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测量》教学计划
个人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 建立观念。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 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7课时左右
1.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 千米的认识„„„„„„„„„„„2课时
3. 吨的认识„„„„„„„„„„„3课时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个人备课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也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教师结合实物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础练习:(课件出示)
(1)读出下面图形的长度。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2、综合练习:
(1)量一量
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2)说一说
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画一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认识分米
课型:新授 个人备课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分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建立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做单位呢?
生:用米做单位。
师:谁了估计一下,这门大约有多高?
生:大约高2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谁来到黑板上画出来?
(指名画,师适当帮助并板书:米(m )教给学生读法) 师:去年我们还学了一个长度单位是——生:厘米。 (板书:厘米(cm )教给学生读法)
师:厘米是用来量比较怎样的物体的?谁能上来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
师:1米这么长,1厘米就只有这一点长呀!那这1米的线段里面有几个1厘米的线段呢?(100个)为什么?(因为1米=100厘米)
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十进制的,比如说10分钱就是1角,10角就是1元,我们计算加法时,一般也是满十进一的,而这里要满了100厘米才是1米,感觉怎样?那有没有一个比厘米长些又比米短些的长度单位呢?(分米) 师: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科学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分米
(1)画一画
师:按照我们刚才十进制的想法,我们应该把多少厘米定为1分米呢?(10厘米)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在你的课堂练习纸上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板书:分米(dm ), 教给学生读法)
(2)沟通分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画出了1分米的线段,那1分米究竟是多长呢?(板书:1分米=10厘米)2分米呢?5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呢?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一般会说从0刻度画到10刻度)
(3)找一找
师: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那你们的尺子上只有这一个1分米吗?仔细找找看,看谁的眼睛尖!(引导学生指出从刻度1到刻度11、从刻度2到刻度12等都是1分米)
(4)比一比
师: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请大家同桌合作,一人比划,一人测量验证,看谁比划得准。
(5)举例与测量,体会1分米的实际长度
师:好,知道了1分米大约是这么长,那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呢,你也可以一边找一边量一量。
(6)沟通米与分米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自己创造出了米和厘米中间的长度单位分米,我们规定1分米就是10厘米,那1米是多少分米呢?嘘——请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一)、填空。
1米=( )分米 8分米=( )厘米 9厘米=( )毫米
100厘米=( )米 4分米=( )毫米
1米=( )分米=( )厘米
(二)、在○里填上> < 或 =
6毫米( )4厘米 4厘米○4分米 9分米○2米 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 5厘米()7毫米
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3、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钢笔长14( ) 6、小明的身高是140( ) 7、10张纸厚1( ) 8、旗杆高9( )
9、课桌高65( ) 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 )
(四)、日记改错。
明明的日记:
2005年3月10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师:你们笑什么?明明的日记中用错了很多单位,请你帮他改正了,希望你不要和他一样闹出同样的笑话。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新本领,和以前学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2、课后选择家中的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课型:新授 个人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问: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
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
2、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温州到杭州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引出千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二)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2000步。
方案四:绕学校200米的操场要走五圈。
方案五: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
(三)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3、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
(四)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 来表示。(板书:公里、KM ),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应用练习
1、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二)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回忆一下这节课的内容,你学到了哪些有关的千米的知识。
第四课时:吨的认识
课型:新授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1-33页例7、例8、例9。
教学目标:
1.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物质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2. 通过体验、观察、比较、猜测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与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3. 通过主题画问题的解决,并联系生活,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感受1吨的重量。
教学难点: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体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质量单位有哪些吗?
生1:有千克、克。
生2:还有斤。
师:那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我知道,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
师:你知道得真多,那有谁能估计出老师的体重有多重呢?你是怎么估的?
生:我猜老师有45千克,因为我的体重是26千克,老师比我要大。
生:我猜老师有60千克,因为我爸爸的体重是66千克,老师比爸爸要小一些。
„„
师:你们都猜得很有道理,也很有办法,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我们了解自身的体重是非常有用的,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
有趣的故事。
2.创设情景(出示主题画)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生: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他们不知道1吨有多重,大家能一起过桥吗?
3.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师: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生1:我认为他们可以同时过桥。
生2:我认为不行,他们太重了,桥可能会断掉。
师:你从哪看出桥可能会断掉?
生2: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
生:只能是1吨,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
师:那1吨又是多重呢?(学生茫然)
师: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1吨有多重。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
师: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1吨有多重
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体重,然后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他有多重。
师:如果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
生:约100千克。
师:如果是40个这样的同学呢?
生:约1000千克。
师: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师:请体重是25千克左右的同学站起来(挑出40位)。这40位同学的体合起来大约就是1吨。
2. 哪些物体大约有1吨
(出示课件)师:1袋大米重5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生:20袋,因为20袋大米刚好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一头牛约重500千克,几头牛约重1吨?
生:2头,因为2头猪刚好1000千克,刚好是1吨。
师:你还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重大约是1吨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看谁知道得多。)
生1:一辆大客车的重约有1吨。
生2:我觉得2头大水牛就有1吨。
生3:一架飞机的重量有1吨。
生4:飞机很大的,肯定不只1吨,大概有3吨吧。 „„
师:大家真棒,知道这么多东西大约有1吨重。那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生:有飞机、轮船、大石头、大象„„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师: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
生:货车的车门上有写起来。
生:电梯上也不能坐太多人的。
„„
3. 能否同时过桥
师:刚才大家知道1吨有多重了。那你们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同时过桥,因为他们的体重总共有1300千克,超过1吨了,他们一起过去,这桥就会断了,他们就掉到水里淹死了。 师:说得真棒,他们如果同时过桥的话,他们的体重就有:400+300+500+100=13000(千克)了。超过1000千克了,也就是超过1吨了,桥就会断掉。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过桥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们可以一个人先过去,另一个再过去。
生2: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走。
生3:还可以让牛大哥先过去,然后他们三个一起过去。 师:你们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了桥,都很高兴。
师: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也到这个地方玩。我们能同时过桥吗? 生1:不行,因为我们班40个同学的体重就有1吨了,我们全班有57人,这桥肯定受不了,会断掉。
生2:这桥太窄了,我们一起走不过去,会掉进水里的。 生3:我们可以排队走过去。
师:你们想得真周到。我们过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你们还知道什么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呢?
生1: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生2:乘车的时候不能坐超载车。
生3:我还知道坐电梯的时候,人太多了就会有危险。 „„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真了不起,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
4.用一辆载重量2吨的车和一辆载重量为3吨的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学生先思考,自己列表试一试,然后同学交流合作,把不同的
经过列表得知:派车方案①和④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5、 单位换算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师:你们自己会做吗?看谁的办法最好?
生:3吨=300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生:6000千克=6吨,因为1000千克就是1吨,6000千克有6个1000千克,也就是6个1吨,就是6吨。
师:这种方法很好,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估一估,连一连(课件展示)
熊猫 小狗 大象 鲸鱼 50吨 80千克 6千克 4吨
(2)比一比:
5吨( )4096千克
7吨( )7000千克
8000千克( )8千克
4吨( )5001千克
9000千克( )9吨
3000千克( )3000克
(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 2500克 1吨 2500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千克 1500
第三单元 《测量》教学计划
个人备课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 建立观念。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 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7课时左右
1.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 千米的认识„„„„„„„„„„„2课时
3. 吨的认识„„„„„„„„„„„3课时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个人备课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也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 教师结合实物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础练习:(课件出示)
(1)读出下面图形的长度。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2、综合练习:
(1)量一量
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2)说一说
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画一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认识分米
课型:新授 个人备课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分米长度的表象。
2、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并提高估测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建立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做单位呢?
生:用米做单位。
师:谁了估计一下,这门大约有多高?
生:大约高2米。
师:那么1米有多长呢?谁来到黑板上画出来?
(指名画,师适当帮助并板书:米(m )教给学生读法) 师:去年我们还学了一个长度单位是——生:厘米。 (板书:厘米(cm )教给学生读法)
师:厘米是用来量比较怎样的物体的?谁能上来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
师:1米这么长,1厘米就只有这一点长呀!那这1米的线段里面有几个1厘米的线段呢?(100个)为什么?(因为1米=100厘米)
师:小朋友们,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十进制的,比如说10分钱就是1角,10角就是1元,我们计算加法时,一般也是满十进一的,而这里要满了100厘米才是1米,感觉怎样?那有没有一个比厘米长些又比米短些的长度单位呢?(分米) 师:小朋友们想得真好,科学家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分米
(1)画一画
师:按照我们刚才十进制的想法,我们应该把多少厘米定为1分米呢?(10厘米)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在你的课堂练习纸上画出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板书:分米(dm ), 教给学生读法)
(2)沟通分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师:我们已经画出了1分米的线段,那1分米究竟是多长呢?(板书:1分米=10厘米)2分米呢?50厘米又是多少分米呢?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一般会说从0刻度画到10刻度)
(3)找一找
师: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那你们的尺子上只有这一个1分米吗?仔细找找看,看谁的眼睛尖!(引导学生指出从刻度1到刻度11、从刻度2到刻度12等都是1分米)
(4)比一比
师:你能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吗?请大家同桌合作,一人比划,一人测量验证,看谁比划得准。
(5)举例与测量,体会1分米的实际长度
师:好,知道了1分米大约是这么长,那我们来找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大约是1分米呢,你也可以一边找一边量一量。
(6)沟通米与分米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自己创造出了米和厘米中间的长度单位分米,我们规定1分米就是10厘米,那1米是多少分米呢?嘘——请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一)、填空。
1米=( )分米 8分米=( )厘米 9厘米=( )毫米
100厘米=( )米 4分米=( )毫米
1米=( )分米=( )厘米
(二)、在○里填上> < 或 =
6毫米( )4厘米 4厘米○4分米 9分米○2米 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 5厘米()7毫米
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或数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3、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钢笔长14( ) 6、小明的身高是140( ) 7、10张纸厚1( ) 8、旗杆高9( )
9、课桌高65( ) 10、1角硬币的厚大约是1( )
(四)、日记改错。
明明的日记:
2005年3月10日 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师:你们笑什么?明明的日记中用错了很多单位,请你帮他改正了,希望你不要和他一样闹出同样的笑话。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新本领,和以前学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2、课后选择家中的物体,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量,记录下测量结果。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课型:新授 个人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米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每小组一张,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离,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离,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学校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要几分钟?
步行的同学了解一下自己从家走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问:课前老师带你们去操场了解相关的信息,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交流信息后教师板书:
1、走100米的路大约需要200步。
2、沿学校200米的操场走一圈大约需要3分钟。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的时候用到了一个长度单位——米,如果我们想要测量温州到杭州的距离,该用什么单位来计量呢?(引出千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二)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约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2000步。
方案四:绕学校200米的操场要走五圈。
方案五:绕200米操场走一圈大约3分钟,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约需要15分钟。
……
(三)估计1千米的距离
1、初步估计: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学生估计,师生共同评价
2、体会感受:如果让我们步行1千米的路,你会有什么感觉?
3、进一步估计:(出示一张学校周围交通图)
师:老师还准备了一张学校周围的交通图,你们的桌上也有一张,请你画一画,从学校出发走1千米,还可以到哪些地方?
(四)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 来表示。(板书:公里、KM ),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一)应用练习
1、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来学校?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二)课外拓展
1、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千米,磁悬浮列车每小时可行驶()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千米。(课后可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这些资料。)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回忆一下这节课的内容,你学到了哪些有关的千米的知识。
第四课时:吨的认识
课型:新授 个人备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1-33页例7、例8、例9。
教学目标:
1.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物质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2. 通过体验、观察、比较、猜测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与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3. 通过主题画问题的解决,并联系生活,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感受1吨的重量。
教学难点: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体重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质量单位有哪些吗?
生1:有千克、克。
生2:还有斤。
师:那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我知道,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
师:你知道得真多,那有谁能估计出老师的体重有多重呢?你是怎么估的?
生:我猜老师有45千克,因为我的体重是26千克,老师比我要大。
生:我猜老师有60千克,因为我爸爸的体重是66千克,老师比爸爸要小一些。
„„
师:你们都猜得很有道理,也很有办法,老师的体重是58千克。我们了解自身的体重是非常有用的,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
有趣的故事。
2.创设情景(出示主题画)
师:你们看谁来了?这天阳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马大哥和鹿老弟相约去游玩,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你们看,他们在讨论什么呢?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生:马大哥要大家一起过桥,但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他们不知道1吨有多重,大家能一起过桥吗?
3.探索新知 提出问题
师:你认为他们能同时过桥吗?你是怎么想的?小组讨论。 生1:我认为他们可以同时过桥。
生2:我认为不行,他们太重了,桥可能会断掉。
师:你从哪看出桥可能会断掉?
生2:桥边有个牌子写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呢?
生:只能是1吨,不能超过1吨的意思。
师:那1吨又是多重呢?(学生茫然)
师:看来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时过桥,首先要知道1吨有多重。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吨”。
师:吨也是一个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1吨有多重
师:请大家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体重,然后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他有多重。
师:如果1个同学的体重约是25千克,4个这样的同学约重多少千克?
生:约100千克。
师:如果是40个这样的同学呢?
生:约1000千克。
师: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师:请体重是25千克左右的同学站起来(挑出40位)。这40位同学的体合起来大约就是1吨。
2. 哪些物体大约有1吨
(出示课件)师:1袋大米重50千克,几袋大米重1吨?
生:20袋,因为20袋大米刚好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一头牛约重500千克,几头牛约重1吨?
生:2头,因为2头猪刚好1000千克,刚好是1吨。
师:你还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重大约是1吨呢?(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说说,看谁知道得多。)
生1:一辆大客车的重约有1吨。
生2:我觉得2头大水牛就有1吨。
生3:一架飞机的重量有1吨。
生4:飞机很大的,肯定不只1吨,大概有3吨吧。 „„
师:大家真棒,知道这么多东西大约有1吨重。那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作单位呢?
生:有飞机、轮船、大石头、大象„„
小结:我们在计量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质量时,常用吨作单位。
师: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吨作单位的吗?
生:货车的车门上有写起来。
生:电梯上也不能坐太多人的。
„„
3. 能否同时过桥
师:刚才大家知道1吨有多重了。那你们现在你们知道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
生:不能同时过桥,因为他们的体重总共有1300千克,超过1吨了,他们一起过去,这桥就会断了,他们就掉到水里淹死了。 师:说得真棒,他们如果同时过桥的话,他们的体重就有:400+300+500+100=13000(千克)了。超过1000千克了,也就是超过1吨了,桥就会断掉。
师:那他们应该怎样过桥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们可以一个人先过去,另一个再过去。
生2: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走。
生3:还可以让牛大哥先过去,然后他们三个一起过去。 师:你们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了桥,都很高兴。
师: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也到这个地方玩。我们能同时过桥吗? 生1:不行,因为我们班40个同学的体重就有1吨了,我们全班有57人,这桥肯定受不了,会断掉。
生2:这桥太窄了,我们一起走不过去,会掉进水里的。 生3:我们可以排队走过去。
师:你们想得真周到。我们过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你们还知道什么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呢?
生1: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生2:乘车的时候不能坐超载车。
生3:我还知道坐电梯的时候,人太多了就会有危险。 „„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真了不起,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
4.用一辆载重量2吨的车和一辆载重量为3吨的车运煤,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学生先思考,自己列表试一试,然后同学交流合作,把不同的
经过列表得知:派车方案①和④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5、 单位换算
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师:你们自己会做吗?看谁的办法最好?
生:3吨=3000千克,因为1吨=1000千克,3吨就是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生:6000千克=6吨,因为1000千克就是1吨,6000千克有6个1000千克,也就是6个1吨,就是6吨。
师:这种方法很好,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三)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估一估,连一连(课件展示)
熊猫 小狗 大象 鲸鱼 50吨 80千克 6千克 4吨
(2)比一比:
5吨( )4096千克
7吨( )7000千克
8000千克( )8千克
4吨( )5001千克
9000千克( )9吨
3000千克( )3000克
(3)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 2500克 1吨 2500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千克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