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世民抹黑的悲剧太子李建成 本是名将兼仁主

在许多小说甚至不严谨的史书中,李建成都被描绘成一个残害贤良、贪生怕死、乱伦好色之辈,究其原因,在于李世民。

其实,有一人就足以证明李建成的为人,魏征。

以魏征的为人,若李建成真是无耻小人,他怎么会死心塌地跟着他?说到底,还是因为李建成的个人魅力和能力。

应该说,真实历史上的李建成,称为名将都不为过。

李渊在太原未起兵之前,曾暗中交好突厥,但突厥逼他自立,否则就不支持他,李渊却坚决不同意。当时刘文静、沛寂和李世民等人多次劝说,都没有效果。

但李建成来了之后,众人随着李建成一起劝李渊后,李渊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这其中,自然是有李建成的功劳。

说到功劳,李建成对于大唐的基业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李渊反隋,两个根据地分别是太原和河东,而河东是李建成单独经营的,成绩也很好,各路人才豪杰纷纷投奔他。

李建成带着刚招募的义军去河西时,由于义军刚开始招募,没有战斗力和纪律,李建成深知如此之师,毫无胜算。

于是他整饬三军,以军法束之,并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一路无扰百姓,深得民心。所以刚到河西城,很多人就来投靠他。

入城后,李建成杀高德儒,赦免全部河西人,西河就此拿下,而来回加起来不过九天。李渊很高兴,说:“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

这个评价相当高,李渊直接封李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

唐朝统一的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刘黑闼,由于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悬民处死”政策,弄的人心惶惶,但李建成用魏征的建议,用怀柔政策,不久刘黑闼部队就被瓦解,他本人也被活捉。

除了这些,李建成在防御突厥方面也很有功劳。稽胡酋帅刘仚成拥众数万作乱边疆,也是被李建成平定的。

另外,李渊登基第四年,曾有人要求废除佛法,李渊也有此意,是李建成大力阻止了,否则只怕又会引起动乱了。

最为不堪的是,李建成被污蔑为“淫乱后宫”,此事就连司马光在修史时,都持有异议。

平心而论,李建成没有李世民打仗多,这不能怪他,毕竟他是太子,是储君,要为李渊分担政务,不可能常常投身沙场。

然而他稳固后方,支援前线,为大唐江山一样付出了很多,他的实力和影响也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他礼贤下士、真诚待人,所以魏征等人甘心为他效力。

然而玄武门兵变,他与五子俱被杀害,李渊也无力回天,被迫做了太上皇。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固然是好,但他也逼父让位、弑兄屠弟、占弟媳、霸堂嫂。

说这些不是要抹掉李世民的功劳,他确实是一代圣主,但历史和后人应该还李建成一个公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许多小说甚至不严谨的史书中,李建成都被描绘成一个残害贤良、贪生怕死、乱伦好色之辈,究其原因,在于李世民。

其实,有一人就足以证明李建成的为人,魏征。

以魏征的为人,若李建成真是无耻小人,他怎么会死心塌地跟着他?说到底,还是因为李建成的个人魅力和能力。

应该说,真实历史上的李建成,称为名将都不为过。

李渊在太原未起兵之前,曾暗中交好突厥,但突厥逼他自立,否则就不支持他,李渊却坚决不同意。当时刘文静、沛寂和李世民等人多次劝说,都没有效果。

但李建成来了之后,众人随着李建成一起劝李渊后,李渊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这其中,自然是有李建成的功劳。

说到功劳,李建成对于大唐的基业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李渊反隋,两个根据地分别是太原和河东,而河东是李建成单独经营的,成绩也很好,各路人才豪杰纷纷投奔他。

李建成带着刚招募的义军去河西时,由于义军刚开始招募,没有战斗力和纪律,李建成深知如此之师,毫无胜算。

于是他整饬三军,以军法束之,并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一路无扰百姓,深得民心。所以刚到河西城,很多人就来投靠他。

入城后,李建成杀高德儒,赦免全部河西人,西河就此拿下,而来回加起来不过九天。李渊很高兴,说:“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

这个评价相当高,李渊直接封李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

唐朝统一的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刘黑闼,由于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悬民处死”政策,弄的人心惶惶,但李建成用魏征的建议,用怀柔政策,不久刘黑闼部队就被瓦解,他本人也被活捉。

除了这些,李建成在防御突厥方面也很有功劳。稽胡酋帅刘仚成拥众数万作乱边疆,也是被李建成平定的。

另外,李渊登基第四年,曾有人要求废除佛法,李渊也有此意,是李建成大力阻止了,否则只怕又会引起动乱了。

最为不堪的是,李建成被污蔑为“淫乱后宫”,此事就连司马光在修史时,都持有异议。

平心而论,李建成没有李世民打仗多,这不能怪他,毕竟他是太子,是储君,要为李渊分担政务,不可能常常投身沙场。

然而他稳固后方,支援前线,为大唐江山一样付出了很多,他的实力和影响也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的,他礼贤下士、真诚待人,所以魏征等人甘心为他效力。

然而玄武门兵变,他与五子俱被杀害,李渊也无力回天,被迫做了太上皇。

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固然是好,但他也逼父让位、弑兄屠弟、占弟媳、霸堂嫂。

说这些不是要抹掉李世民的功劳,他确实是一代圣主,但历史和后人应该还李建成一个公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 秦琼与尉迟恭敬德罗成的关系
  •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明君.所谓"明君贤相能将",也就是说一代明君也是需要贤相和能将来辅佐的,唐太宗当然也不例外,在他的身边有着一大批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能人将相. 秦琼剧照 贞观年间李世民为了怀念那二 ...查看


  • 长孙无忌--历任尚书仆射.司空,改任司徒
  • 长孙无忌--历任尚书仆射.司空,改任司徒 长孙无忌(约597年-659年),字辅机,河南省洛阳人,唐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1]先世乃鲜卑族拓跋氏,北魏皇族支系,后改为长孙氏.从小"该博文史".617年,李渊起兵 ...查看


  • 哪位名将被后世尊为"中华第一勇士"唐太宗为何认为他死得最冤?
  • 有关蒙恬的千古奇冤,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大臣,有这么一次对话.唐太宗说:"我想做尧.舜那样的明君,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说,古代哪一位将相死得最冤?"当时在场的有总理房玄龄.纪委书记魏徵等人,有的说是"战国 ...查看


  • [转载] "唐三代后,武氏昌"的谶语是否真的存在?
  • "唐三代后,武氏昌"的谶语是否真的存在? 孟宪实教授认为,武则天进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并非是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而是太宗为了照顾武德老臣的政治联姻的结果.她最终能成为高宗皇后,凭借的恰是那份温柔与小鸟依人. 原标题:真实 ...查看


  • 上官仪:武则天夫妇的牺牲品(图)
  • 上官仪:武则天夫妇的牺牲品(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2009年03月12日 11:22 武则天 历史就是这样,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是经不住推敲的,许多解不开的谜,也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所以鲁迅先生 ...查看


  • 说说唐朝皇帝
  • 唐朝简介 (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 ...查看


  • 中国通史-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解说词历史背景 1.隋朝末年,隋炀帝变本加厉,愈加骄奢,荒淫无度.官府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2.公元611年,隋炀帝一意孤行,发兵远征高丽.老百姓心中长期压抑的怒火终于点燃. 山东王薄.河南李密.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到处是农民起 ...查看


  • 隋唐十三条好汉都是怎么死的?
  • 文/省油的灯 看过<隋唐演义>的都知道,在这个时期,江湖上有十三条好汉,各个武艺高强,根据个人战绩做了一个排名.不过本就是演义小说,再加上版本众多,这里的武将排名也是比较乱套,所以就使用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排法,选取十三条好汉. ...查看


  • 官场最得意的唐朝诗人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这不是诗,是唐朝天宝年间西北地区边民所唱的民歌--<哥舒歌>,所以也不知道作者.不过,歌的意思倒是浅显,就是夸耀一位复姓"哥舒"的将领的赫赫战功,说他打得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