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老子发出感叹,认为误解他的无为哲学的大人物是必然的,是不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人的本性决定的。无为是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无违道的瞎折腾,才能坚守合道的大事功。就说战争吧,指挥员有所不敢不为才能够体现出真正的勇敢机智,体现出战争的正义性,体现出为天下统一的大事功。 这一章老子专门讲人贵有自知之明的问题。特别警告那些侯王将帅们。
第一,知不知,尚矣。一个人明白自己不是先知先能万知万能的,明白自己即使在专业领域在熟悉的事情中,也是有所不知不能的,明白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之前即使确知确信能够付诸实施、完满完成的事情,也会令自己一头雾水,束手无策。明白随着认知接受实践检验又会发现有许多无知的障碍,明白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永远是一个矛盾状态,明白个人的认识状态永远只是人类认知沧海中的一粟,永远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前进,永远谦虚谨慎,才是值得人们崇尚的敬重佩服的人。下棋的高手总想多算计几十步,却总在对局中会发现自己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真正的高手过招,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说自己能够完全把握局面。
第二,不知知,病也。那些明明只知道局部、知道表象、知道紧密联系事情中的一点,只知道全过程中的一段,就以为自己掌握了本质、全部、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就在这种心态下,毫无顾忌的作决定发命令、毫无保留的去实施,还说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却不知道自己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防身力量与技能也没有。那不是勇敢,是鲁莽,不是去打猎,是去送命。有些人听信动物园里的老虎不吃人,就翻墙进去了,被虎吃掉,又怪谁呢?强不知以为知,是病是大病,有时是会丧失性命的。
第三,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圣人为什么会少犯错误,少出毛病,能够获得大成功?那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认知的局限性,能够向下级和群众虚心学习,弥补自己的无知。能够慎重决策,能够留有余地,事先有失败后的预定方案。发射卫星,每次都会有不成功的必要准备,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失败了也能够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第四,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只有知道自己的毛病,性格的毛病,认识的不足,总是记在心里,生怕坏事,生怕给百姓和社会造成损害,才可以在作人作事中多一点成功,少一些错误和失败。
人生既不能因有认知的局限性,就任何事情也不去干,也不能只懂得了一点点情况,就盲目决策实施。正确的作法是战争中采取的最少七分保险三分冒险。在战争中学战争,逐渐将保险系数提高。
上一章老子发出感叹,认为误解他的无为哲学的大人物是必然的,是不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人的本性决定的。无为是说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无违道的瞎折腾,才能坚守合道的大事功。就说战争吧,指挥员有所不敢不为才能够体现出真正的勇敢机智,体现出战争的正义性,体现出为天下统一的大事功。 这一章老子专门讲人贵有自知之明的问题。特别警告那些侯王将帅们。
第一,知不知,尚矣。一个人明白自己不是先知先能万知万能的,明白自己即使在专业领域在熟悉的事情中,也是有所不知不能的,明白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之前即使确知确信能够付诸实施、完满完成的事情,也会令自己一头雾水,束手无策。明白随着认知接受实践检验又会发现有许多无知的障碍,明白个人认知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永远是一个矛盾状态,明白个人的认识状态永远只是人类认知沧海中的一粟,永远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前进,永远谦虚谨慎,才是值得人们崇尚的敬重佩服的人。下棋的高手总想多算计几十步,却总在对局中会发现自己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真正的高手过招,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说自己能够完全把握局面。
第二,不知知,病也。那些明明只知道局部、知道表象、知道紧密联系事情中的一点,只知道全过程中的一段,就以为自己掌握了本质、全部、所有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就在这种心态下,毫无顾忌的作决定发命令、毫无保留的去实施,还说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却不知道自己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防身力量与技能也没有。那不是勇敢,是鲁莽,不是去打猎,是去送命。有些人听信动物园里的老虎不吃人,就翻墙进去了,被虎吃掉,又怪谁呢?强不知以为知,是病是大病,有时是会丧失性命的。
第三,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圣人为什么会少犯错误,少出毛病,能够获得大成功?那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认知的局限性,能够向下级和群众虚心学习,弥补自己的无知。能够慎重决策,能够留有余地,事先有失败后的预定方案。发射卫星,每次都会有不成功的必要准备,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失败了也能够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第四,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只有知道自己的毛病,性格的毛病,认识的不足,总是记在心里,生怕坏事,生怕给百姓和社会造成损害,才可以在作人作事中多一点成功,少一些错误和失败。
人生既不能因有认知的局限性,就任何事情也不去干,也不能只懂得了一点点情况,就盲目决策实施。正确的作法是战争中采取的最少七分保险三分冒险。在战争中学战争,逐渐将保险系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