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保护环境的是
2.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B C
D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决定音调的因素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 .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
4.用温度计测量放在室温为25℃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读数表示的是
A .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识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6.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 、b ,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 a、b 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a、b 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 a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a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7.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 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 ,如图所示,当对大
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 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B .到100℃不能沸腾;C .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D 无法确定
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20℃
9.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B.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C.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0.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
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1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 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
C. 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 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
12.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A. A B. B C. C D. D
13.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
A. 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 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二、填空题(每格1分)
1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
15.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随着空气的抽出,听到的铃声逐渐变_________,说明声音____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____________能/不能)直接对话.
17.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秒内振动了60次,频率是 Hz,人类____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能/不能).发生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_____声波获得信息.
18.南通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________,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1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____.小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ABCD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小强利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示数如图E 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
20.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到注射器中出现了______态乙
醚,这表明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
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22.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作用.加大力度敲音叉,它的振动频率__________(会/不会)改变,它的振动_____________会改变.
23.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_热的。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______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24.如图所示装置,用玻璃管将烧瓶A 和试管C 相连接.用酒精灯给烧瓶A 中的水加热,使烧瓶内水保持沸腾状态,试管C 中出现的现象是:水将不断 (增多/减少/不变).容器B 中的温度计示数将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这是因为水蒸气 _ 要 热.
25.(1)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 的方法使气态氢、氧___________后储存在燃料室中。(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有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先_______后_______形成的。
26.液体_________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应用: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变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_______比水高。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细弯管的长度足够长)中有一段液柱.若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填“左”或“右”)边移动.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瓶中气体的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7.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上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
28.
(1)此实验除了实验装置图(1)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图_____________(选填“a”或“b”),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在此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记录在图(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原因)
(6)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4)中a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a”“b”“c”“d”);
(8)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溫度并记录数椐,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 ,在同一坐标系中,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可以发现,小红的图象在小华的____(左/右)边.
29.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
____℃左右.
(2)请在图中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由图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
你认为方法___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好。
参考答案
1.A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步骤。本题小平同学提出想法,接着用手去摸烧瓶,发现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因此他经历的探究过程是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故答案为A 。选项B 、C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科学探究的步骤
2.C
【解析】试题分析:①液体蒸发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②真空不能传声,研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先实验——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再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是“科学推理法”。③鼓面上放小纸屑,用小纸屑的跳动显示鼓面的振动,这是“转化法”。④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采取控制距离,改变隔音材料或者控制材料,改变距离,用“控制变量法”。因此①④运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答案为C 。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理研究方法
3.C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特色,即音色不同。所以不同歌手声音的“辨识度”是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答案为C 。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音色
4.C
【解析】
试题分析:室温是25℃,所以在温度计的液泡未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25℃。将温度计的液泡放入沸水中,由于沸水的温度高,玻璃泡中水银的温度低,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说明水银的温度是28℃。答案为C 。选项A 、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温度计的原理
5.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由于大雪蓬松而多孔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所以大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对噪声有吸收作用。答案为C 。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噪声的防治
6.D
【解析】试题分析:A 烧杯中盛有冰块,由于冰的温度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a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出现;B 烧杯中盛有热水,热水汽化,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低的b 块玻璃发生液化,凝结在b 块玻璃内侧。因此可明显看到在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答案为D 。
考点:液化
7.C
【解析】试题分析: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液化,放出热量。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甲试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将烧瓶中开水倒入乙试管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的温度并与t 比较,t 高于乙中的水温,则说明水蒸气液化放热。因此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C 。D 、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因为不能保证杯中开水与烧瓶中开水温度相同,故方法不妥,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液化放热
8.A
【解析】
试题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A .人正常体温37℃左右,生病发烧时体温可达40℃,故A 符合实际为答案。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故B 不符合题意。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沸水的温度100℃,所以C 错误。D .加冰
的橙汁饮料温度为0℃或0℃以上,不可能-20℃,故D 错误。
考点:温度的估测
9.C
【解析】试题分析: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考点:蒸发和沸腾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杯子和水发生振动产生声音。当水量越大时,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量越小时,音调越高。由此可知“改变水量出现发出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因此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故D 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选项A 、B 、C 不符合题意。D 为答案。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11.C
【解析】试题分析:甲温度计放在空气中,测量的是室温。乙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密封玻璃瓶内的酒精中,因为是密封的,可以认为瓶中的酒精不挥发,所以乙温度计所测酒精的温度和室温相等。丙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放在空气中,棉花上的酒精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丙温度计测得温度低于室温。故C 正确为答案,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蒸发吸热
12.B
【解析】试题分析: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波形图上音调高的波峰(或波谷)的个数多。本题声音的波形中A 、D 振动的频率比甲波小,C 的频率与甲波相同,B 的频率与甲波大,所以B 的音调比甲高。答案为B 。
考点:声音的波形图 音调
13.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故选C 。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4.产生 传播
【解析】试题分析: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的,铃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所以盗贼“掩耳盗铃”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阻止声音的传播。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5.热胀冷缩 37.8℃ 使用前甩下 37.2 99.0
【解析】
试题分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如题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7.8℃,若病人实际体温是36.5℃,则体温计读数是37.8℃。因此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使用前用力甩一下”。如图体温计的读数是37.2℃。由华氏温标知道: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是32°F,水的沸点是212°F,所以每一摄氏度对应(212-32)/100=1.8°F,该体温计的读数可以记作32°F+37.2×1.8°F≈99.0°F。
考点:温度计的原理
16.固体 水(液体)
【解析】
试题分析:贝多芬失聪后,通过“硬棒”听钢琴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诱鱼器”发
出声音,通过水(液体)传到鱼的耳朵里,鱼被吸引过来。说明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水作为传声介质的。
考点:声音的传播
17.汽化 吸 甲
【解析】试题分析: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炉子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水蒸气液化程度小,形成的“白气”就较少。而在熄火后,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大量液化,“白气”就增多,所以可以确定甲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考点:物态变化
18.(1)压缩体积 液化 (2)汽化 汽化 液化
【解析】试题分析:(1)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加压。氢、氧在常温下是气态,为了减小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氢、氧液化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2)火焰喷到水池中,水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有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考点:物态变化 液化 汽化吸热
19.3000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v=1500m/s,t=4s,超声波来回传播的距离
11s =⨯6000m =3000m 2s=vt=1500m/s×4s=6000m,海水深度:h=2,因为月球周围没有空气,
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考点:回声的利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0.沸腾 100℃ 沸点 左 热胀冷缩
【解析】试题分析: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变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沸点比水高。图中所示气体温度计,若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变大,液柱将向左移动。因此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瓶中气体的热胀冷缩。 考点:沸点 温度计的原理
21.吸热 小 小 低于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小。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小,越有利于蒸发,吸收热量越多。在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相同的情况下,由图可以看出,甲房间有较多的“白气”,水蒸气液化程度大,房间温度较低,由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低于房间乙的气温。
考点:蒸发吸热 液化
22.(1)快 高 频率 (2)变大 变大 振幅 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
试题分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用力拨锯条,则锯条的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但由于钢尺振动慢,振动频率低于20Hz ,却听不到声音。 考点:音调和响度
23.(1)乒乓球跳起来 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空气 (4)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试题分析:(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它说明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中音叉的振动太小,不易观察,用乒乓球的摆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桌子是很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同样采用将振动放大的方法来观察,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纸屑。(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变小。并由此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4.(1)机械闹钟 (2)B 声音响度相差不大时不能准确判断
(3)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解析】
试题分析:(1)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方便实验,所以适合做声源的是机械闹钟。
(2)A 方案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由于响度不直观,容易存在较大误差,故A 方案不合适。B 方案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很直观,便于定量比较,故最佳方案是B 方案。(3)由表格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可听到声音距离最短,隔声效果最好,其次为衣服,锡箔纸隔声效果最差。
考点:控制变量法
25.(1)秒表 自下而上 (2)a 内部 表面 吸热 不变 (3)气泡(温度计示数等)
(4)见解析 (5)水太多(水的初温太低) (6)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易液化 (7)c (8)水仍能从烧杯或石棉网吸热 (9)左
【解析】试题分析:(1)观察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在热源一定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因此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2)水沸腾前,下层水的温度高于上层水的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泡变小。沸腾后,上下层水温相同,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深度变小压强变小,气泡体积增大。通过比较可知:图(a )反映了水沸腾时的情景。从实验可以得出,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3)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中气泡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4)水的沸腾图像
(5)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水太多(质量大)、水的初温太低。
(6)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无色无味的,在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易液化。
(7)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增加了水的质量,所以水的沸点不变,故b 、d 图像错误。因为水的质量变大,在相同时间里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吸热升温变慢,所以图像c 正确。
(8)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水仍能从烧杯或石棉网吸热 。
(9)每次小红读数都比小华迟,时间越长吸热越多,所以在同一坐标系中,小红的图像在小
华的左边。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
26.(1)22 (2)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 (3)①
【解析】
试题分析:(1)随着时间的推移,沸水自然冷却温度降低,当达到室温时温度不再变化。根据表中数据可推知,小明做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应为22℃。(2)由图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3)由沸水自然冷却规律知道,沸水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所以方法①的冷却效果好。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7.(1)汽化 (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液体表面积越大,汽化越快
(3)宽阔(向阳或通风) (4)表面积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解析】试题分析:(1)“水变少”的过程其实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2)分析
A 、B 实验,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液体表面积越大,汽化越快。(3)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及数据,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大、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所以海边盐田应尽可能建在宽阔(向阳或通风)等的条件下。(4)小凡同学的实验,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质量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不正确,因为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8.(1)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2)图像见解析 120左右 (3)升高 长时间水减少,防冻液含量提高,所以沸点会升高
【解析】试题分析:(1)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目的是降低液体的凝固点,使它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2)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120℃。
(3)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的蒸发,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导致防冻液含量提高,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考点:沸点
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保护环境的是
2.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 B C
D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决定音调的因素
C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 .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
4.用温度计测量放在室温为25℃房间中一盆沸水的温度,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读数表示的是
A .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无法判断
5.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识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蓬松而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6.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 、b ,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A. a、b 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
B. a、b 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
C. a块玻璃内侧,b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D. a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7.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 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 ,如图所示,当对大
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若继续加热,试管B 内的水将
A.到100℃就沸腾;B .到100℃不能沸腾;C .管内水温保持80℃不变;D 无法确定
8.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
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 20℃
9.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B.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
C.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0.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
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1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 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
C. 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 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
12.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A. A B. B C. C D. D
13.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
A. 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 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二、填空题(每格1分)
14.“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___。
15.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随着空气的抽出,听到的铃声逐渐变_________,说明声音__________(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____________能/不能)直接对话.
17.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秒内振动了60次,频率是 Hz,人类____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能/不能).发生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_____声波获得信息.
18.南通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它的单位是________,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__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1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____________.小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ABCD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小强利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示数如图E 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
20.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到注射器中出现了______态乙
醚,这表明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
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22.小丽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________作用.加大力度敲音叉,它的振动频率__________(会/不会)改变,它的振动_____________会改变.
23.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珠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_热的。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______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24.如图所示装置,用玻璃管将烧瓶A 和试管C 相连接.用酒精灯给烧瓶A 中的水加热,使烧瓶内水保持沸腾状态,试管C 中出现的现象是:水将不断 (增多/减少/不变).容器B 中的温度计示数将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这是因为水蒸气 _ 要 热.
25.(1)长征火箭是以氢、氧作为燃料的,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 的方法使气态氢、氧___________后储存在燃料室中。(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有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先_______后_______形成的。
26.液体_________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应用: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变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_______比水高。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细弯管的长度足够长)中有一段液柱.若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填“左”或“右”)边移动.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瓶中气体的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7.小张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上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较小,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
28.
(1)此实验除了实验装置图(1)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_的顺序(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图_____________(选填“a”或“b”),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在此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记录在图(3)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原因)
(6)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4)中a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a”“b”“c”“d”);
(8)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出溫度并记录数椐,而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华迟6s ,在同一坐标系中,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可以发现,小红的图象在小华的____(左/右)边.
29.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
____℃左右.
(2)请在图中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由图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 ,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
你认为方法_____________的冷却效果好。
参考答案
1.A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步骤。本题小平同学提出想法,接着用手去摸烧瓶,发现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因此他经历的探究过程是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故答案为A 。选项B 、C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科学探究的步骤
2.C
【解析】试题分析:①液体蒸发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②真空不能传声,研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先实验——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弱;再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由此可以推出“真空不能传声”,是“科学推理法”。③鼓面上放小纸屑,用小纸屑的跳动显示鼓面的振动,这是“转化法”。④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采取控制距离,改变隔音材料或者控制材料,改变距离,用“控制变量法”。因此①④运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答案为C 。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理研究方法
3.C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特色,即音色不同。所以不同歌手声音的“辨识度”是选手唱歌时声音的音色。答案为C 。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音色
4.C
【解析】
试题分析:室温是25℃,所以在温度计的液泡未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25℃。将温度计的液泡放入沸水中,由于沸水的温度高,玻璃泡中水银的温度低,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当温度计的水银面经过28℃这一刻度时,说明水银的温度是28℃。答案为C 。选项A 、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温度计的原理
5.C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由于大雪蓬松而多孔声音进入后很难再反射出来,所以大雪能很好地吸收声音,对噪声有吸收作用。答案为C 。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噪声的防治
6.D
【解析】试题分析:A 烧杯中盛有冰块,由于冰的温度低,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a 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出现;B 烧杯中盛有热水,热水汽化,水蒸气上升遇到温度低的b 块玻璃发生液化,凝结在b 块玻璃内侧。因此可明显看到在a 块玻璃外侧,b 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答案为D 。
考点:液化
7.C
【解析】试题分析: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液化,放出热量。液化时放出的热量被甲试管中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将烧瓶中开水倒入乙试管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的温度并与t 比较,t 高于乙中的水温,则说明水蒸气液化放热。因此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C 。D 、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因为不能保证杯中开水与烧瓶中开水温度相同,故方法不妥,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液化放热
8.A
【解析】
试题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A .人正常体温37℃左右,生病发烧时体温可达40℃,故A 符合实际为答案。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故B 不符合题意。C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沸水的温度100℃,所以C 错误。D .加冰
的橙汁饮料温度为0℃或0℃以上,不可能-20℃,故D 错误。
考点:温度的估测
9.C
【解析】试题分析: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但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热。 考点:蒸发和沸腾
1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杯子和水发生振动产生声音。当水量越大时,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量越小时,音调越高。由此可知“改变水量出现发出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因此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故D 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选项A 、B 、C 不符合题意。D 为答案。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11.C
【解析】试题分析:甲温度计放在空气中,测量的是室温。乙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密封玻璃瓶内的酒精中,因为是密封的,可以认为瓶中的酒精不挥发,所以乙温度计所测酒精的温度和室温相等。丙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放在空气中,棉花上的酒精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丙温度计测得温度低于室温。故C 正确为答案,选项A 、B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蒸发吸热
12.B
【解析】试题分析: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波形图上音调高的波峰(或波谷)的个数多。本题声音的波形中A 、D 振动的频率比甲波小,C 的频率与甲波相同,B 的频率与甲波大,所以B 的音调比甲高。答案为B 。
考点:声音的波形图 音调
13.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故选C 。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4.产生 传播
【解析】试题分析: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的,铃声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所以盗贼“掩耳盗铃”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阻止声音的传播。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5.热胀冷缩 37.8℃ 使用前甩下 37.2 99.0
【解析】
试题分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如题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7.8℃,若病人实际体温是36.5℃,则体温计读数是37.8℃。因此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使用前用力甩一下”。如图体温计的读数是37.2℃。由华氏温标知道: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点是32°F,水的沸点是212°F,所以每一摄氏度对应(212-32)/100=1.8°F,该体温计的读数可以记作32°F+37.2×1.8°F≈99.0°F。
考点:温度计的原理
16.固体 水(液体)
【解析】
试题分析:贝多芬失聪后,通过“硬棒”听钢琴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诱鱼器”发
出声音,通过水(液体)传到鱼的耳朵里,鱼被吸引过来。说明诱鱼器发出的声音是以水作为传声介质的。
考点:声音的传播
17.汽化 吸 甲
【解析】试题分析: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是吸热的。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炉子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水蒸气液化程度小,形成的“白气”就较少。而在熄火后,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大量液化,“白气”就增多,所以可以确定甲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考点:物态变化
18.(1)压缩体积 液化 (2)汽化 汽化 液化
【解析】试题分析:(1)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加压。氢、氧在常温下是气态,为了减小体积采用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氢、氧液化后储存在燃料室中。
(2)火焰喷到水池中,水吸收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时要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有大量的“白气”,这是由于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考点:物态变化 液化 汽化吸热
19.3000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v=1500m/s,t=4s,超声波来回传播的距离
11s =⨯6000m =3000m 2s=vt=1500m/s×4s=6000m,海水深度:h=2,因为月球周围没有空气,
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考点:回声的利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0.沸腾 100℃ 沸点 左 热胀冷缩
【解析】试题分析: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变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沸点比水高。图中所示气体温度计,若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变大,液柱将向左移动。因此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瓶中气体的热胀冷缩。 考点:沸点 温度计的原理
21.吸热 小 小 低于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小。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小,越有利于蒸发,吸收热量越多。在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相同的情况下,由图可以看出,甲房间有较多的“白气”,水蒸气液化程度大,房间温度较低,由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低于房间乙的气温。
考点:蒸发吸热 液化
22.(1)快 高 频率 (2)变大 变大 振幅 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
试题分析:(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用力拨锯条,则锯条的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变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但由于钢尺振动慢,振动频率低于20Hz ,却听不到声音。 考点:音调和响度
23.(1)乒乓球跳起来 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空气 (4)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试题分析:(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它说明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中音叉的振动太小,不易观察,用乒乓球的摆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桌子是很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同样采用将振动放大的方法来观察,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小纸屑。(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变小。并由此推理可知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4.(1)机械闹钟 (2)B 声音响度相差不大时不能准确判断
(3)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解析】
试题分析:(1)声源应该选择声音稳定、有节奏、方便实验,所以适合做声源的是机械闹钟。
(2)A 方案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由于响度不直观,容易存在较大误差,故A 方案不合适。B 方案测量听不到声音的距离,很直观,便于定量比较,故最佳方案是B 方案。(3)由表格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可听到声音距离最短,隔声效果最好,其次为衣服,锡箔纸隔声效果最差。
考点:控制变量法
25.(1)秒表 自下而上 (2)a 内部 表面 吸热 不变 (3)气泡(温度计示数等)
(4)见解析 (5)水太多(水的初温太低) (6)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易液化 (7)c (8)水仍能从烧杯或石棉网吸热 (9)左
【解析】试题分析:(1)观察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在热源一定的条件下,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因此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反映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2)水沸腾前,下层水的温度高于上层水的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气泡变小。沸腾后,上下层水温相同,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水的深度变小压强变小,气泡体积增大。通过比较可知:图(a )反映了水沸腾时的情景。从实验可以得出,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变。(3)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中气泡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4)水的沸腾图像
(5)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原因可能是水太多(质量大)、水的初温太低。
(6)郭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无色无味的,在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易液化。
(7)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增加了水的质量,所以水的沸点不变,故b 、d 图像错误。因为水的质量变大,在相同时间里吸收的热量相同,水吸热升温变慢,所以图像c 正确。
(8)实验完毕,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水仍能从烧杯或石棉网吸热 。
(9)每次小红读数都比小华迟,时间越长吸热越多,所以在同一坐标系中,小红的图像在小
华的左边。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
26.(1)22 (2)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 (3)①
【解析】
试题分析:(1)随着时间的推移,沸水自然冷却温度降低,当达到室温时温度不再变化。根据表中数据可推知,小明做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应为22℃。(2)由图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3)由沸水自然冷却规律知道,沸水温度下降是先快后慢,所以方法①的冷却效果好。
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27.(1)汽化 (2)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液体表面积越大,汽化越快
(3)宽阔(向阳或通风) (4)表面积 不正确 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解析】试题分析:(1)“水变少”的过程其实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2)分析
A 、B 实验,得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液体表面积越大,汽化越快。(3)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及数据,温度越高、空气流速越大、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所以海边盐田应尽可能建在宽阔(向阳或通风)等的条件下。(4)小凡同学的实验,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质量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不正确,因为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8.(1)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2)图像见解析 120左右 (3)升高 长时间水减少,防冻液含量提高,所以沸点会升高
【解析】试题分析:(1)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目的是降低液体的凝固点,使它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2)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120℃。
(3)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的蒸发,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导致防冻液含量提高,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升高。
考点: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