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有关问题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营养缺陷型是指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合成途径出现某些缺陷,丧失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如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合成能力出现缺陷,必须在基本培养基(野生型菌株最低营养要求)中添加缺陷的营养物质(补充培养基)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突变株。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营养物质,可以满足该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营养缺陷型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中有广泛作用。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可用于淘汰野生型菌株。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一般通过四个环节,即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

44. 取新活化枯草芽孢杆菌制备菌悬液,再用紫外线照射处理。下列关于将诱变后存活的个体培养,淘汰野生型菌株的做法和原理,正确的是(多选)

A 、 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淘汰野生型菌株,保留缺陷型菌株

B 、 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补充培养基中,淘汰野生型菌株,保留缺陷型菌株

C 、 完全培养基中青霉素可以杀死野生型菌株,缺陷型菌株得以生存

D 、 补充培养基中缺陷型菌株可以生存,野生型菌株不能生存

E 、 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可以生长繁殖,青霉素将其杀死

F 、 基本培养基中缺陷型不可以生长繁殖,青霉素不能将其杀死

45. 在培养皿倒上一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待冷凝后加上一层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其后再浇上一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经培养后出现菌落,在皿底将菌落标记为A1、A2…,然后在其上再倒一薄层完全培养基,再培养,出现新的菌落,在皿底标记为B1、B2…,则A 菌落与B 菌落分别较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野生型/突变型)。

46. 将待测菌落处理后涂布于某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用灭菌牙签逐个挑取待测菌,先后点接于A 培养基和B 培养基平板上。前后位置及号码相对应。培养后观察。见图一。为检出营养缺陷型,A 、B 培养基应分别为__________培养基、__________培养基。菌落( )为营养缺陷型。

47. 为鉴定上步检出的营养缺陷型是哪种营养缺陷型,将待测菌种悬液涂于图二含有基本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皿背面划线标注C 、D 、E 三区。C 、D 、E 为三滤纸片,分别浸有氨基酸混合液、维生素混合液和碱基混合液。培养后观察。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是该营养缺陷型。图二培养基也可称为_________培养基。

48. 如检测菌为碱基类营养缺陷型,要进一步鉴定是哪种碱基营养缺陷型,可同图二方法加浸该营养物质的滤纸片,如加浸________________的滤纸片。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0分)

已知某细菌的两种突变类型细菌Ⅰ和细菌Ⅱ的营养条件和菌落特征都相同,但细菌Ⅰ能分解有机物A 而不能分解有机物B ,细菌Ⅱ能分解有机物B 而不能分解有机物A 。现有这两种类型细菌的混合液样品,要将其分离,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部分操作步骤如下图。

36.步骤一使用的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等营养物质(至少写出3种);该培养基是 [ ] (多选)。

A .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通用培养基 D .选择培养基

37.步骤一采用接种,此接种法可使接种细菌逐渐稀释,经适宜条件培养,可能形成单个、独立的 ,最终可能得到纯种的细菌;步骤二各瓶中的培养基加入了A 、B 两种有机物的目的是 。

38.无论是培养基(液),接种前除了要调节pH 外,都必须对培养基进行种时必须在超净工作台及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原因是 。

39.步骤三中,若对其中某瓶培养液中A 、B 两种有机物含量进行测定,预测可能的结果并推测结论:

①A 与B 两种化合物含量都明显下降,说明瓶中同时存在细菌Ⅰ和细菌Ⅱ,两者未分离。 ② 。

③ 。

40.经步骤三后,若所有瓶中培养液的A 、B 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都如39题中①的情况,则应 ,再测定各瓶中A 、B 两种化合物的含量,

直到分别获得每种类型

细菌为止。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营养缺陷型是指野生型菌株由于基因突变,致使细胞合成途径出现某些缺陷,丧失合成某些物质的能力,如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合成能力出现缺陷,必须在基本培养基(野生型菌株最低营养要求)中添加缺陷的营养物质(补充培养基)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突变株。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营养物质,可以满足该微生物的各种营养缺陷型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营养缺陷型在基础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中有广泛作用。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可用于淘汰野生型菌株。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一般通过四个环节,即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

44. 取新活化枯草芽孢杆菌制备菌悬液,再用紫外线照射处理。下列关于将诱变后存活的个体培养,淘汰野生型菌株的做法和原理,正确的是(多选)

A 、 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基本培养基中,淘汰野生型菌株,保留缺陷型菌株

B 、 培养在含有青霉素的补充培养基中,淘汰野生型菌株,保留缺陷型菌株

C 、 完全培养基中青霉素可以杀死野生型菌株,缺陷型菌株得以生存

D 、 补充培养基中缺陷型菌株可以生存,野生型菌株不能生存

E 、 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可以生长繁殖,青霉素将其杀死

F 、 基本培养基中缺陷型不可以生长繁殖,青霉素不能将其杀死

45. 在培养皿倒上一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待冷凝后加上一层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其后再浇上一层不含菌的基本培养基。经培养后出现菌落,在皿底将菌落标记为A1、A2…,然后在其上再倒一薄层完全培养基,再培养,出现新的菌落,在皿底标记为B1、B2…,则A 菌落与B 菌落分别较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野生型/突变型)。

46. 将待测菌落处理后涂布于某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用灭菌牙签逐个挑取待测菌,先后点接于A 培养基和B 培养基平板上。前后位置及号码相对应。培养后观察。见图一。为检出营养缺陷型,A 、B 培养基应分别为__________培养基、__________培养基。菌落( )为营养缺陷型。

47. 为鉴定上步检出的营养缺陷型是哪种营养缺陷型,将待测菌种悬液涂于图二含有基本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培养皿背面划线标注C 、D 、E 三区。C 、D 、E 为三滤纸片,分别浸有氨基酸混合液、维生素混合液和碱基混合液。培养后观察。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是该营养缺陷型。图二培养基也可称为_________培养基。

48. 如检测菌为碱基类营养缺陷型,要进一步鉴定是哪种碱基营养缺陷型,可同图二方法加浸该营养物质的滤纸片,如加浸________________的滤纸片。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0分)

已知某细菌的两种突变类型细菌Ⅰ和细菌Ⅱ的营养条件和菌落特征都相同,但细菌Ⅰ能分解有机物A 而不能分解有机物B ,细菌Ⅱ能分解有机物B 而不能分解有机物A 。现有这两种类型细菌的混合液样品,要将其分离,有人设计了一种方案,部分操作步骤如下图。

36.步骤一使用的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水、等营养物质(至少写出3种);该培养基是 [ ] (多选)。

A .固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通用培养基 D .选择培养基

37.步骤一采用接种,此接种法可使接种细菌逐渐稀释,经适宜条件培养,可能形成单个、独立的 ,最终可能得到纯种的细菌;步骤二各瓶中的培养基加入了A 、B 两种有机物的目的是 。

38.无论是培养基(液),接种前除了要调节pH 外,都必须对培养基进行种时必须在超净工作台及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原因是 。

39.步骤三中,若对其中某瓶培养液中A 、B 两种有机物含量进行测定,预测可能的结果并推测结论:

①A 与B 两种化合物含量都明显下降,说明瓶中同时存在细菌Ⅰ和细菌Ⅱ,两者未分离。 ② 。

③ 。

40.经步骤三后,若所有瓶中培养液的A 、B 化合物含量测定结果都如39题中①的情况,则应 ,再测定各瓶中A 、B 两种化合物的含量,

直到分别获得每种类型

细菌为止。


相关文章

  • 试卷分析范文生物初一
  • 一.试题分析: 这次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由两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 .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 ...查看


  •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1
  •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 ...查看


  •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生物科学研究在20世纪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等,这标志着2 ...查看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任务,也是全球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 ...查看


  •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 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内容标准 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 前 言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 ...查看


  • 微生物和发酵工程
  • 第五章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第一节 微生物的类群 教材分析 本章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新陈代谢.遗传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章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具有发散性和联系性的特点. 本章包括四节内容,微生物的类群在高二 ...查看


  • 有关高中生物学科中研究性课题的认识与实施
  • 作者:张彩冰 教育导刊 2004年01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启动后,中学将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会在"问题研究"中获取知识.这是生物教学 ...查看


  • 2016-2017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计划
  •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 ...查看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 ...查看


热门内容