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卸任的前因后果(1)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期末作业

马英九卸任的前因后果

姓名:刘长江,杨梅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1**********],

2015年6月15日——惨败的背后

马英九卸任的前因后果

·剖析马英九为何输成这样

我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 “我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有负于创党先烈先贤,很惭愧,让大家失望了。”2014年12月3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深鞠躬10秒,以示对该党于“九合一”选举遭遇重大挫败负责。

2014年11月29日的台湾地区“九合一”公职人员选举,台湾执政的中国国民党溃不成军,原本执政的15个县市仅保住6个,“六都”中的台北、台中和桃园也被民进党“攻陷”。投票结果大致出炉后,有大批台湾民众聚集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愤怒大喊“马英九下台”。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纵观马英九的政治生涯,他在国民党主席位置上经历了“三上二下”,每一次变动,都是台湾政局变动的一种折射。2005年首次当选党主席,他成为泛蓝希望之星。2007年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首次辞职。2009年开启党政一把抓时代。2013年争议声中连任党主席,三度掌权。马英九为“九合一”败选负责,再辞主席。

2005年,55岁的马英九以71.51%的高得票率成为国民党建党以来最为年轻的党主席。人们评论他有三大优势:一,年轻,有朝气。二,提倡改革得人心,百年老店需浴火重生。三,反对“黑金”形象清新,与原来腐败的国民党形象判若两人,这一点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这三大优势为国民党步入“马英九”时代创下了满意度的新高。2008年替国民党拿回失去8年的执政权,对内改革政治风气,对外实行经济开放,在两岸关系上信守“九二共识”,他启用“80后”担任自己的发言人和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任用40多岁的“部会首长”,可谓开国民党风气之先,一时风光无两。然而,从2008年至今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7年,马英九的政治光环在逐渐褪色。“油电双涨”、物价上涨、薪资停滞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民众颇多不满,2013年,马英九与台“立法院长”王金平之间发生“九月政争”,超过半数普通民众不赞成马英九撤销王金平党籍,马英九的民调支持率降到了11%,尽管经历过八八水灾、美牛事件以及林益世贪污案的洗礼,之后不久,“反核四”群众占领街道,马英九“美国绿卡事件”的继续发酵,让马英九的支持率跌至个位,仅9%。直至“九合一”的惨败。想当年,马英九一路狂吸选票,在,而今却惨遭选民抛弃。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4年12月3日题为“马英九辞党主席:过街老马人人喊打?”的文章称,“九合一”选举的“溃败”震撼了“执政”的国民党,也让一度被看成是“中兴少主”“党内天王”,但是执政后民意支持度一路下滑的马英九如今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马英九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对此,吴育昇给出了他的看法。吴育昇。国民党立法委员。媒体将吴育昇称作“马家军核心成员”。吴育昇接受专访时,分析了马英九的执政问题以及国民党内部存在的问题。

一:马英九推行的政策削弱“铁票”。

二:国民党始终存在的结构问题:不提拔年轻人。

三:国民党党部脱离了和党员的联系。

据吴育昇的分析,走到今天这一步,问题不仅仅出现在马英九一个人身上,国民党本身也存在问题。

马英九的“陈冲内阁”以专业财经技术官僚搭配形象良好的台籍学术精英为主,其内阁成员多为财经、金融、土木工程、水利、法律诸领域的精英。学者来自学术殿堂,较为理想化,缺乏政治历练,相对缺乏行动力,偶尔有一两个学者没关系。而马英九的内阁成员则是学者过半。江宜桦原来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被马英九提拔到内阁到部会首长,再提升成“行政院”副院长,最后到“行政院长”。学者一夜之间被提拔,结果就是这个人本身没有威望,“行政院”根本带不动,没有办法推动政策。

在吴育昇看来马英九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单纯去看待整个政治问题,很多的政策基本只经过学者或专家的思考。可在实行一个政策的时候,他没有先在国民党内取得共识,就直接交出来了。这使得马英九执政得罪了多数人,马英九最初开出的“六三三”(经济成长率6%、人均GDP3万美元、失业率低于3%)跳票,2012年连任后其财经政策得罪多数人,“油电双涨”得罪了穷人,“证所税”得罪了富人,调高“健保”费率得罪了所有人。台湾经济每况愈下,收入不增反减。失业、低薪、高房价、找不到机会、看不到希望,马英九每一个政策就削弱一点“铁票”。人们早已怨声载道,要以选票惩罚执政党。

再者,马英九没有充分发挥代表广大民意的立委的作用,只是将之当成一个简单的执行者,使得国民党立委的长期反弹,缺乏有效决策的贯彻实施,造成了整个决策系统的结构性失灵。

当然,国民党本身也出现了问题。

首先,国民党本身不团结,马王斗争,连战都没有支持马英九,老的国民党势力,比如宋楚瑜,扯国民党后腿。同时,国民党的中央党部变成了无所作为的机构。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国民党的中央党部被界定为选举机器。只在选举时起到了辅选的作用。然而党部的党工是地方的触角,要反应选民的问题,解决问题。自从蒋介石到台湾来了以后,就是把国民党和地方紧密结合在一起,台湾民众已经习惯党部了。党部不能和从政党员形成联系,党部就虚化了,等于弱化了。还有一点,国民党没有充分考虑年轻人。马英九曾说过,年轻人是主导国民党的力量。然而,年轻人并没有在国民党中受到重视。民进党出于终结马政权的需要,结合了“318反服贸势力”催化台湾社会“反马”、“反商”、“反权贵”气氛,把贫富差距、世代剥夺等问题等全部归罪于马英九当局。而马当局百口莫辩,无法扭转不利的大环境。如今,台湾“80、90后”所构成的新世代已取代旧世代,他们高举“世代正义”的旗帜,对现有政经失序、社会结构发出怒吼,把不满发泄到执政党候选人身上。评论认为国民党这次输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年轻世代。

香港中评社称,马英九还有一年半的“总统”任期,但其功过、历史定位,差不多被定格了。马英九的局限是明显的,遗憾是数不完的。在岛内,马英九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及时、彻底拨乱反正;在两岸,马英九没有抓住时机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在施政上,软弱无能、失误连连等等。

·辞去党主席职务将给马英九带来怎样的影响?

自从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马英九一直兼任党主席职务,并在2013年连选连任党主席。针对党内要求他“免兼党主席”的呼声,马英九通常都会表示,目前台当局是以党辅政,因此必须身兼党主席身份,才能充分协调党、政部门,贯彻执行政策。

如今,面对“九合一”选举惨败的局面,马英九终于下定决定请辞党主席。对此,台湾《联合报》刊文指出:马英九辞主席,尽管将带来一段混乱,但这个决定无论如何是正确的。

文章认为,马英九先前对辞去主席一事表现犹疑,主要是对“马王政争”后的党内“逼

宫”问题感到忌惮;修订党章,也是为防止党内“中生代”为竞逐大位引发内斗,而影响党内权力的平衡。事实上,从台湾政治体制及政党政治的设计看,透过普选产生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地位自远远高于“执政党”主席;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地区领导人兼或不兼主席,其实无足轻重。

那么,从权力巩固或政策推动的角度看,马英九兼党主席更能如臂使指,达到所谓“党政合一”。然而,从“党”与“政”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从关系看,党的功能一在“辅政”,一在扮演“选举机器”的功能;台湾地区领导人兼主席反而容易造成“党政不分”的问题,甚至增加与“在野党”之间的摩擦。从这个观点看,马英九辞去国民党主席,不仅可以更专心致志于政务,一洗“大权独揽”的印象,也应能降低“在野党”不必要的敌意。 ·国民党今后将何去何从

12月1日,台湾《联合报》刊文分析称,国民党的文化一向拘泥传统、强调仪式、讲究尊卑位阶,虽历经政党轮替,这样的习气始终没有太大变化。也因此,使得党不易建立体贴庶民、亲近年轻人、开放思维的魅力。而在地方上,由于派系的长期把持、对立和纠缠,再加上地方党部建制的官僚化,不仅无助开拓新的基层票源,甚至往往在选举之中成为内部自我掣肘的力量,更严重妨碍新人在地方出线。这些问题,在马英九担任主席期间,情况并未见缓解;在他交棒后,新的主席必须承担起内部的灵魂改造及外部的形象重塑之责,从长短期寻求解方。

这些工作,都不是容易的事,但与其一直捏在马英九手上,不如交由更有企图、更有余裕的人来经营。关键在,国民党目前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提出新的理念、新的治理蓝图,来执行党的打气及改造工程;但以眼前的低气压,恐怕是叫嚣、观望者多,挺身、奋起者少。也因此,我们建议国民党:一,主席改选的程序应加速进行,避免空窗期悬宕过久;二,为避免权力失衡,短期内可考虑以“共治”方式集体领导;三,应鼓励中壮世代透过民主竞争产生接班人,避免走回派系交易或老人政治。

面对这样一场“大败”,“执政党”需要时间来消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并深刻思考眼前的窘境和反败为胜的出路。马英九辞党主席,除负起败选之责,也是为了能将更多心力拉回政务,挽回民心。进一步看,蓝军的惨败,绝不能推称是马英九一个人的责任;“执政党”这些年来对社会民意的疏离、对人才培育的漫不经心、对政策大计推动的虚与委蛇,才让民众感到心冷,才会连蓝营“基本盘”都溃散崩离。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期末作业

马英九卸任的前因后果

姓名:刘长江,杨梅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1**********],

2015年6月15日——惨败的背后

马英九卸任的前因后果

·剖析马英九为何输成这样

我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 “我向所有的支持者道歉,有负于创党先烈先贤,很惭愧,让大家失望了。”2014年12月3日下午,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宣布辞去党主席职务,深鞠躬10秒,以示对该党于“九合一”选举遭遇重大挫败负责。

2014年11月29日的台湾地区“九合一”公职人员选举,台湾执政的中国国民党溃不成军,原本执政的15个县市仅保住6个,“六都”中的台北、台中和桃园也被民进党“攻陷”。投票结果大致出炉后,有大批台湾民众聚集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愤怒大喊“马英九下台”。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湖南省衡山县。纵观马英九的政治生涯,他在国民党主席位置上经历了“三上二下”,每一次变动,都是台湾政局变动的一种折射。2005年首次当选党主席,他成为泛蓝希望之星。2007年因特别费案被起诉而首次辞职。2009年开启党政一把抓时代。2013年争议声中连任党主席,三度掌权。马英九为“九合一”败选负责,再辞主席。

2005年,55岁的马英九以71.51%的高得票率成为国民党建党以来最为年轻的党主席。人们评论他有三大优势:一,年轻,有朝气。二,提倡改革得人心,百年老店需浴火重生。三,反对“黑金”形象清新,与原来腐败的国民党形象判若两人,这一点赢得了广大选民的支持。这三大优势为国民党步入“马英九”时代创下了满意度的新高。2008年替国民党拿回失去8年的执政权,对内改革政治风气,对外实行经济开放,在两岸关系上信守“九二共识”,他启用“80后”担任自己的发言人和国民党文传会副主委,任用40多岁的“部会首长”,可谓开国民党风气之先,一时风光无两。然而,从2008年至今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7年,马英九的政治光环在逐渐褪色。“油电双涨”、物价上涨、薪资停滞和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民众颇多不满,2013年,马英九与台“立法院长”王金平之间发生“九月政争”,超过半数普通民众不赞成马英九撤销王金平党籍,马英九的民调支持率降到了11%,尽管经历过八八水灾、美牛事件以及林益世贪污案的洗礼,之后不久,“反核四”群众占领街道,马英九“美国绿卡事件”的继续发酵,让马英九的支持率跌至个位,仅9%。直至“九合一”的惨败。想当年,马英九一路狂吸选票,在,而今却惨遭选民抛弃。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4年12月3日题为“马英九辞党主席:过街老马人人喊打?”的文章称,“九合一”选举的“溃败”震撼了“执政”的国民党,也让一度被看成是“中兴少主”“党内天王”,但是执政后民意支持度一路下滑的马英九如今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马英九为何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对此,吴育昇给出了他的看法。吴育昇。国民党立法委员。媒体将吴育昇称作“马家军核心成员”。吴育昇接受专访时,分析了马英九的执政问题以及国民党内部存在的问题。

一:马英九推行的政策削弱“铁票”。

二:国民党始终存在的结构问题:不提拔年轻人。

三:国民党党部脱离了和党员的联系。

据吴育昇的分析,走到今天这一步,问题不仅仅出现在马英九一个人身上,国民党本身也存在问题。

马英九的“陈冲内阁”以专业财经技术官僚搭配形象良好的台籍学术精英为主,其内阁成员多为财经、金融、土木工程、水利、法律诸领域的精英。学者来自学术殿堂,较为理想化,缺乏政治历练,相对缺乏行动力,偶尔有一两个学者没关系。而马英九的内阁成员则是学者过半。江宜桦原来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被马英九提拔到内阁到部会首长,再提升成“行政院”副院长,最后到“行政院长”。学者一夜之间被提拔,结果就是这个人本身没有威望,“行政院”根本带不动,没有办法推动政策。

在吴育昇看来马英九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单纯去看待整个政治问题,很多的政策基本只经过学者或专家的思考。可在实行一个政策的时候,他没有先在国民党内取得共识,就直接交出来了。这使得马英九执政得罪了多数人,马英九最初开出的“六三三”(经济成长率6%、人均GDP3万美元、失业率低于3%)跳票,2012年连任后其财经政策得罪多数人,“油电双涨”得罪了穷人,“证所税”得罪了富人,调高“健保”费率得罪了所有人。台湾经济每况愈下,收入不增反减。失业、低薪、高房价、找不到机会、看不到希望,马英九每一个政策就削弱一点“铁票”。人们早已怨声载道,要以选票惩罚执政党。

再者,马英九没有充分发挥代表广大民意的立委的作用,只是将之当成一个简单的执行者,使得国民党立委的长期反弹,缺乏有效决策的贯彻实施,造成了整个决策系统的结构性失灵。

当然,国民党本身也出现了问题。

首先,国民党本身不团结,马王斗争,连战都没有支持马英九,老的国民党势力,比如宋楚瑜,扯国民党后腿。同时,国民党的中央党部变成了无所作为的机构。马英九当选国民党主席后,国民党的中央党部被界定为选举机器。只在选举时起到了辅选的作用。然而党部的党工是地方的触角,要反应选民的问题,解决问题。自从蒋介石到台湾来了以后,就是把国民党和地方紧密结合在一起,台湾民众已经习惯党部了。党部不能和从政党员形成联系,党部就虚化了,等于弱化了。还有一点,国民党没有充分考虑年轻人。马英九曾说过,年轻人是主导国民党的力量。然而,年轻人并没有在国民党中受到重视。民进党出于终结马政权的需要,结合了“318反服贸势力”催化台湾社会“反马”、“反商”、“反权贵”气氛,把贫富差距、世代剥夺等问题等全部归罪于马英九当局。而马当局百口莫辩,无法扭转不利的大环境。如今,台湾“80、90后”所构成的新世代已取代旧世代,他们高举“世代正义”的旗帜,对现有政经失序、社会结构发出怒吼,把不满发泄到执政党候选人身上。评论认为国民党这次输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年轻世代。

香港中评社称,马英九还有一年半的“总统”任期,但其功过、历史定位,差不多被定格了。马英九的局限是明显的,遗憾是数不完的。在岛内,马英九没有在意识形态领域及时、彻底拨乱反正;在两岸,马英九没有抓住时机开启两岸政治对话;在施政上,软弱无能、失误连连等等。

·辞去党主席职务将给马英九带来怎样的影响?

自从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马英九一直兼任党主席职务,并在2013年连选连任党主席。针对党内要求他“免兼党主席”的呼声,马英九通常都会表示,目前台当局是以党辅政,因此必须身兼党主席身份,才能充分协调党、政部门,贯彻执行政策。

如今,面对“九合一”选举惨败的局面,马英九终于下定决定请辞党主席。对此,台湾《联合报》刊文指出:马英九辞主席,尽管将带来一段混乱,但这个决定无论如何是正确的。

文章认为,马英九先前对辞去主席一事表现犹疑,主要是对“马王政争”后的党内“逼

宫”问题感到忌惮;修订党章,也是为防止党内“中生代”为竞逐大位引发内斗,而影响党内权力的平衡。事实上,从台湾政治体制及政党政治的设计看,透过普选产生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地位自远远高于“执政党”主席;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地区领导人兼或不兼主席,其实无足轻重。

那么,从权力巩固或政策推动的角度看,马英九兼党主席更能如臂使指,达到所谓“党政合一”。然而,从“党”与“政”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从关系看,党的功能一在“辅政”,一在扮演“选举机器”的功能;台湾地区领导人兼主席反而容易造成“党政不分”的问题,甚至增加与“在野党”之间的摩擦。从这个观点看,马英九辞去国民党主席,不仅可以更专心致志于政务,一洗“大权独揽”的印象,也应能降低“在野党”不必要的敌意。 ·国民党今后将何去何从

12月1日,台湾《联合报》刊文分析称,国民党的文化一向拘泥传统、强调仪式、讲究尊卑位阶,虽历经政党轮替,这样的习气始终没有太大变化。也因此,使得党不易建立体贴庶民、亲近年轻人、开放思维的魅力。而在地方上,由于派系的长期把持、对立和纠缠,再加上地方党部建制的官僚化,不仅无助开拓新的基层票源,甚至往往在选举之中成为内部自我掣肘的力量,更严重妨碍新人在地方出线。这些问题,在马英九担任主席期间,情况并未见缓解;在他交棒后,新的主席必须承担起内部的灵魂改造及外部的形象重塑之责,从长短期寻求解方。

这些工作,都不是容易的事,但与其一直捏在马英九手上,不如交由更有企图、更有余裕的人来经营。关键在,国民党目前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提出新的理念、新的治理蓝图,来执行党的打气及改造工程;但以眼前的低气压,恐怕是叫嚣、观望者多,挺身、奋起者少。也因此,我们建议国民党:一,主席改选的程序应加速进行,避免空窗期悬宕过久;二,为避免权力失衡,短期内可考虑以“共治”方式集体领导;三,应鼓励中壮世代透过民主竞争产生接班人,避免走回派系交易或老人政治。

面对这样一场“大败”,“执政党”需要时间来消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并深刻思考眼前的窘境和反败为胜的出路。马英九辞党主席,除负起败选之责,也是为了能将更多心力拉回政务,挽回民心。进一步看,蓝军的惨败,绝不能推称是马英九一个人的责任;“执政党”这些年来对社会民意的疏离、对人才培育的漫不经心、对政策大计推动的虚与委蛇,才让民众感到心冷,才会连蓝营“基本盘”都溃散崩离。


相关文章

  • 蔡英文政府日前正式驳回马英九赴港演讲,理由是"国家安全"
  • 蔡英文政府日前正式驳回马英九赴港演讲,理由是"国家安全". 蔡英文怕马英九抢了自己风头?把事儿想简单了 杨娟:欢迎各位继续回到<新闻今日谈>,卸任的台湾前领导人马英九,本来是打算在明天来到香港演讲,不过这个申 ...查看


  • 南洋商报 马英九与"两岸和平协定"
  • 现在,已经没有"台北市长"官衔,而是专职的国民党主席的马英九,早先在12月19日接受美国财经新闻机构彭博社专访时,曾经畅谈两岸关系与台北的大陆政策.其中最令人注意的内容,是马英九提到,一旦国民党赢得2008年总统大选,将 ...查看


  • 台前高官语出惊人 两岸必和平统一对台有利
  •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湾当局前监察机构负责人王作荣7月31日因肺炎引发综合症病逝,享寿95岁.他健笔能写,更以敢言闻名,大胆断言两岸和平统一. 王作荣卸任监察机构负责人职务后,曾低调前往大陆访问,并形容大陆是一个升起的太阳, ...查看


  • 中国的太平岛是南海上的岛屿
  • 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的东北部,处于南海中心位置:太平岛总面积0.4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的第一大岛.岛上有南沙群岛中唯一的淡水资源,植物茂盛,医疗.邮政.能源和科研设施一应俱全.太平岛目前由由台湾管辖,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南疆锁钥& ...查看


  • 台湾新阁揆上任 江宜桦:创造富而好礼社会
  • (2013-02-19) 早报导读 江宜桦改编美国已故总统肯尼迪的名言,期许每个阁员"不要问你的任期有多久,要问你任内为国家做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 庄慧良 台北报道 [email protected] 台湾新阁揆江 ...查看


  • 语文基础训练21
  • 语文自助餐21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腐儒 嗫嚅 濡染 蠕动 妇孺 B.婵娟 禅让 蝉联 惮烦 禅杖 C.绯红 斐然 扉页 菲薄 翡翠 D.噪音 燥热 腥臊 躁动 害臊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 ...查看


  • 邹振东.郑振清:台湾的民主算是优质的民主吗?
  • 邹振东.郑振清:台湾的民主算是优质的民主吗? 邹振东:国民党民进党为何都在弱化两岸议题 凤凰博报:开始之前,请先跟网友介绍一下台湾这次九合一选举的情况和特点. 郑振清:这次台湾叫公职人员选举,有三个主要特点:种类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种 ...查看


  • "九二共识"主导两岸民意
  • 2012年1月14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结束.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吴敦义获胜,得票6891139张,得票率为51.6%: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苏嘉全得票6093578张,得票率为45.6%: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林瑞雄得票369588张,得 ...查看


  • 台湾政治走向的结构分析
  • [内容提要]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形成了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它会不会 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台海持续和平发展,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台海关系重大课题.从 结构来分析,可以发现台海新形势的形成在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务实性,在于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