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实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有关文字或图表资料,综合分析某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

德育目标

针对某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教学方法

1. 借助课文插图和有关资料,运用谈话法向学生介绍、讲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 以上海市和当地城市为例,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城市环境污染类型分析表。 (2)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看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的繁荣、发展,会带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城市或者城市化的发展,也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板书)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板书) 1.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板书)

首先给学生解释“城市环境”的概念。城市环境——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

解释: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城市郊区或公园中能看到一点点自然环境的景象:如田野、池塘、自然生长的树木等。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改造后的人工环境,如街道、楼房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环境。

(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图6.20~图6.23四幅插图及图下小字内容,然后填出表中内容。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运用谈话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并尽量用身边的事

教师设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污染类型。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

在学生自由、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辐射、手机的危害等(教师也可根据有关资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补充)。

承转:在城市化过程中,除了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外,还产生了一些其他问题,请大家看图6.24、表6.1和图6.25。

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板书)

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板书)

对于这两点问题让学生看课文及图表即可明确,教师不需过多讲解。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承转:既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我们就应该面对现实,引起重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是如何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

(板书并出示投影片——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板书)

首先给学生简要介绍上海市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点位置,北邻江苏,南靠浙江,处在长江的入海口位置,所以上海既是海港又是河港。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

上海市近年来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努力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制订了城市规划,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例,说明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时期建设的不同的城市区域,并解释“卫星城”。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从建国以后,上海市为了分散市中心区的人口,就开始在城市中心区附近地区修建卫星城。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看有哪些卫星城市?

学生找到后,老师再引导读图:首先找到黄浦江,在黄浦江以东地区一片绿颜色,这就是1990年以后新建的浦东新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这是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第一条措施。

1.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板书) 原来住在市中心的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迁往卫星城和浦东新区,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近20年来,上海市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加宽主干道、修建地铁、大桥(南浦和洋浦) 、城市高架公路等。另外,上海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让学生读图,教师板书) 。

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板书) 3.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板书)

讲解:上海市为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近几年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历时两年半的河流污水治理工程全面通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净化空气,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上海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我们学校所在的城镇近20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解释说明,并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讲解、补充。 [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

A. 城市 B. 乡村 C. 牧区 D. 水域 答案:A

2. 世界城市化过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 产业革命以前 B. 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 C. 二次大战期间 D. 二战结束至今 答案:D

3. 城市化发展得最早和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答案:C

4.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 加强城市管理 B. 进行全面规划 C. 控制经济发展 D. 扩大绿地面积 答案:C

5. 解决城市交通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是( ) A. 在城市繁华地段建设多个停车场

B. 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C. 工厂、商店和办公室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D.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D

6. 关于城市化的标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人口减少、乡村人口增加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C. 乡镇企业萎缩

D.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 答案:B

7.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力措施是( ) A. 阻止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B.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 丢弃旧城,建立新城市 D. 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答案:B

8.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 A. 抑制私人出租车 B. 优先发展公交车

C.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 减少就业的压力 答案:C

二、读图分析题 读下图回答:

(1)图A 到图E 反映了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E 到图F 反映了________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________国家。 答案:(1)城市化 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

(2)逆城市化 城区人口达到饱和状态(或答城市中人口过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加等),导致城区人口向郊区移动

(3)发达 ●板书设计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类型分析表(见前面) 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结合实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有关文字或图表资料,综合分析某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途径。

德育目标

针对某地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教学难点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教学方法

1. 借助课文插图和有关资料,运用谈话法向学生介绍、讲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 以上海市和当地城市为例,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教具准备

投影片:(1)城市环境污染类型分析表。 (2)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看问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的繁荣、发展,会带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随着城市或者城市化的发展,也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板书)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板书) 1.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板书)

首先给学生解释“城市环境”的概念。城市环境——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

解释: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已很少见到它的踪影,只有在城市郊区或公园中能看到一点点自然环境的景象:如田野、池塘、自然生长的树木等。在城市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改造后的人工环境,如街道、楼房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环境。

(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文中图6.20~图6.23四幅插图及图下小字内容,然后填出表中内容。

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运用谈话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并尽量用身边的事

教师设问: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污染类型。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

在学生自由、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主要是高科技带来的新公害,如空调病、电脑辐射、手机的危害等(教师也可根据有关资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补充)。

承转:在城市化过程中,除了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外,还产生了一些其他问题,请大家看图6.24、表6.1和图6.25。

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板书)

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板书)

对于这两点问题让学生看课文及图表即可明确,教师不需过多讲解。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

承转:既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我们就应该面对现实,引起重视,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是如何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

(板书并出示投影片——上海的主要卫星城和浦东新区)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板书)

首先给学生简要介绍上海市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点位置,北邻江苏,南靠浙江,处在长江的入海口位置,所以上海既是海港又是河港。它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

上海市近年来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努力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制订了城市规划,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例,说明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时期建设的不同的城市区域,并解释“卫星城”。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从建国以后,上海市为了分散市中心区的人口,就开始在城市中心区附近地区修建卫星城。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看有哪些卫星城市?

学生找到后,老师再引导读图:首先找到黄浦江,在黄浦江以东地区一片绿颜色,这就是1990年以后新建的浦东新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这是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第一条措施。

1.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板书) 原来住在市中心的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迁往卫星城和浦东新区,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近20年来,上海市在改善城市交通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加宽主干道、修建地铁、大桥(南浦和洋浦) 、城市高架公路等。另外,上海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让学生读图,教师板书) 。

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板书) 3.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板书)

讲解:上海市为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近几年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历时两年半的河流污水治理工程全面通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净化空气,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上海市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我们学校所在的城镇近20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解释说明,并结合有关资料进行讲解、补充。 [课堂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

A. 城市 B. 乡村 C. 牧区 D. 水域 答案:A

2. 世界城市化过程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 产业革命以前 B. 产业革命至20世纪初 C. 二次大战期间 D. 二战结束至今 答案:D

3. 城市化发展得最早和首先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答案:C

4.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 加强城市管理 B. 进行全面规划 C. 控制经济发展 D. 扩大绿地面积 答案:C

5. 解决城市交通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是( ) A. 在城市繁华地段建设多个停车场

B. 控制和减少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C. 工厂、商店和办公室安排不同的上下班时间 D.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D

6. 关于城市化的标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人口减少、乡村人口增加

B.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C. 乡镇企业萎缩

D.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 答案:B

7.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力措施是( ) A. 阻止乡村人口流入城市 B.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C. 丢弃旧城,建立新城市 D. 扩大城市的面积和规模 答案:B

8.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 A. 抑制私人出租车 B. 优先发展公交车

C.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 减少就业的压力 答案:C

二、读图分析题 读下图回答:

(1)图A 到图E 反映了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E 到图F 反映了________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图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________国家。 答案:(1)城市化 城市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

(2)逆城市化 城区人口达到饱和状态(或答城市中人口过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加等),导致城区人口向郊区移动

(3)发达 ●板书设计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污染类型分析表(见前面) 2.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2.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相关文章

  • 2017年高考地理大纲说明
  • 地 理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 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 ...查看


  • 2017年高考大纲:地理(官方完整版)
  • 地 理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 ...查看


  • 试析当前热量计量表使用中的若干难点及解决途径
  • 试析当前热量计量表使用中的若干难点及解决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作为基础保障.而我国的能源基本上都是以煤炭的供应为基础,作为一项不可再生资源,经济的发展还必须走节能的道路,这是社会发展的 ...查看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 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 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 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 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 政府行政成本 ...查看


  •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所涉及了解和掌握 ...查看


  • 关于河南省征地补偿标准和制度的理性思考
  • 摘要:在征地制度体系中,征地补偿制度具有核心地位.对被征地人进行合理补偿是国家土地征用权运行的必然延伸,对于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被征地人的正当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补偿的标准往往是征地实践中政府.用地单位和被征地人博弈的焦点. ...查看


  •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StudyonPlanningPrincipleandMethodofUrbanPatternforEcologicalSecurity任西锋 任素华 规划设计理TheoryofPlanningandDes ...查看


  • 2014年天津高考大纲-地理word版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三个科目,各个考试科目分别命制试题.文科综合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的限定用时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其中三个科目试题的分 ...查看


  • 2015年宁夏高考地理大纲
  • 2015年宁夏高考地理大纲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