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善心,纳善言,践善行

  古人讲“行善积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就是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恶就是做对个人道德家庭社会乃至对国家不利的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人为善,不仅是古代,更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   诗人泰戈尔说:“每个婴儿呱呱落地,都带来了上帝并未对人类气馁的消息。”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纯净如一方纸笺,透明得如灿烂的水晶。我始终坚信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的差别,教育对人与生俱来的善性的保持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开展的“日行一善”活动就是一种及早的善端教育,在孩子懵懂的心里撒播善的种子,能让孩子的每一天都经历善的洗礼,而当善言、善行成为一种如影随形的习惯时,就能达到积善成德的目的,并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   一、寻源知善,孕育善的土壤   “日行一善”最早是由教育家陈鹤琴倡导的,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回归善的本质,启迪美好的心灵,从“日行一善”到“日日行善”,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如果能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就能使善行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行善。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冷漠无情,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对“善”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够的,极少数甚至出现了偏差。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哪些为“善”,这是“善行”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寻源知善”才能将“善行教育”的理念植入学生心田。   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职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日行一善,哪怕是扶正板凳之“小善”,都能引导我们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人无有不善”,每个人心中都深埋着一颗善良的种子,需要爱护的阳光和呵护的雨露,才能使之茁壮成长。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善的内涵及行善的方法是多样的。如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在公交车上让个座,做一次家务,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这些都是在做善事,哪怕是你捡一片纸屑、借出一块橡皮、说一句好话、给别人一个微笑,都是善的行为。   二、崇善思行,播撒善的种子   善心最终要以善的行动表现出来,学生只有大致经历从感受善到向善再到行善这样一个过程,才有可能形成善的品德。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榜样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学校以“校园行善”、“家庭行善”、“社区行善”为三大活动版块,激励学生的存善之心、习善之行。   我们号召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引导他们认识到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都蕴藏着“爱”。在校园、家庭、社会行善,可以做哪些“善事”,小学生可能之前受环境的影响,刚开始靠双眼是很难发现的。我们通过教师、家长的配合,让学生把一件件做过的善事记录下来,然后仔细感受做好事为别人带来方便的同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渐渐地,孩子们行善的范围就会扩大,从校园到家庭再到社会,从身边熟悉的人到路遇的陌生人再到远方素未谋面的需要帮助的人……通过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记录、感受,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这样从小形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最终才能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弘善践行,茁壮善的幼苗   歌德说:“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好的教育形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实现人格的品质优化与完美,善虽小而必为,积善成德,完成由小善到德的质的飞跃,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善行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一是与传统经典相结合。经典文化中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日三省吾身”等精髓若能陪伴孩子的成长,则将对他们的品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将“经典文化”布置在墙面上,发挥其无声的育人功能;我们每学期开展大型的阅读经典活动,让学生诵经典,受益于经典,感悟善的文化魅力,夯实做人的根基。   二是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处用相机随机记录学生的善言、善行,留下美好的瞬间,并把这些表现突出的学生事迹在橱窗展示,在电视台展播,在校园营造崇尚“善”的浓郁氛围,发挥榜样示范力量,让其他学生以此为镜,清楚地认识自己身上的“不善”行为,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三是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班级种了一棵善行树,每月设立“日行一善记录”排行榜,学校设立“善行小天使”榜样台,定期对学生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评比、表彰。学校期末评选出优秀典型并进行大力表彰,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励他们更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   四、扬善树行,丰茂善的绿树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时,就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天天行善”,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在善待自然这一块,我们大力宣传善待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学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材料,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家里做一回“小小环保员”,开展“全家垃圾分类总动员”,由学生向家长宣传,让家长明白一个城市的文明离不开一个家庭的文明,唤醒家庭的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进一步提高家庭的文明素质。组织学生每周五把家里的废纸、塑料、饮料罐等带到学校,由学校统一分类回收出售,所得回收款存放在校绿色爱心基金,并将此用于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另外,学校还和社区成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结合学校环境教育的特色,志愿者宣传环保理念希望能够尽最大努力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学在于习,善在于行,德在于积”。日行一善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只有通过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熏陶,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行善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培养行善、乐善的品质,最终形成“一人行善带动一家行善,一校行善带动一方行善,人人行善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

  古人讲“行善积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就是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恶就是做对个人道德家庭社会乃至对国家不利的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人为善,不仅是古代,更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修养。   诗人泰戈尔说:“每个婴儿呱呱落地,都带来了上帝并未对人类气馁的消息。”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纯净如一方纸笺,透明得如灿烂的水晶。我始终坚信孩子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有“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的差别,教育对人与生俱来的善性的保持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学校开展的“日行一善”活动就是一种及早的善端教育,在孩子懵懂的心里撒播善的种子,能让孩子的每一天都经历善的洗礼,而当善言、善行成为一种如影随形的习惯时,就能达到积善成德的目的,并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   一、寻源知善,孕育善的土壤   “日行一善”最早是由教育家陈鹤琴倡导的,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回归善的本质,启迪美好的心灵,从“日行一善”到“日日行善”,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如果能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就能使善行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行善。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冷漠无情,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对“善”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够的,极少数甚至出现了偏差。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哪些为“善”,这是“善行”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寻源知善”才能将“善行教育”的理念植入学生心田。   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职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日行一善,哪怕是扶正板凳之“小善”,都能引导我们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人无有不善”,每个人心中都深埋着一颗善良的种子,需要爱护的阳光和呵护的雨露,才能使之茁壮成长。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善的内涵及行善的方法是多样的。如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在公交车上让个座,做一次家务,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这些都是在做善事,哪怕是你捡一片纸屑、借出一块橡皮、说一句好话、给别人一个微笑,都是善的行为。   二、崇善思行,播撒善的种子   善心最终要以善的行动表现出来,学生只有大致经历从感受善到向善再到行善这样一个过程,才有可能形成善的品德。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师生的榜样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学校以“校园行善”、“家庭行善”、“社区行善”为三大活动版块,激励学生的存善之心、习善之行。   我们号召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引导他们认识到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都蕴藏着“爱”。在校园、家庭、社会行善,可以做哪些“善事”,小学生可能之前受环境的影响,刚开始靠双眼是很难发现的。我们通过教师、家长的配合,让学生把一件件做过的善事记录下来,然后仔细感受做好事为别人带来方便的同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渐渐地,孩子们行善的范围就会扩大,从校园到家庭再到社会,从身边熟悉的人到路遇的陌生人再到远方素未谋面的需要帮助的人……通过长期坚持做好事,长期记录、感受,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标准,这样从小形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最终才能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弘善践行,茁壮善的幼苗   歌德说:“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好的教育形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做到有的放矢。我们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实现人格的品质优化与完美,善虽小而必为,积善成德,完成由小善到德的质的飞跃,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善行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一是与传统经典相结合。经典文化中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日三省吾身”等精髓若能陪伴孩子的成长,则将对他们的品德修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将“经典文化”布置在墙面上,发挥其无声的育人功能;我们每学期开展大型的阅读经典活动,让学生诵经典,受益于经典,感悟善的文化魅力,夯实做人的根基。   二是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德育处用相机随机记录学生的善言、善行,留下美好的瞬间,并把这些表现突出的学生事迹在橱窗展示,在电视台展播,在校园营造崇尚“善”的浓郁氛围,发挥榜样示范力量,让其他学生以此为镜,清楚地认识自己身上的“不善”行为,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三是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班级种了一棵善行树,每月设立“日行一善记录”排行榜,学校设立“善行小天使”榜样台,定期对学生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评比、表彰。学校期末评选出优秀典型并进行大力表彰,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励他们更自主地参与到活动中。   四、扬善树行,丰茂善的绿树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做好事的快乐时,就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天天行善”,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在善待自然这一块,我们大力宣传善待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学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材料,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家里做一回“小小环保员”,开展“全家垃圾分类总动员”,由学生向家长宣传,让家长明白一个城市的文明离不开一个家庭的文明,唤醒家庭的环保意识、节约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进一步提高家庭的文明素质。组织学生每周五把家里的废纸、塑料、饮料罐等带到学校,由学校统一分类回收出售,所得回收款存放在校绿色爱心基金,并将此用于帮助家庭贫困的孩子。另外,学校还和社区成立了长期的志愿服务项目,结合学校环境教育的特色,志愿者宣传环保理念希望能够尽最大努力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学在于习,善在于行,德在于积”。日行一善重在实践、贵在坚持,只有通过日积月累、耳濡目染的熏陶,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行善的快乐和幸福,才能真正培养行善、乐善的品质,最终形成“一人行善带动一家行善,一校行善带动一方行善,人人行善促进社会和谐”的氛围。


相关文章

  • 日行一善月活动
  • 祥谦中心小学--"日行一善"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拥有善心.树立善念.实践善行来实 ...查看


  • "日行一善"活动实施方案
  • 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指导纲要 ...查看


  • 行善是真善 论据
  • 再举个例子,印度洋海啸... 李嘉诚大家都不陌生吧?就他一人捐献了七十多亿元巨款去赈灾. 如果他只是心善,那么70多亿元巨款哪里来?难民们的生命如何挽救? 一个人心善,能善到何种地步?最低最低的底线,是不会影响自己的生存.一个连自身生活都无 ...查看


  • 善心是真善一辩
  • 善心是真善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大家好,现在由我来介绍一下我方今天的辩题:善心是真善.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美好,有利于他人的解释,心有思想,想法的意思,行有行为,表现的意思.善心,指发自内心纯粹的对他人的善意.善行,指 ...查看


  • 善行比善心更重要 三辩总结陈词
  •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 首先我不得不指出对方辩友几点不妥之处: 1·错将本源问题理解为谁更重要的问题 2·偷换概念,将善心错当成责任心等 3·片面地强调善心的作用,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不免有唯心主义之嫌 4·引喻失义,错将善心与善行比作... ...查看


  • 善心是真善自由辩论
  • 1.表现出了善行就一定是真善吗?(不,我们是产生了善果,造福了人 们,所以是真善) 反驳善行不一定是真善----那么对方辩友,我们来做个比喻,有个男人出于某种目的对你很好,给了你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好处,但他真心不爱你,这是真爱吗?(反方说不能 ...查看


  • 善行是真善(一辩稿)
  • (相反)可是我方想告诉各位,今天的辩题并非要对在座你我进行道德评判,为所有人贴上善或不善的标签,这种空谈个人评判却无视落实行为的做法,对于你我,或是社会都没有实质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从客观的角度,评判何者真正的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查看


  • 善行是真善,反方一辩立论
  • 谢谢主席 反方一辩立论:善行是真善 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善在<辞海>中解释是美好,吉祥.而真善是要落实到实处.为他人和社会创造有利价值的善.善心是人类善良天性的各种品质,善行是结果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查看


  • 樛木原文.翻译及赏析
  •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