:震中和震源在一条垂线上,震中位于地 面,而震源处于地球内部,即发生地震的源地。 2.滑坡和泥石流(板书)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3)滑坡和泥石流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补充) 泥石流和滑坡往往是相联系的,多发生在多暴雨的山区。 由于地表层岩石松散、土质疏松,再加上地面缺乏植被 保护,在多暴雨的季节,就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泥石 流现象。 同学们可从图中看出: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也是相当严 重的。如云南是我国山崩滑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1986 年东川铁路支线大梨树滑坡,使铁路停运 90 天,造 成经济损失 1000 多万元; 1987 年金沙江畔宁浪县长坪滑 坡,使金沙江水颜色变黑,水质污染至渡口市,流程达 300 多千米。 (分析、提问)通过以上学习,我们了解了地震、泥石流 等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地质 灾害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
教 学 过 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地质灾害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分布广泛、危害大、 伤亡多、突发性强。 二应对地质灾害有方法 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或当地例 子作适当补充即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几种主要的地质灾害已经 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 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多地质灾害的国家,因此进行有效防 御是非常必要的。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更是责无旁 贷,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做一些有益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的事情。 板书设计: 地质灾害 一、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 滑坡和泥石流 二应对地质灾害有方法 1 灾害发生的群发性 2..地质灾害的社会性
备 注
作业设计: 地质灾害有哪些共同的 特点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